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简介

彪壮的花瓣
长情的嚓茶
2023-01-27 22:01:45

苯酚简介

最佳答案
自然的柜子
寂寞的书包
2025-07-08 05:08:36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苯酚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性 18.1 爆炸极限18.2 引燃温度18.3 燃烧热18.4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3 实验室监测方法24 环境标准25 泄漏应急处理26 防护措施27 急救措施28 苯酚药典标准 28.1 品名 28.1.1 中文名28.1.2 汉语拼音28.1.3 英文名 28.2 结构式28.3 分子式与分子量28.4 含量或效价规定28.5 性状 28.5.1 凝点 28.6 鉴别28.7 检查 28.7.1 不挥发物 28.8 含量测定28.9 类别28.10 贮藏28.11 版本 29 苯酚说明书 29.1 苯酚的别名29.2 外文名29.3 苯酚的适应症29.4 苯酚的用量用法29.5 苯酚的禁忌29.6 苯酚的不良反应29.7 注意事项29.8 苯酚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29.9 规格 附:* 苯酚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ěn fēn

2 英文参考

pheno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国标编号

61067

4 CAS号

108952

5 中文名称

苯酚

6 英文名称

phenol;carbolic acid

7 苯酚的别名

酚;石炭酸

8 分子式

C6H6O;C6H5OH

9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10 分子量

94.11

11 蒸汽压

0.13kPa/40.1℃

12 闪点

79℃

13 熔点

40.6℃

14 沸点

181.9℃

15 溶解性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7;相对密度(空气1)3.24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苯酚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高温、强氧化机有引起燃烧危险。

18.1 爆炸极限

1.7%8.6%

18.2 引燃温度

715℃

18.3 燃烧热

3050.6kJ/mol(固体25℃)

18.4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19 主要用途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850mg/kg(兔经皮);LC50316mg/m3(大鼠吸入);人经口1000mg/kg,致死剂量。

*** 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 ***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酚蒸气(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损害、体重减轻和瘫痪。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Hela细胞1mmol/L。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μ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16g/kg,40周(间歇),致癌,皮肤肿瘤。

污染来源:苯酚用于生产或制造炸药、肥料、焦炭、照明气、灯黑、涂料、除涂剂、橡胶、石棉品、木材防腐剂、合成树脂、纺织物、药品、药物制剂、香水、酚醛塑料和其它塑料,以及聚合物的中间体。也可在石油、制革、造纸、肥皂、玩具、墨水、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中使用。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杀虫剂、止痒剂等。在实验室中用作溶剂、试剂。

酚类化合物在微生物和光解的作用下,在环境中分解较快。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4小时之内酚的浓度可以从125ppb下降到10ppb以下,而这种酚的降解速度随着河水中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冬季最冷的天气里,酚的降解速率则很弱。另外,酚的降解速率与水中溶解氧量成正比,酚的生物富集程度很低。

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如接触眼,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甚至失明。接触皮肤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如不迅速冲洗清除,能引起严重灼伤或全身性中毒。苯酚为细腻原浆毒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质和沉淀,故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因此,任何暴露途径都可能产生全身性影响。通常酚中毒主要由皮肤吸收所引起,其腐蚀性随液体的pH值、溶解性及分解度和温度等条件而异。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液液萃取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和废水 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美) 水和废水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一次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00(表2);115(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12~2.6(表1);0.10~2.2(表2)

三级0.18~3.9(表1);0.15~3.3(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0.080mg/m3(表2);0.1mg/m3(表1)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3mg/L

二级:0.4mg/L

三级:1.0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5mg/L 前苏联(1978) 渔业用水最高允许浓度 1μg/L 嗅觉阈浓度 0.65ppm 美国EPA制定的关于酚的标准指出,在酚的浓度为2.56mg/L的条件下,会对淡水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3.5mg/L是该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极限浓度。0.3mg/L是保证河水不产生人们所不期望的味道的限定浓度

25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⑴水体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有:水体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陆地事故(如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翻车事故)发生后经土壤流入水体,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边水体的情况。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查明水体沿岸排放废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继续向水体排污。

②如果是液体苯酚的槽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设法堵住裂缝,或迅速筑一道土堤拦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地区筑隔离堤;如果泄漏发生在斜坡上,则可沿污染物流动路线,在斜坡的下方筑拦液堤。在某些情况下,在液体流动的下方迅速挖一个坑也可以达到阻载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样效果。

