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灵说明书
【别名】 康得灵 ,硫酸软骨素A
【外文名】Chondroitine Sulfate A
【适应症】
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有定疗效,但见效较缓慢,在较剂量下,对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血脂亦有所降低
【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600mg,1日3次。 肌注:每次40mg,1日2次。疗程均3月。
【规格】 片剂:每片120mg、300mg。 针剂:每支40mg(1ml),80mg(2ml)。
软骨素(chondroitin)一般指硫酸软骨素,别名康得灵,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非晶形粉末的化学品。分子式为C 13 H 21 NO 16 S,分子量为479.36800。
基本介绍中文名 :硫酸软骨素 外文名 :Chondroitin Sulfate CAS号 :9007-28-7 分子式 :C13H21NO16S 分子量 :479.36800 化合物简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质,用途,药物相关基本概况,作用机理,临床研究,作用机制,适用人群,服用方法,药典相关,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硫酸软骨素 中文别名:鲨鱼软骨素硫酸骨胶盐英文名称:(5ξ)-2-(Carboxyamino)-2-deoxy-3-O-β-D-glucopyranuronosyl-4-O-sulf o-α-L-arabino-hexopyranose 英文别名:chondroitin-4-sulfateCholyltaurine2-[(R)-4-((3R,5S,7R,8R,9S,10S,12S,13R,14S,17R)-3,7,12-trihydroxy-10,13-dimethyl-hexa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17-yl)pentanoylamino]ethanesulfonic acid[14C]-Taurocholic acidchonodroitinsufuric acidCAS号:9007-28-7 分子式:C 13 H 21 NO 16 S 化学结构: 分子量:479.36800 精确质量:479.05800 PSA:287.450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非晶形的粉末 储存条件:Store at RT. 用途 主要套用于关节炎、滴眼液等,具有止痛,促进软骨再生的功效,对改善老年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善关节问题。 药物相关基本概况 【来源】系自猪的喉骨、鼻中骨、气管等软骨组织提取制得的酸性黏多糖。本品含氨基己糖以氨基葡萄糖(C 6 H13O 5 N)计算,不得少于硫酸软骨素标示量的24.0%。 【性 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引湿性。本品的水溶液具黏稠性,加热不凝结。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丙酮或冰醋酸中不溶。 【消费及消费情况】中国是世界硫酸软骨素最大的生产国和输出国,超过世界产量的4/5由中国提供,国内山东、河北为最大的集散地。著名的公司有嘉兴恒杰生物、河北三鑫集团、烟台东诚生化、青岛绿萃生物、青岛九龙生物、中化(青岛)实业等公司。 作用机理 1.提供垫衬作用,缓和行动时的冲击和摩擦 软骨素的作用犹如“液状磁石”,能将水分吸入蛋白多糖分子内,使软骨变厚及有如海绵般,并增加关节内的滑液量。如此一来,它便能提供“垫衬”作用以增强关节的减震能力和缓和行走或跳动时的冲击和摩擦。 2.把重要的氧供和营养素输送至关节,帮助清除关节内的废物 软骨素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作为输送管道,为软骨输送重要的氧供和营养素,同时把二氧化碳和废物加以排除。由于关节软骨并无血液供应,因此所有的充氧、滋养及润滑作用皆来自滑液。因老化、受伤或疾病而导致软骨素流失会造成滑液亦因而流失,导致软骨营养不良、干涸、变薄及脆弱。此外,软骨若缺少适当的营养,因受伤或日常磨损而造成的软骨损坏将更加难以更生或愈合。 在服用葡萄糖胺时也同时摄取软骨素乃非常重要,因为软骨素能促进葡萄糖胺渗入关节的过程。多项研究显示,包括其中一篇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结合摄取葡萄糖胺和软骨素能更有效地保护、逆转损坏及促进修复关节软骨。 3.软骨素的其它功效: 抑制破坏软骨的酵素(例如胶原酶、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以免软骨被分解或溶解。 能从问题的根源处着手,抑制COX-2的活性,以制止关节发炎。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降血脂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其临床套用包括: 1、硫酸软骨素作为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长期套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疾病,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的临床套用发现,在动脉和静脉壁上沉积的脂肪等脂质可以被有效地去除或减少,能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硫酸软骨素用于治疗神经痛、神经性偏头痛、关节痛、关节炎以及肩胛关节痛,腹腔手术后疼痛等。 3、预防和治疗链霉素引起的听觉障碍以及各种噪音引起的听觉困难、耳鸣症等,效果显著。 4、对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角膜炎以及角膜溃疡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5、2010年报导,鲨鱼软骨中的软骨素有抗肿瘤的作用。 6、此外,硫酸软骨素还套用于滴眼剂、化妆品以及外伤伤口的愈合剂等。 【化学成分】 系自猪的喉骨、鼻中骨、气管等软骨组织提取制得的酸性黏多糖。本品含氨基己糖以氨基葡萄糖(C6H13O5N)计算,不得少于硫酸软骨素标示量的24.0%。 【药理作用】硫酸软骨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软骨组织中。其药用制剂主要含有硫酸软骨素A和硫酸软骨素C两种异构体,不同品种、年龄等动物的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不同。其药理作用表现为: 1、硫酸软骨素可以清除体内血液中的脂质和脂蛋白,清除心脏周围血管的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并增加脂质和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换率。 