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硫酸 > 正文

什么是植物异丙醇

受伤的黄蜂
谨慎的人生
2023-01-27 22:33:31

什么是植物异丙醇

最佳答案
野性的楼房
健忘的指甲油
2025-07-05 21:10:59

什么是植物异丙醇

什么是生化薰蒸法、应用及作用

生化薰蒸法是用天然植物精油和天然植物异丙醇(气化精油含)倒入香薰炉里,通过得薰炉的金催化蕊头(先点燃两分种后,扣灭明火盖上镂空盖)把香味挥发到空气中可净化空气,在15分钟内可分解二手烟,30分钟可驱除蚊虫,40分钟内舒缓上呼吸气管、过敏性感冒、喷嚏、鼻塞等症状、还可稳定情绪、血压、90分钟可杀菌90%、预防感冒、流行病毒感染,3--5天可舒缓筋骨、酸痛、补充钙质、调整内分泌、补充内气等。

(1)香薰炉的蕊头是金催化蕊头,催化蕊头是多种不同的材质陶土混合后,经过专利方法制造成为一个多孔蕊头,孔径在3um左右使用时精油由棉纱蕊头吸上后再利用精油的表面张力附着在蕊头的毛细孔内。从而散发出独有香味及效果。通过燃烧杆物精油和天然杆物异丙醇后,会产生臭氧,负离子、微氧素、芬多精。

(2)负离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雅格劳博士将空气的负离子称为空气中的维他命。

负离子如何产生:当水份在气体内改变其表面积时,例如:水滴分裂成分更小的水滴时,则第N个分裂之后水滴本身都会得到正电,并使周边的空气得到负电而产生负离子,这个现象称为"勒纳尔效应"或"瀑布效应"所以,瀑布周围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爽及沉着。对健康有良好影响,这是因为有大量"负离子"的关系。正离子会引起头痛,不舒服血压亢进,而负离子则有降低血压等良好的影响。实际上,在实验报告中也显示出让患者吸取负离子,则高血压患者会降低其血压,并减少他的脉博数。

负离子的功效:抑气空气中的细菌,减少呼吸器官疾病(负离子可促进纤毛运动气管壁弛下来,并不会引起黏膜的敏感反应,维持正常血液流动,同时也减少呼吸次数),降低脑波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舒解不安与焦虑紧张的情绪,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

(3)什么是臭氧及其功效

臭氧于1840年由德国化学家先贝因博士所发现,先贝因博士发现这种物持时,认为其气味好似希腊文的OZEIN,因此将其命名为OZEIN(臭氧),臭氧的形成为两个已构成的氧分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了臭氧,臭氧其中的一氧原子非常不稳定,具有"附着性"以寻求安事实上的性质。

臭氧的功效--- 1.杀菌:带负电的氧原子会不断的与有机物相结合,使细菌,霉菌失去电子的平衡而达到杀菌的作用。 2.脱臭:恶臭的臭味多带正电,两物质结合后会反应其它物质平衡而达到杀菌的用力。 3.除二手烟:二手烟含 有大量的有害自由基及致癌物质,而臭氧也是利用带负电子的原理达到分解二手烟的目的。 4.新鲜的氧:当臭不稳定时,氧原子释放出后不断的产生氧分子也就是新鲜的氧,对缺氧性的疾病,如缺氧性贫血偏头痛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4)什么是微氧素及其功效

微氧素是将常态O2利用特殊科学方法把氧分拆成单氧O,再和异丙醇结合成带氧异丙醇,它的分子量为76.1,比异丙醇重,但它的物性跟异丙醇并无太大分别。当异丙醇加热闷烧同时,快速的分解单氧,此之称为微氧素。这种微氧素在离开蕊头前遇到外层60-220度的降温用,不会被燃烧破坏,并快速附着在正常氧上,变马非常活跃又不稳定的臭氧,不稳定的自氧在释后漂流在空气中,结合另一个单氧,使用毒物质变得衰弱失去作用。