③在拦液堤或拦液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内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④已进入水体中的液体或固体苯酚处理较困难,通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隔离之手段,如可在较小的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

①固体苯酚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简单工具将其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将表层土剥离作焚烧处理。

②液体苯酚污染土壤时,应迅速设法制止其流动,包括筑堤、挖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扩大或进一步污染水体。

③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使用机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区进行处置,如焚烧。

④如环境不允许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时,可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污染。如对地表乾封闭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从地表溢出的水;让土壤保持休闲或通过翻耕以促进苯酚蒸发的自然降解法等等。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28 苯酚药典标准28.1 品名28.1.1 中文名

苯酚

28.1.2 汉语拼音

Benfen

28.1.3 英文名

Phenol

28.2 结构式

28.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6H6O  94.11

28.4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C6H6O不得少于99.0%。

28.5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微红色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块;有特臭;有引湿性;水溶液显弱酸性反应;遇光或在空气中色渐变深。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挥发油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液状石蜡中略溶。

28.5.1 凝点

本品的凝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D)不低于40℃。

28.6 鉴别

取本品0.1g,加水10ml溶解后,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溶液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蓝紫色。

(2)取溶液5ml,加溴试液,即生成瞬即溶解的白色沉淀,但溴试液过量时,即生成持久的沉淀。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240图)一致。

28.7 检查28.7.1 不挥发物

取本品5.0g,置水浴蒸发挥散后,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2.5mg。

28.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30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振摇30分钟,静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6ml,立即密塞,充分振摇后,加三氯甲烷1ml,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569mg的C6H6O。

28.9 类别

消毒防腐药。

28.10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28.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9 苯酚说明书29.1 苯酚的别名

石炭酸,苯酚

29.2 外文名

Phenol

29.3 苯酚的适应症

苯酚为一种原浆毒,能使细菌细胞的原生质蛋白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杀菌。浓度约0.2%即有抑菌作用,大于1%能杀死一般细菌,1.3%溶液可杀死真菌。苯酚稀溶液可使人体感觉神经末梢麻痹,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可止痒。苯酚对组织的穿透性强,易从皮肤黏膜及创面吸收,故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酚软膏(2%)用于皮肤防腐止痒。

29.4 苯酚的用量用法

外用,浓度不超过2%。

29.5 苯酚的禁忌

苯酚对皮肤与黏膜具有腐蚀性,尿布皮炎患儿和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29.6 苯酚的不良反应

局部应用对皮肤有 *** 性,用量稍大或涂布不均匀,可使皮肤变白或腐蚀。

29.7 注意事项

1.苯酚对组织的穿透力极强,仅在小面积皮肤上使用;

2.用于体表皮肤的水溶液浓度不宜超过2%,外用后不加封包;

3.避免应用在破损皮肤和伤口处;

4.苯酚不能用于食物、食具和婴儿摇篮、床垫的消毒;

5.苯酚多次使用可使织物变黄、橡胶制品变脆、油漆脱落。

29.8 药物相互作用

苯酚不能与堿性药物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29.9 规格

最新回答
大方的砖头
明理的西牛
2025-07-08 05:08:36

不是,碳酸氢钠电离时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碳酸氢根又可以二级电离为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加碱时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当然二级电离很微弱,弱酸也会部分电离同样很微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促进电离,进一步反应,直至反应完全,所以不管是强酸还是弱酸都会反应,当然反应速率快的酸性强

调皮的电话
谨慎的百褶裙
2025-07-08 05:08:36
【适应症】

用于治疗鸡眼。

【注意事项】

本品为外用药切勿口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可见皮肤刺激腐蚀。

潇洒的发夹
缥缈的戒指
2025-07-08 05:08:36

甲酚是一种化学物质,几乎无色、淡紫红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类似苯酚的臭气,并微带焦臭;久贮或在日光下,色渐变深;饱和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反应。

