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硫酸 > 正文

硫代硫酸铵行业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淡定的星星
炙热的龙猫
2023-01-27 23:00:50

硫代硫酸铵行业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最佳答案
优美的唇膏
无辜的紫菜
2025-07-04 23:11:04

对于地区来说,北美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产区,2016年全球产量占比为76.52%。欧洲是追随者,2016年产量为166.5千吨。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硫代硫酸铵下游产业正在恢复,给硫代硫酸铵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全球硫代硫酸铵消费量从2012年的1086.7千吨增加到2016年的1379.5千吨,复合年增长率为6.15%。

硫代硫酸铵行业的领导者有Tessenderlo集团,Martin Midstream Partners,PCI氮气(Rentech氮气)等。前三名制造商贡献了全球销售市场44.96%的份额。

市场参与者对硫代硫酸铵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到2023年将达到499.73百万美元。然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将影响价格,进一步硫代硫酸铵的边缘变化。

恒州博智发表《2019-2025全球与中国市场硫代硫酸铵深度研究报告》该报告提供硫代硫酸铵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硫代硫酸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硫代硫酸铵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规格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最新回答
发嗲的小熊猫
迷路的台灯
2025-07-04 23:11:04

2005年国内尿素产量为4336.7万t,消费量为4000万t。国内尿素生产技术是在小装置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生产能力只能达到20万t/a,因其投资低、基建快、潜力大等优势,得以在近年迅速蓬勃地发展起来。主要的工艺技术有SHS技术、高压圈尿素优化组合技术和"节能增产新工艺"技术。

1. SHS技术

该技术由上海海懋工程公司和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开发设计,已在山东鲁西、江苏新沂、河南偃师、陕西城固等地实施。该工艺的核心是: 提高尿素合成塔的η(CO2);充分挖掘现有装置的潜力;合理利用甲铵生成热等3项技术。改造后,吨尿素的主要单耗预期值为:液氨595kg、CO2 760kg、蒸汽l200kg、冷却水130t。

2.高压圈尿素优化组合技术

该技术由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开发设计并组织实施,技术核心主要是在高压圈增加第二尿素合成塔;气提塔及高压甲铵冷凝器;采用CO2气提技术。该技术目前正在河南辉县化肥厂试点运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开车。该技术实施后预计吨尿素单耗为:液氨585kg、CO2 700kg 、蒸汽1000kg、冷却水100t。

3.节能增产新工艺

该技术由北京晨华设计所和山东邹城氮肥厂联合开发,特点为:采用2个合成塔,采用不同压力下四段分解,对甲铵冷凝器和气提塔均采用独特设计,副产0.8MPa的蒸汽。该工艺吨尿素的单耗为:液氨590kg、CO2 760kg 、蒸汽900kg、冷却水130t。由于该工艺刚刚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摸索。

国内目前尿素生产新技术开发主要有:

1. 深度水解装置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小尿素厂对深度水解问题逐渐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目前国内有设计单位提出采用高效水解器改造原有解吸系统,或新建装置采用优化的水解-解吸系统,使尿素装置排放水全部返回生产装置做工艺水或锅炉补充水,实现零排放。该工艺采用1.3~3.9MPa蒸汽,主要设备投资为80万~100万元。

2. 造粒装置

一般可通过下面几种途径解决尿素粒径问题:

选用大颗粒造粒喷头,使80%的尿素颗粒直径大于2mm;

采用流化床冷却装置,降低入袋温度,解决超产后易结块问题,将颗粒与粉尘分开;

采用北京达立科公司开发的双转鼓流化床大颗粒尿素技术,尿素颗粒直径可达4~6mm,国内已有2家采用此技术;

原有的造粒系统不动,将增产的尿素在造粒之前取出,用尿素熔融液来生产氮磷钾复合肥,目前上海化工研究院正在几家小尿素厂中实施该技术。

尿素有多种生产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是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法。氨的合成方法没有区别,二氧化碳的产生国内大多采用以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从尿素的生产工艺上讲,无论二氧化碳的纯度高低影响尿素的产出率。

