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上的氯酚怎么分解
中文名称: 间氯酚 英文名称: m-chlorophenol 中文名称2: 间氯苯酚 CAS No.: 108-43-0 分子式: C6H5ClO 分子量: 128.56
物理性质编辑
针状结晶或无色液体。熔点33.5℃,沸点214℃,相对密度1.268(25/4℃),1.245(45/4℃),折光率1.5565(40℃)。溶于醇;醚;热水;苯和碱溶液,微溶于冷水。[1]
化学性质编辑
其异构体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在农药、染料、医药工业上占有重要地位,用它替代邻氯苯酚或对氯苯酚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农药、医药及染料产品。[2]
生产方法编辑
由间氯苯胺用通常方法重氮化,得到的重氮盐经水解生成间氯酚。在搅拌下,将重氮盐滴加到140℃的硫酸水溶液(2份浓硫酸,1份水)中,将反应物进行水蒸气蒸馏,蒸馏液分出油层和水层,水层用乙醚萃取,将萃取液与油层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去干燥剂,回收乙醚后得间氯酚粗品,用30℃石油醚重结晶即得成品。[1]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三种:
二氯硫酰作为氯化剂使苯酚氯化
将苯酚加热熔融后,温度降到40℃,慢慢加入二氯硫酰,约需40~50h,边搅拌边滴加二氯硫酰,待二氯硫酰加完后,再升温至30~40℃保温数小时,冷至室温,用水洗涤,再用碳酸钠洗涤和水洗涤得到的邻位和对位产品,然后减压蒸馏,分离,冷却结晶得到产品。
对氯苯胺重氮化
将对氯苯胺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水、亚硝酸钠和硫酸,在0℃左右进行重氮化得到重氮盐,然后将重氮盐进行水解即得产品。
用氯气直接氯化
将苯酚加热熔融后加入铁粉等催化剂,控制一定的温度通入氯气,通入的氯气量要控制,通氯气结束后再保温数小时,冷却进行洗涤等后处理,然后再在减压下进行蒸馏,分离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冷却得到产品。
综上所述,3种方法中对氯苯胺重氮化法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废水较多,工业上已很少使用;二氯硫酰法在铁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时间长,生产能力低,用二氯硫酰成本较高,但该方法对位异构体产率较高,达70%~75%,时下还有不少工厂采用此法;时下我国用氯气直接氯化法工艺流程简单,无须溶剂,投资少,同时成本较低,是一条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但该法生产对氯苯酚对设备腐蚀严重。[3]
用途编辑
该品可用于有机合成,其异构体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在农药;染料;医药工业上占有重要地位,用它替代邻氯苯酚或对氯苯酚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农药;医药及染料产品,文献也曾报道过以间氯苯酚为原料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药物和农用杀菌剂,间氯苯酚还用于显微分析。[1]
间氯苯酚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果酸的中间体。用于医药及有机合成。用于制药、染料工业及有机合成,也用作消毒剂。对氯苯酚又称4-氯苯酚,是重要的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在农药上可用以合成三唑酮、三唑醇、萘乙酸(对氯苯氧乙酸)、丙虫磷、毒鼠磷、杀螟腈、苯腈磷、杀螨脒、螨卵酯、除螨酯、咪菌酮等品种。[3]
理化特性编辑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苯酚的气味。
熔点(℃): 32.5
沸点(℃): 214
相对密度(水=1): 1.24
饱和蒸气压(kPa): 0.13(44.2℃)
闪点(℃): >11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碱液。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健康危害: 未见人中毒的报道。给动物染毒后几分钟即出现不安和呼吸加速,继之无力、震颤、痉挛性抽搐、气急、昏迷直至死亡。易经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制备编辑
临界压力(MPa): 折射率:1.5565(40℃)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 丙
闪点(℃): >110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包装与储
运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5
包装类别: 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问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570mg/kg(大鼠经口) LC50: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能因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急救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编辑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妤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题主是否想询问“邻氯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C6H5OH+NaOH→C6H5ONa+H2O。邻氯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分子量为94.11,呈无色或白色晶体状,有特殊的气味,具有弱酸性,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两者反应方程式为C6H5OH+NaOH→C6H5ONa+H2O。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碱性,有滑腻感;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
(1)以苯酚为原料,经氯气氯化、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水解、盐酸酸化而得。
(2)由苯或苯酚与双氧水直接氧化。采用双氧水直接氧化苯酚制取邻苯二酚的有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3)由邻氯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加压水解制得。其制备方法有下列几种:2,4-二磺基苯酚碱熔水解法;邻氯苯酚水解法;苯酚直接氧化法;酚氧化法;邻羟基环己酮脱氢芳化法。
由于Cl是吸电子取代基,可以使酚的酸性增强,在邻、对位时,苯氧基的负电荷可以分散到Cl上去,使酸性比间位异构体强。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 第三版 胡宏纹》
望采纳。
邻苯二酚又称1,2-二羟基苯、1,2-苯二酚,俗名儿茶酚或焦儿茶酚。无色或白色结晶体,在空气和阳光下,特别是潮湿空气下逐渐变为棕褐色。密度1.34l g/cm3(15℃)。熔点l05℃。沸点246℃,闪点127.22℃。能升华。溶于水、乙醇、乙醚、吡啶、苯、碱性水溶液。能与蒸汽一起挥发。是强还原剂。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散发出有毒、有腐蚀性气味,能经皮肤引起中毒。
邻苯二酚的生产工艺:1、以苯酚为原料,经氯气氯化,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水解,盐酸酸化而得。2、由苯或苯酚与双氧水直接氧化。3、由邻氯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加压水解制得。
邻苯二酚的用途:是医药工业重要的中间体,用于制备黄连素、异丙肾上腺等药品。也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染料、光稳定剂、感光材料、香料、防腐剂、促进剂、特种墨水、电镀材料、生漆阻燃剂。另外,还是一种使用很广泛的收敛剂和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