甲酚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挥发油能任意混合,在水中略溶而生成带浑浊的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基本介绍中文名 :甲酚 结构简式 :CH3C6H4OH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8.13 CAS :1319-77-3简介,编号系统,物性数据,毒理学数据,生态学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合成方法,用途,鉴别,药理作用,医用说明,安全术语,风险术语, 简介 中文名称:甲酚 甲酚结构式 英文名称:Cresol 中文别名:煤酚,煤馏油酚,甲苯酚,甲基酚 英文别名:Cresol (mixed isomers)MethylphenolCresylic acidCrude phenolsCrude carbolic acidartoluenolbacillolcoaltarphenolscresoliCresols2-methylphenolm-cresolo-cresolp-cresol 分子式:C 7 H 8 O 分子量:108.13 编号系统 CAS号:1319-77-3 MDL号:MFCD00151099 PubChem号:24845611 物性数据 性状:无色或呈黄棕色液体,有苯酚气味。 密度(g/mL,20/4℃): 1.030-1.047 熔点(ºC):11-35 沸点(ºC,常压):191-203 折射率: 未确定 闪点(ºC): 82 溶解性: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毒理学数据 属低毒类。毒性和苯酚相似。吸入高浓度的甲酚蒸气时,引起全身疲倦、呕吐、失眠、痉挛,严重时产生虚脱甚至死亡。误饮时腐蚀内脏器官,引起剧烈腹痛,成人致死量为8g。长时期吸入低浓度的甲酚蒸气,会使消化器官和神经受损,引起下咽困难,唾液过多,下泻,食欲减退,头痛,眼花,精神不安定,慢性肾炎,苯酚尿等。甲酚和苯酚一样能使蛋白质变性,与皮肤接触时使皮肤受损,出现斑疹。经皮肤吸收也能引起中毒。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2.1毫克每立方米。三种异构体中邻甲酚毒性最大,间甲酚的毒性最小。大鼠经口LD50邻甲酚为1350mg/kg、间甲酚为2020mg/kg、对甲酚为1800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 *** 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9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2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为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化学性质和苯酚相似,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钠盐,但不与碳酸钠作用。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与醛类反应得到合成树脂。催化加氢生成甲基环己醇。在温和条件下,甲酚即可进行硝化、卤化、烷基化和磺化反应。甲酚容易氧化,与光和空气接触颜色即变深,生成醌类及其他复杂的化合物。 2.甲酚的异构体中,对甲酚熔点最高,邻甲酚最易挥发。甲酚能与有机碱、有机酸、无机酸、离子等形成各种分子复合物。对金属有腐蚀性。 贮存方法 1.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2.可用镀镍钢、不锈钢或玻璃衬里容器密封阴凉处贮存。 合成方法 合成甲酚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得到的产品中异构体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1. 甲苯磺化法 该法与苯磺化制苯酚的过程相类似。首先将甲苯磺化得到甲苯磺酸,而后用氢氧化钠处理熔融的磺化物,得到甲酚钠盐。将钠盐与水混合,通入二氧化硫或加入硫酸酸化得到甲酚。在低真空度下蒸去粗甲酚的水分后,再在(80-93.3kPa)的真空度下,收集150-200℃馏分得混合甲酚。其中邻、间、对三种异构体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对位最多,间位较少,邻位更少。 2. 甲基异丙基苯氧化法 这是美国赫格里斯炸药公司采用的方法。甲苯用丙烯进行烷基化,得到间、对、位异构体比例为2.5-3:1的甲基异丙苯混合物,其中邻位异构体很少。然后在25-35℃通入含氧气体,将甲基异丙苯氧化为甲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再经硫酸处理,得到富含间、对位异构体的甲酚,同时联产丙酮。该法与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相似。 3.煤焦油分馏法 由高温炼焦副产粗酚经分馏而得。 用途 1.用于酚醛树脂、电器绝缘漆、磷酸三甲酚酯的制造以及用作染料、杀菌消毒液、杀虫剂、表面活性剂、水溶性木材防腐剂、浮选剂、润滑油添加剂、磁漆溶剂、防寒塑胶增塑剂、裂解分散剂及癸二酸生产过程中的溶剂等。甲酚的杀菌力为苯酚的4倍,通常在混甲酚中加入肥皂水乳化,即成消毒剂来苏水。将混甲酚的邻、间、对甲酚分离,包括间对甲酚的混合物,在有机合成有广泛的用途。 2.是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合成材料助剂、染料中间体的原料。 3.用作杀菌剂、防腐剂、消毒剂,如用于制臭药水、苏来乐(粗甲酚的肥皂液)、药肥皂等。杀菌力比苯酚约大四倍。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水杨醛香豆素、绝缘漆等。 鉴别 (1)取本品的饱和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易消失的紫蓝色。 (2)取本品的饱和溶液,加溴试液,即析出淡黄色的絮状沉淀。 药理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10倍,而毒性几乎相等,故治疗指数更高。能杀灭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繁殖体。2%溶液经10~15min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30min能杀灭结核杆菌。由于在水中溶解度低,常配成甲酚皂溶液(来苏儿,Lysol)。甲酚皂溶液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适应症】 1%~2%水溶液用于手和皮肤消毒;3%~5%溶液用于器械、用具消毒;5%~10%溶液用于排泄物消毒。 【外观】 无色或灰棕黄色液体,久贮或露置日光下颜色变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混溶;极易溶于脂肪油和挥发油;可溶于碱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 医用说明 【功能与主治】 手及皮肤消毒;器械、用具、排泄物消毒。 【制剂/规格】 ①溶液剂。 ②甲酚皂溶液(煤皂酚溶液、来苏儿):甲酚500ml,植物油300g,氢氧化钠43g。 【类别】消毒防腐药。 【不良反应】 ①误服后会造成严重灼伤,引起休克而致死。 ②慢性中毒能引起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昏厥、皮疹或尿毒症。 安全术语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 In case of a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1 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0 Harmful by inhalation。吸入有害。 R34 Causes burns。引起灼伤。 R52/53 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 *** 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8 Possible risk of irreversible effects。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超级的魔镜
过时的钢铁侠
2025-07-08 05:08:36
目录1 拼音2 复方氧化锌软膏说明书 2.1 药品类型2.2 药品名称2.3 药品汉语拼音2.4 药品英文名称2.5 成份2.6 性状2.7 作用类别2.8 适应症/功能主治2.9 规格2.10 复方氧化锌软膏的用法用量2.11 禁忌2.12 复方氧化锌软膏的不良反应2.13 注意事项2.14 复方氧化锌软膏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2.15 复方氧化锌软膏的药理作用2.16 备注 附:* 复方氧化锌软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fù fāng yǎng huà xīn ruǎn gāo

