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具有氧化性,为甚么啊啊,化学方程式有吗

愤怒的毛豆
和谐的飞鸟
2023-01-27 22:54:09

苯酚具有氧化性,为甚么啊啊,化学方程式有吗

最佳答案
顺利的小蘑菇
细心的麦片
2025-07-05 06:14:03

苯酚,化学式(C6H5OH)由名,石炭酸,羧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有毒。

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

检验: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变紫色。

苯酚在空气中久置变粉红色,是因为生成了笨醌。

最新回答
忐忑的大白
合适的翅膀
2025-07-05 06:14:03

初中

h2+cuo

==δ=cu+h2o。。这一类的,与金属氧化物反应,wo3,

zn+h2so4=znso4

+h2↑

这一类,活泼金属与酸

2h2o==通电=2h2↑

+o2↑

高中

c+h2o(g)=高温==co

+h2

3fe+4h2o(g).=高温=fe3o4.+4h2

f2+h2=2hf (其余的卤素单质)

h2s=δ=s+h2(其余的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ph3等)

ch2=ch2+h2---催化剂,δ---》 ch3ch3 (其余的加成反应,炔烃,醛,苯及其同系物,苯酚及其同系物,酮等)

能干的樱桃
无语的摩托
2025-07-05 06:14:03
苯酚钠和苯酚的区别:苯酚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呈现浑浊;而苯酚钠溶于水。(此性质就可以区分他们)苯酚俗称石炭酸,具有酸的性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2C6H5OH+2Na→2C6H5ONa+H2↑

区分两者:还可用NaOH溶液,浑浊变清(即:浑浊消失)的是苯酚。也可吹气办法区分,向两种溶液中吹气,出现浑浊的是苯酚钠。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留胡子的电话
落寞的河马
2025-07-05 06:14:03
一、酚的-OH反应1.酸性(-OH,中的H给出质子),酚+碱/金属=盐,另外酚的酸性大于水,小于碳酸2.酚生成盐后,比如酚钠,再与卤代烃反应生成醚3.酚与反应酸生成酯(比醇的反应难)4.氧化反应,氧化剂将-OH及其对位的-CH氧化成C=O二、酚烯醇结构C=C-OH的反应1.与FeCl3反应生成生成紫色化合物三、酚苯环的反应1.亲电取代反应,酚+Br2/HNO2=邻对位三溴/三硝基酚(白色沉淀/黄色结晶),还有与浓硫酸的磺化反应。

自信的眼神
还单身的野狼
2025-07-05 06:14:03
稀硫酸

稀盐酸

跟一些活泼性比H靠前的金属的反应(硝酸有氧化性故不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活泼金属(K,Na,Ca等)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两性金属(Mg,Al等)与强碱的反应

C,一些金属(铁,锌等)在高温下与水反应

水的电解

一些简单醇类(乙醇等)跟活泼金属反应置换生成氢气

苯酚与活泼金属反应

一些

类金属

的非金属单质(B,Si,As等)与强碱反应

另外有一些物质在

特殊环境

下页可以生成氢气

有问题请再密我

满意的星星
超级的芹菜
2025-07-05 06:14:03
可以,使溴水褪色的情况如下:

一、苯酚使溴水褪色

由于苯酚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而使溴水褪色。

二、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

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类、还原性糖等,由于可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褪色。

三、含有不饱和键(如)的有机物

例如:烯烃、炔烃、植物油、裂化汽油等,由于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四、较活泼金属可使溴水褪色

例如:镁粉、锌粉有较强还原性,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五、某些碱性物质可使溴水褪色

例如:溶液、溶液等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六、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物质

例如:等由于能将还原而使溴水褪色。

七、可溶性银盐

例如:溶液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与溴水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而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溴水褪色。

八、一些有机溶剂可使溴水褪色

例如: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由于发生萃取作用而使溴水褪色。溴在有机溶剂中呈橙色(或棕红色)

鲤鱼大树
霸气的诺言
2025-07-05 06:14:03
乙醇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性液体。 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化学性质 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醇金属以及氢气: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醇金属遇水则迅速水解生成醇和碱 结论: (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与乙酸反应

