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l乙醇分子有哪几个共价键
一个乙醇分子中,有5个C-H键、1个C-C键、1个C-O键、1个O-H键,共计8个化学键;1mol乙醇有6.02*10^23个乙醇分子,所以,1mol乙醇分子中有6.02*10^23*5个C-H键、6.02*10^23个C-C键、6.02*10^23个C-O键、6.02*10^23个O-H键,共计8×6.02×10^23个共价键。
错误。应该是 8 NA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
乙醇中只有共价键,所以化学键数目 = 共价键数目。
1个乙醇分子中有8个共价键,即 8个化学键
2.氧氢键
3.氧氢键以及与氧相邻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氧键 形成碳氧双键
4.一个乙醇分子断氧氢键 另一个断碳氧键
5.碳氧键
故答案为: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断裂碳氧键、与羟基所连的碳的相邻的碳上的碳氢键,即图中②⑤断裂,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浓硫酸 |
170℃ |
故答案为:②⑤;CH3CH2OH
浓硫酸 |
170℃ |
(3)燃烧是有机物最剧烈的反应,乙醇燃烧所有的化学键都要断裂,C2H5OH+3O2
点燃 |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C2H5OH+3O2
点燃 |
(4)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即①③断裂,2CH3CH2OH+O2
Cu |
△ |
故答案为:①③;2CH3CH2OH+O2
Cu |
△ |
(5)乙醇与氢卤酸反应时生成卤代烃和水,如CH3CH2OH+HBr
加热 |
故答案为:②;CH3CH2OH+HBr 回答于 2014-12-17
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 关于乙醇在各自种不同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和金属钠反应键①断裂 B.和氢溴酸反应时键①断裂
C.和浓硫酸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170℃时键②⑤断裂
D. 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2.今有组成为CH4O和C3H8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其它有机物的种数为:
A.5种B.6种 C.7种 D.8种
3.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其分子中含有两个-CH3,一个,两个-CH2-和一个-OH,它的可能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4.称为环氧乙烷,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氧化物发生加成反应,氢原子加到氧原子上,其他部分加到碳原子上,下列对环氧乙烷的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与水反应生成 B.能与水反应生成
C.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甘油 D.加入AgNO3溶液生成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5.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CuSO4·H2O 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 D.金属钠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醇与浓H2SO4加热到170℃ B.乙醇与硫酸、溴化钠共热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醛D.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7.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和过量的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
8.已知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属醇类)的数目是:
A.5种B.6种C.7种 D.8种
9.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上碳原子数为3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m,主链上碳原子数为4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n,则m、n均正确的是(一个C上不能连两个-OH):
A.1、6 B.2、7 C.2、6 D.1、7
10.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是:
A.3:2:1B.2:6:3C.3:6:2 D.2:1:3
1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羟基_______ 氢氧根________ 乙醇_________ 甲基_________
12.将乙醇、溴化钠、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得到的粗产品常为褐色液体,原因是______。除去颜色的方法是,先加入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______________。混合物加热时,由于副反应发生,还可能得到的副产物有________,为了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最好采用体积比浓度为______的硫酸且加热的温度不宜过_____。
13.无水酒精是指含乙醇____%以上的酒精,制取方法是用_________和______相混合,再经________制得,而在医学上常用于消毒的酒精含量为________%。
14.0.2mol某有机物和0.4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产物为CO2、CO和H2O,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增重10.8g,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使CuO失重3.2g,最后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7.6g,若同量该有机物与9.2g钠恰好反应。计算并回答(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2)举出两种主要用途。
想要跟多你可以去百度文库里看看
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醇金属以及氢气: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乙醇可以和高活跃性金属反应,生成醇盐和氢气。 醇金属遇水则迅速水解生成醇和碱 结论: (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例如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条件是在催化剂Cu或Ag的作用下加热)
酯化反应
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并加热的情况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 C2H5OH+CH3COOH-浓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此为取代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
与氢卤酸反应
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C2H5OH + HBr→C2H5Br + H2O或写成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OH C2H5OH + HX→C2H5X + H2O 注意:通常用溴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氧化反应
(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完全燃烧:C2H5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2Cu+O2-加热→2CuO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实质(用Cu作催化剂) 总式: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 (工业制乙醛) 乙醇也可被浓硫酸跟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起来。(切记要注酸入醇,酸与醇的比例是1:3)
消去反应和脱水反应
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1)消去(分子内脱水)制乙烯(170℃浓硫酸) C2H5OH→CH2=CH2↑+H2O (2)缩合(分子间脱水)制乙醚(140℃ 浓硫酸) 2C2H5OH →C2H5OC2H5 + H2O(此为取代反应)
(1)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即图中①断裂,故答案为:①;
(2)乙醇和浓硫酸共热时发生消去反应,断裂碳氧键、与羟基所连的碳的相邻的碳上的碳氢键,即图中②⑤断裂,故答案为:②⑤;
(3)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即①断裂,故答案为:①;
(4)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 2 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即①③断裂,故答案为:①③.
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乙醇中的键①和③断裂;
乙醇与钠反应取代羟基上氢原子,乙醇中的键①断裂;
醇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中的键②和⑤断裂;
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乙醇中的键①和②断裂;
故答案为:②;①和③;①;②和⑤;①和②;
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 ethanol
CAS 登录号:64-17-5
EINECS 登录号:200-578-6
RTECS号: KQ6300000
化学式:C2H5OH,C2H6O,CH3CH2OH
(结构如右图)
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描述: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相对分子量: 46.07
物理性质:
1、溶解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潮解性: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但氯化钠和氯化钾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化学性质:
1、酸碱性
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2、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扩展资料
主要种类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和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酒精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