2 复方氧化锌软膏说明书2.1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2.2 药品名称

复方氧化锌软膏

2.3 药品汉语拼音2.4 药品英文名称2.5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氧化锌200毫克,苯酚20毫克,樟脑54毫克,水杨酸甲酯10毫克。辅料为:

2.6 性状2.7 作用类别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2.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用于轻度烧伤、脓疱疮、疖肿等。

2.9 规格2.10 复方氧化锌软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一日12次,涂搽患处。

2.11 禁忌2.12 不良反应

偶有皮肤 *** 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2.13 注意事项

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不宜大面积使用。

5.不宜密封包扎使用。

6.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15 复方氧化锌软膏的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氧化锌具有微弱收敛、保护及干燥作用;苯酚为消毒防腐剂;樟脑和水杨酸甲酯为 *** 药,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并有轻微止痒、止痛作用。

2.16 备注

难过的眼睛
眯眯眼的人生
2025-07-08 05:08:36
【别名】 百里酚,麝香草酚,异丙基间甲酚

【外文名】 Thymol

【适应症】

本品具有消毒抗菌作用,既可杀灭细菌又可杀灭真菌比苯酚有强的杀菌力,且毒性小。由于其水溶性极低,故应用受到限制。在龋齿腔中具有防腐、局麻和镇痛作用,口腔科制剂如麝香草酚醑、牙髓慢失活剂、牙髓快失活剂等均含有麝香草酚。外用用于消炎、止痛、止痒。

【用量用法】 外用,浓度不超过2%。

【不良反应】 对组织有定 *** 性,本品遇蛋白质抗菌作用减弱。

【规格】 外用溶液剂 。酊剂:1%-2%. 粉剂:2% 。 滴耳剂:2%.

