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高中生物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忧伤的铃铛
玩命的钢笔
2023-01-27 22:04:58

高中生物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佳答案
矮小的盼望
勤劳的枫叶
2025-07-08 02:04:12

改良苯酚溶液是碱性品红的70%酒精溶液(常称A液),加入9倍体积的5%苯酚(B液),之后加入冰醋酸和甲醛(C液),再与醋酸和山梨醇配,放置2周。

是用于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染色剂。

相较于以前用的醋酸洋红染液,他不需要花大量时间煮沸配置随配染液,实验程序大幅简化,成本降低。

最新回答
会撒娇的鞋子
阳光的水池
2025-07-08 02:04:12

对于实验观察没区别,两者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需要用碱性染液,此时可以使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与醋酸染洋红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是相同的。

扩展资料:

1、作为染色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色;二是要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染料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色剂的染色性质。

2、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实验中对染色质(体)进行染色,须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色剂,这些染色剂是以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制得,配制后的龙胆紫溶液pH值约小于7(呈酸性)。

3、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配法顺序如下: 原液A:取3克碱性品红溶于100毫升70%酒精中,此液可以长期保存。原液B:取A液10毫升加入90毫升5%苯酚(即石炭酸)水溶液中(2周内使用)。原液C:取B液55毫升加入6毫升的冰醋酸和6毫升38%的甲醛(可长期保存)。

染色液:取C液10-20毫升,加入90-80毫升45%醋酸和1.5克山梨醇。放置2周后使用,染色效果显著,可普遍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使用2-3年不变质。

山梨醇为助渗剂,兼有稳定染色液的作用。如果没有山梨醇,也能染色,但效果稍差。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与醋酸洋红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是相同的。而且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还能提高工效,简易节约的优点。

4、在涂抹法与压碎法中,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在煮沸的45%醋酸中加洋红使之饱和,再加入微量的铁离子,便使醋酸洋红材料在为醋酸固定的同时,洋红将核或染色体染成红色。PH呈酸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胆紫溶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品红染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醋酸洋红

犹豫的高山
陶醉的冰棍
2025-07-08 02:04:12
是的。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又称卡宝品红(Carbol fuchsin)染色液,该染色液与醋酸洋红有相似之处,醋酸洋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碱性染料, 常用于细胞核染色、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生物学上常用卡宝品红作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染色剂。染色体染色时用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 虽然染色效果较好, 但却存在着染色需时较长的问题。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常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染液稳定,采用改良配方,加入衬染剂,使染色效果更佳。主要用于染色体染色如体细胞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染色,是很好的细胞核、线粒体染色剂。

勤奋的猎豹
炙热的砖头
2025-07-08 02:04:12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配法顺序如下:

原液A:取3克碱性品红溶于100毫升70%酒精中,此液可以长期保存。

原液B:取A液10毫升加入90毫升5%苯酚(即石炭酸)水溶液中(2周内使用)。

原液C:取B液55毫升加入6毫升的冰醋酸和6毫升38%的甲醛(可长期保存)。

染色液:取C液10-20毫升,加入90-80毫升45%醋酸和1.5克山梨醇。放置2周后使用,染色效果显著,可普遍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使用2-3年不变质。山梨醇为助渗剂,兼有稳定染色液的作用。如果没有山梨醇,也能染色,但效果稍差。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与醋酸染洋红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是相同的。而且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还能提高工效,简易节约的优点。

专一的棒棒糖
舒适的小蝴蝶
2025-07-08 02:04:12

染成红色。

苯酚品红染色液与醋酸洋红有相似之处,生物学上也常用作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染色剂。染色体染色时用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 虽然染色效果较好, 但却存在着染色需时较长的问题。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常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染液稳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采用改良配方,加入衬染剂,使染色效果更佳。主要用于染色体染色如体细胞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染色,是很好的细胞核、线粒体染色剂。

扩展资料: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制作:

原液A:取3克碱性品红溶于100毫升70%酒精中,此液可以长期保存。

原液B:取A液10毫升加入90毫升5%苯酚水溶液中(2周内使用)。

原液C:取B液55毫升加入6毫升的冰醋酸和6毫升38%的甲醛。

染色液:取C液10-20毫升,加入90-80毫升45%醋酸和1.5克山梨醇。放置2周后使用,染色效果显著,可普遍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使用2-3年不变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品红染液

发嗲的小蝴蝶
羞涩的咖啡
2025-07-08 02:04:12

1、龙胆紫,又名甲紫、结晶紫

甲紫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和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从而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和抗酸菌几乎无作用。

2、醋酸洋红

在涂抹法与压碎法中,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在煮沸的45%醋酸中加洋红使之饱和,再加入微量的铁离子,便使醋酸洋红材料在为醋酸固定的同时,洋红将核或染色体染成红色。PH呈酸性。

3、斐林试剂

二价铜离子的酒石酸钾钠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还原性糖还原为氧化亚铜。斐林试剂为深蓝色溶液, 在与脂肪醛或还原性糖共热时, 蓝色消失,析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在氧化亚铜析出过程中, 反应液的颜色可能经过由蓝色→绿色→黄色→红色沉淀的逐渐变化,反应较快时,直接观察到红色沉淀。

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4、班氏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也称班氏试剂、本尼迪克试剂、本尼迪克试液或班乃德试剂,是一种浅蓝色化学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5、酚酞

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6、溴麝香草酚蓝

溴麝香草酚蓝(Bromothymol Blue),又名溴百里香酚蓝。英文简称BTB。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作水生生物的呼吸试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醋酸洋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斐林试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尼迪克特试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酚酞试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溴麝香草酚蓝

魁梧的小鸭子
欢呼的心锁
2025-07-08 02:04:12
卡诺氏固定液(Carnoy's

Fluid

or

carnoys

fixative)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根尖材料固定15—20min即可,花药则需1h左右,此液固定最多不超过24h,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如果材料不马上用,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作用:固定植物细胞形态。

染色后需用95%酒精冲洗

欢呼的嚓茶
大胆的蜜粉
2025-07-08 02:04:12
卡宝染色液目录又称改良石炭酸品红,改良苯酚品红.配制方法先配成3种原液,再配成染色液.原液A:取3g 碱性品红溶于 100ml 的 70%乙醇中(可长期保存).原液B:取原液A10ml,加入 90ml 的 5%石炭酸水...

粗犷的小鸽子
健康的火车
2025-07-08 02:04:12
实验材料

大蒜(2n=16)。之所以选用大蒜而非洋葱是因为在做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发现大蒜的效果比洋葱好。

实验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混合均匀)中浸泡0.5~1 小时,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并寻找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知识拓展

1、固定是借助于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迅速渗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使其形态结构和内含物尽可能保持生活时的完整和真实状态。

2、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是增加一倍(变为32),也可能是增加四倍(变为64)。

3、视野中大量细胞为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其特点为核膜、核仁明显,核质呈均匀状态。移动载玻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可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尤其是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清晰可见。

4、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实验中几种溶液的作用

(1)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

(3)15%的盐酸溶液:解离,使细胞分离开。

(4)95%的酒精溶液:洗去附着在根尖的卡诺氏液,在细胞的分离程度上起一定的作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