(5)芬多精的来源及其功能

"芬多"为希腊文的"植物","精"是杀死之间。苏俄生态学者杜金博士发现--当高等植物受伤时会散发出"芬多精"以杀死周围环境的其它生物。然而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芬多精"如果将阿米巴之类的原生物或伤寒、霍乱、白喉等的病原菌放在新鲜的碎叶旁边,经过数分钟后,这些病菌都会被杀死殆尽,因此可以证明,植物具有防霉菌或细菌的系统及自我免疫的功能。

芬多精的功能 1.杀菌效果。 2.抗炎症作用,止咳化痰效果。 3.激大脑皮质提高集中力,枢神经兴奋或镇静,进而使自律神经产生作用。具有肖效果。 4.内分泌中枢神经活化,达到身心平衡的调整作用。

异丙醇 别名:二甲基甲醇;2-丙醇,行业中也作:IPA

英文品名: iso-Propyl alcohol ;isopropanol;Dimethylcarbinol;2-Propanol俗称IPA

分子式: C3H8O;(CH3)2CHOH

它是正丙醇 CH3-CH2-CH2OH 的同分异构体。

InChI 1/CH4N2O/c2-1(3)4/h(H4,2,3,4)/f/h2-3H2

CAS号67-63-0

RTECS号 NT8050000

分子量:60.07 g/mol

密度 SpecificGravity: 0.78505(Water=1)

性状: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其气味不大。其蒸汽能对眼睛、鼻子和咽喉产生轻微刺激;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能与水、醇、醚相混溶。

与水能形成共沸物。

它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lower 2.5 vol.% Upper 12.7 vol.%(体积)属于一种中等爆炸危险物品。

其蒸汽能滚动流过相当长的距离,并能产生回火。

蒸气压(Pa):92232(80℃);38463(60℃);1187(0℃)

粘度 2.86 cP at 15 °C ;1.77 cP at 30 °C

粘度 mPa•s(20℃):2.1

沸点BoilingPoint: 82.5°C(180.5°F)

熔点MeltingPoint: -88.5°C(-127.3°F)

临界点CriticalTemperature: 235°C(455°F)

自燃点:425℃

闪点12℃(闭杯)

蒸气密度VaporDensity: 2.07(空气Air=1)

蒸气压VaporPressure: 4.4kPa(@20°C)

分子偶极距 1.66 D 气态

毒性:有毒。

折射率:1.3776

Odor:Pleasant.Odorresemblingthatofamixtureof

ethanolandacetone.

Taste: Bitter.(Slight.)

pH(1%soln/water): Notavailable.

Volatility: Notavailable.

OdorThreshold:22ppm(Sittig,1991)700ppmforunadaptedpanelists(Verschuren,1983).

Water/OilDist.Coeff.: Theproductisequallysolubleinoilandwaterlog(oil/water)=0.1

Ionicity(inWater): Notavailable.

DispersionProperties: Seesolubilityinwater,methanol,diethylether,n-octanol,acetone.

mp -88.5℃.bp82.5℃.Fp(闭杯)53℃(.7℉)n20D1.3772。

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5800。

主要用途 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及电子工业上用作脱水剂及清洗剂。测定钡、钙、镁、镍、钾、钠和锶等的试剂。色谱分析参比物质。电子工业用。在许多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异丙醇用作低成本溶剂,也用作萃取剂。欧洲溶剂工业集团(ESIG)称,2001年欧洲中间体需求占到异丙醇消费量的32%,有14%的异丙醇用作防冰剂,13%用于油漆和树脂,9%用于药物,4%用于食品和3%用于油墨和粘合剂。异丙醇还用作油品和胶体的溶剂,以及用于鱼粉饲料浓缩物的制造中。低品质的异丙醇用在汽车燃料中。 异丙醇作为丙酮生产原料的用量在下降。有几种化合物是用异丙醇合成的,如甲基异丁基酮和许多酯。可根据最终用途供应不同品质的异丙醇。无水异丙醇的常规质量为99%以上,而专用级异丙醇含量在99.8%以上(用于香精和药物)。用于制取丙酮、二异丙醚、乙酸异丙酯和麝香草酚等。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乙醇使用。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制备方法 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或用酸性阳离子树脂和硅钨酸均相催化剂使丙烯水合而得。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包装储运 一级易燃液体。密封保存。150Kg桶包装,应处于阴凉、通风的专用仓库内,远离火源,按易燃化学品规定储运。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材料安全数据表】(中英双语) MSDS异丙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propanol