无聊的手链
纯真的茉莉
2025-07-08 05:08:36

酚酞是指一种化学成品,属于晶体粉末状,几乎不溶于水。其特性是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常被人们用来检测酸碱。酚酞属 *** 剂,用于慢性便秘。能直接 *** 肠黏膜或活化肠内平滑肌的神经末梢而增加肠的推进力。因产生过度缓泻而导致体液与电解质障碍。长期使用可损害肠神经系统,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酚酞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中文名 :酚酞 英文名 :Phenolphthalein 别称 :非诺夫他林 化学式 :C20H14O4 分子量 :318.32276 CAS登录号 :77-09-8 EINECS登录号 :201-004-7 熔点 :262.5℃ 沸点 :548.7℃ 水溶性 :<0.1g/100mL 密度 :1.323g/cm3 外观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套用 :酸碱指示剂 安全性描述 :S45-36/37-33-24-16-7-36-26-53 危险性符号 :Xn,T,F,Xi 危险性描述 :R40-22-10-36/25-11-36/37/38-68-62-45-39/23/24/25 PSA :66.76000  LogP :3.56010化合物资料,基本信息,理化性质,安全信息,变色反应,溶液配制,用途,生产方法,储存,药典标准,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贮藏,制剂,版本,药物说明,分类,剂型,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中毒,专家点评,酚酞片,酚酞试液, 化合物资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酚酞 中文别名:3,3-二(4-羟苯基)-3H-异苯并呋喃酮;轻泻片;果导;非诺呋他林;酚呋 英文名称:Phenolphthalein 英文别名:3,3-bis(4-hydroxyphenyl)-2-benzofuran-1-one;1(3H)-Isobenzofuranone, 3,3-bis(4-hydroxyphenyl)-;Purlet。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三斜细小结晶,无味,在空气中稳定。1g溶于12ml乙醇、约100ml乙醚,溶于稀碱溶液呈深红色,极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水。 分子式:C 20 H 14 O 4 熔点:262.5 °C 密度:1.227g/cm 3 (32°C) 沸点:548.7℃ at 760 mmHg 蒸气压:7.12E-13mmHg at 25℃ 溶解性:<0.1 g/100 mL 油水分配系数:log Kow = 2.41 离解常数:pKa = 9.7(25℃ ) 折射率:1.57 (7.9ºC) 稳定性:稳定。与强氧化剂和碱不相容。 储存条件: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和风良好的区域,远离不相容物质。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极强酸性溶液中为橙色,极强碱性溶液中无色。 当加热到分解就散发出刺鼻的烟雾和 *** 性烟雾。 安全信息 符号: GHS02 GHS07 GHS08 信号词:危险 危害声明:H226H319H341H350 警示性声明:P201P210P280P308 + P313P337 + P313P403 + P235 海关编码:2932291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1993 危险类别码:R22R40 安全说明:S45-S36/37-S33-S24-S16-S7 RTECS号:SM8380000 危险品标志:Xn 变色反应 实验1 把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浓度>2mol/L),显现红色(如图),在振荡过程中溶液退成无色。为了验证这个退色现象是否系空气中CO 2 溶解所造成的(就像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当呈现浅红色时表示滴定已达终点,后因CO 2 的溶解,溶液退成无色),往无色液中再滴加酚酞。如果现象是:呈无色液,示原先退色是CO 2 溶解之故;若呈紫红色,表明溶液仍为碱性(即是有CO 2 溶解问题)。实验现象是,再次滴入酚酞,溶液呈现红色,振荡过程中又退成无色。若再滴入酚酞,溶液再现紫红色,振荡,表明酚酞在稍浓(>2mol/L)些NaOH溶液中为无色。 显红色的酚酞 实验2 把酚酞液滴入浓H 2 SO 4 ,呈现橙色,不论振荡多长时间,其颜色不变。若把橙色液倒入大量水中,得无色液。其实酚酞在不同的条件下,因结构的改变而呈现4种相应的颜色。 酚酞颜色随条件而变的事实强调了: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现象,当条件改变时,现象可能有相应的改变。 实验3 取少量碘置于蒸发皿中微热,预先用两根玻璃棒分别用水“粘住”淀粉试纸和碘化钾淀粉试纸,置于I2蒸气中。现象是:碘化钾淀粉试纸先显色,而且颜色比淀粉试纸呈现的颜色要深些。表明碘和淀粉的显色反应和有无KI有关。现已证实:在有I-时,将和I2形成I-3、I-n(n=5,7……),较易进入淀粉的结构而显色。 条件变了,性质(现象)可能随之而变,在化学上是很普遍的。一般化学实验中的条件指:试剂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试剂的相对用量,加试剂的先后顺序,温度及是否加催化剂等。 酚酞变色反应的本质 由右图可知,酚酞结构从强碱到强酸环境,越来越质子化,但是只有在强酸环境与碱性环境显现出颜色。这是因为在这两种环境下中心的碳原子为sp2杂化,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形成整个分子的大离域π键(在强酸环境下是19中心18电子π键,碱性环境下是19中心19电子π键)。 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结构 由此可知,存在大的共轭体系的分子溶液容易表现出颜色。这是由于大共轭体系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波,从而显现出颜色。 此外,过氧化氢还可破坏酚酞结构,使酚酞遇碱不变色。 溶液配制 酚酞指示剂(0.5%酚酞的乙醇溶液):取0.5g酚酞,用95%乙醇溶解,无需加水,稀释至100mL。 用无水乙醇也是可以的,因为不能用水配置的原因是因为在水中溶解度小,况且,在用酚酞的时候是要往水溶液中滴加的,自然就会遇水,因此用无水乙醇,肯定不会有其他的什么坏处的,用95%的乙醇是考虑到成本原因,因此没必要用无水乙醇。 用途 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醌式结构。 酚酞——碱性物质的专用指示剂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所以酚酞只能检验碱而不能检验酸。 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式;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式。