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哪醇折光率
95%的乙醇折光率是1.369,99%的乙醇折光率是1.410,乙醇水溶液粘度/cP 1cP=0.1Pa·s,含量/% 10,20,30,40,50,60,70,80,90,100。
因为当组分的结构相似和极性,混合物的折光率和物质的量组成之间常呈线性关系。例如,由1mol四氯化碳和1mol甲苯组成的混合物,为1.4822,而纯甲苯和纯四氯化碳在同一温度下分别为1.4944和1.4651。所以,要分馏此混合物时,就可利用这一线性关系求得馏分的组成。
主要特征:
折光率是有机化合物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它能精确而方便地测定出来,作为液体物质纯度的标准,它比沸点更为可靠。利用折光率,可鉴定未知化合物。如果一个化合物是纯的,那么就可以根据所测得的折光率排除考虑中的其它化合物,从而识别出这个未知物来。
折光率也用于确定液体混合物的组成。在蒸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物且当各组分的沸点彼此接近时,那么就可利用折光率来确定馏分的组成。
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指的就是95%的乙醇和5%的水组成的共沸溶液,无水乙醇的中乙醇的浓度大致在95%~99.5%,与95%的乙醇相比,无水乙醇更容易挥发。
无水乙醇的相对密度(d204)0.789。熔点-114.1℃。沸点78.5℃。折光率(n20D)1.361。闭杯时闪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温度)13℃。
无水乙醇挥发性较强,因此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扩展资料:
市售的无水乙醇一般只能达到99.5%纯度,在许多反应中需用纯度更高的无水乙醇,经常需自己制备。通常工业用的95.5%的乙醇不能直接用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因95.5%乙醇和4.5%的水形成恒沸点混合物。
20世纪30年代以前,发酵法是乙醇的唯一工业生产方法。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合成法乙醇的产量越来越大。但合成法乙醇中夹杂的异构高碳醇,对人的高级神经中枢的麻痹作用,不适宜用作饮料、食品、医药及香料等。因此,即使在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发酵法乙醇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水乙醇
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3,
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
沸点是78.2℃,
熔点是-114.3℃。
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20℃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11。
溶解性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潮解性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但氯化钠和氯化钾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
酒精作用
消毒用品
不同浓度的消毒剂:
99.5%(体积分数)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
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
注意: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有机原料
乙醇也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溶剂、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汽车燃料
乙醇可作为汽车燃料,也可与汽油混合作为混合燃料。
我国雅津甜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检测食品油脂(有机物)中酸价时,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
假如你配100ml溶液,那么称2.8的KOH+适量的无水乙醇溶解,冷却后倒入100ml的容量瓶,用无水乙醇洗涤几次,洗涤液全倒入容量瓶,加无水乙醇至刻度线即可。
1 氢氧化钾醇标液浑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影响氢氧化钾醇标液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钾试剂中含有碳酸盐。当氢氧化钾试剂加入醇后,不溶于醇的碳酸钾和碳酸钠便悬浮在醇中,从而造成溶液浑浊。防止溶液浑浊的关键是脱除碳酸盐。如果要脱除氢氧化钾甲醇标液中的碳酸盐,只需称取配制浓度所需的氢氧化钾试剂,然后加入甲醇中,摇匀、静置大约一周,待溶液清澈后,过滤、弃去沉淀取清液。但脱除氢氧化钾乙醇标液中的碳酸盐,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因为95%的乙醇含水量高,会有部分碳酸盐溶于水中,难以分离,这时就需向氢氧化钾乙醇标液中加入10%的氯化钡溶液(1L 大约需3 ~ 5mL 氯化钡溶液),静置约两周,待溶液清澈后,过滤,弃去沉淀,取清液。2 氢氧化钾乙醇标液变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影响氢氧化钾乙醇标液变黄的原因是:
①氢氧化钾试剂中存在铁、镍和硫酸根等杂质;
②乙醇试剂中含有醛、酮等杂质;
③当这两种试剂混合在一起,铁、镍与醛酮反应生成带色物质,使溶液逐渐变黄。为了消除试剂的纯度对标液颜色的影响,在选用试剂时要选用分析纯以上的正品试剂,才能消除标液变黄的现象。
在78.4 °C~100°C之间,根据溶质和溶剂的不同,其沸点在范围内变化。
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沸点指纯净物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扩展资料:
在相同的大气压下,不同种类液体的沸点亦不相同。这是因为饱和汽压和液体种类有关。在一定的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亦一定。
水壶烧水的时候,壶壁或者壶底会出现一些小气泡,小气泡与周围的液体进行汽化反应,以它为中心,会发生沸腾现象,我们把这些气泡也可以称之为汽化核。水在对流传热中的沸点是100℃,但如果拿进微波炉加热温度会远远大于100℃而水还没蒸发。
由于用微波炉加热的水中,缺少沸腾的第二个条件,气化核,容易达到甚至超过沸点却不沸腾的过热液体,当这个时候将小颗粒(咖啡粉等)投入到过热液体时,它们(咖啡粉等小颗粒)诱导了气化核的产生,形成瞬间爆沸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