苯酚

苯酚又名石炭酸,分子式C6H6O,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熔块,苯酚密度为1.071 g/cm3,沸点为181.8℃,熔点为40.8℃,易熔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和二硫化碳,熔于水,不熔于石油醚,具特殊气味,有腐蚀性。空气中的氧可将苯酚氧化生成苯醌。纯净的苯酚为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长时间存放,特别是在日光照射下易氧化而呈玫瑰色或深褐色;苯酚易潮解,是弱酸性物质。

乙醛

乙醛物理性质 乙醛密度比1小,熔点是-121摄氏度,沸点为21摄氏度,溶解度为16g/(100g H20),因有氢键,可与水互溶。用作制取醋酸,也是许多反应的合成中间体。乙醛

1.分子结构

〔师〕展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并让学生根据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本质,写出乙醛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分子式:C2H4O

〔师〕乙醛的结构简式还可以写成CH3CHO,醛基也可以写成—CHO,但不能写成—COH。

〔师〕写出—CHO的电子式。

〔师〕醛基是一个中性基团,本身未失e-,也未得到e-,因此乙的写法正确。甲误以为“—”应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师〕展示乙醛样品,让学生闻其气味,并观察其颜色、状态,结合教材164页相关内容叙述乙醛的重要物理性质。

〔板书〕2.物理性质

〔生〕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师〕官能团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乙醛的化学性质是由醛基决定的。请同学们分析醛基的结构,推测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断裂方式。

〔生〕C==O键和C—H键都有极性,都可能断裂。

〔师〕下面我们通过乙醛的化学性质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断是否正确。

〔板书〕3.化学性质

〔师〕C==O键和C==C键断键时有类似的地方,说明乙醛可以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

〔生〕加成反应。

〔师〕请同学们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写出CH3CHO和H2加成

〔师〕指出:此反应在Ni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板书〕(1)加成反应

〔师〕说明:①醛基与H2的加成是在分子中引入—OH的一种方法。②工业上并不用此法合成乙醇。

〔设疑〕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被催化氧化为乙醛,实质是脱去两个氢原子,我们称之为氧化反应。而乙醛与H2的加成是乙醇催化氧化的相反过程,与氧化反应相对应,此反应还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生〕还原反应。

〔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如乙醛和H2的加成。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乙醇的催化氧化。

〔师〕说明: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针对有机物划分的。实际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只不过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是有机物被氧化,无机物被还原;还原反应中是有机物被还原,无机物被氧化罢了。

〔设疑〕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能否被氧化呢?请同学们根据乙醛分子式中碳的平均化合价进行分析、讨论。

〔生〕由CH3CHO变为CH3CH2OH,碳的平均化合价从-1价降到-2价,CH3CHO被还原。由于CH3CHO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而碳的最高价态为+4价,因此乙醛还可以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师〕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可以利用此反应制取乙酸。

〔板书〕a.催化氧化

〔师〕根据乙醛的物理性质,说明它还可以燃烧。请同学们写出乙醛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板书〕b.燃烧

2CH3CHO+5O2 4CO2+4H2O

〔过渡〕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某些氧化剂氧化。

〔板书〕c.被弱氧化剂氧化

〔演示实验6-7〕

第一步: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硝酸银溶液,边摇动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

〔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生成白色沉淀。

AgNO3+NH3•H2O AgOH↓+NH4NO3

第二步:继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讲述〕大家看到沉淀溶解了,这是因为AgOH和氨水反应生成了一种叫氢氧化二氨合银的络合物,该溶液称为银氨溶液,它是一种弱氧化剂。

〔副板书〕AgOH+2NH3•H2O 〔Ag(NH3)2〕OH+2H2O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这种弱氧化剂能否与乙醛发生反应。

〔演示〕第三步:在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放在热水中温热。

现象:试管内壁附上了一层光亮如镜的银。

〔师〕从现象可以看出,反应中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乙醛被氧化成乙酸,乙酸又和氨反应生成乙酸铵。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板书〕Ⅰ.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师〕从反应断键情况来看,还是 中C—H键断裂,相当于在C—H键之间插入1个氧原子。从化合价升降守恒来看,有1 mol 被氧化,就应有2 mol银被还原。因此银镜反应不仅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也常用于测定有机物中醛基的数目。

乙醛不仅可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还可以被另一种弱氧化剂氧化。

〔板书〕Ⅱ.和Cu(OH)2反应

〔演示〕P165实验6—8。

现象:试管内有红色沉淀产生。

〔师〕这种红色沉淀是Cu2O。请同学们写出该反应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uSO4+2NaOH Cu(OH)2↓+Na2SO4

2Cu(OH)2+CH3CHO Cu2O↓+CH3COOH+2H2O

〔师〕由于Cu(OH)2是微溶物,刚制备的Cu(OH)2为悬浊液,放置稍长时间就可生成沉淀。因此实验中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且NaOH要加得过量一些,因为本实验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讨论〕乙醛能否使溴水和酸性KMnO4褪色?

