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有机化学里,怎么区分甲苯,苯,丙炔

犹豫的绿草
无私的人生
2023-01-27 22:55:09

有机化学里,怎么区分甲苯,苯,丙炔?

最佳答案
慈祥的日记本
舒心的荷花
2025-07-05 05:37:25

用溴水区分甲苯、丙炔、苯,可以使溴水褪色的是丙炔,上下分层,溴单质被萃取到上层液体的是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剩下的苯和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苯(甲苯的侧链反应);最后剩下的就是苯。

扩展资料:

苯的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CnH2n-6 (n≥6)

苯的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取乙苯,其次是制取环己烷和苯酚。苯经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取塑料、橡胶、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等的原料。大约10%的苯用于制造苯系中间体的基本原料。此外,苯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作为化工生产中的溶剂。

最新回答
壮观的白昼
危机的白羊
2025-07-05 05:37:25

先将这四种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不必是酸性的),有两种气体能使紫色褪去,它们是1-丙烯和1-丙炔;另外两种气体不能使紫色褪去,它们是丙烷和环丙烷。将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一组气体通过银氨溶液,由于sp杂化碳原子上氢的酸性,有一种气体会...1113

无聊的故事
快乐的大白
2025-07-05 05:37:25
1:通入溴水,能让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丙烯,丙炔。不能褪色的是丙烷和甲苯。

2:将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气体通入银氨溶液,,有一种气体会使银氨溶液析出白色沉淀(丙炔银),这种气体就是丙炔,另外一种气体则是丙烯。

3:将不能的一组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不能褪色的是丙烷。

喜悦的月饼
隐形的钢笔
2025-07-05 05:37:25
三氯化磷作为路易斯酸和脱水剂,首先与丙炔醇发生醇解,生成3-氯丙炔与次磷酸,再催化3-氯丙炔与甲苯发生傅克反应反应生成对甲基苯丙炔或邻甲基苯丙炔。石头也是有不同的,不知你指的是什么石头?孔雀石,钟乳石等就会反应,如果是水晶玛瑙等二氧化硅一类的就不行。

高高的高跟鞋
魔幻的毛豆
2025-07-05 05:37:25
答案当然是c了,都属于烯烃啊

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就是同一类物质,分子式相差一定的ch2

a,那是同素异形体

b,一个是醇,一个是酸,类别不同

d,一个是芳香烃,一个是卤代烃,类别不同

愉快的宝马
耍酷的大船
2025-07-05 05:37:25
苯和乙炔反应的方程式:C3H4+C8H8=2C+C6H6+C2H4。

苯一种碳氢有机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分子式是C₆H₆,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丙炔,又称甲基乙炔,是一种炔烃,其结构简式为CH3C≡CH。它是MAPP气体(风焊气体)的其中一种成分