所以,酚酞试剂滴入浓碱液时,酚酞开始变红,很快红色退去变成无色。 酚酞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小晶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使用。当酚酞试剂滴入水或中性、酸性的水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物,这是由于酒精可以与水按任意比例互溶,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缘故。 酚酞的用途主要有: (1)制药工业医药原料:医药轻泻剂,能 *** 肠壁,引起肠的蠕动促进排便。 适用于习惯性顽固便秘,有片剂、栓剂等多种剂型; (2)用于有机合成:主要用于合成塑胶,特别是合成二氮杂萘酮聚芳醚酮聚芳醚酮类聚合物,该类聚合物由于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热老化性和良好的加工成型性,由其制成的纤维、涂料及复合材料等很多被广泛套用于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宇航、原子能工程和军事等领域; (3)用于碱指示剂,非水溶液滴定用指示剂,色层分析用试剂。 生产方法 方法一 由邻苯二甲酸酐与苯酚混合后和硫酸共热制得。 方法二 将160kg的苯酚熔化,维持温度在80~90℃,边搅拌边加入120kg的邻苯二甲酸酐、40kg的氯化锌、5.5kg硫酸,进行反应5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40h;反应结束后加水,不断搅拌下,用蒸汽煮沸,然后停止加热,静置,吸出上层废酸液,沉淀用水洗至pH>5,离心甩乾,再水洗至无色,低于80℃干燥。在干燥的粗品酚酞中加入4倍的工业乙醇(ω>95%),并加入活性炭,搅拌下蒸汽加热回流5min。停止加热,过滤。滤液蒸发浓缩,回收乙醇,浓缩至适当程度时,迅速离心甩乾,并用乙醇洗涤1~2次,干燥,40目筛过筛即可。 储存 避光密封保存。 药典标准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3,3-双(4-羟基苯基)-1(3H)-异苯并呋喃酮。按干燥品计算,含C 20 H 14 O 4 应为98.0%~102.0%。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微带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C)为260~263℃。 鉴别 (1)取本品数毫克,加氢氧化钠试液或热的碳酸钠试液2ml,即溶解成红色的溶液;再加过量的酸,红色即消失。 (2)取含量测定项下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7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9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一致。 检查 乙醇溶液的颜色 取本品0.50g,加乙醇30ml溶解后,溶液应无色或几乎无色。 氯化物 取本品2.0g,加水40ml,加热至沸,放冷,滤过,取续滤液10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硫酸盐 取氯化物项下滤液20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萤光母素 取本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萤光母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0.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5μl与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矽胶G薄层板上,以无水乙醇-环己烷-二甲苯(1:1:4)为展开剂,展开,晾乾,喷以硫酸-无水乙醇(1:1),在105℃加热5~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溶液对应的杂质斑点,其萤光强度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强(0.1%)。 灵敏度 取本品0.10g,加乙醇10ml溶解后,取溶液0.5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混匀,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5ml,应显粉红色。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重金属 取本品1.0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38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约60ml,振摇使溶解,加0.01mol/L盐酸溶液10ml,混匀,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10ml,混匀,用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27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 20 H 14 O 4 的吸收系数()为134计算,即得。 类别 泻药。 贮藏 密封保存。 制剂 酚酞片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药物说明 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促泻药物 剂型 片剂:每片50mg,100mg。 果导片:为含酚酞的片剂,每片50mg,睡前服1~2片。 药理作用 酚酞为 *** 性轻泻药,主要作用于大肠。口服后在肠道碱性环境中形成可溶性钠盐, *** 肠壁内神经丛,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使肠蠕动增加。同时酚酞又抑制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在结肠蓄积,产生缓泻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肠中碱性大小有关,且其作用温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 药代动力学 酚酞口服后6~8h起效。口服后约有15%被吸收,吸收的药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化物形式经肾脏或粪便排出,部分还能经胆汁排泄至肠,在肠中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从而延长作用时间,所以单次给药后作用可持续3~4天。未吸收部分经粪便排出。酚酞也可通过乳汁分泌。 适应症 1.用于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2.