为了检验以不同原料生产的尿素在作物叶面上的喷施效果,今年,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的“丰喜”牌尿素和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天池”牌尿素,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小麦、苹果树上进行了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叶面喷施试验。试验设在运城市王范乡王范村,共设8个试验点,其中:小麦4个、苹果4个。喷施浓度分别是:1.0% 、1.5%和2.0%,于小麦拔节期和苹果幼果期进行喷施。喷施后分四次调查了小麦的株高、叶色变化和叶片灼伤率,以及苹果的叶色变化和叶片灼伤率。调查结果为:在叶面喷施1.0%尿素溶液时,两个品牌的尿素对小麦株高影响不大,小麦和苹果叶片基本无灼伤现象;在叶面喷施1.5%和2.0%尿素溶液时,水地小麦叶片平均灼伤率分别为13.5%和28.3%,平川地苹果叶片灼伤率分别为7.7%和27.0%,两个品牌尿素在同一喷施浓度时对叶片灼伤情况无明显差异。这就说明两点:一、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和苹果树适宜的喷施尿素浓度为1.0%,两个品牌尿素在相同喷施浓度时,对作物叶片灼伤基本相同;二、说明了合成尿素的二氧化碳产生方法不同,不影响尿素质量。

固体复合氨基酸肥的生产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复合氨基酸肥的生产方法,它由豆饼、菜籽饼为原料,经粉碎、过筛、水解、搅拌、调pH值,出料、烘干、粉碎、过筛、造粒、包装等生产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生产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周期短,产品养分含量高,增产效果显著,经在蔬菜、果树上试验较施等量饼肥增产6.1-14.1%,并可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高作物品质产量。编号30503145

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喷淋尿液长距离输送方法和系统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喷淋尿液长距离输送方法和系统,这种系统由尿液保温输送管路系统和尿液浓度控制系统构成,尿液浓度控制系统由电动调节阀、流量传感器、调节器、稀释液注入泵构成,尿液保温输送管路系统为逆向夹套保温结构,尿液在尿液保温输送管路系统和尿液浓度控制系统控制下,以浓度92%-99.7%,温度125℃-132℃的状态被输送。编号30503146

非均质尿基复合肥流化造粒工艺

本技术为一种非均质尿基复合肥流化造粒工艺。在造粒器中雾化的溶融的尿素溶液对流化床层中的粒状晶种进行涂覆造粒,以生成磷、钾肥或其它物质为内核,尿素为外壳的粒状复合肥。尿素溶液的浓度≥95%,复合肥的总养分(N+P↓〔2〕O↓〔5〕+K↓〔2〕O)浓度为30-57%。晶种为磷源或钾源肥料中的至少一种。尿素溶液中加入微量元素或除草剂或保水剂或农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流化床可为喷动一流化床或振动一流化床。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编号30503147

强力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尿素肥料。其特征为在普通尿素中加入了氰胺化钙。在尿素生产工艺中,将氰胺化钙按一定配比加入到浓缩尿液或熔融尿素中,经过充分均匀混合后制得产品。本技术强力尿素具有肥效期长、尿素氮肥效利用率高的优点。加之氰胺化钙成本低廉,使该产品更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编号30503148

一种麦饭石包膜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麦饭石包膜尿素,它主要由尿素、麦饭石、骨胶和淀粉组成,其优点是通过麦饭石包膜后减少尿素流失及挥发,起到缓释,释放期延长,减少了硝酸盐,对环境污染起到一定作用,施用尿素包膜后的肥料不板结土地,对农作物有助长作用,抗倒扶、壮根、促早熟。编号30503149

美国发明名的改进的聚合物-硫-聚合物涂覆的肥料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涂覆,随后用硫层涂覆,之后再用聚合物层涂覆的肥料如尿素。优选聚合物涂层是通过聚合物成分在肥料和硫涂层上直接原位共聚反应形成的。该组合物能提供积极的控释特性,是耐磨的和耐冲击的,并且其生产比聚合物涂覆的肥料更经济。编号30503150

一种防尿素结块的方法

一种防尿素结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尿素进行造粒之前,将甲醛加入尿液中,让尿素与甲醛发生充分反应,生成脲醛溶液(UFD溶液)作为尿素造粒添加剂,生产颗粒尿素产品,尿素与甲醛反应停留时间为1~10小时,脲醛溶液的pH值控制在6~8,甲醛/尿素的摩尔比为4~6,所生成的脲醛溶液不需经过浓缩或蒸发过程,利用熔融尿液泵进出口压差将生成的脲醛溶液直接加入泵入口,作尿素造粒添加剂。编号30503151