顺利的微笑
斯文的枕头
2025-07-05 05:37:25
丙的化学式是Kr (propane) 化学式`CH_3CH_2CH_3`,分子量44.10。一种低级烷烃。无色,能液化的气体。比重1.46(空气=1)。熔点-187.1℃,沸点-42.2℃。微溶于水,溶于醇、醚。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4-9.5%(体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存在于天然气及石油热解气体中。用作冷冻剂、内燃机燃料,可通过裂解制取乙烯和丙烯等基本有机合成原料。 (acetone)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_3COCH_3`,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过去主要来源是糖发酵法,同时生产丁醇和乙醇。现代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合成路线有三条:(1)异丙醇脱氢法;(2)异丙苯法:苯和丙烯进行烷基化成异丙苯,再经氧化、分解成苯酚和丙酮;(3)丙烯直接氧化法,收率在93%左右。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溶剂。为合成药物(碘仿)、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propene,propylene) 化学式`CH_3-CH=CH_2`,分子量43.08。一种低级烯烃。无色带有甜味的可燃气体。比重1.46(空气=1)。熔点-185.2℃,沸点-47.7℃。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11.0%(体积)。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氧化、加成、聚合,亦能在高温时进行氯化。高纯度的丙烯由异丙醇经催化剂脱水制成。工业品则得自石油热解气体。为制备异丙醇、丙酮、丙烯醇、丙烯醛、丙烯腈、甘油、丙烯酸醋及聚丙烯等的原料。 (propionic acid) 化学式`CH_3CH_2COOH`,分子量74.08。少量存在于奶制品中。无色油状液体。略有不愉快的酸败气味。比重0.99336,熔点-21.5℃,沸点141.1℃。折光率1.3848(25℃)。离解常数`K=1.34\times10^(-5)`。与水互溶,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钙等能从水溶液中盐析出丙酸。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能与水、甲苯、邻二甲苯与乙苯共沸。工业上可由乙烯、一氧化碳、氢经羰基合成法制得丙醛后,再经氧化制得。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除草剂、防腐剂、丙酸酯等。 (propanol,propylalcohol) 化学式`C_3H_7OH`,分子量60.10。有两种异构体:正丙醇(`CH_3CH_2CH_2OH`)和异丙醇(`CH_3CHOHCH_3`)。正丙醇为无色液体,密度0.8053,熔点-127℃,沸点97.2℃。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一般存在于杂醇油中(约7%)。由丙醛氢化制得。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原料。异丙醇为无色液体,密度0.7851。熔点-88.5℃,沸点82.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与水形成共沸物(含异丙醇87.7%,沸点80.37℃)。以石油热解气体中的丙烯为原料直接水化制得。广泛用作溶剂,制造丙酮、二异丙醚、麝香草酚等。 (propionaldehyde) 化学式`CH_3CH_2CHO`,分子量58.08。无色液体,有刺鼻气味。比重0.8071,熔点-81℃,沸点49℃。折光率1.36460(19℃)。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互溶。暴露于空气中缓慢氧化成丙酸。工业上由环氧丙烷在铬钒催化下经高温异构化或由乙烯、一氧化碳、氢经羰基合成制得。用于有机合成,是生产安宁、乙胺嘧啶等药物的原料。主要衍生物有丙醛肟:化学式`C_3H_7NO`,分子量73.09。针状晶体,熔点40℃,沸点131℃、77℃(`1.33\times10^4`帕),折光率1.42938。 (malonic acid) 化学式`HOOC CH_2COOH`,分子量104.06。无色结晶,有强刺激作用。比重1.631(15/4℃)。熔点约135℃(分解)。能真空升华。极易溶于水、乙醇、甲醇,易溶于异丙醇,溶于吡啶。水溶液呈酸性,离解常数`pK_1=2.83`、`pK_2=5.69`。加热至熔点温度以上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醋酸。可由氯乙酸钠与氰化钠出发经取代、水解反应制得。主要用于制*巴经妥类药物及用于有机合成。 (propylene

欣慰的摩托
强健的钢笔
2025-07-05 05:37:25
分子概述

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

3、非极性分子:

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

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

简单判断方法

对于AnBm型 n=1 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 则为非极性

有机极性判断

弱极矩μ

   有机化合作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原因何在?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 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明,故而在教学中常 常做如下解释:所有的烷烃,由于其中的O键的极性极小,以及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其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它是一非极性分子。烷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碳氢化合 物、四氯化碳等。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也就不具有极性了。 确切而言,上述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我们知道,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 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

分析1

常见烷烃中,CH4、C2H6分子无极性,C3H8是 折线型分子,键的极性不能相互完全抵消,其μ≠为0.084D。至于其它不含支链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为奇数时,一定不完全对称而具有极性分子中碳原 子数为偶数时,仅当碳原子为处于同一平面的锯齿状排布的反交叉式时,分子中键的极性才能相互完全抵消,偶极矩为零,但由于分子中C—C键可以旋转,烷烃分 子(除CH4)具有许多构象,而上述极规则的锯齿状反交叉式仅是其无数构象“平衡混合物”中的一种,所以,从整体来说,除CH4、C2H6外,不带支链的 烷烃均有极性。带有支链的烷烃,也仅有CH4、C2H6等分子中H原子被—CH3完全取代后的产物尽其用,2—二甲基丙烷、2,2,3,3—四甲基丁烷等 少数分子不显极性,余者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极性。由于烷烃中碳原子均以SP3杂化方式成键,键的极性很小,加上其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均接近于 109°28′,有较好的对称性(但非绝对对称)故分子的极性很弱,其偶极矩一般小于0.1D.