中文名称2: 异丙醇

英文名称2: isoprop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

CAS No.: 67-63-0

分子式: C3H8O

分子量: 60.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丙醇 67-6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00

前苏联MAC(mg/m3): 10

TLVTN: OSHA 400ppm,985mg/m3ACGIH 400ppm,983mg/m3

TLVWN: ACGIH 500ppm,1230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pH:

熔点(℃): -88.5

沸点(℃): 80.3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

饱和蒸气压(kPa): 4.40(20℃)

燃烧热(kJ/mol): 1984.7

临界温度(℃): 275.2

临界压力(MPa): 4.7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8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99

爆炸上限%(V/V): 12.7

爆炸下限%(V/V): 2.0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酸酐、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045 mg/kg(大鼠经口);1280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2064

UN编号: 121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MSDS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MSDS可由生产厂家按照相关规则自行编写.MSDS评估认证报告是应产品进口国的法律规定与要求编写的。目前化学品评估编写的法律规定,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国际通行的版本是欧盟的EEC/ISO版本,和美国的OSHA及ANSI版本。由于各个国家,甚至各个州的化学品管理及贸易的法律文件不一样,有的每个月都有变动,如果提供的MSDS报告不正确或者信息不完全,将面临法律责任追究。所以目前国外的客户一般都要求其材料供应商,提供经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MSDS材料安全评估认证谱尼报告,防止由于材料供应商自己编写的MSDS报告不符合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或者MSDS报告提供的材料安全数据不符实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及法律责任。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最新回答
粗犷的泥猴桃
机智的棒球
2025-07-05 21:10:59

发烟硫酸

英文名:OleumSulfuric acid, fuming

俗名:105酸

分子式:H2SO4·xSO3

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的发烟液体。有强刺激性臭味。吸水性很强,与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稀释热,操作时应注酸入水。结晶温度: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腐蚀性和氧化性比普通硫酸强。其蒸气对人体有害。

http://www.ep.net.cn/msds/wuzhi8/81006.htm

浅 谈 硫 酸

一、硫酸工业概况

硫酸的生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原始的生产方法是将绿矾(硫酸亚铁)高温煅烧,分解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汽结合冷凝,便得到硫酸。这种生产方法极为简单,得到 产品粘度很高,外观非常象油,所以当时人们称之为“矾油”。

二、硫酸的制造

1.硫酸的原料

硫酸是由三氧化硫与水化合而成。三氧化硫是二氧化硫在催化剂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成的。由此看出,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硫、空气和水。空气和水在自然界中极为丰富。二氧化硫从何而来呢?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以单体硫、各种金属硫化物,还有硫酸盐以及含有硫化氢的工业废气为原料,制造二氧化硫。将含硫的各种矿物原料在空气中焚烧,也可得到二氧化硫。目前世界上生产硫酸 的主要原料有:单体硫、硫铁矿和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副产的二氧化硫烟气。

硫磺是硫酸生产中最理想的原料。

冶炼烟气。

2.硫酸的生产方法

生产硫酸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即接触法与硝化法。

硝化法分铅室法与塔式法两种。由于铅室法设备庞大,耗铅量多,且成品酸浓度低,所以这种生产方法已被淘汰。塔式法的生产原理,是借助于氮氧化物的氧化传递作用,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反应过程是在液相中进行。其流程比较简单,多者9个塔,少者5个塔,一般采用的是7个塔,有吸收塔、氧化塔和脱硝塔三个部分。塔式法的优点是系统不排污水污酸,对原料要求不高,硫的利用率比较高,投资较接触法节约三分之一以上。缺点是成品酸的浓度低(28—76%),用途受到限制,也不便于运输,大部分就地生产普钙;在生产过程中,含硝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因此,塔式法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我国仅有两个塔硫企业在继续生产。

成品酸中含有部分氮氧化物,为补充氮氧化物的损耗,生产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浓硝酸。

接触法生产硫酸。视原料的不同其工艺也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工艺的前半部分枣原料气体的制务和原料气的净化。目前用接触法生产硫酸采用的原料主要有三种:硫铁矿、硫磺、冶炼烟气。我国生产硫酸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硫铁矿。下面着重介绍以硫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制酸的主要生产过程:

