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乙酸乙酯也是一种化学物品,只不过人们容易将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混淆,因为两者的化学类型相似,并且名字也类似。但是接触过乙酸乙酯的人就应该知道,其实乙酸乙酯闻起来的味道和乙酸丁酯有很大的不同,乙酸丁酯是果香味道,而乙酸乙酯具有一股臭味。那么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1、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2、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3、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能溶解某些金属盐类(如氯化锂、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等)反应。相对密度0.902。熔点-83℃。沸点77℃。折光率1.3719。闪点7.2℃(开杯)。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1.3ml/kg。
关于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乙酸乙酯有毒。
乙酸乙酯低毒易挥发,有甜味,具有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因此不仅用作香水香精,在花露水、果香型、依兰等香精中提调香味,而且在食品工业中常被用作食用香精、酒用香精,适用于樱桃、桃子、杏子、葡萄、草莓等鲜果香精的调制,也用于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黄酒、白酒等中增加香味。
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容易水解,常温下有水存在时,也逐渐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添加微量的酸或碱能促进水解反应。乙酸乙酯也能发生醇解、氨解、酯交换、还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应。金属钠存在下自行缩合,生成3-羟基-2-丁酮或乙酰乙酸乙酯;与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酮,进一步反应得到叔醇。
乙酸乙酯对热比较稳定,290℃加热8~10小时无变化。通过红热的铁管时分解成乙烯和乙酸,通过加热到300~350℃的锌粉分解成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酮和乙烯,360℃通过脱水的氧化铝可分解为水、乙烯、二氧化碳和丙酮。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注意事项
1.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进行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2.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有低毒性,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香精香料,油漆,医药行业等。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又称醋酸乙酯,化学式是C4H8O2,分子量为88.11,是一种具有官能团-COOR的酯类(碳与氧之间是双键),能发生醇解、氨解、酯交换、还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应。
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属于一级易燃品,应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火源。实验室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来制取。
乙酸乙酯也能发生醇解、氨解、酯交换、还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应。金属钠存在下自行缩合,生成3-羟基-2-丁酮或乙酰乙酸乙酯;与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酮,进一步反应得到叔醇。
乙酸乙酯对热比较稳定,290℃加热8~10小时无变化。通过红热的铁管时分解成乙烯和乙酸,通过加热到300~350℃的锌粉分解成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酮和乙烯,360℃通过脱水的氧化铝可分解为水、乙烯、二氧化碳和丙酮。
乙酸乙酯经紫外线照射分解生成55%一氧化碳,14%二氧化碳和31%氢或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与臭氧反应生成乙醛和乙酸。气态卤化氢与乙酸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卤代乙烷和乙酸。
其中碘化氢最易反应,氯化氢在常温下则需加压才发生分解,与五氯化磷一起加热到150℃,生成氯乙烷和乙酰氯。乙酸乙酯与金属盐类生成各种结晶性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溶于无水乙醇而不溶于乙酸乙酯,且遇水容易水解。
丁酮属低毒类,感到强烈气味和刺激,但是也不会很危害,接触多了,可能会有皮肤病
丙酮属于微毒性,对神经有麻醉。闻多了恶心
环乙烷有低毒性,也没多大危害,这个没事,没感觉基本
总的来说,你点着这些物质不注意~可能会爆炸,很有危害吧。。
1.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2.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3.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外文名: acetic ether
别名: 醋酸乙酯
结构简式: CH3COOC2H5
2.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水分能使其缓慢分解而呈酸性反应。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能溶于水。能溶解某些金属盐类(如氯化锂、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等)。相对密度0.902。熔点-83℃。沸点77℃。折光率1.3719。闪点7.2℃(开杯)。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小白鼠,经口)11.3ml/kg。
4.对人体有刺激性。但对人的致死量和半致死量没有文献报道。由小白鼠的半致死量推算,对人的毒性不是很大,但不管浓度高低,应该是与吸入量有关,在一个封闭空间里,如果浓度很高,人体会缺氧;但浓度低了,人呆的时间过长,吸入量就会很大。
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进行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毒性:属低毒类。
4-氯乙酰乙酸乙酯
分子式:C6H9ClO3,分子量:164.59;
沸点103 ℃;熔点-8 ℃;密度1.218;折射率1.451-1.453;闪点96 ℃;水溶性47.5 g/L (20 ℃时;由氯气、双乙烯酮、乙醇制得,用作医药及农药的中间体。
CAS号:638-07-3;
危险品编号 :UN 2922
危险品标志 :T,N,C
根据标志:有毒,对水体生物有害;
经查,未列入我国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对人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低毒类,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会引起角膜损害。LD50:4000mg/kg(大鼠经口):10300 mg/kg(兔经皮);LC50:大鼠吸入饱和蒸汽8小时,可耐受。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可能对身体有害,其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吸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