可调控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

一种可调控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制备工艺。可调控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原料组份,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优点。与一般化肥相比,其氮利用率提高8-15个百分点,磷利用率可提高5-10个百分点,钾利用率可提高3-5个百分点。使尿素等氮素平缓释放,延长肥效期,增加肥效,该复合肥易溶于水,可随着灌溉水冲施方法施入,也可以做基肥一次施用实现免追肥,使用方便。编号30503152

一种脲酸结晶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用脲酸结晶态肥料及制备方法。其结晶粉末的X-衍射图谱、硫酸溶液及苹果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0-100℃,再冷却至结晶态。本产品具有肥效好,用量少等优点,并能改良土壤的理化生物学性能,特别适用于烟田施用。编号30503153

日本技术的稻科植物防枯死及速效营养补充剂

提供一种防止草坪草等稻物植物枯死或速效营养补充剂以及该制剂的使用方法,其中该制剂非化学肥料、对环境及人畜无影响。这种防止枯死或速效营养补充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脯氨酸或两种有效成分脯氨酸和肌苷。编号30503154

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

本技术涉及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制备方法是通过机械混拌而成,与氮肥混合或加入复合肥中使用。它具有抑制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并能清洁土壤、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生长等多功能。编号30503155

颗粒物料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颗粒物料冷却装置,它包括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内下方有一散料锥,锥体上开有螺旋状分布的孔,在冷却装置底部设有由多个扁管组成的流量控制机构,其上方设有由多个异形截面槽板组成的调节栅,冷空气从冷却装置扁管下方的侧面经扁管和槽板上的孔进入调节栅上面的物料层被抽风机吸出。该装置特别适合于冷却尿素颗粒,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破碎率小。编号30503156

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喷淋尿液长距离输送管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喷淋尿液长距离输送管路装置,这种装置由尿液保温输送管路和尿液浓度控制装置构成,尿液浓度控制装置由电动调节阀、流量传感器、调节器、稀释液注入泵构成,电动调节阀和流量传感器前后串装在尿液保温输送管路的首段,稀释液注入泵的注入管口接在流量传感器后的尿液保温输送管路的尿液管路上,调节器通过接入流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关度和稀释液注入泵的电机转速。编号30503157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明的受控释放的尿素基产品

反刍动物的受控释放的尿素基饲料添加物和受控释放的尿素基植物营养素,由全部或主要部分是由尿素组成或在其外表面有尿素的颗粒,以及颗粒上抗湿的互穿聚合物网络涂层组成,涂层包括:尿素和多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多异氰酸酯、重复单元均至少有一个双键的醇酸树脂和有至少一个双键的油的反应产物。涂布的植物营养素在控制的时间如30-120天内在土壤中有基本线性的释放速率。涂布的反刍动物饲料添加物在控制的时间如12-24小时内在瘤胃中有基本线性的NPN释放速率。编号30503144

化肥造粒旋转喷头

化肥造粒旋转喷头,有一个喷头体,喷头体壁上制有喷孔,喷头体有底板和上盖,在喷头上有进料口,其喷头体内安装液料分配器体,分配器体上部安装诱导盘,分配器体由连接板与上盖相固定,诱导盘位于进料口下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尿素、硝酸铵等化肥生产的造粒设备部件,液料在喷头体内流动有序,各喷孔压头稳定,喷出造粒路程、时间短,减少缩二脲的生成,并可避免冷却空气走短路,提高热交换效率。编号30503158

印度新德里发明的用作硝酸化和尿素酶抑制剂的新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作硝酸化和尿素酶抑制剂的新型制剂,所述的制剂含有有效数量的氮肥、蓖麻油和黄花蒿油,后者的数量足以使该制剂的硝酸化抑制活性增加,涉及一种生产该制剂的方法以及将该制剂施加到土壤中的方法。编号30503159

美国特拉华州发明的颗粒复合肥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产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复合肥组合物的制备,它是通过把尿素和甲醛的液体混合物施加到干燥的底物例如磷源、钾源、辅助营养源、微量营养源或其混合物上,使液体混合物就地反应形成的亚甲基脲反应产物,从而促进底物与颗粒复合物的粘合,而底物在液体混合物反应的同时造粒,以形成颗粒复合肥组合物。编号30503160

美国明尼苏达发明的包含乳酸衍生物的调控肥料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控肥料产品。该调控肥料产品包括含尿素的肥料和乳酸衍生调控剂。该调控剂的优选为约0.1-5%重量的浓度。该调控剂优选为乳酸、丙交酯和/或聚丙交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控肥料的方法,包括在约135-145℃的温度下混合含尿素的肥料和调控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调控肥料的方法。编号30503161