(1)原料的焙烧。硫铁矿在高温的情况下燃烧氧化生成二氧化硫。

(2)炉气的净化。净化的方法分为干法净化和湿法净化两大类。湿法又分为酸洗和水洗两种流程。

(3)二氧化硫的转化。将净化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加热至400℃,在矾触媒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4)吸收。吸收工段是把三氧化硫加工制成硫酸。在工业生产中不是采用水来吸收三氧化硫气体,而是使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作吸收剂,它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最好。三氧化硫经浓硫酸吸收后成为高浓度硫酸,用净化工段干燥塔出来的稀酸稀释之,得到浓度为98%或者92.5%的硫酸,也就是工业上所用的成品硫酸。98%的浓硫酸一部分再送至吸收塔作吸收剂循环使用。

如果需要生产发烟硫酸,须在吸收塔前增加一套发烟硫酸吸收塔及酸循环系统装置。

硫磺制酸。由于硫磺纯度很高,不含氟、砷等有害物质,且制得的原料气体基本不夹带粉尘,不需要净化就可直接送去转化,所以硫磺制酸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硫磺在熔硫池内被蒸汽间接加热熔融,空气经干燥后与液态硫磺一起送进焚硫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转化 、吸收部分与前面说的相同。

硫酸的品种、规格

当前我国生产的工业硫酸按浓度区分主要有三种,一是塔式硝化法生产的稀硫酸,浓度在75%左右;二是接触法生产的浓硫酸,有98%和92.5%两种规格;三是发烟硫酸,其浓度超过100%,并含有游离的三氧化硫。工业上使用发烟硫酸的规格主要有20%、40%、65%(游离三氧化硫含量)三种。此外,还有一种工业用蓄电池硫酸。这种硫酸,其浓度为92—94%,无色透明,对锰、铁、铝、氯离子以及氧化氮和残渣等含量要求严格。

三、硫酸的基本性质

硫酸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发烟硫酸为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液体,易挥发,放出三氧化硫,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1.比重

硫酸的比重随着硫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至98.3%时达到最大值。如果硫酸浓度继续增高(至于100%时为止),那么比重反而下降。98.3%硫酸比重为1.834。对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比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如:20℃时的硫酸比重为1.6105,升高到60℃时比重降为1.5785。

2.沸点和结晶温度

硫酸的沸点。硫酸的沸点随着硫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升高到98.3%时达到最大值(为336.5℃)。如果硫酸的浓度再升高,则沸点反而下降,浓度至100%时,只有296.2℃。发烟硫酸的沸点,随着游离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的增大而下降。浓度在70%以下的硫酸,受热蒸发沸腾时,只有水蒸汽放出;浓度在70—98。3%之间的硫酸,气相中含有部分硫酸,但浓度比液相中的低得多,浓度至98.3%时,气、液相的硫酸浓度一致;浓度再上升时,气相中开始有三氧化硫气体逸出。

硫酸的结晶温度。硫酸的结晶温度随硫酸浓度的变化而有较复杂的变化 。浓度在26—76%之间的硫酸,其结晶温度在-30℃以下;浓度为38%的硫酸,其结晶温度最低,为-74.5℃;100%硫酸的结晶温度是10. 45℃。

几种常用硫酸的结晶温度

硫酸浓度% 75 92 93 98 104.5

结晶温度℃ -41 -25.6 -35.05 +0.1 -11

3.溶解热、稀释热和混合热

在100%或无水硫酸中加入水分,就会有热量发生,加水愈多,放出的热量也愈大。在一克分子的硫酸中陆续加水,直至不放热量为止,放出的热量称为溶解热。一克分子硫酸的溶解热为22千卡。

溶解一克分子硫酸一几克分子水中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释稀热。

当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混合时,也会有热量放出,这种热量称为混合热。

当水中加入硫酸时,常有飞溅现象发生。在混酸时,应将硫酸慢慢地加入水中,切勿将水倒入酸中以免发生事故。

4.腐蚀性

硫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它与很多物质可以发生化学作用,产生硫酸盐。因此,在选择硫酸贮运设备和输酸管道材料时,必须根据硫酸的浓度和温度来确定。浓硫酸在热的情况下,还是一种相当强的氧剂。