2、硫酸软骨素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对实验性动脉硬化模型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致粥样斑块形成作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分技或侧支循环,并能加速实验性冠状动脉硬化或栓塞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或变性的愈合、再生和修复。 3、能增加细胞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生物合成以及具有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 4、抗凝血活性低。硫酸软骨素具有缓和的抗凝血作用,每lmg硫酸软骨素A相当于0.45U肝素的抗凝活性。这种抗凝活性并不依赖于抗凝血酶III而发挥作用,它可以通过纤维蛋白原系统而发挥抗凝血活性。 5、硫酸软骨素还具有抗炎,加速伤口愈合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 【不良反应】 个别有胸闷、恶心、牙龈少量出血等。 作用机制 软骨素已被证实可经由口服而达到补充关节软组织结构的效果,临床上服用软骨素可以有效的抒解关节炎的疼痛及发炎现象,同时具有延缓关节老化的作用。 人体临床试验显示,口服软骨素可以增加关节液的分泌量及关节间润滑液——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的浓度,同时降低软骨素分解酵素的活性,延缓骨关节的退化现象,临床上亦有直接注射玻尿酸于关节部位来延缓退化性关节炎恶化的病情,服用软骨素提高关节间玻尿酸的浓度,正与此医疗行为所期待达到的效果原理类似。 根据近几年来针对口服硫化软骨素的多次人体临床研究评估结论,相对于服用非类固醇止痛消炎药(NSAIDs)的族群,服用软骨素在关节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约高出百分之五十,在整体的医疗评估上,相对于未使用软骨素或葡萄糖胺(请参阅葡萄糖胺的介绍)的族群,至少高出25%的治疗效果,而单独使用软骨素及葡萄糖胺的关节炎族群,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当(39-40%),不过使用单独软骨素的族群有略高出1%的趋势,合并使用软骨素和葡萄糖胺的共同治疗则明显比单独使用任一种成分的临床效果高出约7-20%。 还有一些关于软骨素在动脉硬化防治上的临床研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每天服用2000毫克硫化软骨素的冠状动脉硬化症患者,急性发作的比例只有1.7%(1/60),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服用软骨素的动脉硬化患者,则约有27%(16/60)的急性冠心病发作率,至于软骨素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上的作用机转,并没有很明确的结果,不过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硫化软骨素的高脂饮食者,血脂肪的上升率,似乎比没有服用硫化软骨素的族群低,同时具有降低血栓形成的效果。 另外,软骨素也是血管壁的成分之一,是不是软骨素同时具有修复血管因为血脂肪沉积造成管壁受损作用,而降低因为管壁不平滑表面所产生的血栓聚集反应,这些作用机转都可能是软骨素降低冠心病急性发作率的原因,不过生化医学界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证实软骨素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上的真正效果。 适用人群 软骨素会增加骨关节液的生成及预防软骨细胞的磨损,因此是退化性关节炎患者的最佳营养补充剂。另外,对于一些关节运动量大的运动员、舞蹈者或是体重过重造成关节过度负担的族群,服用软骨素做为关节退化的预防都是必要的。 另外,被广为使用在退化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同样是关节结缔缓冲组织主成分的葡萄糖胺,但是合并软骨素的补充,可以大幅提高单独使用葡萄糖胺在关节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 服用方法 大多数针对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发现,每天服用1200毫克的软骨素,可以有效的改善关节炎的疼痛发炎现象。软骨素不是一种缓解性的止痛消炎成分,当被诊断有退化性关节炎或关节负荷过大所引发的关节炎时,必须持续服用软骨素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直到引发关节负担的条件解除为止,如果属于年过50岁的退化性关节炎患者,则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关节液营养素如软骨素及葡萄糖胺。 药典相关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三个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的硫酸软骨素A峰、硫酸软骨素B峰与硫酸软骨素C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硫酸软骨素钠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附录W C)。 (3)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的鉴别(1)反应(附录m)。 【检查】含氮量取本品,照氮测定法(附录W D 第二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氮量应为2.5%-3.5%。 酸度取本品0.5g,用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VI H),pH值应为6.0-7.0。氯化物取本品 0.1g ,依法检査(附录W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5%)。硫酸盐取本品0.1g,依法检查(附录M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4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C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0%(附录1 L)。炽灼残渣取本品1.0g ,依法检查(附录W N),按干燥品计算,遗留残渣应为20.0%~30.0%。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査(附录1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照髙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强阴离子交换矽胶为填充剂(如Hypersil SAX柱,250mmX 4.6mm,5mm),以水(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A;以2mol/L氯化钠溶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B;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32nm。