芬兰赫尔辛基发明的处理肥料工艺溶液的方法

一种制备含氮和磷的固体产品、优选固体磷酸铵和/或尿素磷酸铵产品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加热含尿素和磷酸的溶液。然后水从溶液蒸发出来且溶液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一起排出反应器;生成的氨中和磷酸。获得含磷酸铵和/或尿素磷酸铵的悬浮液,将其固化、干燥、粉碎、研磨和/或造粒。最终产品本身可作为肥料或可用作混合肥料的一部分。编号30503162

日本东京发明的含硫代硫酸铵的肥料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含有ATS的环保型肥料。即向碱交换量大的材料和/或多孔质材料(以下记作ATS保持材料)中,添加混合1~50w%的硫代硫酸铵(以下记作ATS)水溶液,向该混合物中添加酸或酸性材料,调整pH为5.5~7.6,在这样得到的粉末状的含硫代硫酸铵肥料和含氮、磷、钾成分中的一种以上的肥料粉末或该肥料粉末中添加ATS保持材料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混合1~15w% ATS水溶液,形成粉末状或粒状的含硫代硫酸铵肥料。编号30503163

美国俄勒冈州发明的稳定的增效缓释氰氨化钙组合物

本技术公开了氰氨化钙组合物及其施用方法。这些组合物和方法使包含氰氨化钙活性离子的组合物稳定化,并单独增加氰氨化钙的效力,或与含氮材料例如尿素和有机物如厩肥结合协同增效。这些组合物和方法还便于稳定化组合物的内容物直接输送可控部位。这些组合物和方法对进行施肥、土壤改良、金属稳定化及抑制气味和生物有效。这些组合物是稳定、易于标定的,而且喷施输送到目标部位时不堵塞。编号30503164

荷兰海牙发明的生产含氮钾肥的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于尿素和氯化钾的含氮钾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由以下组成:在掺和机中混合氯化钾与尿素,加热该混合物并成粒。选择1.66-9.9%(质量)的氯化钾用于混合,且将尿素以熔块的形式输入掺和机中。通过在造粒塔内在气流中造粒而进行成粒。以这一方式生产的含氮钾肥包含........(质量)。编号30503165

一种叶类蔬菜控释肥的制造及使用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叶类蔬菜控释肥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按配方比秤重计量好搅拌混合均匀,再包装即成本产品;其使用方法是全部作基肥、然后在播种或移栽前1~2天全层撒施后起畦平地;用量为40~50公斤/亩。本技术制备工艺较简单、成本低、产品价格低、产品养分释放速率较符合叶类蔬菜对养分吸收需求规律,肥效长、肥料养分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省工。编号30503166

硝酸钾复合肥

本技术属肥料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氮磷钾复合肥及生产该复合肥的方法。利用硝酸钾、碳酸氢铵、尿素及磷酸铵等为原料,经造粒、干燥、分筛而制造的硝酸钾复合肥,由于含有硝基氮肥而成为一种新型肥料。广泛适用于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作物,且具有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结构等特点。编号30503167

包裹型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包裹型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煤炭腐植酸经活化后与尿素颗粒反应交包涂的方法,其腐植酸尿素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分3-5%,灰分2-12%,腐植酸含量,3-18%,尿素含量70-95%。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条件温和且成本低廉,反应所形成的包裹层有效地抑制了尿素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和亚硝酸盐的生成,使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氮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比尿素成本降低5%,并且减缓了施用尿素造成的环境污染。编号30503168

富硒氨基酸及其生产方法

本技术属于一种增加农产品中硒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物质及其生产方法。以植物饼粕或其它富含植物蛋白质的物质为原料,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并添加硒化物、微量元素等制成富硒氨基酸。在粮食、水果、蔬菜、瓜类、茶叶及经济作物上使用,可起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性,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使农产品中硒含量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5%~30%。编号30503169

一种高液位报警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液位报警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尿素装置旋转造粒喷头造粒的高液位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尿素装置旋转造粒喷头的上部,装一热电偶。本技术由于采用热电偶测温报警,解决了尿液结晶堵塞问题,因此具有可靠性高,准确度好的特点,每年可减少五万元的损失。编号30503170

