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葡萄酒的酒精度?
首先你要了解酒的度数的表示是怎样定义的。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摄氏度时的体积比表示的,符号用%(V/V)表示。如酒精度为50%的酒,表示在100ml的酒中,含有乙醇50ml。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在20%以下
葡萄酒酒度测定,必须经过蒸馏,再用酒度计和温度计读数,查表,得到准确酒度。
因为糖分和固形物,都影响酒度的测定。特别是糖分,它与酒度“相反”(相克),严重影响酒度。
所需仪器较多,费用较大。
你可以就近找个酒厂,求他们帮忙。
实际上,没有必要测定。你可以估计一下。
发酵后,没有气泡产生,品尝没有甜味,基本可以认为糖分低于百分之五,属于干、或半干。
品尝很甜,糖分20左右。
不加糖发酵,酒度低于10度;加百分之十糖,约增加5度。
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大约看葡萄酒的度数:把少量的葡萄酒盛在烧杯里,用火加热,看会不会冒烟,会冒烟在15~20以上,不会冒烟的在 10~15 。 然后,煮酒 煮30秒,看酒会不会减少,减少越多,就是度数越高 。
取样200ml,加水100ml,放到500ml的平底烧瓶进行加热蒸馏,蛇盘管冷却,蒸馏出200液体。
这个蒸馏出的液体放到200ml量筒里面,用酒精计、温度计配合测量酒度。(温度也影响酒水的密度)
测量的读数,然后通过酒度温度换算表折算出20℃时酒水的酒度,才是真正的酒度。
当然啦,红酒(葡萄酒)当然含有酒精啦,不过酒精量少而已,红酒属于低度酒。
但是,按照红酒的酿制方式的不同,红酒的酒精含量是不一样的!
按照酿制方式,红酒分为:天然葡萄酒、增度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三种。
天然葡萄酒完全用葡萄汁发酵,不添加酒精或食糖。这种酒多是不带糖的干酒,酒度一般在9°~13°。
增度葡萄酒是用人工添加白兰地或精制酒精来提高酒的度数,酒度一般为16°~24°。
起泡葡萄酒含有co2,分天然发酵产生和人工加入的两种。前者质量高,如果在瓶内发酵酿制而成的则称香槟法起泡酒(不在法国指定地区生产的不能称香槟酒);后者称葡萄汽酒。
谢谢!!
问题可能是在您的测试套件
甲醇我们公司一般为甲醇通过色谱分析
你甲醇可以看一下测试盒检测原理
酒含乙醇,脂类,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可根据不同的原则很可能被检测为甲醇
甲醇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亡。 3.5克/ l的测试数据肯定是不允许普通酿造酒甲醇含量不超过0.4克/升,大于0.4,不建议喝它!
取等量的红酒,分别滴在一张白色面巾纸两角上。可以看到纸巾上两种红酒的颜色,勾兑红酒的颜色非常鲜艳,而纯酿红酒的颜色要比勾兑的红酒颜色更深一些。
结论:
红酒并非越鲜红越好,纯酿红酒要比勾兑红酒的颜色深一些。
第二步 加碱液
在两种不同的红酒中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碱液,然后摇匀红酒,红酒的颜色会有些变化。再把加入碱液的红酒分别滴在面巾纸的另外两角上,会发现酒的颜色有变化。勾兑酒的颜色前后基本不变;纯酿酒加入碱后颜色则从酒红色褪为褐色。
结论:
勾兑红酒的颜色前后基本不变,纯酿红酒加入碱后颜色则从酒红色褪为褐色。
实验解读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学院农绍庄教授
兑碱后,纯酿葡萄酒为何变色了?
对此,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学院农绍庄教授称,碱是鉴别花青素的方法,因为纯酿葡萄酒的颜色是花青素的颜色,所以它遇到碱就会变色;如果是勾兑的,加入的东西就是类似胭脂红之类的合成色素,这样的话,在碱性条件下就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变化不大。
“兑碱鉴别法”并非百分百可靠
但用加碱后看是否变色的方法判断红酒真假,也并不是100%可靠。用此方法鉴别只能说明:遇碱不变色的是假酒,但变色的不一定是真酒。因为如果一种假红葡萄酒在勾兑过程中使用的是葡萄皮色素或者其他可以因酸碱度不同而变色的色素,就鉴别不出了。
再有,此法无法鉴别酒的优劣。
红酒瓶里当然有酒精分子。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式量是46,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醇液体密度是789kg/m3,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3,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乙醇)。能与三氯甲烷、二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氢氧化钠,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
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把金属钠放入乙醇,可以得到乙醇钠,并放出氢气,这是一个置换反应(乙醇能电离出氢离子和乙醇根离子,但电离程度比水还要弱,是属于非电解质)。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反应中乙醇去氢,羟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碳氧双键,氧化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
乙醇还能被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
乙醇还可以和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乙烷。
有机化合物分子在脱水剂作用下,氢、氧原子以2:1的比例(水的组成比)脱去的反应,叫做脱水反应。乙醇和脱水剂浓硫酸共热,快速加热到170摄氏度时,分子内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乙烯。如果控制温度在140度,则分子间脱水而生成二乙醚。醚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是一个氧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是醇的脱水产物。两种醇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是混合醚,一种醇的两个分子间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是简单醚。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2.准备一张普通的餐巾纸;
3.滴几滴红酒在餐巾纸上,酒会均匀扩散,中间不会有沉淀;
4.把用水兑开的食用碱水滴在红酒上面;
5.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如果红酒变成深蓝色,那么就是真的红酒,如果没有反应,那么红酒就是假的。
【温馨提醒】
因为红葡萄呈现颜色的天然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紫红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现蓝绿色,这也是很多天然色素都具有的一种呈色特性,若是色素勾兑,颜色则无变化。
将白色餐巾纸叠放在桌上,滴几滴红酒,均匀扩散就是真酒,那是因为假红酒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纸巾中间,往外扩散只是水迹。
市场上的假酒基本就是色素勾兑的,所以用这个方法几乎达到了了99.9%。那么为什么不是100%呢?那就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如果一种假红葡萄使用的是葡萄皮色素或者其他可以因酸碱度不同而变色的色素,那么就检测不出来了,但是用这种办法的成本也不低了啊而且麻烦。
所以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一点,如果我们家里的红酒用食用碱检测没有变色,那么肯定是假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