5.吸水性

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作用,它可使有机物质,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纤维、糖类等)严重失水,甚至碳化;还可灼伤人体。因此,使用硫酸时要严加小心。

等待的篮球
单薄的豆芽
2025-07-05 21:10:59
将SO3溶解在浓硫酸中所生成的溶液称为发烟硫酸。当它暴露于空气中时,挥发出来的SO3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硫酸的细小露滴而冒烟,所以称之为发烟硫酸。通常以游离SO3的含量来标明不同浓度的发烟硫酸,如20%、40%等发烟硫酸,即表示在100%硫酸中含有20%或40%游离的SO3。

炙热的项链
正直的薯片
2025-07-05 21:10:59
锡酸钠在电镀方面有什么作用

1.单一添加剂的功效。二价锡空气氧化在酸碱性电镀锡水溶液中普遍现象。来源于镀液自身空气氧化或化学作用,物质Sn2+使锡层发灰发黑...

企讯网2021-09-26

锡酸钠的制备及用途介绍_芝士回答

用作纺织品的媒染剂,阻燃剂和增重剂,以及制造陶瓷,玻璃和镀锡。主要用于电镀行业中碱性锡镀层和铜镀层的电镀和化学镀,以及锡合金...

芝士回答2022-02-25

滚镀代铬工艺及配方?

钻盐浓度过高会触发锡酸钠水解。2).硫酸钻浓度 在弱碱性介质中,酒石酸钻络离子的稳定性与溶液中钻盐总浓度有关,这*是为什么钻盐浓度过高会触发水解反应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镀液中钻盐浓度增大...

芝士回答

其他人还搜了

铝材的无铬钝化工艺

铬在人体中的作用

代其铬

代铬添加剂msds

无铬达克罗工艺

代铬电镀工艺

锡酸钠的用途与生产方法

锡酸钠可用作媒染剂、过氧化氢稳定剂、纺织工业中的防火剂和增重剂。也用于玻璃和陶瓷工业。锡酸钠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电镀锡及其合金...

布克化工网2022-07-28

[题目]锡酸钠(Na2SnO3)主要用作电镀铜锡合金和碱性镀锡的基本原料.锡精矿除含SnO2外.还含有少量WO3.S.As.Fe.一种由锡精矿制备锡酸钠的工艺...

一种由锡精矿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焙烧后.S.As变为挥发性氧化物而被除去.Fe变为Fe3O4,②锡酸钠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1)Na2SnO3中锡元素的化合价...

青夏教育

代铬电镀代铬添加剂配方 电镀代铬添加剂-八方资源网

2、然后加入定量的锡酸钠,溶解;3、加入定量的酒石酸钾钠与走位剂,搅拌溶解;4、在另外的水桶中称取定量的硫酸钴与,然后溶解之后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电镀槽中,直至溶解;5、然后试镀。代铬...

八方资源网2019-11-30

实用、低成本电镀新工艺-蚂蚁文库

(一)简单工艺流程 铁件、锌合金、铝合金等酸性光亮锌仿铬钝化封闭(二)仿铬工艺条件(酸性亮锌工艺略)锡酸钠 50-60 g/L 硫酸锌 2-4 g/L 硫酸钴 1-2 g/L 酒石酸钾钠 50-60 g/L 磷酸氢二钠 25...

蚂蚁文库

锡酸钠-电镀原料-硫酸钴|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铜|氯化亚锡|焦磷酸钾|焦磷酸四钾|三氧化铬-深圳吉平化工|广东FMEE|FMES|深圳TX-10|NP-10|深圳...

【中文名称】锡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stannate 锡酸钠英文别名 Chromiumcarbidegraypowdertrichromium dicarbide

吉平化工

这些年-GoGoQQ

研制了以锡酸钠为主盐的代铬工艺。稳定,傻瓜型。挂镀碱铜加光亮剂与没有加光亮剂对比照片 开发了滚镀碱铜光亮剂。现场照片 取代明胶氯化亚锡镀铜锡光亮剂 研制锌合金抛光除油。效果对比照 开发...

www.gogoqq.com

H2O2是什么化学名称_高三网

为了防止分解,可以加入微量的稳定剂,如锡酸钠、焦磷酸钠等等。6.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H2O2=(可逆)=H+HO2-(Ka=2.4×10-12),因此金属的过氧化物可以看做是它的盐。7.纯过氧化氢很不稳定...

