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是什么东西?
乙二醇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低毒性,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
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扩展资料: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
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
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2mol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
个是最标准的乙二醇化学结构式了 H H | | HO-C-C-OH | | H H 简介如下: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简称EG)又名甘醇、 乙撑二醇,外观为无色澄清粘稠液体,分子式为 C2H6O2,分子量为62.07,凝固点-11.5℃,沸 点197.6℃,相对密度1.1135(20/4℃),折光 率1.43063;溶于水、低级醇、甘油、丙酮、乙 酸、吡啶、醛类,微溶于醚,几乎不溶于苯、二 硫化碳、氯仿和四氯化碳。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 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 、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此外还可用于涂 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 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 醇醚等,用途十分广泛h
乙二醇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低毒性,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
乙二醇有毒吗:
乙二醇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克/公斤。乙二醇中毒后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感觉,溅入眼内会引起结膜炎,长期慢性中毒会引起眼球震颤、食欲减退等症状。
乙二醇的用途:
乙二醇的用途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聚酯产品、防冻液、同时还可用于润滑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炸药、油墨等等。
其中聚酯类产品(包括聚酯纤维、聚酯薄膜、聚酯塑料及其他)约占乙二醇消费量的90%。而85%左右的聚酯又用于涤纶的生产,而涤纶又主要用于纺织服装。
乙二醇的另一个重要消费领域是防冻液,防冻液需求跟汽车消费紧密相关。
乙二醇是最简单的二元醇。
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扩展资料:
乙二醇用途: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 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 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二醇
乙二醇用途广泛,是防冻液的主要成分,约占防冻液原液的45%。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合成纤维等。并用于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同时,也可以与水一样用作冷凝剂。
yǐ èr chún
2 英文参考Ethylene glycol
3 CAS号107211
4 中文名称乙二醇
5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6 乙二醇的别名
甘醇
7 分子式C2H6O2;HOCH2CH20H
8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9 分子量62.07
10 蒸汽压6.21kPa/20℃ 闪点:110℃
11 熔点13.2℃ 沸点:197.5℃
12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1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14 稳定性稳定
15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16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17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8 乙二醇中毒乙二醇为无色、无臭,挥发性小具有甜味的黏性液体,能与水、醛、酮混溶。主要用于工业原料生产,制造合成纤维、塑料、灭火剂、油墨、杀虫剂、胶黏剂、制冷剂等。可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多见因误饮防冻液中毒。乙二醇在体内代谢为草酸和甲酸,中毒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肾脏损害。吸入140mg/m3蒸气有明显的 *** 作用。成人中毒量为1~1.5ml/kg,相当于100ml总量。中毒血浓度为1.5g/L,致死血浓度为2~4g/L。[1]
18.1 毒理作用常因误饮防冻剂中毒。加热乙二醇可使其挥发性增高而引起吸人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含乙二醇的药物可以起慢性中毒。乙二醇吸收后有20%未经代谢排出体外,其余主要经肝脏代谢,醇脱氢酶将乙二醇氧化为乙醇醛,醛脱氢酶将其氧化成乙醇酸,部分乙醇酸转化为乙醛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草酸和乙酸。乙二醇本身虽然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但毒性很低,而其代谢产物却有很高毒性,如大量草酸会抑制心肌和导致急性坏死,并可引起脑水肿、肺水肿;乙醇酸及乳酸能抑制柠檬酸的正常代谢,使机体发生酸中毒。乙二 醇中毒时的肾脏改变突出,一方面是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草酸盐结晶(主要是草酸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阻塞肾小管,是导致肾损害的主要原因。[1]
18.2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4h,而后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1] :
1.第一期 为口服后4.5~12h,主要表现为类似乙醇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呼气中无酒味,表现为酒醉样欣快兴奋、头晕、头痛、头昏、乏力、站立困难、嗜睡、意识蒙眬等,以及恶心、呕吐、腹胀及腹部压痛等胃肠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及低钙性抽搐。严重者因脑水肿而发生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2.第二期 在口服后12~24h主要以代谢性酸中毒的和心肺损害为主,表现为呼吸急促、深大,肺炎及肺水肿,心动过速,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及心力衰竭,
3.第三期 在口服后24~72h以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为主,肾区疼痛、蛋白尿、血尿、结晶尿、少尿或无尿,重者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吸人中毒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意识蒙眬、眼球震颤、视 *** 水肿、咳嗽、咳痰等。
18.3 实验室检查[1]
1.血清和尿中乙二醇浓度增高:血清中乙二醇浓度>200mg/L即为中毒水平,>500mg/L(8.06mmol/L)时往往提示中毒严重。
2.血钙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可增高。
3.血清阴离子间隙增高,动脉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同时血中渗透压间隙也增高。
4.尿中可见红细胞、管型,及大量草酸钙结晶,尿比重低。
18.4 诊断乙二醇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
1.有乙二醇接触史,出现心、脑、肾、肺等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尿中检测到草酸钙结晶可以诊断。
2.需要鉴别的是表现为阴离子间隙增高的其他醇类中毒的疾病。甲醇中毒眼部损害突出而乙二醇则以肾脏损害明显。而血中乙二醇测定和尿中查到草酸钙结晶有助于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乙醇酮症酸中毒鉴别。
18.5 治疗乙二醇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
1.清除未吸收毒物
服乙二醇后0.5~1h可以催吐或用清水洗胃,药用炭无效。保护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特效解毒剂
乙醇或4甲基吡唑可以竞争性抑制醇脱氢酶,阻止乙二醇代谢过程,当血乙二醇>3mmol/L时可使用,具体用法可参见第3节甲醇中毒。
维生素B1、B6和叶酸均能促进乙醇酸代谢成为无毒的产物而减弱其毒性:维生素B650mg每6h一次肌注,叶酸50mg每4h一次静脉注射,共用6次。
亦可口服或肌肉注射25%硫酸镁5ml,与草酸形成毒性小、易排泄的草酸镁而起到解毒作用。
3.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血液透析疗效较好,能有效清除乙二醇及其代谢产物,迅速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调。透析液中加入95%乙醇以降低机体对乙二醇的代谢。透析结束后应继续应用乙醇24h。
透析指征:
(1)可以乙二醇中毒伴有渗透浓度增高>lOmmol/L而又排除乙醇或其他醇类中毒。
(2)伴有肾衰竭的乙二醇中毒。
(3)乙二醇血液浓度>200~500mg/L。
4.对症和支持治疗
如纠正低血钙,当pH值<7.2时及时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酸堿平衡及积极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循环衰竭。
18.6 预后口服含95%乙二醇的防冻液致死量约为1.5ml/kg,也曾有一次性服乙二醇总量2L后1h内即开始抢救治疗而康复的病例报道。[2]
19 实验室监测方法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90mg/m3 21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2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23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大量水或饱和苏打水洗胃。就医。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
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