在结肠、直肠内镜检查或X线检查时用作清洁肠道。 禁忌症 1.对酚酞过敏者。 2.婴儿。 3.阑尾炎。 4.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者。 5.充血性心力衰竭。 6.高血压。 7.肠梗阻。 8.肾功能不全。 9.粪块阻塞者。 注意事项 1.幼儿及孕妇慎用。 2.应睡前服用,避免滥用酚酞。 不良反应 酚酞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套用广泛的缓泻药。偶见肠绞痛、出血倾向,罕见过敏反应。药物过量或长期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以及倦怠乏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 每次50~200mg,睡前顿服。卧床不起者每次200mg。极量为每次500mg,每天1g。根据患者情况而增减。 药物相互作用 酚酞与碳酸氢钠、氧化化镁等碱性药合用,可引起尿液变色。 中毒 酚酞(非诺夫他林;果导为含本药的片剂)为一缓泻剂,由于小量吸收后进行肝肠循环的结果,作用可持续3~4d。常用量为睡前0.05~0.2g。中毒时主要损害肝、肾脏。 临床表现 1.-般毒性反应:常见有眼睑水肿、结膜淤斑、鼻部疱疹、舌部溃疡、口腔炎、胃炎、指甲萎缩等;或大小便红色、尿道炎、血尿、蛋白尿。 2.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出血性肾炎、肝脏损害、黄疸。偶有发生脑脊髓炎,病人烦躁不安、抽搐、木僵、昏迷,甚至死亡。儿童可引起严重肠炎和大出血。 3.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皮炎、肠炎、心悸、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诊断 酚酞中毒的诊断要点为: 有酚酞套用史,出现上述表现。 治疗 酚酞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如用药过量,应立即进行催吐,继用药用炭混悬液洗胃,其后给予硫酸镁或甘露醇导泻。 2.如有严重过敏反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有过敏性休克应按抗休克措施抢救。 3. 5%~10%葡萄糖液或5%糖盐水静滴,促进排泄并维持体液平衡。 4.对症、支持治疗。 专家点评 酚酞属 *** 剂。用于慢性便秘。能直接 *** 肠黏膜或活化肠内平滑肌的神经末梢而增加肠的推进力。因产生过度缓泻而导致体液与电解质障碍。长期使用可损害肠神经系统,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酚酞片 酚酞 药物名称: 酚酞片 药物别名: 酚酜片,果导片,非诺夫他林 英文名称: Phenolphthalein 药品类别:泻药及镇吐药。 说明:片剂:每片50mg;100mg 。果导片:为含本品的片剂,每片50mg,睡前服1~2片。 功用作用: 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 *** 结肠黏膜,促进其蠕动,并阻止肠液被肠壁吸收而起缓泻作用。由于小量吸收后(约15%)进行肠肝循环的结果,其作用可持续3~4日。适用于习惯性顽固便秘。 药理毒理:主要作用于结肠,口服后在小肠碱性肠液的作用下慢慢分解,形成可溶性钠盐,从而 *** 肠壁内神经丛,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使肠蠕动增加,同时又能抑制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在结肠蓄积,产生缓泻作用。其作用缓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约有15%被吸收,吸收的药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化物形式经尿或随粪便排出,部分还通过胆汁排泄至肠腔,在肠中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延长作用时间。用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一次给药排出需要3~4日。本品也从乳汁分泌。 适应症: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不良反应:由酚酞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上罕见,偶能引起皮炎、药疹、瘙痒、灼痛及肠炎、出血倾向等。  禁忌症 阑尾炎、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粪块阻塞、肠梗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幼儿慎用,婴儿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如与碳酸氢钠及氧化镁等碱性药并用,能引起粪便变色。 药物过量:药物过量或长期滥用时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以及倦怠无力等症状。 注意事项: 1. 酚酞可干扰酚磺酞排泄试验(PSP),使尿色变成品红或桔红色,同时酚磺酞排泄加快。 2. 长期套用可使血糖升高、血钾降低。 3. 长期套用可引起对药物的依赖性。 贮藏:密闭保存。 酚酞试液 1、 酚酞试液化学式:C 20 H 14 O 4 酚酞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小晶体。熔点258-262℃,相对密度1.27。溶於乙醇(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使用),溶于稀碱溶液呈深红色,溶于酸性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微溶于醚,不溶于水,无臭,无味。由邻苯二甲酸酐和苯酚在加入脱水剂的条件下加热至115-120℃进行缩合制得。 编辑本段化学用途。 2、酚酞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8.2醌式结构。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8.2 ~ 10.0,所以酚酞只能检验碱而不能检验酸。 酚酞作为一种常用指示剂,广泛使用于酸碱滴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然而,酚酞在强碱中由红色迅速退为无色,而在浓酸中也会变色,在稀酸溶液中酚酞滴加过量造成沉淀,使溶液变成白色浑浊。(这是由于酒精易溶于水,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缘故。)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式;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式。所以,酚酞试剂滴入浓碱液时,酚酞开始变红,很快红色退去变成无色。酚酞遇浓硫酸变橙色。 3、酚酞指示剂的配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酚酞指示剂(0.5%酚酞乙醇溶液):取0.5g酚酞,用95%乙醇溶解,并稀释至 100mL,无需加水。