高三网2021-02-13

11-20条

西安代铬添加剂处理方法 代铬光亮剂-八方资源网

2、然后加入定量的锡酸钠,完全溶解;3、加入定量的酒石酸钾钠与走位剂,搅拌完全溶解;4、在另外的水桶中称取定量的硫酸钴与,然后完全溶解之后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电镀槽中,直至完全溶解;5、...

b35v9q.smartapps.cn

用来代替铬镀层的锡钴锌合金如何电镀?电镀常识_电镀网

锡酸钠(Na 2 Sn0 3·3H 2 0)50~60g/L;硫酸锌(ZnS0 4·7H 2 0)2~4g/L;酒石酸钾钠(KNaC 4 H 4 0 6·4H 2 0)40~60g/L;磷酸氢二钠(Na 2 HP0 4·l2H 2 0)25~30g/L;光亮剂 25~30g/L;...

电镀网

供应代铬电镀添加剂 代铬剂 厂家直代 出厂批发价-ChemicalBook

电 镀 主 盐:硫酸镍、氯化镍、氨基磺酸镍、碳酸镍、硫酸钴、氯化钴、氨基磺酸钴、碳酸钴、锡酸钾、锡酸钠、氯化亚锡、焦磷酸亚锡、硫酸亚锡、硫酸铜、蛋氨酸、甘氨酸、黑镍盐、发黑盐、络合 盐...

ChemicalBook

四价锡Sn‑Co‑Zn三元合金代铬电镀液及电镀方法与流程

四价锡代铬:指以锡酸钠、钴盐为主盐,配合适当的添加剂电镀锡钴合金镀层,因外观很像六价铬镀铬镀层,所以把它作为代铬镀层;通过这样实现镀层的工艺简称四价锡代铬;高稳定性:指体系不易变价...

X技术2017-10-01锡酸钠在代铬工艺中的作用锡酸钠在电镀方面有什么作用

1.单一添加剂的功效。二价锡空气氧化在酸碱性电镀锡水溶液中普遍现象。来源于镀液自身空气氧化或化学作用,物质Sn2+使锡层发灰发黑...

企讯网2021-09-26

锡酸钠的制备及用途介绍_芝士回答

用作纺织品的媒染剂,阻燃剂和增重剂,以及制造陶瓷,玻璃和镀锡。主要用于电镀行业中碱性锡镀层和铜镀层的电镀和化学镀,以及锡合金...

芝士回答2022-02-25

滚镀代铬工艺及配方?

钻盐浓度过高会触发锡酸钠水解。2).硫酸钻浓度 在弱碱性介质中,酒石酸钻络离子的稳定性与溶液中钻盐总浓度有关,这*是为什么钻盐浓度过高会触发水解反应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镀液中钻盐浓度增大...

芝士回答

其他人还搜了

铝材的无铬钝化工艺

铬在人体中的作用

代其铬

代铬添加剂msds

无铬达克罗工艺

代铬电镀工艺

锡酸钠的用途与生产方法

锡酸钠可用作媒染剂、过氧化氢稳定剂、纺织工业中的防火剂和增重剂。也用于玻璃和陶瓷工业。锡酸钠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电镀锡及其合金...

布克化工网2022-07-28

[题目]锡酸钠(Na2SnO3)主要用作电镀铜锡合金和碱性镀锡的基本原料.锡精矿除含SnO2外.还含有少量WO3.S.As.Fe.一种由锡精矿制备锡酸钠的工艺...

一种由锡精矿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焙烧后.S.As变为挥发性氧化物而被除去.Fe变为Fe3O4,②锡酸钠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1)Na2SnO3中锡元素的化合价...

