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2-羟基苯硫酚的的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有哪些

坚定的银耳汤
机智的期待
2023-01-27 22:38:36

2-羟基苯硫酚的的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有哪些?

最佳答案
柔弱的万宝路
搞怪的酒窝
2025-07-05 18:13:1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2-羟基苯硫酚

中文别名

邻羟基苯硫酚2-巯基苯酚2-羟基硫代苯酚

英文名称

2-HYDROXYTHIOPHENOL

英文别名

2-Hydroxythiophenol2-sulfanylphenol2-Hydroxybenzenethiol2-Mercaptophenol

CAS号

1121-24-0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616-05-7

2-溴己酸

120-80-9

邻苯二酚

137-07-5

2-氨基苯硫醇

108-95-2

苯酚

2388-73-0

2-甲氧基茴香硫醚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110-52-1

1,4-二溴丁烷

1121-24-0

2-羟基苯硫酚

1117-71-1

4-溴巴豆酸甲酯

111-83-1

溴辛烷

109-65-9

正溴丁烷

109-69-3

1-氯丁烷

108-94-1

环己酮

88-73-3

邻氯硝基苯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5022

最新回答
着急的墨镜
淡然的八宝粥
2025-07-05 18:13:1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2-羟基苯硫酚

中文别名

邻羟基苯硫酚2-巯基苯酚2-羟基硫代苯酚

英文名称

2-HYDROXYTHIOPHENOL

英文别名

2-Hydroxythiophenol2-sulfanylphenol2-Hydroxybenzenethiol2-Mercaptophenol

CAS号

1121-24-0

欧盟海关编码(HS-code):29309099

概述(Summary):29309099.

Other

Organo-sulphur

compounds.

General

tariff:6.5%.

沉静的绿茶
舒心的白羊
2025-07-05 18:13:15

二甲基亚砜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因此,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 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 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 和肌肉无力。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

a.接触丙烯酰胺的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

b.出现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嗜睡等症状;

c.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5.NN-亚甲双丙烯酰胺:

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氯 仿

氯仿(CHCl3):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它也易挥发,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甲醛(HCOH)

甲醛(HCOH):

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叠氮钠

叠氮钠(NaN3):

毒性非常大。它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不要吸入其粉末。

三氯乙酸(TCA)

三氯乙酸(TCA):

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daanlaizi

野性的乌龟
慈祥的黑夜
2025-07-05 18:13:15
很伤害头发,而且头发越来越枯燥,就像稻草一样。贵一点的相对好一些。

补充:化学染发剂中的含有对苯二胺、对甲苯二胺及其同类化合物,它们在不同的pH值下与过氧化氢(双氧水)混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 对苯二胺是大多数染发剂中都含有的致过敏物质,部分人用后会出现眼睑浮肿、皮肤发红,甚至会出现奇痒难忍的皮疹。 据文献报导,动物实验已证明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及其衍生物都有致癌作用。另外染发剂中的二胺化合物和芥香胺类化合物,同样具有致癌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染发剂中的有机原料,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 对苯二酚:为有机毒品。 间苯二酚:能刺激皮肤及粘膜,可经皮肤迅速吸收,引起中毒症状(限量为5 % )。 对氨基苯酚:有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具有苯胺和苯双重毒性,可经皮肤吸收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哮喘。

