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和乙醇与钠反应谁快,为什么,详细点,最好有结构式大神们帮帮忙
乙酸与钠反应快.无论是乙酸还是乙醇与钠的反应原理都是金属钠置换氢. 其中乙酸:CH3COOH是弱酸,电离出氢离子,而乙醇:CH3CH2OH因水解而产生氢离子.当同浓度的乙酸与乙醇跟钠反应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的反应速度快.电离程度大于水解.故乙酸快.
乙酸快 在溶液中两个反应实质均是和有机物中的羟基反应中氢原子反应 因为乙酸酸性较强 更易电离出氢离子 钠则把氢气置换出来 进一步说明 钠的还原性强于氢 原理和钠于水反应相似
1、钠和乙醇:钠和乙醇反应现象:钠与酒精反应较柔和,也生成气体H2 二者反应没有钠和水反应剧烈,放热少,钠粒达不到熔点,不熔化.我们做实验时发现乙醇和钠反应一会后钠漂起来了是浮在液面上
2、钠和乙酸:无水乙酸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氢气
2CH3COOH+2Na=2CH3COONa+H2
(羧酸不易直接还原,钠不能直接还原羧基)
乙酸溶液…理论上讲,活泼碱金属钠应先和酸性较强的乙酸反应,再与酸性较弱的水反应.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进行不彻底,依照反应平衡原理,要提高酯的产量,需要用从产物分离出一种成分或使反应物其中一种成分过量的方法使反应正方向进行。酯化反应属于单行双向反应。
方程式为:CH₃COOH+C₂H₅OH<------>CH₃COOC₂H₅+H₂O
乙醇和乙酸(俗名醋酸)进行酯化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在某些菜肴烹调过程中,如果同时加醋和酒,也会进行部分酯化反应,生成芳香酯,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如果要使反应达到工业要求,需要以硫酸作为催化剂,硫酸同时吸收反应过程生成的水,以使酯化反应更彻底。
扩展资料
酯化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传统的酯化技术是用酸和醇在酸(常为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这个反应也称作费歇尔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它可以将羧酸的羰基质子化,增强羰基碳的亲电性,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可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
如果原料为低级的羧酸和醇,可溶于水,反应后可以向反应液加入水(必要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将反应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作分液处理,收集难溶于水的上层酯层,从而纯化反应生成的酯。
碳酸钠的作用是与羧酸反应生成羧酸盐,增大羧酸的溶解度,并减少酯的溶解度。如果产物酯的沸点较低,也可以在反应中不断将酯蒸出,使反应平衡右移,并冷凝收集挥发的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酯化反应
乙醇和乙酸的区别如下:
1、分子式不一样
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
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
2、分子量与密度不一样
乙醇分子量为46.07,密度为789kg/m^3。
乙酸分子量为60.05,密度为1050kg/m^3。
3、熔点、沸点及闪电不一样
乙醇的熔点为-114℃、沸点为78℃、闪点为13℃。
乙酸的熔点为16.6℃、沸点为117.9℃、闪点为39℃。
4、酸碱性不一样
乙醇既不是酸也不是碱,其溶液为中性。
乙酸是一种一元弱酸,其溶液显酸性。
5、氧化还原性质不一样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乙醛,进一步氧化可氧化为乙酸。
乙酸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为乙醛,进一步被还原为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