青夏教育

代铬电镀代铬添加剂配方 电镀代铬添加剂-八方资源网

2、然后加入定量的锡酸钠,溶解;3、加入定量的酒石酸钾钠与走位剂,搅拌溶解;4、在另外的水桶中称取定量的硫酸钴与,然后溶解之后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电镀槽中,直至溶解;5、然后试镀。代铬...

八方资源网2019-11-30

实用、低成本电镀新工艺-蚂蚁文库

(一)简单工艺流程 铁件、锌合金、铝合金等酸性光亮锌仿铬钝化封闭(二)仿铬工艺条件(酸性亮锌工艺略)锡酸钠 50-60 g/L 硫酸锌 2-4 g/L 硫酸钴 1-2 g/L 酒石酸钾钠 50-60 g/L 磷酸氢二钠 25...

蚂蚁文库

锡酸钠-电镀原料-硫酸钴|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铜|氯化亚锡|焦磷酸钾|焦磷酸四钾|三氧化铬-深圳吉平化工|广东FMEE|FMES|深圳TX-10|NP-10|深圳...

【中文名称】锡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stannate 锡酸钠英文别名 Chromiumcarbidegraypowdertrichromium dicarbide

吉平化工

这些年-GoGoQQ

研制了以锡酸钠为主盐的代铬工艺。稳定,傻瓜型。挂镀碱铜加光亮剂与没有加光亮剂对比照片 开发了滚镀碱铜光亮剂。现场照片 取代明胶氯化亚锡镀铜锡光亮剂 研制锌合金抛光除油。效果对比照 开发...

www.gogoqq.com

H2O2是什么化学名称_高三网

为了防止分解,可以加入微量的稳定剂,如锡酸钠、焦磷酸钠等等。6.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H2O2=(可逆)=H+HO2-(Ka=2.4×10-12),因此金属的过氧化物可以看做是它的盐。7.纯过氧化氢很不稳定...

高三网2021-02-13

11-20条

西安代铬添加剂处理方法 代铬光亮剂-八方资源网

2、然后加入定量的锡酸钠,完全溶解;3、加入定量的酒石酸钾钠与走位剂,搅拌完全溶解;4、在另外的水桶中称取定量的硫酸钴与,然后完全溶解之后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电镀槽中,直至完全溶解;5、...

b35v9q.smartapps.cn

用来代替铬镀层的锡钴锌合金如何电镀?电镀常识_电镀网

锡酸钠(Na 2 Sn0 3·3H 2 0)50~60g/L;硫酸锌(ZnS0 4·7H 2 0)2~4g/L;酒石酸钾钠(KNaC 4 H 4 0 6·4H 2 0)40~60g/L;磷酸氢二钠(Na 2 HP0 4·l2H 2 0)25~30g/L;光亮剂 25~30g/L;...

电镀网

供应代铬电镀添加剂 代铬剂 厂家直代 出厂批发价-ChemicalBook

电 镀 主 盐:硫酸镍、氯化镍、氨基磺酸镍、碳酸镍、硫酸钴、氯化钴、氨基磺酸钴、碳酸钴、锡酸钾、锡酸钠、氯化亚锡、焦磷酸亚锡、硫酸亚锡、硫酸铜、蛋氨酸、甘氨酸、黑镍盐、发黑盐、络合 盐...

ChemicalBook

四价锡Sn‑Co‑Zn三元合金代铬电镀液及电镀方法与流程

四价锡代铬:指以锡酸钠、钴盐为主盐,配合适当的添加剂电镀锡钴合金镀层,因外观很像六价铬镀铬镀层,所以把它作为代铬镀层;通过这样实现镀层的工艺简称四价锡代铬;高稳定性:指体系不易变价...

X技术2017-10-01锡酸钠在代铬工艺中的作用

默默的乐曲
无语的蜻蜓
2025-07-05 21:10:59
错了吧

没有这个东西

AgNO2

名称:亚硝酸银;

亚硝酸银微溶于水,所以在水中是沉淀。但亚硝酸银可溶于醋酸、氨水、亚硝酸盐溶液。

NaNO2

亚硝酸钠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0

性质和用途: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用于织物染色的媒染剂;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密度2.168g/cm3,熔点271℃,于320℃分解。吸湿,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表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并且是致癌物质,在亚硝酸钠分子中,氮的氧化数是+3。是一种中间氧化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