大力的星月
无辜的小蝴蝶
2025-07-05 18:13:15
本列表为2002年版,共收录335种剧毒化学品。

序号

中 文 名 称

化 学 名

别 名

1

氰气

2

氰化钠

山奈

3

氰化钾

山奈钾

4

氰化钙

5

氰化银钾

银氰化钾

6

氰化镉

7

氰化汞

氰化高汞;二氰化汞

8

氰化金钾

亚金氰化钾

9

氰化碘

碘化氰

10

氰化氢

氢氰酸

11

异氰酸甲酯

甲基异氰酸酯

12

丙酮氰醇

丙酮合氰化氢;2- 基异丁腈;氰丙醇

13

异氰酸苯酯

苯基异氰酸酯

14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2,4-二异酸甲苯酯

15

异硫氰酸烯丙酯

人造芥子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芥子油

16

四乙基铅

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

17

硝酸汞

硝酸高汞

18

氯化汞

氯化高汞;二氯化汞;升汞

19

碘化汞

碘化高汞;二碘化汞

20

溴化汞

溴化高汞;二溴化汞

21

氧化汞

一氧化汞;黄降汞;红降汞;三仙丹

22

硫氰酸汞

硫氰化汞;硫氰酸高汞

23

乙酸汞

醋酸汞

24

乙酸甲氧基乙基汞

醋酸甲氧基乙基汞

25

氯化甲氧基乙基汞

26

二乙基汞

27

重铬酸钠

红矾钠

28

羰基镍

四羰基镍;四碳 镍

29

五羰基铁

羰基铁

30

金属铊

31

氧化亚铊

一氧化(二)铊

32

氧化铊

三氧化(二)铊

33

碳酸亚铊

碳酸铊

34

硫酸亚铊

硫酸铊

35

乙酸亚铊

乙酸铊;醋酸铊

36

丙二酸铊

丙二酸亚铊

37

硫酸三乙基锡

38

二丁基氧化锡

氧化二丁基锡

39

乙酸三乙基锡

三乙基乙酸锡

40

四乙基锡

四乙锡

41

乙酸三甲基锡

醋酸三甲基锡

42

磷化锌

二磷化三锌

43

五氧化二钒

钒(酸)酐

44

五氯化锑

过氯化锑;氯化锑

45

四氧化锇

锇酸酐

46

砷化氢

砷化三氢;胂

47

三氧化(二)砷

白砒;砒霜;亚砷(酸)酐

48

五氧化(二)砷

砷(酸)酐

49

三氯化砷

氯化亚砷

50

亚砷酸钠

偏压砷酸钠

51

亚砷酸钾

偏亚砷酸钾

52

乙酰亚砷酸铜

祖母绿;翡翠绿;巴黎绿;帝绿;苔绿;维也纳绿;草地绿;翠绿

53

砷酸

原砷酸

58

氧氯化磷

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三氯化磷酰;三氯氧磷;磷酰三氯

59

三氯化磷

氯化磷;氯化亚磷

60

硫代磷酰氯

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三氯硫磷

61

亚硒酸钠

亚硒酸二钠

62

亚硒酸氢钠

重亚硒酸钠

63

亚硒酸镁

64

亚硒酸

65

硒酸钠

66

乙硼烷

二硼烷;硼乙烷

67

硼烷

十硼烷;十硼氢

68

戊硼烷

五硼烷

69

70

二氟化氧

一氧化二氟

71

三氟化氯

72

三氟化硼

氟化硼

73

五氟化氯

74

羰基氟

氟化碳酰;氟氧化碳

75

氟乙酸钠

氟醋酸钠

76

二甲胺氰磷酸乙酯

塔崩

77

O-乙基-S-[2-(二异丙氨基)乙基]甲基硫代磷酸酯

维埃克斯;VXS

78

二(2-氯乙基)硫醚

二氯二乙硫醚;芥子气;双氯乙基硫

79

甲氟膦酸叔已酯

索曼

80

甲基氟膦酸异丙酯

沙林

81

甲烷磺酰氟

甲磺酰氟;甲基磺酰氟

82

八氟异丁烯

全氟异丁烯

83

六氟丙酮

全氟丙酮

84

液氯;氯气

85

碳酰氯

光气

86

氯磺酸

氯化硫酸;氯硫酸

87

全氯甲硫醇

三氯硫氯甲烷;过氯甲硫醇;四氯硫代碳酰

88

甲基磺酰氯

氯化硫酰甲烷;甲烷磺酰氯

89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90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91