〔生〕能。因为溴和酸性KMnO4都是强氧化剂,可以把乙醛氧化。

〔板书〕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师〕乙醛的这些重要性质,都有重要用途,下面我们列表总结如下:

〔投影小结〕

乙醛的氧化反应

氧化剂 反应条件 现象 化学反应实质 重要应用

O2 点燃 燃烧有黄色火焰 2CH3CHO+5O2 4CO2+4H2O ——

O2 催化剂,加热 —— —CHO变—COOH

2CH3CHO+O2 2CH3COOH 工业制取乙酸

银氨

溶液 水浴加热 形成银镜 —CHO变—COOH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工业制镜或保温瓶胆,实验室检验醛基

Cu(OH)2 加热至沸腾 产生红色沉淀 —CHO变—COOH

CH3CHO+2Cu(OH)2

CH3COOH

+Cu2O ↓+2H2O 实验室检验醛基、医学上检验尿糖

〔小结〕通过对乙醛化学性质的学习,证明了同学们的推测完全正确,—CHO中的C O键和C—H键都能断裂。在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中,是C O键断裂,在乙醛被氧化的反应中是C—H键断裂。通过乙醛性质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有机反应中加氧或去氢称为氧化反应,加氢或去氧称为还原反应,虽然和无机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课下请同学们根据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总结你学过的化学反应哪些属于氧化反应,哪些属于还原反应。

〔作业〕P166一、1、3 二、3 四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乙醛 醛类(一)

一、乙醛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a.催化氧化

2CH3CHO+O2 2CH3COOH(乙酸)

b.燃烧

2CH3CHO+5O2 4CO2+4H2O

c.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Ⅱ.和Cu(OH)2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教学说明

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主要采用了启发、对比、设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从而认识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通过对比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它们的区别。

3.教学中适时设疑、层层设疑,有利于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与跨越,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参考练习

1.下列试剂,不能用于检验有机物中含有—CHO的是( )

A.金属钠 B.银氨溶剂 C.新制Cu(OH)2 D.溴水

答案:AD

2.由乙炔、苯、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解析:将乙醛的分子式作如下变形:C2H4O C2H2•H2O。该混合物可表示为:

•H2O,假设混合物质量为100 g,则m (C)=100 g×72%=72 g又方框内有n(C)∶n(H)=1∶1,那么方框内总质量应为72 g×(12+1)/12=78 g,则方框外H2O的质量为100 g-78 g=22 g,故求得m (O)=22 g× =19.6 g,所以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案:19.6%

3.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1的CuSO4溶液2 mL 和0.4 mol•L-1的NaOH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NaOH不够量 B.CuSO4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解析:由于CH3CHO和新制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即用CuSO4和NaOH反应制备Cu(OH)2时须NaOH过量),所以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NaOH不足。

答案:A

4.在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配制的溶液是( )

①酚酞试剂 ②银氨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Cu(OH)2悬浊液 ⑤酸化的FeCl3溶液

⑥硫化氢水溶液

A.只有②④ B.除①之外 C.只有②④⑥ D.全部

解析:①③⑤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因此均可长期存放。②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④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为碱式碳酸铜。⑥H2S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和H2O。

答案:C

乙酸

醋酸(乙酸)的化学性质 不稳定 见光,受热易分解 其分解一般需要的条件是 加热 光照 具有弱酸性,酸性弱于碳酸 2 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3 可以燃烧(很多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不行) 受热分解分子式: 2CH3COOOH=2CH3COOH+O2