这个反应可以定量地进行,可用于测定亚硝酸盐。亚硝酸钠大量用在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常用于制备偶氮染料、氧化氮、药物、防锈剂以及印染、漂白、腌肉等方面,因为它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高,可用高温热还原法备:

Pb(粉)+NaNO3=PbO+NaNO2

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过滤、重结晶,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

氧化还原性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HNO2/NO=0.99V,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NO2)-+2I-+4H+==2NO+I2+2H2O

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是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时,也有还原性。

5(NO2)-+2(MnO4)-+6H+====5(NO3)-+(Mn)2++3H2O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

亚硝酸钠Sodium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剂,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

亚硝酸钠

药理: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偶氮化试剂,它与芳胺发生的偶氮化反应是染料工业里最常用的反应之一

它还可以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也用于制亚硝酸钾,偶氮染料等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弱还原性。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成死亡。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若出现髙铁血红蛋白的紫绀,可用亚甲基蓝使髙铁血红蛋白还原。

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的原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此外,亚硝酸钠还是致癌物质。因此,误食亚硝酸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如果显蓝色就证明该样品是亚硝酸钠。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按GB1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

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体重;若换算成亚硝酸盐,其标准为0~4.2㎎/60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亚硝酸钠有毒,过量食入的毒副作用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另外亚硝酸钠在人体内也会生成致癌物质.新淹制的泡菜中也含有亚硝酸钠(所以泡菜最好在淹制后的15天以后食用,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

亚硝酸钠的检验

一、 测定方法

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

二、 方法依据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三、 测定范围

1. 本法用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亚硝酸盐氮。

2.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3. 水中三氯胺产生红色干扰。铁,铅等离子可能产生沉淀,引起干扰。铜离子起催化作用,可分解重氮盐使结果偏低,有色离子干扰,也不应存在。

4.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5µg亚硝酸盐氮,若取50mL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mg/L。

四、测定原理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氮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五、试剂

1.氢氧化铝悬浮液

称取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oc,缓缓加入55mL氨水(ρ20=0.88g/mL)。使氢氧化铝沉淀完全。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取上清液。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试验)。然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浮液,适应前振摇均匀。

2.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

3.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1.09g/L)

4.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ρ(NO2-_N)=50µg/mL]:

称取0.2463g在玻璃干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加2mL氯仿保存。

5.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ρ(NO2-_N)=0.1µg/mL]:

取10.00mL标准储备液于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500mL。再从中吸取10mL,用纯水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

六.仪器

具塞比色管50mL

分光光度计

七.分析步骤

1.若水样中浑浊度或色度过大,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2.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进中性,取50mL置于比色管中。

3.另取50mL比色管配制标准浓度系列。其中空白与最低检测限必须配制。其他系列视检测的具体情况而定。

4.向水样及标准系列中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入1.0mL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立即混匀。

5.于540nm波长下,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2hr内测定吸光度。如含量低于4mg/L,改用3cm比色皿。

6.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八、计算

ρ(NO2——N)=m/V

式中:ρ(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浓度,㎎/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

v----水样体积,mL

示例数据

标准液体积 0 2 4 6 8 10 12 14 20

亚硝酸根含量C 0 0.02416 0.04832 0.07248 0.09664 0.1208 0.14496 0.169120.2416

吸光度 A 00.022 0.043 0.068 0.095 0.124 0.147 0.1710.241

1、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以NaNO2计):

NaNO2(5.00ug/mL)量(mL):0 1.00 2.00 3.004.00 5.00 10.00

吸光度A:0.0000.031 0.061 0.092 0.1220.151 0.306

r=0.99997

2、矿泉水的亚硝酸盐(以NO2-计):

NO2-(0.330ug/mL)量(mL):0 0.50 1.00 2.505.00 7.50 10.00 12.50

吸光度A:0.0000.010 0.021 0.054 0.110 0.164 0.224 0.275

r=0.9999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7

CAS No.: 7632-00-0

分子式: NaNO2

分子量: 6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钠 ≥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0.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工业级 、试剂级均为: 一级≥99.0%二级≥98.0%。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pH:

熔点(℃): 271

沸点(℃): 32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32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85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525

UN编号: 150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