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乙酸乙酯制备特点是什么

激昂的大碗
健康的荔枝
2023-01-27 22:32:04

乙酸乙酯制备要点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最佳答案
魁梧的书本
能干的云朵
2025-07-05 21:00:22

1、配制乙醇、浓h2so4、乙酸的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次序是:先乙醇,再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在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的时候,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迸溅,应当边加边振荡。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这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而造成浪费。实验加热前应在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暴沸。

装置中的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因蒸发而损耗。

导气管不宜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的原因:防止倒吸。

反应的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小火微热一段时间,再大火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小火微热是为了防止将尚未反应的乙酸、乙醇蒸出,后期的大火蒸发是为了使乙酸乙酯脱离反应体系,有利于可逆反应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就这么多了,制取乙酸乙酯是重要实验。

回答完毕

最新回答
传统的路灯
受伤的小甜瓜
2025-07-05 21:00:22

这里以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为例,我们通过利用乙醇和乙酸来合成乙酸乙酯。

工具/材料

乙醇,乙酸(俗名冰醋酸),浓硫酸,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

01

首先需要准备95%的乙醇

02

再准备好实验需要的乙酸(冰醋酸)

03

以98%的浓硫酸作为该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04

乙酸和乙醇不易在室温下发生反应,所以需要酒精灯加热到一定的反应温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震动的项链
矮小的樱桃
2025-07-05 21:00:22
目前世界上工业乙酸乙酯主要制备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烯加成法和乙醇脱氢法等。传统的乙酸酯化法工艺在国外被逐步淘汰,而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是乙醛缩合法和乙醇脱氢法,在乙醛原料较丰富的地区万吨级以上的乙醛缩合法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乙醇脱氢法是近年开发的新工艺,在乙醇丰富且低成本的地区得到了推广。最新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是乙烯加成法,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迈拉库地区采用日本昭和电工专利技术建成了50

kt/a生产装置。

(1)乙酸酯化法

乙酸酯化法是传统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而得。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反应除去生成水,可得到高收率。该法生产乙酸乙酯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设备腐蚀性强,在国际上是属于被淘汰的工艺路线。

(2)

乙醛缩合法

在催化剂乙醇铝的存在下,两个分子的乙醛自动氧化和缩合,重排形成一分子的乙酸乙酯。

2ch3cho→ch3cooch2ch3

乙醛

乙酸乙酯

该方法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3)乙醇脱氢法

采用铜基催化剂使乙醇脱氢生成粗乙酸乙酯,经高低压蒸馏除去共沸物,得到纯度为99.8%以上乙酸乙酯。

2c2h5oh→ch3cooch2ch3+h2

乙醇

乙酸乙酯

(4)

乙烯加成法

在以附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气相水合后与气化乙酸直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乙烯

乙酸

乙酸乙酯

该反应乙酸的单程转化率为66%,以乙烯计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94%。rhone-poulenc

、昭和电工和bp等跨国公司都开发了该生产工艺。

简单的小海豚
寒冷的西装
2025-07-05 21:00:22
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4H8O2,分子量为88.11。又称醋酸乙酯,是一种具有官能团-COOR的酯类(碳与氧之间是双键),能发生醇解、氨解、酯交换、还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应。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属于一级易燃品,应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火源。实验室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来制取。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注:投料比大致为乙醇/乙酸(体积比)=1.6且作为催化剂硫酸的量一般只需乙醇的3%即可。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而且乙醇与乙酸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

4、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5、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⑴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⑵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6、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⑵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⑶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⑷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7、用Na2CO3不能用碱(NaOH)的原因:虽然也能吸收乙酸和乙醇,但是碱会催化乙酸乙酯彻底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还单身的水蜜桃
坚定的心情
2025-07-05 21:00:22
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的不同在于装置不同

因为两种物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产品酸不同,导致物质的性质不同,致使制备的装置不同,乙酸乙酯因为乙酸是常温是液态,易挥发,必须保证原料不损失,所以是用回流装置,苯甲酸不存在这个问题。

聪慧的睫毛
强健的御姐
2025-07-05 21:00:22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2.用盛Na2CO3饱和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CH3COOH、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即: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易分层析出。

3.导管末端不能插入到Na2CO3饱和溶液中,以防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的大量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

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酷酷的悟空
含糊的棉花糖
2025-07-05 21:00:22
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从有机酸合成脂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 巩固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醇过量浓H2SO4除催化作用外,还能吸取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脂化反应的进行。

因乙酸乙酯容易挥发和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等因素,精制过程中不可能避免的损失,产率一般不会超过70%

三.实验药品及理论产量

9.5ml无水C2H5OH;6mlCH3COOH 2.5ml浓H2SO4

四.物理常数

M mp bp d S(100mlH2O)

乙酸 60 16.6 117.9 1.0492 任意混溶

乙醇 46 - 78.5 0.7893 -

乙酸乙酯 88 - 77.1 0.9003 8.5

乙酸乙酯,乙醇,水能形成多种恒沸混合物,其恒沸物的 组成及沸点如下:

沸点 乙酸乙酯 乙醇 水

70.2 82.6 8.4 9.0

70.4 91.9 - 8.1

71.8 69 31 -

五.实验装置

回流装置,蒸馏装置。

六.实验步骤流程图

七.实验步骤

1.取料

9.5ml C2H5OH + 6mlCH3COOH +2.5 mlH2SO4

2.回流

保持缓慢回流1/2 h

3.蒸馏

得粗品(含H2O, C2H5OH, CH3COOH,(C2H5)2O等杂质)(约一半体积)

4.洗涤

(1)中和

用饱和Na2CO3洗,除CH3COOH(至pH 6--7)

(2)用饱和NaCl洗 除CO32-

(3)用5ml饱和CaCl2洗除C2H5OH

(4)干燥

用无水硫酸镁, 除H2O

(5)蒸馏

精制产品,除乙酸,收集纯产品。

八.注意事项

1.回流温度要适宜,回流时间不宜太短。

2.用CaCl2溶液洗之前,一定要先用饱和NaCl溶液洗,否则会产生沉淀,给分液带来困难。

九.思考题

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在实验中如何创造条件促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本实验若采用醋酸过量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3.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4. 本实验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洗

幽默的母鸡
温柔的大侠
2025-07-05 21:00:22
楼主,你好! 你问的是乙酸乙酯吧乙酸乙酯是乙酸中的羟基被乙氧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乙酸乙酯是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香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3、检查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有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已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和蛋白质)。

4、检查有机物的官能团。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