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配置50%硫酸镁
配置50%的硫酸镁溶液100毫升方法如下:
硫酸镁分子质量是120,水的分子质量是18,溶液的浓度为50%,故物质的量比为18:120,则密度为(18+120)/120=1.15。
硫酸镁质量为100*1.15*50%=57.5g,水需要(100*1.15-57.5)/1=57.5ml。
补充
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分子式为MgS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或粉末,无臭、味苦,有潮解性。 临床用于导泻、利胆、抗惊厥、子痫、破伤风、高血压等症。也可以用作制革、炸药、造纸、瓷器、肥料等。
物理性质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油、乙醚,不溶于丙酮。
化学性质
稳定性:无水硫酸镁易吸水,七水硫酸镁易脱水。
毒性:低毒。
刺激性:本品可能引起引起胃痛、呕吐、水泻、虚脱、呼吸困难、紫绀等。
制备方法
以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菱苦土等为原料加硫酸分解或中和而得。也有以生产氯化钾副产为原料,与制溴后含镁母液按比例混合,冷却结晶分离得粗硫酸镁,再加热过滤、除杂、冷却结晶得工业硫酸镁。还可用苦卤加热浓缩、结晶分离而得或氧化镁及石膏水悬浮液碳化制得。
您好,你可以直接购买成品的硫酸镁溶液,这种是50%的,直接使用就可以
指导意见:
在一个可以购买硫酸镁注射液,然后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这样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溶液了。这个浓度的硫酸镁外用有消肿的作用
硫酸镁的溶解度是54g。结晶过程可以看作溶解的反过程,结晶浓度可以认为是饱和浓度,即溶解度20摄氏度36g 温度升高溶解度提高 到65度时溶解度最大为54g,所以在65度时重结晶最好,所以溶解度是54g。
硫酸镁的特点
硫酸镁最大特点是易溶于水,毒性小,而且价格比较低廉,硫酸镁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结构,味道,略微苦口。溶解性,高度溶解于无机溶剂,如水,在室温条件下,一公升水可以溶解大约700克镁,它特别容易溶于甘油和酒精等农业生产体系溶剂。
硫酸镁由于具有多功能性,因此各个行业对硫酸镁都有巨大需求,其中一些主要用途包括作为食品的蛋白质混凝剂,皮革工业中的皮革鞣剂, 防火剂,染整剂,盐剂,塑料稳定剂等。由于具有通便特性,因此常作为 泻药使用,在烫伤上使用可以加快变好速度。
常温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54 g.
结晶过程可以看作溶解的反过程,结晶浓度可以认为是饱和浓度,即溶解度
硫酸镁的溶解度(g/100g水):0度25.5,10度30.4,20度35.1,25度37.4,30度39.7,40度44.7,50度50.4,60度54.8,超过70度下降
http://www.zxxk.com/article/Soft_Show.asp?SoftID=38427
20摄氏度36g 温度升高溶解度提高 到65度时溶解度最大为54g
所以在65度时重结晶最好
24/120=0.2
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为
1.2×500=600克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为
600×4.8%=28.8克
所以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
28.8/0.2=144克
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44/600×100%=24%
所以A是正确的;
溶质硫酸镁物质的量为
144/120=1.2摩尔
所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1.2/(500/1000)=2.4摩尔/升
所以B是正确的;
其中的溶剂水的质量为
600×(1-24%)=456克
水的分子量为18,所以该硫酸镁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456/18=25.33摩尔
所以溶质与溶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 25.33=1 : 21.11
所以C是不正确的;
1分子硫酸镁在水中可电出1分子硫酸根离子,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镁物质的量,即1.2摩尔,其质量为
1.2×96=115.2克
所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115.2/600×100%=19.2%
因此D是正确的。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强。
理化特性: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质,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制取方法:
如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方法1:增加溶质至有剩余
方法2:蒸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
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
注: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溶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
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
方法2:增加溶剂
注意:⑴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⑵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⑶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A)溶解度是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除以溶剂的质量,也可以说成是100克溶剂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显然,质量分数应该是120a/246(a+b)x100%
C)简单计算可知:C=1000ad/246(a+b) mol/L
D)不用计算也可以知道,析出的晶体绝对大于2.46克
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相当于含硫酸镁24%;
溶质硫酸镁:600×24%÷120=1.2 mol;
溶剂水:600×76%÷18=25.33 mol;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5.33=9:190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24%-4.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