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可用两种方法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一、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来鉴别。由于丙三醇是多羟基化合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绛蓝色化合物甘油铜。而丙醇只有一个羟基,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类似反应。
二、使用蒸馏法来鉴别。因为这三者沸点都不相同。正丙醇的沸点大于异丙醇,因为异丙醇由一个支链,而丙三醇沸点应该最小你用钠与同样质量的丙醇和丙三醇反应看生成氢气的量多的是丙三醇少的是丙醇取等浓度等体积的丙醇和丙三醇,加入等量的Na,产生气体多的为丙三醇。
扩展资料:
1、乙醇的性质
乙醇显弱酸性(严格说不具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因含有极性的氧氢键,故电离时会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2、丙三醇的性质
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 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为中性。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长链脂肪醇。可燃,遇二氧化铬、氯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也是许多无机盐类和气体的良好溶剂。对金属无腐蚀性,作溶剂使用时可被氧化成丙烯醛。
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如与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树脂;与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醇;甘油脱水有两种方式:分子间脱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内脱水得到丙烯醛。甘油与碱反应生成醇化物;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与缩酮。
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百度百科-丙三醇
鉴别乙醇和丙酮可以采用碘仿反应。
碘仿是不溶于水的浅黄色晶体,并且具有特殊的气味,很容易识别。含有甲基酮类化合物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很快便有明显的浅黄色沉淀析出,即碘仿析出,所以称这个反应为碘仿反应。
在装有乙醇和丙酮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常温下,丙酮很快就会析出浅黄色晶体。而乙醇不反应。
然后剩余两种物质,加热成蒸汽,同时通入氧气,在铜的催化下加热,
反应后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醇,不能的是丙酮。
丙醛:无色易燃液体。有刺激性。密度0.807。折射率1.3646(19℃)。熔点-81℃。沸点47-49℃。溶于水,与乙醇和乙醚混溶。用于制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也可用作抗冻剂、润滑剂、脱水剂等。主要由乙烯经羰基合成,也可用重铬酸盐氧化正丙醇或将正丙醇蒸气在高温时通过铜催化剂而制得。
丙醇:分子式C3H8O。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因羟基可取代碳链两端或中间碳原子上的氢,故能生成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丙醇为无色液体,熔点-126 .5℃,沸点97 .4℃,相对密度0 .8035(20/4℃)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 87℃,含水量28.3%。异丙醇为无色液体。
丙酮: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区别乙醇、乙醛和丙酮时,可以先用银氨溶液作试剂,能发生银镜反应者为乙醛,余者为乙醇和丙酮。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乙醇有还原性,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立即褪色,本身被氧化成乙酸,丙酮则很难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醇是质子性溶剂,有活性氢;丙酮是非质子性溶剂,极性更大,溶解能力更强乙醇与丙酮都是易燃物质,但乙醇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乙醛,还能与钠发生反就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另外乙醇还可以做为燃料。
扩展资料: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2、潮解性: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酸碱性: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
2、还原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三、乙醛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乙醛的化学性质是易燃烧。
四、丙酮的物理性质
1、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2、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五、丙酮的化学性质
1、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
2、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3、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
4、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5、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
6、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
7、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
8、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丙酮
百度百科-乙醛
百度百科-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