分析2

   烷烃中,乙烯分子无极性,丙烯分子,1—丁烯分子均不以双键对称,μ分别为0.336D、0.34D。2—丁烷,顺—2—丁烯的μ=0.33D,反—2 —丁烯的偶极矩为零,即仅以C=C对称的反式烯烃分子偶极矩为零(当分子中C原子数≥6时,由于C-CO键旋转,产生不同的构象,有可能引起μ的变化), 含奇数碳原子的烯径不可能以C=C绝对对称,故分子均有极性。 二烯烃中,丙二烯(通常不能稳定存在)、1、3一丁二烯分子无极性,1、2一丁二烯分子μ为0.408D,2—甲基一1,3—丁二烯(异戊二烯)分子也为 极性分子。 炔烃中,乙炔、2—丁炔中C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分子以C—C对称,无极性,但丙炔、1—丁炔分子不对称,其极性较大,μ分别为0.78D和0.80D。 芳香烃中,苯无极性,甲苯、乙苯有极性,μ分别为0.36D、0.59D;二甲苯中除对一二甲苯外的另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显而易见, 三甲苯中之间一三甲苯分子的μ为零,联苯、萘的分子也无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烃的分子有无极 性仍是取决于各自的对称程度是否将键的极性完全抵消。当某分子并不因其中C—CO键的旋转而引起碳干排布不同的构象时,构型则绝对对称,分子无极性。将其 分子中H原子全部用——CH3所替代,分子的偶极矩仍为零。作为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石蜡,其中可能含有非极性的分子构象,但从整体来说,同绝大多数 烃的分子一样,它们也是具有极性的,只是由于其中C—H键的极性极弱,其偶极矩极小。烃类的偶极矩一般小于1D,在不饱和烃中尚有以Sp2、Sp杂化方式 成键的碳原子,键的极性及分子的极性均较相应的饱和键烃强,炔烃的极性较烯烃强。 至于烃的衍生物,常见的除四卤化碳,六卤乙烷、四卤乙烷、对一二卤苯、对一二硝基苯、间一三卤苯等非极性的烃分子中氢原子或—CH3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全 部或部分以完全对称的方式所取代的产物等少数物质外,多数都具有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较相应的烃大,一般大于1D。

应用

   由此可见,有机物的分子除少数为非极性分子外,大多数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不少还比水大,如一氯甲烷为1.87D、一氯乙浣为2.05D、溴苯为 1.70D、乙醛为2.69D、丙酮为2.88D、硝基酸为4.22D、乙醇为16.9D,有机物的极性并不都很弱。当然,与无机物相比较,有机物是弱极 性,作为常见的有机物之一的汽油,尽管其主要成分的偶极矩不大,在教学中往往将汽油及烷烃等视为非极性的。但烷有烃等有无极性是个是非问题,在教学中尤其 在师范除校化学专业的教学中,不宜进行如此处理而不加任何说明。否则,容易引起学生错觉,往往不加考虑地认为烷及烃的分子都绝对对称的、均无极性,而将问 题简单化、绝对化、对本身的业务进修及今后的教学工作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在教学中至少都必须明确说明有机物的弱极性与非极 性的前提是与无机物整体相比较,汽油等物质因主要成分的极性很弱,通常视为非极性。

建议

CH3CI、硝基苯等极性较强,为何它们不溶于水?有些教科书上将相似相溶规律中的相似仅提及溶质、溶剂的极性是很不够的。尽管溶质溶剂极性的相似是其能 否相互溶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物质的溶解性还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与大小的相似。例如,水和乙醇可以无限制的相互混溶、 煤油与乙醇只是有限度地相互溶解,而水和煤油几乎完全不相溶。对于这些事实,如果只从分子极性的角度来考虑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但我们可以从分子结构上得到 解释。水和乙醇的分子都是由一个一OH与一个小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而成,其结构很相似,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因此能无限制地相互相混。无疑,随着醇分子中 烃基的增大,它与水分子结构上的相似程度将降低,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将随之减小。煤油主要是分子中含有8—16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混和物,因乙醇分子中含有 一个烷烃的烃基,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能互溶,但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跟烃基毫不相干的—OH。因此,它们的相互溶解是有一个的限度的。水的分子结构与煤 油毫无相似之处,煤油不溶于水、极性较强的CH3CI、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也就不奇怪了。至于低分子量的羧、酸、醇、醛、酮等易溶于水,则可以从其分子 的极性及其分子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得到解释。由此可见,对于相似相溶这条经验规则的应用,我们应从溶质、溶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和大小及其偶 极矩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忽视哪一点,都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疑惑,这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的教学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简单的雨
聪慧的汉堡
2025-07-05 05:37:25
A.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

B.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

C.苯为平面型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正确;

D.丙炔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AC.

碧蓝的翅膀
优雅的香水
2025-07-05 05:37:25

丙炔是气体;

丙酮,丙醛,丙酸是液体;

在是丙酸是有机酸,可以用酸碱指示剂;

丙酮,丙醛可以分别用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来鉴别;

加入金属Na,有气体生成的是醇;在剩余两者中加银铵溶液,有银生成的是醛(银镜反应)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分别与三种物质混合,水浴加热,生成银镜的是丙醛。然后剩余两种物质,加热成蒸汽,同时通入氧气,在铜的催化下加热,反应后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醇,不能的是丙酮。

扩展资料:

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间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