殷勤的美女
愤怒的小鸽子
2025-07-08 05:08:36
安苏萌水剂采用预灌封包装,即用即抛,操作便捷 ,注射前只要先排一下空气就可以注射啦。也可以配合萌萌笔使用,步骤1、取出安苏萌水剂 2、打开安苏萌笔 3、将水剂放入萌萌笔中 4、排气 5、注射。有了萌萌笔可以做到全程隐针,控制进深,自动退针。

传统的路人
现代的鲜花
2025-07-08 05:08:36
会腐蚀皮肤的你话会不会中毒阿?

外观与性状: 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

熔点(℃): 121.7

沸点(℃): 249.2

相对密度(水=1): 1.2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1

饱和蒸气压(kPa): 0.13(96℃)

闪点(℃): 121

引燃温度(℃): 571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主要用途: 用作制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用于制取增塑剂和香料等, 也作为钢铁设备的防锈剂。

其它理化性质: 100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通用名称:苯甲酸

英文名称: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Benzoicum Acid、Phenylformic Acid

【药理】

药效学

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具有抗细菌作用;在酸性环境中,0.1%浓度即有抑菌作用。通常 pH值较低效果较好,如 pH 3.5时,0.125%的浓度在 1小时内可杀灭葡萄球菌。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减弱。外用能抗浅部真菌感染。将 0.05—0.1%浓度加入药品制剂或食品作防腐剂,可阻抑细菌和真菌生长。

药动学

口服迅速从消化道吸收,与甘氨酸在肝内结合形成马尿酸,后者在 12小时内迅速从尿中排出,在最初 4小时内即达用量 97%。如口服剂量大,部分可以偶合的苯甲酰基葡糖醛酸从尿中排泄。

【适应症】

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体癣、手癣及足癣等;也用作食物和药品制剂的防腐剂。

【用法用量】

本品常以6~12%浓度与水杨酸配制成酊剂或软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外涂皮损,每日 2次,作为药品制剂和食物的防腐剂,有效浓度为 0.05—1%。

【给药说明】

应用本品不仅需注意其浓度,尚需注意其 pH值,在微酸性环境下比在碱性环境中有效。

【不良反应】

口服可发生哮喘、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等变态反应。外涂可发生接触性皮炎。较大剂量口服可引起水杨酸盐类样反应。

【相互作用】

本品与铁盐和重金属盐配伍禁忌。

天真的白开水
腼腆的战斗机
2025-07-08 05:08:36
用大量水冲洗就可以了。再说,甲酚本来就是消毒的啊,不要担心,别吃了就行……

甲酚 Cresol 分类:消毒防腐药\酚类 【又名】煤酚 【分子式】CH3C6H4OH 【药理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10倍,而毒性几乎相等,故治疗指数更高。能杀灭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繁殖体。2%溶液经10~15min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30min能杀灭结核杆菌。由于在水中溶解度低,常配成甲酚皂溶液(来苏儿,Lysol)。甲酚皂溶液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适应症】 1%~2%水溶液用于手和皮肤消毒;3%~5%溶液用于器械、用具消毒;5%~10%溶液用于排泄物消毒。 【外观】 无色或灰棕黄色液体,久贮或露置日光下颜色变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混溶;极易溶于脂肪油和挥发油;可溶于碱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 【性状】 本品为几乎无色、淡紫红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类似苯酚的臭气,并微带焦臭;久贮或在日光下,色渐变深;饱和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本品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挥发油能任意混合,在水中略溶而生成带浑浊的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为1.030~1.050。馏程 取本品,照饮程测定法测定,在190~205℃馏出的数量应不少于85%(ml/ml)。 【功能与主治】 手及皮肤消毒;器械、用具、排泄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