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戊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CH2-CH=CH-CH2CH3 —KMnO4/H+ → CH3COOH + CH3CH2COOH
酸性高锰酸钾与烯烃反应可将烯烃的双键两端的碳各加上一个氧:C=C→C=O+O=C 若有个碳上有一个氢,可以看出得到的氧化产物含有醛,由于醛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可继续将其氧化为羧酸:-CHO→-COOH。
若有一个碳上有两个氢,可以看出该碳被氧化为甲醛,会进一步被氧化为碳酸,碳酸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乙烯会被本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
酸性高锰酸钾本身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
扩展资料: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
熔点为240°C,稳定,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灾。要避免的物质包括还原剂、强酸、有机材料、易燃材料、过氧化物、醇类和化学活性金属。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为氧化剂,例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在医药上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
在气体净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矿冶金方面,用于从铜中分离钼,从锌和镉中除杂,以及化合物浮选的氧化剂;还用于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2-戊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彻底氧化,生成
丙酸和乙酸
,即c=c双建断裂,形成两个羧基(-cooh)
ch2-ch=ch-ch2ch3
—kmno4/h+
→
ch3cooh
+
ch3ch2cooh
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的反应关系如下:
ch2=chr
→
co2
+
rc00h
r1c(r2)=chr3
→
r1r2c=o
+
r3cooh
r1r2c=chr3
→
r1r2cooh
+
r3cooh
(本题符合)
不明白hi
CH2-CH=CH-CH2CH3 —KMnO4/H+ → CH3COOH + CH3CH2COOH
OK,骂完了,给你答案
可以反应生成缩醛
也就是-CHO变成-CH(OCH3)2
本来给你回答了,结果让傻(化学)逼(化学)给删了,只好匿名回答
啊啊啊不懂5555555555,交流交流,会的一定要写啊. 基有答案也不是上等的圣物,里面错还是不少的(也不多= =)不过我有机也学的不好,不敢乱说 果然是越学不懂的东西越多啊,.... 过一年可能我就敢断定这个答案错了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会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那么形成的碳正离子越稳定,反应越容易进行.那么原来的那么烯烃的活性相比之下就高一点。
1-戊烯和2-甲基-1丁烯相比,当然看正碳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2-甲基-1丁烯要高些,当然活性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