双(2-氯乙基)甲胺

氮芥;双(氯乙基)甲胺

92

2-氯乙烯基二氯胂

路易氏剂

93

苯胂化二氯

二氯苯胂

94

二苯(基)胺氯胂

吩吡嗪化氯;亚当氏气

95

三氯三乙胺

氮芥气;氮芥-A

97

六氯环戊二烯

全氯环戊二烯

98

六氟-2,3-二氯-2-丁烯

2,3-二氯六氟-2-丁烯

99

二氯化苄

二氯甲(基)苯;苄叉二氯;a,a-二氯甲(基)苯

100

四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过氧化氮

101

迭氮(化)钠

三氮化钠

102

马钱子碱

二甲氧基士的宁;白路新

103

番木鳖碱

二甲氧基马钱子碱;士的宁;士的年

104

原藜芦碱A

105

乌头碱

附子精

106

(盐酸)吐根碱

(盐酸)依米丁

107

藜芦碱

赛丸丁;绿藜芦生物碱

108

a-氯化筒箭毒碱

氯化南美防己碱;氢氧化吐巴寇拉令碱;氯化箭毒块茎碱;氯化管箭毒碱

109

3-(1-甲基-2-四氢吡咯基)吡啶

烟碱;尼古丁;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烷

110

4,9-环氧,3-(2-羟基-2-甲基丁酸酯)15-(S)2-甲基丁酸酯);[3B(S),4a,7a,15a(R),16B]-瑟文-3,4,7,14,15,16,20-庚醇

计明胺;胚芽儿碱;计末林碱;杰莫灵

111

(2-氨基甲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氯化氨甲酰胆碱;卡巴考

112

甲基肼

甲基联胺

113

1,1-二甲基肼

二甲基肼[不对称]