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取对照品溶液,注人液相色谱仪,组分流出顺序为硫酸软骨素B、硫酸软骨素C和硫酸软骨素A,硫酸软骨素B峰、硫酸软骨素C峰与硫酸软骨素A峰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的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勾,0.45fxm的滤膜滤过,精密量取100^1,置具塞试管中,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与三水乙酸钠8.17g,加水900ml溶解,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8.0,用水稀释至1000ml,)80(Vl ,充分混匀,再加人硫酸软骨素ABC 酶液(取硫酸软骨素 ABC 酶适量,按标示单位用上述缓冲液稀释成每100fJ含0.1单位的溶液)100fxl,摇匀,置于37°C水浴中反应1小时,取出,在100°C加热5分钟,用冷水冷却。以每分钟10000转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0.45Fm的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p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硫酸软骨素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硫酸软骨素A 、硫酸软骨素B与硫酸软骨素C的峰面积之和计算,即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 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 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 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 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
再来两种方式
一、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推拿、理疗、硬膜外封闭疗法和髓核化学溶解法等,可以治愈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适用于初次发作、症状较轻者。
1、卧床休息:是治疗腰突症的最有效、最基本方法。急性发作期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只允许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许坐起、站立或下地大小便。3周后行石膏腰围固定才可下床,再腰围固定3个月;或1个半月后腰围下地逐渐行走。
2、牵引:分持续牵引和间断牵引。患者卧硬板床,骨盆牵引带行24小时持续牵引3周,重量一般不超过15kg。3周后行石膏腰围固定3个月或带腰围下地。持续牵引有效率达60%以上,间歇牵引有效率不如持续牵引,但易被轻型患者接受。
3、推拿:是治疗腰突症的古代疗法,具体手段很多,是腰突症的综合疗法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患者推拿后症状加重,有的推拿后出现神经损伤如马尾神经综合征,造成小便潴留,故应用时须慎重。
4、硬膜外封闭疗法:1953年Lievre等首先应用硬膜外注身氢化考的松治疗腰突症。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分硬膜外操作方法或骶骨操作方法(统称骶疗)。经大量实践证明,本方法虽对解决临时疼痛的效果较显著(有麻醉药物及激素成分),但复发率较高,不应多用。
5、胶原酶化学溶核法:我院于1996年应用于临床,初步认为对部分有手术指征病人有一定疗效,近期优良率在70%左右,而远期效果较此值为低,属介入性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
6、其它:如理疗、热敷、针灸、痛点封闭、内服外敷中药、药物辅助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
大多数腰突症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或治愈,仅10%~15%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主要是指(1)以根治性痛为主的腰腿痛,非手术治疗失败,影响工作、生活者。(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腱反射减弱者。(3)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者。(4)合并马尾损伤综合征者。因此,病人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医师、专家门诊诊治,作必要的检查,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手术难度增大或效果不理想。手术可分后路经腰椎间盘摘除术、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手术经皮髓核切除术、显微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等。
1、后路经腰椎间盘摘除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及椎板间开窗法,其优良率为80%。近年认为术后效果不佳或失败原因为:(1)手术指征不严;(2)术前诊断不够全面;(3)术后产生粘连不稳、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等并发症。
2、前路腰椎间盘摘除对合并有不稳的病人可同时植骨融合。
3、腰椎间盘显微摘除术,其缺点是暴露范围小,易遗留漏侧方型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
4、经皮髓核切除术,包括手动或电动抽吸、椎间盘镜、激光汽化减压,由于其通过间接减压作用,故适应征有限,总有效率达70%~90%。
5、显微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是90年代后期国际上最新科研成果,既有微创手术优点,又有较广的适应征。文献报道及作者等应用,经几十例的初步实践,有效率达90%~100%,无明显并发症产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等优点。
总之,腰突症的治疗因人、因病理改变而变,不能千篇一律。应坚持治疗与预防并重,在症状缓解后要注意避免劳累,适当体操练习,体力劳动时注意腰腿姿势,进行腰背肌、腹肌练习,增强脊柱稳定性,起到良好的诊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