一种提高尿素颗粒强度的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尿素颗粒强度的方法。本技术的特点是:将甲醛溶液由贮槽,通过泵送入尿素蒸发工序第二蒸发器,在第二蒸发器中将水分蒸发去,甲醛与尿液在第二蒸发器及其后继工序中反应,生成亚甲基二脲及其缩聚物。采用本技术,尿素粒度更均匀,粉尘很少,粒子干燥,光滑、不粘手,色泽无变化。编号30503171

氨基酸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氨基酸生物肥,它包括5-15wt%的含钾氨基酸溶液,40-60wt%的由动物粪、啤酒糟和植物种子粕,如菜籽粕、桐籽粕、棉籽粕、蓖麻粕、豆粕等为原料制成的动物粪发酵料,35-45wt%的含微量元素的无机肥。氨基酸生物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熟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编号30503172

瑞士卢加诺-比索发明的尿素的造粒方法

在造粒塔〔1〕中进行尿素造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大量的熔融尿素液滴从尿素熔体分配装置〔4〕落入造粒塔的尿素颗粒收集底部〔6〕,还包括冷却收集底部〔6〕的步骤。编号30503173

复方长效尿素生产工艺及专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尿素的工业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复方长效尿素生产工艺及专用设备。其生产工艺流程采用全循环方式,在尿素造粒工序前添加复合抑制剂,至水、尿液或熔尿素中,复合抑制剂加入量是造粒塔工序后尿素重量的0.5~5%,将其进行混拌均匀后制成复方长效尿素;在所述尿素的生产流程基础上、在闪蒸槽工序后、进入液贮槽前以水或尿液为溶剂增加添加液体复合抑制剂溶液的工序,或在二段蒸发分离后、进入造粒塔前以熔融态尿素为溶剂添加熔融态尿素-复合抑制剂溶液的工序,制成复方长效尿素。它能进一步延长肥效,提高氮利用率。

回答者:wwwhahaxiaozi - 初入江湖 二级 1-31 19:42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其他回答共 2 条

尿素有多种生产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是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法。氨的合成方法没有区别,二氧化碳的产生国内大多采用以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从尿素的生产工艺上讲,无论二氧化碳的纯度高低影响尿素的产出率。

为了检验以不同原料生产的尿素在作物叶面上的喷施效果,今年,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的“丰喜”牌尿素和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天池”牌尿素,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小麦、苹果树上进行了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叶面喷施试验。试验设在运城市王范乡王范村,共设8个试验点,其中:小麦4个、苹果4个。喷施浓度分别是:1.0% 、1.5%和2.0%,于小麦拔节期和苹果幼果期进行喷施。喷施后分四次调查了小麦的株高、叶色变化和叶片灼伤率,以及苹果的叶色变化和叶片灼伤率。调查结果为:在叶面喷施1.0%尿素溶液时,两个品牌的尿素对小麦株高影响不大,小麦和苹果叶片基本无灼伤现象;在叶面喷施1.5%和2.0%尿素溶液时,水地小麦叶片平均灼伤率分别为13.5%和28.3%,平川地苹果叶片灼伤率分别为7.7%和27.0%,两个品牌尿素在同一喷施浓度时对叶片灼伤情况无明显差异。这就说明两点:一、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和苹果树适宜的喷施尿素浓度为1.0%,两个品牌尿素在相同喷施浓度时,对作物叶片灼伤基本相同;二、说明了合成尿素的二氧化碳产生方法不同,不影响尿素质量。

玩命的黑裤
花痴的裙子
2025-07-04 23:11:04
可以降温,先出来的是硫代硫酸铵,不过不完全

或者就是将硫代硫酸铵氧化,通氧气之类的吧

第一,看看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变化如何?或浓缩出来?

第二,是否可以考虑加入另一种溶胶,将其中之一萃取出来?