114

1,2-二甲基肼

对称二甲基肼;1,2-亚肼基甲烷

115

无水肼

无水联胺

116

丙腈

乙基氰

117

丁腈

丙基氰;2-甲基丙腈

118

异丁腈

异丙基氰

119

2-丙烯腈

乙烯基氰;丙烯腈

120

甲基丙烯腈

异丁烯腈

121

N,N-二甲基氨基乙腈

2-(二甲氨基)乙腈

122

3-氯丙腈

β-氯丙腈; 氰化-ß-氯乙烷

123

2-羟基丙腈

乳腈

124

羟基乙腈

乙醇腈

125

乙撑亚胺

氮丙环; 吖丙啶

126

N-二乙氨基乙基氯

2-氯乙基二乙胺

127

甲基苄基亚硝胺

N-甲基-N-亚磷基苯甲胺

128

丙撑亚胺

2-甲基氮丙啶; 2-甲基乙撑亚胺

129

乙酰替硫脲

1-乙酰硫脲

130

N-乙烯基乙撑亚胺

N-乙烯基氮丙环

131

六亚甲基亚胺

高哌啶

132

3-氨基丙稀

烯丙胺

133

N-亚硝基二甲胺

二甲基亚硝胺

134

碘甲烷

甲基碘

135

亚硝酸乙酯

亚硝酰乙氧

136

四硝基甲烷

137

三氯硝基甲烷

氯化苦, 硝基三氯甲烷

138

2,4-二硝基(苯)酚

二硝酚; 1-羟基-2,4-二硝基苯

139

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钠

二硝基邻甲酚钠

140

4,7-二硝基邻甲苯酚

2,5-二硝基邻甲苯酚

141

1-氟-2,4-二硝基苯

2,4-二硝基-1-氟苯

142

1-氯-2,4-二硝基苯

2,4二硝基氯苯; 4-氯-1,3-二硝基苯; 1,3-二硝基-4-氯苯

143

丙烯醛

烯丙醛; 败酯醛

144

2-丁烯醛

巴豆醛; β-甲基丙稀醛

145

一氯乙醛

氯乙醛; 2-氯乙醛

146

二氯甲酰基丙烯酸

粘氯酸; 二氯代丁烯醛酸; 糖氯酸

147

2-丙稀-1-醇

烯丙醇; 蒜醇; 乙烯甲醇

148

2-巯基乙醇

硫代乙二醇; 2-羟基-1-乙硫醇

149

2-氯乙醇

乙撑氯醇; 氯乙醇

150

4-己烯-1-炔-3-醇

151

3,4-二羟基-α-((甲氨基)甲基)苄醇

肾上腺素; 付肾碱; 付肾素

152

3-氯-1,2-丙二醇

α-氯代丙二醇; 3-氯-1,2-二羟基丙烷; α-氯甘油; 3-氯代丙二醇

153

丙炔醇

2-丙炔-1-醇; 炔丙醇

154

苯(基)硫醇

苯硫酚; 巯基苯; 硫代苯酚

155

2,5-双(1-吖丙啶基)-3-(2-氨甲酰氧-1-甲氧乙基)-6-甲基-1,4本醌

卡巴醌; 卡波醌

156

氯甲基甲醚

甲基氯甲醚; 氯二甲醚

157

二氯(二)甲醚

对称二氯二甲醚

158

3-丁烯-2-酮

甲基乙烯基(甲)酮; 丁烯酮

159

一氯丙酮

氯丙酮; 氯化丙酮

160

1,3-二氯丙酮

1,3-二氯-2-丙酮

161

2-氯乙酰苯

苯基氯甲基甲酮; 氯苯乙酮; 苯酰甲基氯; α-氯苯乙酮

162

1-羟环丁-1-烯-3,4-二酮

半方形酸

163

1,1,3,3-四氯丙酮

1,1,3,3-四氯-2-丙酮

164

2-环己烯-1-酮

2-环己烯酮

165

二氧化丁二烯

双环氧乙烷

166

氟乙酸

氟醋酸

167

氯乙酸

一氯醋酸

168

氯甲酸甲酯

氯碳酸甲酯

169

氯甲酸乙酯

氯碳酸乙酯

170

氯甲酸氯甲酯

171

N-(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柠檬酸盐

枸橼酸芬太尼

172

碘乙酸乙酯

173

3,4-二甲基吡啶

3,4-二甲基氮杂苯

174

175

4-氨基吡啶

对氨基吡啶; 4-氨基氮杂苯; 对氨基氮苯; γ-吡啶胺

176

2-吡咯酮

177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

二恶英

178

羟间唑啉(盐酸盐)

179

5-[双(2-氯乙基)氨基]-2,4-(1H,3H)嘧啶二酮

尿嘧啶芳芥; 嘧啶苯芥

180

杜廷

羟基马桑毒内酯; 马桑苷

181

氯化二烯丙托锡弗林

182

5-(氨基甲基)-3-异恶唑醇

3-羟基-5-氨基甲基异恶唑

183

二硫化二甲基

二甲二硫; 甲基化二硫

184

乙烯砜

二乙烯砜

185

N-3-[1-羟基-2-(甲氨基)乙基]笨基甲烷磺酰胺甲磺酸盐

酰胺福林—甲烷磺酸盐

186

8-(二甲基氨基甲基)-7-甲氧基氨基-3甲基黄酮

回苏灵;二甲弗林

187

三-(1-吖丙啶基)氧化瞵

涕巴,绝育磷

188

O,O-二甲基-O-(1-甲基-2-N-甲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含量>25%)

久效磷;纽瓦克;永伏虫

189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磷酸酯

对氧磷

190

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流逐磷酸酯(含量>15%)

甲基对流磷;甲基1605

191

O-乙基-O-(4-硝基苯基)苯基流代磷酸酯(含量>15%)

苯流磷;一皮恩

192

O-甲基-O-(邻异丙氧基羰基苯基)流代磷酰胺酯

水胺硫磷;羧胺磷

193

O-(3-氯-4-甲基-2-氧代-2H-1-苯并吡喃-7-基)-O,O-二乙基流代磷酸酯(含量>30%)

蝇毒磷;蝇毒;蝇毒硫磷

194

S-(5-甲氧基-4-氧代-4H-吡喃-2-基甲基)-O,O-二甲基硫赶磷酸酯(含量>45%)

