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硝酸,硫酸,酸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如非金属性Cl>S>P>C>Si 则酸性:HClO₄>H₂SO₄>H₃PO₄>H₂CO₃>H₂SiO₃
2、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如酸性:
3、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如酸性:
4、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如酸性:
酸性强弱:盐酸>硫酸>硝酸。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期间,盐酸开始大量生产。化学工业中,盐酸有许多重要应用,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盐酸可用于酸洗钢材,也是大规模制备许多无机、有机化合物所需的化学试剂 ,例如PVC塑料的前体氯乙烯。盐酸还有许多小规模的用途,比如用于家务清洁、生产明胶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除水垢试剂、皮革加工。
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硝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
酸碱对人体都有腐蚀性,如果喷到了人身上,先脱掉衣服,如果酸或碱液大量的在皮肤上,先用干布或卫生纸粘去大部分液体,剩余少量皮肤上的液体在水龙头处用水冲洗,冲洗几分钟后,再用稀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皮肤上残留的酸,残留的碱液用稀硼酸溶液洗
下面进入正题
酸性强弱的比较,包括强酸(pKa<-1.76)请使用酸度系数
pKa=-log10Ka
质子化状态(AH)与脱质子化状态(AC)的自由能差ΔG°来计算.分子的相互作用偏向脱质子化状态时会提升Ka值(因[AC]与[AH]的比增加),或是降低pKa值.相反的,分子作用偏向质子化状态时,Ka值会下降,或提升pKa值.
举例假设AH在质子化状态下释放一个氢键给原子X,这个氢键在脱质子化状态下是欠缺的.因质子化状态有着氢键的优势,pKa值随之而上升(Ka下降).pKa值的转移量可以透过以下方程式从ΔG°的改变来计算Ka=e-(△G/RT)
其他的分子相互作用亦可以转移pKa值:只要在一个分子的滴定氢附近加入一个抽取电子的化学基(如氧、卤化物、氰基或甚至苯基),就能偏向脱质子化状态(当质子离解时须稳定余下的电子)使pKa值下降.例如将次氯酸连续氧化,就能得出不断上升的Ka值:HClO 问题二:化学,硫酸与盐酸哪个酸性强? 10分 硫酸酸性强。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电离,在水溶液状态下无法比较酸性的强弱,只能在比水更难接受质子的溶液(如CH3COOH)中比较,其中在该条件下给出质子H+能力强的酸的酸性较强。据有关测量数据,酸性由强到弱依次是硫酸、盐酸、硝酸。
附:HClO4、H2SO4、HCl、HNO3在纯醋酸溶液下的PKa值依次是5.8、8.2、8.8、9.4。
Ka=酸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溶液中酸的浓度
PKa=-lgKa
PKa值越小,所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
问题三: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哪个酸性更强 硫酸!溶液的酸碱性是看溶液中氢离子的溶度,1分子硫酸可以电离出两个氢离子,所以同浓度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多,酸性强
问题四:盐酸硫酸硝酸的酸性强弱 就酸性而言,H2SO4大于HCL大于HNO3.
无机酸强度变化规律
1.影响无机酸强度的直接因素
在基础化学中所接触的无机酸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中心原子与质子直接相连的氢化物(X-H);另一种是中心原子与氧原子直接相连的含氧酸.这两种酸强度的大小意味着释放质子的难易程度.
影响酸强度大小的因素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反应在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对它的束缚力的强弱.这种束缚力的强弱又与该原子的电子密度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电子密度是国外无机化学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概念,目前只有定性的含义,它的大小与原子所带负电荷数、原子半径(或者体积有关).因此,可以说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是决定无机酸强度的直接因素.这个原子的电子密度越低,它对质子的引力越弱,因而酸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2.氢化物酸性强度的规律
无论同一周期还是同一主族,氢化物的酸性都是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强的.这一规律可以从物质的结构观点来解释.
在同一周期的氢化物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所带负电荷减小,其电子密度减小;但是,原子半径也在减小,其电子密度反而增大.我们说,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因素中,负电荷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电子密度是减小的.因而,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大,氢化物酸性逐渐增强.
在同一主族的氢化物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所带负电荷数一样,而原子半径是逐渐增大的,其电子密度是逐渐减小的,因而,其氢化物的酸性是逐渐增强的.
3.含氧酸酸性强度的规律
含氧酸的强度是由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及氧化数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对于酸性强度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X-O-H键中氧原子的电子密度的影响来实现的.
