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催化下 苯酚跟甲醇生成酚醛树脂
(1)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是苯酚和甲醛利用C-H键加成羰基生成邻羟基苯甲醇,酸溶液中邻羟基苯甲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 (2)实验装置采用沸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沸水浴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加快反应速率,及时蒸出反应产物, 故答案为:沸水浴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加快反应速率,及时蒸出反应产物; (3)反应有大量热放出,苯酚、甲醛溶液易挥发,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还对对挥发的反应物起冷凝回流作用. 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苯环连上-CH2OH基团后为苯甲醇,属于醇类,不属于酚,若苯环连上-OH后就是苯酚了,酚一定要有苯环与(酚)羟基直接相连的结构
芳香烃是具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即只含有C、H两种元素,因此苯甲醇不属于芳香烃,而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先说苯酚和甲醇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可以和苯酚反应.
如: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
【原理】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过量时生成线型热塑性树脂;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过量时生成体型热固性树脂.
【说明】 (1)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要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慢.要使生成的树脂冷却后呈固体,必须加热半小时以上.(2)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是逐渐生成体型树脂的.开始生成的液态物是可溶于酒精、丙酮和碱性水溶液的树脂,叫做甲阶树脂
接着说苯酚和醇,既然有酚羟基,那就表示可以酯化(高考不要求!)
我记得是不是人教课本苯酚和乙醇的反应在课后习题出现过,在乙酸酐做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实现?
或者说单纯的烷基化反应,在硫酸催化剂条件下,苯酚先于浓硫酸磺化生成酚二磺酸,酚二磺酸再与乙醇酯化生成酚二磺酸二乙酯
再说甲醇和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能缩聚或者醛醛之间歧化,肯定可以反应的.
100°也不行吧?有机反应是持续加热,不单单是一个温度.弱酸弱碱更无从谈起啊
苯酚分子中,酚羟基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所在的P 轨道与苯环共轭大π 键的π 电子轨道相互交盖而形成一共轭体系,使氧原子上的P 电子云向苯环转移,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苯环得到活化,使得羟基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氢原子活泼性增强,甲醛分子中,由于氧原子的吸引
在酸( 常用浓盐酸) 催化下,由于酸性催化剂抑制了苯酚的电离,降低了酚羟基氧原子孤对电子与苯环的共轭作用,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不多,酸的催化作用增强了甲醛和羟甲基苯酚的反应活性,当苯酚过量时,苯酚主要在两个邻位起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它们之间相互脱水缩合成线型酚醛树脂( 粉红色)。
苯酚使用注意事项
苯酚具有毒性和较强的腐蚀性,不同浓度的苯酚溶液和制剂有不同的作用,使用时一定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或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高浓度苯酚误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甘油或植物油清洗皮肤,或用大量水冲洗。
如果苯酚滴溅到眼中,用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至少10~15分钟,苯酚溶液不能在皮肤上大面积使用,也不适用于大的创口,多次使用苯酚消毒,可使针织品变黄、橡胶制品变脆、油漆剥蚀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苯酚、百度百科-甲醛
酯就没这么稳定了 酸碱都可能坏wjj_00(站内联系TA)你可以用苯卤素 和甲醇钠反应
也可以用苯酚和 烷基卤化物反应zuodan163(站内联系TA)苯酚能与苯甲醇发生反应.苯酚和甲醛是生成酚醛树脂,应该是向那个方向去的,而不是生成醚,成醚可以用苯酚钠和卤代烷烃.
醚键比酯稳定多了,一般情况都不会被破坏,酯是很容易水解的,有酯的环境下一定要注意PH值.
苯酚与甲醛反应,浓盐酸催化剂,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和醛基氧缩去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称式为nC6H5OH+nHCHO==>-[(C6H3OH)-CH2-]n-+nH2O。
苯酚
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甲醛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化学式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 ,又称蚁醛。 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一般是35%-40%,通常为37%,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具有还原性,尤其在碱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7%-73%(体积),燃点约300℃。
甲醛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
甲醛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下,易被还原为甲醇;氧化时可生成甲酸或二氧化碳和水。甲醛为强还原剂,在微量碱性时还原性更强,在空气中能缓慢被氧化成甲酸。
缩合反应
甲醛自身能进行缩合反应,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能与醛和酮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容易与氨或胺化合物缩合,例如与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与尿素缩合生成二羟甲基脲。甲醛与合成气缩合,可生产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