因毒磷;因毒硫磷

195

O-(4-溴-2,5-二氯苯基)-O-甲基苯基硫代瞵酸酯

对溴磷;溴苯磷

196

S-[2-(乙基磺酰基)乙基]-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

磺吸磷;二氧吸磷

197

O,O-二甲基-S-[4-氧代-1,2,3-苯并三氮苯-3[4H]-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0%)

保棉磷;谷硫磷;谷赛昂;甲基谷硫磷

198

S-[(5-甲氧基-2-氧代-1,3,4-塞二唑-3(2H)-基)甲基]-O,O-二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40%)

杀扑磷;麦达西磷,甲塞硫磷

199

对(5-氨基-3-苯基-1H-1,2,4-三唑-1-基)-N,N,N',N'-四甲基磷二酰胺(含量>20%)

威菌磷;三唑磷胺

200

二乙基-1,3-亚二流戊环-2-基硫酰胺酯(含量>15%)

硫环磷;棉胺磷;棉环磷

秀丽的过客
美丽的水蜜桃
2025-07-05 18:13:15
物理性质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

苯的同系物

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芳香烃

苯及其同系物一般为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易燃,不溶于水,他的蒸汽有毒。熔、沸点随C的增多而升高。对称性好的分子熔沸点较高(例如,苯5.5℃,甲苯-95℃)

卤代烃

纯净卤代烃是无色的,常温下,除氟甲烷、氟乙烷、氯甲烷、氯乙烷、溴甲烷为气体外,其它卤代烃一般为液体,15个碳以上为固体,沸点随相对分子的增多而升高,密度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

含有1~11个C的直链饱和醇和一元醇为无色、密度比水轻的液体,其中,甲醇、乙醇、丙醇为有酒味的可以与水混溶的液体。丁醇到十一醇有臭味,水溶性不大。12个C以上的一元醇为无色蜡装固体,不溶于水。低级多元醇为粘稠液体,高级多元醇为固体。

酚因为可以形成分子键氢键,所以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芳香烃高。纯净的苯酚为白色,但由于容易被氧化,所以容易变成粉色或红色(醌)。酚有特殊气味,苯酚65℃以上与水任意比例混容,苯酚有毒。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强。

归纳

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二、某些共同性

1、烃、酯密度比水小

2、同系物中,一般随碳数增多,熔沸点升高,密度变大(卤代烃密度减小)。

烃的衍生物: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由于有些东西打不出来就用=代表双键==代表化学方程式中的等于号

常见有机物官能团有

卤代烃:卤原子(-X),X代表卤族元素(F,Cl,Br,I); 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羟基,列如:C2H5Br

羟基(-OH)

醛基(-CHO);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氧化成羧基。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羰基(>C=O);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由于氧的强吸电子性,碳原子上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羧基(-COOH);酸性,与NaOH反应生成水,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NO2);

氨基(-NH2). 弱碱性。

双键(>C=C<)加成反应。 (具有面式结构,即双键及其所连接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炔烃:三键(-C≡C-) 加成反应。(具有线式结构,即三键及其所连接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醚键(-O-) 可以由醇羟基脱水形成。

磺基(-SO3H) 酸性,可由浓硫酸取代生成。

氰基(-CN)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与羟基。

巯基(-SH)弱酸性,易被氧化。

聚合反应就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乙烯生成聚乙烯。

n(CH2=CH2)==[-CH2-CH2-]n

酯化反应就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如乙醇与乙酸的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如乙烯加氢。

CH2=CH2+H2==CH3-CH3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如苯与溴反应。

C6H6+Br2==C6H5Br+HBr

辛勤的摩托
听话的过客
2025-07-05 18:13:15
纸张:

?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杀真菌剂在循环冷却和造纸废水处理可以用作杀真菌剂,具有特别良好的杀菌,粘泥的生长的抑制的效果,可保持产品给药后在40ppm细菌不会在一个星期内被拾起。