当中心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半径较小、氧化数较高时,则争夺与之相连的氧原子上的电子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氧原子的电子密度,使O-H键变弱,容易释放出质子,而表现出较强的酸性.
在同一周期、同种类型的含氧酸中(如在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加,中心原子电负性增加,电子偏向氧原子的程度逐渐减弱;原子半径减小,进一步的导致电子偏向氧原子的程度逐渐减弱;同时,原子氧化数升高,增加对质子的排斥力.以上三种因素共同导致同周期、同种类型的含氧酸的酸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强.
在同一主族、同一类型的含氧酸中(如在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原子氧化数和半径是不变的,只有电负性减小,电子偏向氧原子的程度增强,导致含氧酸的酸性是减弱的.
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数的含氧酸中,随着中心原子氧化数增加,与之相连的氧原子也在增加,进一步提高中心原子的正电荷,反过来,对氧原子外层电子吸引力增强,每个氧原子电子密度相应降低,因而酸性就越强.
由于无机酸的强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以上只是简化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尝试,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出发,定性说明酸性强弱的问题.
不难看出,就酸性而言,H2SO4大于HCL大于HNO3.
问题五:化学氧化性对比 硫酸和盐酸和硝酸谁的酸性强? 30分 如果是稀溶液,稀硝酸有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氧化铜。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氧化性差不多因为只有氢离子有氧化性。因此稀HNO3>稀H2SO4≈稀HCl
如果是浓溶液,浓硝酸在常温就可以氧化单质银!而浓硫酸就不行了,浓盐酸中氯离子根本没有氧化性。因此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
(H2SO4+BaCl2=BaSO4↓+2HCl)
再另取那两种没有沉淀的溶液,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盐酸,没有的就是硝酸了.
(HCl+AgNO3=HNO3+AgCl↓)
2.A
有酸碱性的溶液可以使指示剂变色,水一般视为中性,所以不会让指示剂变色.
酸性的可以让石蕊变红碱性的会让酚酞变红
硫酸:难挥发.浓的硫酸具有脱水性,密度比水大,吸水放热.
2.不易发生反应.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它们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饱和(氦2个),很稳定.
生活中常见的:金,银,氮气.氮气之间的化学键连接的很牢,不容易被打开,所以稳定.金,银就不用说了吧.但金会溶于王水.
3.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步骤:取粗盐溶解于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过滤.蒸发时,加热到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有余热将剩余水蒸掉.
4.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但是复分解的范围更广.
中和反应能进行,是因为酸碱之间生成了水(难电离物质).
而复分解能进行的条件是生成难电离,挥发,沉淀的物质.
显然水是上面的一员.
5.不能反应.
化学反应必须有新物质生成.
两种物质在溶液中,有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没有难电解,沉淀和挥发性物质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当然置换.化合.氧化还原就更不可能了.
如果你上了化学键,你就会明白.
化学反应其实是破坏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在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但并没有新键生成,所以不会反应.
6.冰水不是.冰和水是同一物质.冰水当然不是...
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后成为盐酸.是溶液.溶液均是混合物.
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五大无机强酸之一。纯盐酸为无色液体,在空气中冒雾(由于盐酸有强挥发性),有刺鼻酸味。粗盐酸因含杂质氯化铁而带黄色。市售浓盐酸的浓度为20.24%,实验用浓盐酸一般为35%-37%,密度1.197g/cm3,是一种共沸混合物。
(共沸物,又称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与沸点均保持不变。)
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一切酸的特性,如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能溶解碱性氧化物;能溶解碳酸盐,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能溶解比较活泼的金属(如锌、镁、铁),产生氢气。浓盐酸可以溶解较不活泼的金属铜。
浓硫酸是指浓度(这里的浓度是指硫酸溶液里硫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
硫酸与硝酸,盐酸,氢碘酸,氢溴酸并称为五大强酸。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腐蚀性
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若实验是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干,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
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吸水性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气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且在空气中易潮解(因吸水而溶解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其熔点为318.4℃。除溶于水之外,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其液体是一种无色,有涩味和滑腻感的液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Na元素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成球状,游于水面,有“嘶嘶”的响声,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氢气。固体NaOH中OH以O-H共价键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或使PH试纸、紫色石蕊溶液等变蓝。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16.4mol/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氢氧化钙
