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钠为什么溶于乙醇
因为乙酸钠和乙醇二者都包含极性共价键,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可溶。所谓相似指的就是结构相似。什么是结构相似呢?这个你没学过有机化学只能这样解释:把它们的结构简式写出来发现长的比较像~乙酸钠CH3COONa,乙醇CH3CH2OH,怎么样是比较像吧~如果你就觉得不像我也没辙了。乙酸钠属于有机物没有问题,绝大多数含碳(C)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你看乙酸钠CH3COONa有两个“C”对吧~很多物质都能溶于乙醇,因为乙醇兼具极性与非极性,分别如下:1.水2.一般的低分子有机物都可以3.钾,钠等活泼金属4.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醋酸钠与酒精形成的凝胶。
醋酸钠易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当两种溶液相混合时,醋酸钠在酒精中成为凝胶析出。液体便逐渐从浑浊到稠厚,最后凝聚为一整块,就得到固体酒精。
**:醋精(30%
CH3COOH
溶液),工业酒精(95%
C2H5OH
溶液),食用纯碱(Na2CO3)
制法:
(1)
将纯碱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2)
将醋精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
(3)
将所得溶液蒸发制成饱和溶液
(4)
在溶液中慢慢加入酒精
注意:一开始酒精会剧烈沸腾,需慢慢倒入酒精
(5)
待溶液冷却后,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6)
将所得固体酒精盛放到铁罐中,使用时点燃即可
CH3COCH2COOEt.
反应机理是:
乙酸乙酯在乙醇钠作用下生成碳负离子:
-CH2COOEt.
该碳负离子进攻另一个乙酸乙酯的酯羰基,然后脱去乙醇负离子,
得到上述产物。
可以反应掉乙酸(Na2CO3与乙酸反映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也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乙酸乙酯可以蒸馏分离.
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加热后,混合液中除乙酸乙酯和水外,还有未反应完全的乙酸和乙醇,而它们又是混溶的。其中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78.5℃,乙酸117.9℃。
从混合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应该用蒸馏法。规范的实验仪器为蒸馏烧瓶、冷凝器和温度计(与石油分馏装置相同),实验时,温度计控制在76~78℃。实验室制取很少量乙酸乙酯时,通常可以使用简易装置。
沸腾时,蒸气冷凝所得液态物质中,除乙酸乙酯外,尚有乙酸和乙醇,它们是互溶的。冷凝液接触Na2CO3后,乙酸被中和成乙酸钠,乙酸钠属离子化合物,它只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酸乙酯,这样,杂质乙酸即被除去;乙醇的一部分溶于Na2CO3溶液的水里,另一部分仍溶在乙酸乙酯中,再用水多次洗涤乙酸乙酯,可基本把乙醇洗净。
乙醇 和 醋酸钠 不能发生反应
乙醇 和 醋酸 可以发生反应,但要在浓硫酸加热催化下进行:
酯化反应:
H3C-CO - OH + H - O-CH2-CH3 =(△、浓硫酸)=H3C-CO - O-CH2-CH3 + H2O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某种条件,可逆反应就有向着减少这种影响的方向进行的趋势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作为反应催化剂,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促使反应不断地向右进行,生成更多的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和乙醇是混溶的。
乙酸钠是盐,在乙醇中应该会有一点溶解的,溶解度不清楚。
三个东西在一起的话,不一定分层,可能会混溶。如果乙酸钠含量大,溶解不了,会析出,当然会沉淀,在下面。
最好自己做个试验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