??的活性溴杀菌剂,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造纸废水和污水的杀菌灭藻剂。与液氯相比,该产品是特别适合的和碱性的水系统中的氨,氮化合物,并且不会引起环境污染。该产品同时只用次氯酸钠或用氯的杀菌活性和一般维修的余氯0.3?1ppm2?4个小时。稀释,10至20倍时,第一有源溴水,然后加入相应的杀真菌剂,10至15分钟后,可以加入的水系统中可处理约5?10分钟后测得的氯。

?噻菌灵,多菌灵,邻苯基苯酚,氯系的二硫化物甲烷,百菌清,水杨酰苯胺,生物抑制可以混合使用。

皮革:

目前,杀菌剂皮革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的无机化合物

(1)的次氯酸和其盐,亚氯酸钠,高锰酸钾,碘化物,硼酸及其盐,亚硫酸盐和焦亚硫酸氢硫酸盐,等。目前主要使用的这样的化合物作为辅助成分的杀真菌剂产品。

(2)无机纳米材料:纳米TiO2,纳米SiO2,纳米ZnO等。皮革抗菌无机纳米材料的发展杀菌剂开发的一个热点,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的纳米皮革杀菌剂产品还没有报道。

2有机化合物

(1)的有机酚和卤代酚:酚主要包括甲酚,苯酚,焦油,苯酚,苄基苯酚,萘酚乙酸酯,氨基苯酚等,卤代酚主要氯化苯酚,二氯苯酚,溴苯酚氯二甲苯酚,2, 2 - 亚甲基 - 二氯酚。这样的化合物的最常用的杀真菌剂,但与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用这样的杀菌剂是有限的,已逐渐被由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取代。

(2)醇化合物:苯,甲醇,乙醇,卤代硝基链烷醇类似。这样的化合物也现在主要使用作为辅助成分的杀真菌剂的产品。

(3)的标题化合物的酯:卤化水杨酸盐,羟基苯甲酸酯,卤代乙烯基苯基乙酸酯,卤代乙酸苄醇酯,五氯苯基十二烷酸,α,β-不饱和羧酸酯等。这样的化合物的毒性是相对低的,尤其是α,β-不饱和羧酸酯的模具效果更好,是一类具有潜在的杀真菌剂的发展。

(4)酰胺:卤代乙酰胺,水杨酰苯胺,氨基苯磺酰胺,四氯DICARBONITRILE一样。这样的化合物是目前使用杀真菌剂的活性成分,其更好的抗真菌作用。

(5)的标题化合物:12烷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苯扎“OFF”),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尔灭),烷基吡啶盐酸盐,10鲸蜡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和类似的季铵盐。由于这类化合物的毒性低,杀菌广谱,高效率,但也有一个很好的水溶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污水处理和石化在皮革行业中,季铵化合物通常用于皮革防腐剂,皮革防霉剂。目前,新季铵皮革防霉杀菌成分的发展,也是研究的方向。

(6)的杂环化合物:三嗪,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巯基苯并噻唑,咪唑及其盐,六氢三羟乙基硝基吡啶,8 - 羟基喹啉及其盐,苯并异噻唑酮,二甲基氨基噻二嗪类似。皮革杀菌剂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其毒性较低,广谱杀菌,防霉效果好皮革杀菌剂开发的主流方向。

(7)有机硫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砜,大蒜素,双苯甲酰二硫化巯基吡啶五氯硫酚等。皮革杀菌剂有机硫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进一步,如更好的抗真菌作用的2 - (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的有机硫化合物也通常被归类为。

??使用杀真菌剂,其用量应控制适当,如果浓度过低,将无法达到杀菌或抑菌,使用浓度过高??会导致生产成本高。取决于的防霉剂,在鞣制过程中使用的杀真菌剂的浓度是不同的,一般应为约0.1?0.5%的克重。皮革防霉剂如下:

A-26中使用的量为0.3?0.5%,为0.04?0.1%的量,TCMTB OITZ是0.01?0.15%,对 - 氯 - 间甲酚(PCMC)为0.2?0.5%,邻苯基苯酚(OPP) 0.2至0.5%,2 -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叔丁酯(BMC)是0.2至0.5%,三氯酚(TCP)为0.4?0.6%。唯一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杀菌剂,有效地起到防霉的作用。