物化性质 细腻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24。加热至580℃脱水成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溶于酸、铵盐、甘油,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
氢氧化钙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钠:
Ca(OH)2 + Na2CO3=2NaOH+CaCO3↓,这个反应可以用来制取小量烧碱。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这是石灰浆涂到墙上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墙会“冒汗”就是因为生成了水H2O,墙变得坚固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CaCO3,在乡下有时为了使墙更快变硬,就在刚刷好的屋里烧炭生成二氧化碳CO2(C+O2=(点燃)CO2)。这个反应也是检验CO2的方程式,气体通入石灰水变混浊的是CO2)。
不同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钠的反应
2NaHCO3+Ca(OH)2(少量)=CaCO3↓+2H2O+Na2CO3
NaHCO3+Ca(OH)2(过量)=CaCO3↓+H2O+NaOH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此反应也是工业上制取大量CO2的方法,一式二用)
工地上经常冒白烟是在制石灰浆Ca(OH)2:CaO+H2O=Ca(OH)2(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工人更愿意在夏天制石灰浆,这样温度高时溶进水的熟石灰少,可制得更多石灰浆,此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石灰浆被抹在墙上,与CO2反应后变硬Ca(OH)2+CO2=CaCO3↓+H2O
氟化氢氨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NH4HF2 + Ca(OH)2 = CaF2 + 2H2O +NH3
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映的化学方程式:MgCl2+Ca(OH)2=CaCl2+Mg(OH)2↓
硝酸氨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NO3+Ca(OH)2=NH3↑+H2O+Ca(NO3)2
(NH4)2SO4+Ca(OH)2=NH3↑+H2O+CaSO4
CaCO3+SiO2=CaSiO3+CO2 条件是高温
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它的碱性或腐蚀性都比氢氧化钠弱,可以说是一种中强性碱,这些性质决定了氢氧化钙有广泛的应用。农业上用它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很明显在这种场合用氢氧化钠是不可能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因1885年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这种用于果树和蔬菜的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农药,是通过其中的铜元素来消灭病虫害的。其中不仅利用了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性质,也利用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特点使药液成粘稠性,有利于药液在植物枝叶上附着。另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也有利于药液附着于植物表面一段时间不被雨水冲掉。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工农业生产中,或者在自然界都经常发生。经常被利用着。石灰沙浆砌砖抹墙的事实熟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是制糖工业中也发生这个反应:在制糖过程中要用氢氧化钙来中和糖浆里的酸,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使剩余的氢氧化钙变成沉淀过滤出去,这样才能减少糖的酸味。
氢氧化钙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钠:
Ca(OH)2 + Na2CO3=2NaOH+CaCO3↓,这个反应可以用来制取小量烧碱。
Ca(OH)2+CO2=CaCO3↓+H2O ,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氢氧化钙溶液。
如果在氢氧化钙溶液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会发下溶液先浑浊后澄清,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会和碳酸钙[Ca(CO3)]继续反应
CaCO3+CO2+H2O=Ca(HCO3)2, 而碳酸氢钙[Ca(HCO3)2]是易溶的,所以溶液会再次澄清。加热溶液又变浑浊,因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Ca(HCO3)2==CaCO3↓+CO2↑+H2O
氢氧化钙不能盛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因为虽然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但是会与强碱反应,如NaOH,KOH,RbOH,Ba(OH)2,Ca(OH)2。如果把氢氧化钙
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Ca(OH)2+SiO2===CaSiO3↓+H2O
而硅酸钙会沉淀在瓶塞上,导致瓶子打不开,所以不能成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制取氢氧化钙:H2O+CaO=Ca(OH)2(这里切记!没有沉淀符号的)
初中需掌握的并不多:
Ca(OH)2+CO2=CaCO3↓+H2O
Ca(OH)2 + Na2CO3=2NaOH+CaCO3↓
Ca(OH)2+2HCl=CaCl2+2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三酸两碱,即硝酸(HNO₃)、硫酸(H₂SO₄)、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但碳酸钠不是碱,是盐,俗称纯碱、苏打,显碱性。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盐酸(HCl)、硝酸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扩展资料:
酸碱测量方法:
1、在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根据不同的pH值会变化颜色,注意:在有色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时,应选择能产生明显色差的ph指示剂。
2、滴定时,可以作精确的pH标准。
3、使用pH试纸,pH试纸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用玻棒蘸一点待测溶液到试纸上,然后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也可以得到溶液的pH值。上方的表格就相当于一张比色卡。
4、使用pH计,pH计是一种测量溶液pH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量出溶液的pH。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酸两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