第三,可以分步进行,不一定“一次彻底分离”。

可以将硫代硫酸铵转化为硫酸铵:先加酸,将硫代硫酸铵转化为亚硫酸铵,再加双氧水氧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液中提取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的生产工艺,其包括下列内容:将焦化厂HPF脱硫生产过程中的含硫废液经沉降、过滤、脱色、浓缩、结晶、分离干燥处理后,再用混合有机溶剂回收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本发明是对现有HPF脱硫工艺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治理的生产工艺,其采用混合有机溶剂分离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有效地解决了脱硫生产过程中废水回收问题,不但减少废水的排放和环境污染,同时回收重要化工原料硫氰酸铵和对硫代硫酸铵,并可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改良合成复体法对(NH4)2S2O3-(NH4)2SO4-H2O三元体系在298 K下的溶液相平衡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表征平衡固相组成。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很好地用于(NH4)2S2O3-(NH4)2SO4-H2O三元体系平衡固相组成的分析。依据水、硫酸铵及硫代硫酸铵组成的饱和溶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绘制了(NH4)2S2O3-(NH4)2SO4-H2O在298 K下的三元体系相图。依据三元体系相图,结果显示:硫代硫酸铵的结晶区远远大于硫酸铵的结晶区,同时在该温度下,硫代硫酸铵、硫酸铵及水形成简单三元体系,体系中没有水合物形成。

从脱硫脱氰废液中分离回收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等化学原料,符合各级政府部门提出的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通过清洁、环保的生产工艺处理焦化企业的脱硫废液,既可以解决焦化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同时还可以从废液中回收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等化学原料,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回收法提纯硫氰酸铵相对于化学合成法,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工艺简单和操作方便等各种优势。本工艺根据水盐相图理论,采用分步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回收硫氰酸铵。所有过程均在水相中进行,不需添加各类任何化学助剂,这样可以避免各类化学助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从而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其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有:

1、常见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主要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分馏、萃取、渗析、升华凝华等

2、常见的化学方法:

(1)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液体作为吸收剂

(2)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3)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4)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之间的转化为常见

(5)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3、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综合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物质加以分离或提纯

NH4SCN-(NH4)2S2O3-H2O三元相图

脱硫液的主要成分是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硫酸铵和水,在硫氰酸铵结晶溶液体系中,由于硫酸铵含量较少,可以并入硫代硫酸铵组分中,因此结晶体系可以简化成由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和水组成的三元体系,利用三元水相图原理分离硫氰酸铵。

脱硫液初始组成位于A点或其附近,在脱色浓缩后使其到达B点或其附近,这样体系组成点位于硫氰酸铵结晶区,使硫氰酸铵结晶而得到分离。

而结于循环母液来说,其组分点位于E点,母液浓缩后使其组分点到达F点或其附近,这样体系组成点就进入硫代硫酸铵结晶区,使硫代硫酸铵得以分离。

分离硫代硫酸铵后的体系组成点进入三相共饱点O点或其附近,通过添加组分位于G点的洗液,使体系组成点移到H点或其附近,进入硫氰酸铵的结晶区,再次使硫氰酸铵结晶而分离。分离硫氰酸铵后的母液组成移动到E,重复循环母液的操作步骤,使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在各自的结晶区不断结晶而分离

孝顺的耳机
唠叨的饼干
2025-07-04 23:11:04
(NH4)2S2O3 硫代硫酸铵

1.化学名称:硫代硫酸铵(Ammonium Thiosulphate)

2.结构式:

3.分子式:(NH4)2S2O3

4.分子量:148.20

5.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或白色结晶。结晶体相对密度1.679,极易溶于水,100℃时溶解度103.3g/100ml水。不溶于醇、醚,微溶于丙酮。加热至150℃则分解形成亚硫酸铵、硫黄、氨、硫化氢及水。空气中十分不稳定,在氨气中稳定。

6.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液体指标

固体指标

含量

56~60%

≥98%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白色结晶

亚硫酸铵

≤1.0%

≤1.0%

碱度

0.3~1.5%

≤0.4%

不溶物(钙、镁沉淀)

≤0.2%

---

重金属(以铅计)

≤0.001%

≤0.002%

铁(Fe)

≤0.00025%

≤0.001%

硫化物(以硫计)

≤0.0002%

≤0.0002%

灼烧残渣

≤0.1%

≤0. 2%

比重

1.310~1.335

----

7.包装:液体为250公斤塑料桶。固体为25KG塑编袋.

