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乙醇脱氢酶的类型、存在部位、催化物质

单薄的乌龟
跳跃的万宝路
2023-01-27 21:47:02

乙醇脱氢酶的类型、存在部位、催化物质

最佳答案
成就的电话
活泼的寒风
2025-07-08 11:57:34

乙醇脱氢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

乙醚脱氢酶的系统名为:乙醇:辅酶I氧化还原酶,是一种含锌金属酶,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为辅酶。

乙醇脱氢酶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肝脏、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之中,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

乙醇脱氢酶够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为辅酶,催化伯醇和醛之间的可逆反应。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乙醇脱氢酶与乙醛脱氢酶构成乙醇脱氢酶系。

催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NAD+←(可逆)→ CH3CHO +NADH+ H+。

最新回答
机智的小兔子
清脆的黑猫
2025-07-08 11:57:34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重要的跳跳糖
动人的豌豆
2025-07-08 11:57:34
乙醇脱氢酶是催化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酶,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酒精在肝脏代谢嘛,很好理解)、植物和微生物中。至于能不能离开组织后单独与底物反应,我们都知道,酶是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离开组织后酶会失去活性,变成没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这个酶的属性说决定的。在有其它的可以去百度百科看看。

激昂的世界
明亮的火车
2025-07-08 11:57:34

人喝酒,吸收酒精最多的部位是小肠。

酒精主要经过呼吸道和胃肠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喝了酒后,最先吸收酒精的是胃,但是它只能吸收5%,剩下的95%是小肠吸收的。

酒精在人体代谢吸收的过程主要靠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喝酒之后5分钟酒精就会进入血液,2小时左右酒精就会被人体全部代谢吸收。

酒精进入人体后,消化道黏膜上的乙醇脱氢酶会先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就进入肝脏了,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iknow-pic.cdn.bcebos.com/d52a2834349b033b2f541bcb1ace36d3d439bdc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d52a2834349b033b2f541bcb1ace36d3d439bdc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52a2834349b033b2f541bcb1ace36d3d439bdc7"/>

扩展资料

防止醉酒的注意事项

1、适量饮酒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g。

2、选择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世界上蒸馏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选择低度酒。

3、不可空腹饮酒

喝酒前要多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垫底,切不可空腹饮酒,但千万不要吃腊肉、咸鱼等,它会与酒精发生反应,更伤肝脏。

4、多喝白开水

只要有不喝酒的间隙,就最好喝水,或点杯西瓜汁,这样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少肝脏负担。

5、喝酒要慢些

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6、餐后多吃西瓜

在餐后上果盘时,西瓜要尽量多吃,帮助酒精排出。

参考资料来源:/www.china.com.cn/chinese/difang/565725.htm"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中国网--已有9人死亡广州彻查毒酒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1027/c14739-29611736.html"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人民健康网--下酒菜选带点油的 延长消化时间,减缓酒精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0123/c14739-29780074.html"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人民健康网--小酌真怡情?少饮也伤身

单身的小白菜
土豪的心情
2025-07-08 11:57:34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静脉注射的,所以有些东东可以想但是你买不到。即使你自己合成了注射了,喝酒的成本真是很高啊!即使成本可以接受,但是这两种酶同样会将酒精降解成丙酮,对人体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阳光的乌龟
时尚的发带
2025-07-08 11:57:34
酒量大小,难以简单表述,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类个体之间,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体质、情绪、环境状态下,酒量也大相径庭。当然与酒品质、种类不无关系。

概而言之,判断一个人的酒量大小可“以貌取人”,身体重的人较瘦子酒量较大;肌肉结实的比身宽体胖的酒量大;男性较之女性酒量大。但也常常出乎意表,有失之子羽的时候。究其原因与体内酶作用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酶作用说认为摄取酒精以后在人体内的代谢,是由肝脏承担的。酒精被吸收后进入肝脏,由肝脏细胞中的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作用下,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醇脱氢酶对血液中低浓度的乙醇有极强的催化能力,在酒精代谢上作用极大。在此之后,则有乙醛脱氢酶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继续水解,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如此转换,乙醇被人体吸收后绝大部分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排出体外。后一个转化远远不如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容易。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含量高的人,能将酒精及时地分解为无害而且易于排除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对乙醇的适应性强,换句话说,体内这两类酶多者,其酒量就大;体内这两类酶少者,其酒量就小。另外,据有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乙醇脱氢酶含量差别并不悬殊,乙醛脱氢酶则相差甚大,这被认为是酒量不同的重要原因。我也见过许多不善饮酒的人,原本一饮辄醉,脸红如关公,晕陶陶不知所往。后来经过逐渐适应,变得酒量大增,堪称海量。可能是体内乙醇、乙醛脱氢酶增加的原因。

