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锌铁铜和稀盐酸反应溶液颜色会怎样变化
镁,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镁,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颜色不变,透明无色;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溶液为浅绿色.
Mg+2Hcl=Mgcl+H2(g)
Zn+2Hcl=Zncl2+H2(g)
Fe+2Hcl=Fecl2+H2(g)
在常态下锌是银白色固体,稀盐酸是无色透明状液体,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入盐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主要现象是锌的表面变暗并产生气泡,锌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化学式是:Zn+2HCl→ZnCL2+H2 ↑
黑色就是锌的小颗粒给你的感觉。锌粉
黑多金属有此特性。比如铁块,表面是金属光泽白色,但是铁粉就是黑色的了,光线被金属粉吸收了
下列常见的几种反应特别情况:
1.镁多称为镁条,多为银白色条状 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2.铁 粉末为黑,固体为银白色.和盐酸反应溶液变成绿色,有气泡冒出.
3.铝为银白色 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4.锌为蓝白色 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5.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 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6.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 和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这些物质和盐酸反应都有气泡冒出.
二.不能跟盐酸反应的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后的物质:铜,汞,银,铂,金.
1.铜 紫红色
2.汞又称水银 白色
3.银 银色
4.铂 白色
5.金 金色
铝 金属迅速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迅速变热
锌 金属溶解,有气泡产生,试管慢慢变热
铁 金属缓慢溶解,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要包含金属溶解,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化三个方面
1.锌和稀硫酸: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2.铁和稀硫酸: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3.镁和稀硫酸: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4.铝和稀硫酸:现象:有气体生成。
5.锌和稀盐酸:现象:有气体生成。
6.铁和稀盐酸: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7.镁和稀盐酸:现象:有气体生成。
8.铝和稀盐酸:现象:有气体生成。
扩展资料:
镁、锌、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
2、铁和稀硫酸:
3、镁和稀硫酸:
4、铝和稀硫酸:
镁、锌、铁、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盐酸:
2、铁和稀盐酸:
3、镁和稀盐酸:
4、铝和稀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硫酸
锌与稀盐酸溶液发生反应时,锌会逐渐溶解,同时锌的表面会产生许多细小的气泡,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的表面的气泡会不断变大并跑出溶液,产生的气体会略带有刺激性气味稀盐酸溶液会始终保持无色的状态。
稀盐酸溶液
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指的是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稀盐酸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稀盐酸的化学式是HCl,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应该置玻璃瓶内,密封保存。
稀盐酸和活泼的金属反应会生成盐和氢气,锌与稀盐酸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除此之外,稀盐酸溶液和铁、镁、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Fe+2HCl=FeCl 2 +H 2 ↑;
Mg+2HCl=MgCl 2 +H 2 ↑;
2Al+6HCl=2AlCl 3 +3H 2 ↑。
而常见金属与稀酸反应且有色的仅有:Fe+2HCl→FeCl(2)+H(2)↑,生成亚铁离子(绿色),
而常见金属与浓酸反应的就有: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铜离子(蓝色).
镁与稀硫酸和稀盐酸:
金属迅速溶解,并有大量气体放出 产生大量的热
锌与稀硫酸和稀盐酸: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铁与稀硫酸和稀盐酸: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铝与稀硫酸和稀盐酸:
金属缓慢溶解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
现象基本相同 只是由于金属活动性不同 则反应速率不相同 所以有些区别
和酸溶液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的金属有镁、锌、铝
铁和酸溶液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