8.用途:感光工业用作照相定影剂,较钠盐更易溶解卤化银的乳膜,具有水洗时间短而银回收容易的优点,还用作镀银电镀浴的主要组分、金属表面的清净剂、铝镁金浇铸保护剂。在医药上用作杀菌剂、分析试剂。

落寞的橘子
糊涂的彩虹
2025-07-04 23:11:04
饱和器法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

1.鼓泡式饱和法

由鼓风机来的焦炉煤气,经电捕焦油器后进入煤气预热器。在预热器内用间接蒸汽加热煤气到60~70℃或更高的温度,目的是为了使煤气进入鼓泡式饱和器蒸发饱和器内多余的水分,保持饱和器内的水平衡。预热后的煤气沿饱和器中央煤气管进入饱和器,经泡沸伞从酸性母液中鼓泡而出,同时煤气中的氨被硫酸所吸收。煤气出饱和器后进入除酸器,捕集其夹带的酸雾后,被送往粗苯工段。鼓泡式饱和器后煤气含氨一般小于0.03g/m3。冷凝工段的剩余氨水经蒸氨后得到的氨气,在不生产吡啶时,直接进入饱和器;当生产吡啶时将此氨气通入吡啶中和器。氨在中和器内与母液中的游离酸及硫酸吡啶作用,生成硫酸铵,又随中和器回流母液返回饱和器。

饱和器母液中不断有硫酸铵生成,在硫酸铵含量高于其溶解度时,就析出结晶,并沉淀于饱和器底部。其底部结晶被抽送到结晶槽,在结晶槽内使结晶长大并沉淀于底部。结晶槽底部硫酸铵结晶放到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滤除母液,并用热水洗涤结晶,以减少硫酸铵表面上的游离酸和杂质。离心分离的母液与结晶槽满流出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饱和器中。从离心机分离出的硫酸铵结晶经螺旋输送机,送入沸腾干燥器内,用热空气干燥后送入硫酸氨储斗,经称量包装入成品库。

为了使饱和器内煤气与母液接触充分,必须使煤气泡沸伞在母液中有一定的液封高度,并保证饱和器内液面稳定,为此在饱和器上还设有满流口,从满流口溢出的母液经插入液封内的满流管流入满流槽,以防止煤气逸出。满流槽下部与循环泵链接,将母液不断地抽送到饱和器底部的喷射器。因而一定的喷射速度,故饱和器内母液被不断循环搅动,以改善结晶过程。

煤气带入饱和器的煤焦油雾,在饱和器内与硫酸作用生成所谓的酸煤焦油,泡沫状酸煤焦油漂浮在母液面上,并与母液一起流入满流槽。漂浮于满流槽液面上的酸煤焦油应及时捞出,或引入一分离处理装置与母液分离,以回收母液。饱和器内所需补充的硫酸,由硫酸仓库送至高置槽,再自流入饱和器,正常生产时,应保持母液酸度为4%~6%,硫酸加入量为中氨的需要量;当不生产粗轻吡啶时,硫酸加入量要大一些,还要中和随氨气进入饱和器的氨。

饱和器在操作一定时间后,由于结晶的沉积将使其阻力增加,严重时会造成饱和器的堵塞。所以操作中必须定期进行酸洗和水洗。当定期大加酸、补水、用水冲洗饱和器及除酸器时,所形成的大量母液有漫流槽满流至母液储槽。在正常生产时又将这些母液抽回饱和器以作补充。饱和器是周期性连续操作设备,为了防止结晶堵塞,定期大加酸和水洗,从而破坏了结晶生成的正常条件,加之结晶在饱和器底部停留时间短,因而结晶颗粒较小,平均直径在0.5mm。这些都是鼓泡式饱和器存在的缺点。

2.喷淋式饱和器法

喷淋式饱和器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为吸收室,下段为结晶室。

由脱硫工序来的煤气经煤气预热器预热至60~70℃或更高温度,目的是为了保持饱和器水平衡。煤气预热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的上段,分成两股沿饱和器水平方向沿环形室做环形流动,每股煤气均经过数个喷头用含游离酸量3.5%~4%的循环母液喷洒,以吸收煤气中的氨,然后两股煤气汇成一股进入饱和器的后室,用来自小母液循环泵(也称二次喷洒泵)的母液进行二次喷洒,以进一步除去煤气中的氨。煤气再以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的除酸器,除去煤气中夹带的酸雾液滴,从上部中心出口管离开饱和器再经捕雾器捕集下煤气中的微量酸雾后到终冷洗苯工段。喷淋式饱和器后煤气含氨一般小于0.05g/m3。

饱和器的上段和下段以降液管联通。喷洒吸收氨后的母液从降液观念流到结晶室的底部,在此结晶核被饱和母液推动向上运动,不断地搅拌母液,使硫酸铵晶核长大,并引起颗粒分级。用结晶泵将其底部的浆液送至结晶槽.含有小颗粒的母液上升至结晶室的上部,母液循环泵从结晶室上部将母液抽出,送往饱和器上段两组喷洒箱内进行循环喷洒,使母液在上段与下段之间不断循环。

