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无色溶液加了盐酸有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又消失了?
d正确。a:所有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加入稀盐酸都能产生无色气体,b:涉及到量的问题,也可能沉淀是碳酸钡,但加入的盐酸少,不足以融掉所有的沉淀,c:很明显
氯离子是随着稀盐酸加入而存在的,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就有。d:所有的碳酸盐沉淀在加入足量盐酸后都会消失,例如碳酸钙、碳酸镁。
一般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消失可能原因是与强酸发生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
氢氧化铜[Cu(OH)2],微毒,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医药、农药等。可作为催化剂、媒染剂、颜料、饲料添加剂、纸张染色剂等。脂肪醛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醛被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Cu化合价由正二降到正一,醛基中C化合价升高。
应用:
用于媒染剂、催化剂、杀菌剂和颜料,并用于染纸张等用作分析试剂、媒染剂制铜盐的原料,媒染剂,人造丝,颜料,制着色纸。用作杀菌剂,船底防污漆的组分。
杀菌作用:
它的杀菌作用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有保护作用 。
天然存在形式:
氢氧化铜在多种矿物中存在,例如蓝铜矿、孔雀石、块铜矾和水胆矾。蓝铜矿(2CuCO3·Cu(OH)2)和孔雀石(CuCO3·Cu(OH)2)属于碱式碳酸盐,块铜矾(CuSO4·2Cu(OH)2)和水胆矾(CuSO4·3Cu(OH)2)属于碱式硫酸盐。氢氧化铜很少单独存在,因为它很易分解,也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单独存在的矿物氢氧化铜称为斯羟铜矿。
2。溶液中的固体是一些可溶于酸的物质,只是反应比CaCO3慢,就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沉淀是CaCO3与SiO2的混合物,SiO2阻碍反应的进行。最后SiO2沉淀了。
3。可能该沉淀为CaCO3的微粒,最后反应完全了。
大理石里的物质很多(主要成分是CaCO3),所以会有很多种可能。
沉淀的溶解是很正常的,因为发生如下反应: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
2-
结合成硅酸,硅酸可以是胶体也可以是沉淀,并且不溶于硝酸,cl-可以和ag+形成agcl沉淀,也不溶于硝酸.所以溶液中有ag+或者sio3
2-离子
可惜我高中毕业四年了,再过两天大学也毕业了,好几年不算化学题了,啥都忘了。要不然我把当年的诀窍给你讲讲。
AgCL遇HCL不会溶解。
一般来说,中强酸:盐酸、(稀)硫酸、硝酸、醋酸等都可溶解大多数碳酸沉淀。强酸一般能溶解不溶水的金属氧化物。
金属活性表上大于铜的金属会溶于强酸,金属粉末会溶于中强酸,(强)氧化性酸可溶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常见的除金银铂等。
只记得这一点了。。。
1、盐中酸酸性比盐酸弱;
2、盐中金属离子不与氯离子沉淀;
3、盐中酸本身可溶。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该盐一般均可溶于盐酸,答案有很多。
如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部分硫化物。
附1:有些硫化物的Ksp很小,不能在盐酸中溶解。
如ZnS、FeS可溶于盐酸;但CuS、HgS、AgS不溶于盐酸,而PbS只溶于浓度很大的盐酸。
附2:由于硅酸不溶于水,不溶性硅酸盐不能溶于盐酸。条件适当时,可以与盐酸反应转化为硅酸沉淀。
然后产生白色沉淀:AlCl3+3NaAlO2+6H2O=4Al(OH)3(沉淀)+3NaCl;
2、当盐酸量少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增加盐酸,盐酸过量,与氢氧化铝沉淀反应,得到溶于水的氯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