苯酚在紫外区有三个吸收峰,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λmax为196.3nm,210.4nm和269.8nm在碱性溶液中λmax位移至207.1nm,234.8nm和286.9nm。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苯酚的紫外吸收光谱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分析苯酚时应加缓冲溶液,此实验是通过加氢氧化钠(强碱)溶液来控制溶液pH值的。
感动的小懒虫
2025-07-05 18:28:52
苯酚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峰,在中性溶液中λmax 为 210nm 和 270nm,在碱性溶液中,由于形成酚盐,而使该吸收峰红移至 235nm 和 288nm。所谓差值光谱就是指这两种吸收光谱相减而得到的光谱曲线。实验中只要把苯酚的碱性溶液放在样品光路上,把中性溶液放在参比光路上,即可直接绘出差值光谱。
在苯酚的差值光谱图上,选择 288nm 为测定波长,在该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随苯酚浓度的变化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遵循比耳定律,即ΔA=Δε?C?L,可用于苯酚的定量分析。差值光谱法用于定量分析,可消除试样中某些杂质的干扰,简化分析过程,实现废水中的微量酚的直接测定。
端庄的荷花
2025-07-05 18:28:52
参比溶液选择:a 试液及显色剂均无色,蒸馏水作参比溶液。b 显色剂为无色,被测试液中存在其他有色离子,用不加显色剂的被测试液作参比溶液。c 显色剂有颜色,可选择不加试样溶液的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d 显色剂和试液均有颜色,可将一份试液加入适当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起来,使之不再与显色剂作用,而显色剂及其他试剂均按试液测定方法加入,以此作为参比溶液,这样就可以消除显色剂和一些共存组分的旦哗测狙爻缴诧斜超铆干扰。e 改变加入试剂的顺序,使被测组分不发生显色反应,以此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消除干扰。一般,不加显色剂的测试溶液,参比溶液为溶解待测物质的溶剂. 如,测试溶液为CuSO4溶液(0.1%H2SO4中),则选择0.1%H2SO4作为参比溶液若测试溶液为KMnO4水溶液,则以水为参比.
慈祥的小丸子
2025-07-05 18:28:52
这位同学你好。水杨酸和苯酚的共轭体系不一样,意味着它们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也不一样。可以先用一点水杨酸纯品测试一下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测定波长下测水杨酸-苯酚混合物的紫外吸收程度,这时苯酚对测定的影响是很小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直率的长颈鹿
2025-07-05 18:28:52
在这里,酚羟基是助色团(非成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也是生色团(和苯环共轭互变异构可以生成碳氧双键)
酸性中性条件,苯酚分子不电离,最大吸收波长210.5nm,270nm
碱性条件,苯酚电离成负离子,最大吸收波长红移,235nm、287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