饱和器的上段设满流管,保持液面并封住煤气,使煤气不能进入下段。满流管插入漫流槽7中也封住煤气,使煤气不能外逸。饱和器满流口溢出的母液流入漫流槽内的液封槽,再溢流到满流槽,然后用小母液泵送至饱和器的后室喷洒。冲洗和加酸时,母液经漫流槽至母液储槽,再用小母液泵送至饱和器。此外,母液储槽还可供饱和器检修时储存母液之用。

结晶槽的浆液经静置分层,底部的结晶排入到离心机,经分离和水洗的硫酸铵晶体由胶带输送机送至振动式流化床干燥器,并用被空气热风机加热的空气干燥,再经冷风冷却后进入硫酸铵储斗。然后称量、包装送入成品库。离心机滤出的母液与结晶槽满流出来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饱和器的下段。干燥硫酸铵的尾气经旋风除尘器后由排风机排放至大气。

为了保证循环母液一定的酸度,连续丛母液循环泵入口管或满流管处加入质量分数为90%~93%的浓硫酸,维持正常母液酸度。

由油库送来的硫酸送至硫酸储槽,再经硫酸泵抽出送到硫酸高置槽内,然后自流到满流槽。

喷淋式饱和器生产硫酸铵工艺,采用的喷流式饱和器,材质为不锈钢,设备使用寿命长,集酸洗吸收、结晶、除酸、蒸发为一体,具有煤气系统阻力小,结晶颗粒较大,平均直径0.7mm,硫酸铵质量好,工艺流程短,易操作等特点。新建改建焦化厂多采用此工艺回收煤气中的氨

独特的方盒
矮小的期待
2025-07-04 23:11:04
化学式:(NH4)2S2O3,分子量148.20。无色单斜系晶体。熔点150°(分解),相对密度1.679.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微溶于病痛。其水溶液久置有硫析出。50°以上其浓的水溶液逐渐分解成硫及硫酸盐。再有氨及氢氰酸存在下形成硫氰酸按。水溶液可溶解卤化银。制法:可将过量的碳酸铵加到硫代硫酸钙水溶液中制取,也可以用硫化氢铵与亚硫酸氢铵按准确摩尔比1:2混合,经反应制取;还可以用亚硫酸铵与多硫化铵进行复分解反应除柳后在冷冻结晶制得!

硫代硫酸铵不稳定

低温结晶才能制取

飘逸的火
如意的龙猫
2025-07-04 23:11:04
硫代硫酸铵又称铵海波,性质:白色结晶,比重1.679,极易溶于水,100℃时溶解度103.3g/100ml水。不溶于醇、醚,微溶于丙酮。加热至150℃则分解形成亚硫酸铵、硫黄、氨、硫化氢及水。有潮解性。

制法:碳酸氢铵法。由碳酸氢铵与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铵,再与硫黄反应,经过滤、蒸发、冷却结晶、分离,所得硫代硫酸铵。

2(NH4)HCO3+SO2+H20→(NH4)2SO3+2H2O+2CO2

(NH4)2SO3+S→(NH4)2S2O3

硫氰酸铵-NH4SCN

无色、易潮解晶体。相对密度:1.045,熔点:149.60℃,沸点:1700℃。

性状:无色单斜晶系片状或柱状结晶,有光泽.相对密度1.306,熔点约149℃,易容于水、乙醇、甲醇、吡啶和丙酮,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遇铁盐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不反应。在日光作用下溶液呈红色,加热至140℃左右时形成硫脲,170℃时分解为氨、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易潮解,应密封保存。

硫氰酸铵的溶解度 :

水温度/ ℃ 0 20 30 4050 6070 80

溶解度g/100gH2O 54.5 62.7 66.5 70.4 74.1 77.7 80.8 81.7

硫酸铵在25 ℃时,溶解度为767g/L ;在0 ℃时,溶解度为697g/L

欢喜的学姐
孤独的往事
2025-07-04 23:11:04
酸度过高。根据查询硫酸铵相关信息得知,硫代硫酸铵颜色发绿是因为酸度过高导致的。硫酸铵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280℃以上分解。水中溶解度:0℃时70.6g,100℃时103.8g。不溶于乙醇和丙酮。0.1mol/L水溶液的pH为5.5。相对密度1.77。折光率1.521。硫酸铵主要用作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还可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