基因说常常见之于报端。是世界学术界研究的热门,有人说他们找到了嗜酒基因。据美国杂志报导,发现基因有两种形式,每种各产生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称为巴胺D受体,它在快感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大脑物质中发现了受体A-1和A-2等位基因。并且发现嗜好酒者有超出正常水平的A-1,而非嗜好酒者中A-2比例较多。也就是说具有A-1基因多者嗜酒,酒量也大;反之A-2基因多者不善饮酒,酒量也小。

空腹时酒精吸收快,血液中酒精浓度高,易醉;反之则由于胃中食物吸收缓冲作用,血液中酒精浓度低,因此醉得慢、酒量大。生病、身体疲劳时,人体代谢作用受到影响,也能使酒量下降。此外也与人的情绪及所处环境、气氛息息相关。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齐威王与淳于髡的经典对白:齐威王:先生能饮几何而醉?淳于髡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齐威王:先生饮一斗而醉,哪能饮一石啊!可否说来听听?淳于髡回答说:“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御史在后,臣恐惧俯伏,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侍酒于前,执壶祝酒,喝点剩酒,不过二斗就醉了。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猝然相赌,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州闾之会,男女杂坐,猜拳行令,握手无罚,目视不禁,合尊促坐,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最乐此,饮可八斗而醉。 当髡心最乐之时可饮一石。” 语带滑稽,仅资笑谈。不过其本意在讽谏齐威王,其中也蕴含了孔子的“唯酒无量,不及乱”的含义。

最后,酒量与酒的品质密切相关,白酒、葡萄酒乙醇浓度高比饮啤酒易醉。劣酒易醉,而且容易“上头”,不仅毫无益处,有害于身体健康。因此选择好酒是关键。我们精心酿造的克利策啤酒,经过数十年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尽善尽美,已深谙酿造精髓,外观既赏心悦目,酒液更是品质卓越,花香郁郁,来自天山大草原;色呈金黄,源出澳洲原野的滚滚麦浪。低糖低乙醇,可饮数瓶不醉而且“畅饮无肚”。一瓶在手,或浅斟独酌,或对酒当歌,或聚众豪饮高谈阔论不亦爽哉!

快乐的咖啡豆
优雅的芹菜
2025-07-08 11:57:34
桃 。

原题:分解酒精没有作用的是? A、蜂蜜水B、苹果C、芦笋D、桃,答案:D、桃 。

人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有两种,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两种酶在人体内主要存在肝脏中,其他动物肝脏也存在此两种酶。

耍酷的过客
勤奋的铃铛
2025-07-08 11:57:34

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是由基因决定的,是没法补充或改变的。

一旦发现喝酒上脸,可以喝点蜂蜜水,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或吃些甜食、蛋白类食物,能增加血糖浓度,缓解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饮用牛奶也可延缓酒精在胃内的吸收,并保护胃黏膜不被酒精损伤。

/iknow-pic.cdn.bcebos.com/3ac79f3df8dcd100b21f63257f8b4710b9122f3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3ac79f3df8dcd100b21f63257f8b4710b9122f3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ac79f3df8dcd100b21f63257f8b4710b9122f36"/>

拓展资料:

乙醛脱氢酶,缩写ALDH,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4%B9%99%E9%86%9B%E8%84%B1%E6%B0%A2%E9%85%B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乙醇脱氢酶">百度百科-乙醇脱氢酶

平常的自行车
尊敬的画笔
2025-07-08 11:57:34
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会不会喝洋酒相关资料如下

从喝完酒后的状态来看,一般我们在酒桌上会遇到三类人:

第一类是喝完酒后大量出汗,脸色红得比较快,消退得也比较快。这种人是体内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越多,活性越高,人就越能喝酒)都非常活跃,这种人喝酒比较厉害!如果你冲动要和这类人拼酒,那你得找个人陪在你身边,免得喝飘了没人扶只能扶墙,不要勉强自己。此类天赋异禀的人不常见,但不能说没有,遇到了甘心认输就行,酒怂不丢人!

第二种是比较常见,每个人应该都遇到过,就是喝酒完脸比较红,而且很难消退。只喝很少量的酒脸上就桃花朵朵开。此类人酒量一般,能不喝尽量不喝,实在要喝要点到即止,你的乙醛脱氢酶含量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引起体内乙醛含量升高,容易中毒。

第三种人,他不管喝多少酒,脸不红心不跳,你以为他很会喝酒,但其实这种人很恐怖,他体内的两种酶活性都不太高,很难分解酒精。喝的很多引起脸红一般是因为体内乙醛过高引起激素分泌失调而导致,说明这种人乙醇脱氢酶有些问题,喝的时候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体内的酒精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说晕就晕,严重者生命垂危。

这只是大概估测你的酒量和验证下你是否适宜喝酒,仅供参考,生活中社交都少不了酒,有些场合无可避免,可在饮酒前吃含糖类或脂肪类的食物,减慢酒精吸收的速度,可适当增加酒量不易醉。但过量饮酒必伤身,对处理酒精的器官——肝脏尤其有负担,长时间过量饮酒,容易肝损伤,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不可小觑。

不管你是那类人,最好做到:好酒不贪杯,微醺胜买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