混凝土:烷基的氮苄基溴化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杀菌作用,它耐酸,碱,溶于

微毒,可以提高该混合物的流动性,而不降低强度的混凝土,只有0125至0105%的剂量,但也可以用作金属腐蚀抑制剂保护内部加固。有机锡配方也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杀菌性能,燃烧中性,不溶于水,杀菌谱广,附生植物,昆虫是有效对抗细菌,真菌,各种材料可以防止生物武器袭击。掺入,同时也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

凶狠的母鸡
能干的蜗牛
2025-07-05 18:13:15
1.醇羟基。-CH2OH,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为-CHO或-COOH2.酚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为醌。3.醛基。-CHO,直接被氧化为-COOH4.碳碳双键和三键: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两分子-COOH或邻二醇。5.氨基:-NH2,被氧化的结果很复杂,可能有亚硝基-NO,硝基-NO2等等6.巯基:-SH,被氧化为磺酸基-SO3H,或者过硫基-SS-

缥缈的大神
贪玩的外套
2025-07-05 18:13:15
1,5-二磷酸核酮糖(英文简称RuBP)是光合成中的碳酸受体。在戊糖磷酸循环中5-磷酸核酮糖由磷酸核酮糖激酶(EC2.7.1.19)的作用,被ATP磷酸化而产生1,5-二磷酸核酮糖。

三苄胺  苯基环己烷  2-甲基-5-(甲硫基)呋喃  2,6-二甲基巯基苯酚  8-氮杂鸟嘌呤  2-丙基-1H-咪唑  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丙烷乙醇氯化氢  DL-2-羟基丁酸 乙酸铀  过氧化氢酶 山俞酸 异补骨脂素  6-氯间甲酚  二甲基噻吩烷酮  D-异抗坏血酸  (+)-儿茶素,儿茶酚,儿茶酸,邻苯二酚  对氯苯基荧光酮  6-溴己酸甲酯  3,5-二溴甲苯酸  硅标准溶液  铌标准溶液  银标准溶液  汞标准溶液  锆硅酸钠

留胡子的猎豹
俊秀的大地
2025-07-05 18:13:15
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化的产物,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和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均可引起作业工人身体损害。 短时间大量吸入可造成急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兴奋、步态蹒跚。此时如继续吸入则可发展为重度急性中毒,病人神志模糊、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抢救及时经数小时或数天可恢复健康,但严重者也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症状逐渐出现,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死亡。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近年我国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印刷、家具等行业,多由含苯的胶粘剂、天那水、硬化水、清洁剂、开油水、油漆等引起。空气中低浓度的苯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皮肤接触苯及其混合物均可造成苯中毒。在上述行业完全可以用其它有机溶剂取代苯,因此,用不含苯的原料取代含苯的原料是预防苯中毒的关键。佛山市南海区平州是皮鞋制造厂最多的地区之一,南海区卫生监督部门和平州领导从2000年开始在辖区内全面推广使用无苯胶粘剂,取得良好效果。 有苯的作业现场防护以加强通风排气和职工个人防护为主,工人可配戴送风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血液系统疾患,肝肾疾病以及哮喘患者均不宜从事苯作业。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为主的急性苯中毒。已经被专家确认为严重致癌物质。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线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心率不齐、抽搐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苯在各种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另外还有装修中使用的胶、漆、涂料等等,都会造成室内苯超标。苯为无色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的气体,易挥发为蒸气,易燃有毒.这些物质主要以蒸汽形式被吸入,其液体可以皮肤吸收和摄入。它们主要对眼、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作用。苯对人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会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苯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可致贫血、感染、皮下出血等。长期低浓度暴露会伤害听力,导致头痛、头昏、乏力、苍白、视力减退及平衡功能失调问题。皮肤反复接触导致红肿、干燥、起水疱,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能发展为白血病,还影响生殖系统如出现月经不调等。在长期严重暴露后还会有遗传影响. 甲苯的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