乙酸是一种弱酸。乙酸能与乙醇起酯化反应。

1、与钠2、消去3、与氢卤酸取代4、氧化成醛5、酯化

机智的小海豚
矮小的胡萝卜
2025-07-05 06:14:03
首先可以通过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楼主说的这几种物质中可以分为三类:酸、水、醇。其中活泼金属钠是最容易和酸反应的,其次为水。高中化学课我们在必修一做过钠和水反应,在有机化学基础中,我们做了乙醇和钠的反应,而乙醇的反应是不会出现像水一样的浮、溶、游、声、响的剧烈现象。所以说酸>水>醇。而酸中分为苯甲酸、乙酸、和甲酸。根据库仑定律,原子(团)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由他们的电荷量和距离所决定,而苯甲酸中的大π键无疑对它支链上的氢原子具有强大的束缚力,而甲醇中的甲基相对于乙醇中的乙基来讲对氢原子的吸引力要小的多,所以甲酸的氢原子活性要大于乙酸中的氢原子活性。则同理于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苯甲酸>甲酸>乙酸>苯酚>水>甲醇>乙醇

温婉的美女
矮小的小兔子
2025-07-05 06:14:03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显粉红色;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高于65 ℃与水混溶;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用酒精清洗。

化学性质:

(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

①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C6H5OH == C6H5O-+H+,俗称石炭酸,但酸性比H2CO3弱;C6H5ONa溶液显碱性,其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6H5O-+H2O = C6H5OH+OH-。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2C6H5OH+2Na = 2C6H5ONa+H2。

③与碱的反应

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液体变澄清,若再通入CO2气体,现象为溶液又变浑浊。

(2)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受羟基影响,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易被取代。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这也是酚类物质的特征反应。

老实的银耳汤
冷酷的板凳
2025-07-05 06:14:03
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酚的弱酸性,是苯环上相连羟基的性质,而羟基不仅是苯酚的特征官能团,它还是醇的特征官能团。①实验与解析:表1 苯酚化学性质实验现象与问题解析实验步骤现象问题解析试管中取少许苯酚加热熔化后,加入少许金属钠有气体产生经点燃有轻微的爆鸣声苯酚可和金属钠反应放出H2试管中取少量苯酚浑浊液逐滴加入NaOH苯酚溶液最后变为澄清透明苯酚可与强碱NaOH反应显弱酸性生成苯酚钠在上述澄清苯酚钠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澄清溶液又复变为浑浊通入CO2生成H2CO3比苯酚酸性强又析出苯酚使溶液变浑在上述浑浊溶液中再滴加NaOH浑浊液又变澄清上述实验生成的苯酚又和NaOH作用生成苯酚钠②列表比较:表2 乙醇和苯酚的比较 乙醇苯酚结构简式C2H5—OH特征官能团—OH烃基—C2H5(乙基)化学性质相同点均可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2C­­2H5OH+2Na===2C2H5ONa+H2↑ 不同点羟基不显酸性羟基上的氢原子可微弱电离显弱酸性和碱不反应和NaOH作用生成苯酚钠乙醇钠不和CO2反应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又析出苯酚 ③小结:由于乙醇和苯酚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因而有相同化学性质的一面;但乙醇上的羟基不显酸性,而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可发生极微弱电离而显弱酸性(酸性极弱而不能使石蕊试剂变色),它们又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一面。十分明显,这是由于两种化合物中羟基相连的烃基不同,影响了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性也不同。通过上述实验与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苯酚、碳酸、乙醇其酸性大小的顺序应是:H2CO3>>C­2H5OH(中性) (2)苯酚的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可采用先复习苯的取代反应,然后讲授苯酚取代反应,最后列表总结。也可采用边比较边讲解列表的方法以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巩固加深、系统化的目的。①苯酚与苯取代反应的比较:表3 苯酚与苯取代反应的比较 苯酚苯反应物溴水和苯酚溶液液溴和纯苯反应条件不用催化剂以少量Fe粉作催化剂不加热初始微热或不加热取代苯环上氢原子多少一次反应可取代苯基上三个氢原子一般情况取代苯环上一个氢原子反应速度瞬时完成初始缓慢后来速度加快反应装置试管中反应烧瓶中反应,长导管兼作冷凝之用②小结:在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中,由反应物浓度、反应条件、取代氢原子多少、反应速度可知:苯酚比苯的取代反应容易进行得多,这是由于苯酚中苯环上连接的羟基能使苯基上的氢原子更加活泼,促使苯基上所发生取代反应更容易进行的必然结果。总结:通过上面两个苯酚化学性质的学习,可知在苯酚的分子中,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上的氢原子促使其较易电离,显示了比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有较明显的酸性;而羟基则反过来能影响与其相连的苯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是分子中官能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力证明,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存在于同一物质之中。(3)苯酚和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