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取稀盐酸?
由于石墨电极不耐剥蚀,因此美国生产厂家使用新电极即钛电极,外层有铂、钌或铱。
在电解中得到的氯气最初只是用于制取漂白粉等,只是到1912年,卡斯特勒—克尔勒制碱公司才开始利用氯气在氢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
盐酸虽然早在7—8世纪由阿拉伯的炼金术士们在制造王水中就已制得【王水是1体积浓硝酸和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当时是利用蒸馏绿矾(硫酸亚铁)得到的硫酸添加硝石(硝酸钾)和天然氯化铵制得的】。但作为单独的盐酸是17世纪比利时医生赫尔蒙加热食盐和干燥的陶土首先取得的。1658年,德国化学家格劳伯将氧化钠与硫酸作用制得它。18世纪末,路布兰制碱法生产过程中得到副产品盐酸。利用电解食盐水除生成氧氧化钠外又得盐酸,可谓是一“电”两得。
关于将氢气和氯气直接合成氯化氢气体问题,1897年法国化学教授高蒂埃和海里埃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将两气体混合物放置在黑暗中15~16个月未见任何变化,在一般光照下缓慢化合。在强烈灯光下反应迅速加快,而在日光下发生爆炸。1902年英国化学家密勒和鲁塞尔发现,将这两气体预先干燥后混合在日光下不发生爆炸。因此将氢气与氯气直接合成氯化氢气必须预先干燥。
燃烧器是用两根同心管构成。干燥的氯气从下边的内管进入,干燥的氢气由外管进入。如果外管通氯气,内管通氢气,燃烧后余留氯气,氯气影响工人健康,并对工厂附近的居民和农作物有害。氢气和氯气合成时产生大量的热。生成的氯化氢气要经过冷却后用水吸收获得盐酸。
我国企业家吴蕴初(1891—1953年)1929年在上海创办天原电化学工厂,首先在我国利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并利用副产品氯气和氢气合成盐酸,用于制造味精,还利用氯气制造漂白粉、氯酸钾、火柴等。
从细口瓶倒取盐酸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到盐酸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污染和腐蚀标签。同时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盐酸后,立即盖上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并且标签向外。
在浓盐酸中加水稀释到这个浓度就可以
操作步骤:
1、注入浓度为36~37%的浓盐酸9mL
2、注入1000mL水
3、摇匀,使浓盐酸与水混合
4、密闭储存
5、完成配置
要配制1升0.1mol/L的稀盐酸,需要12mol/L的浓盐酸的体积是,1000×0.1/12=8.3毫升。
即量取浓盐酸8.3毫升加水稀释到一升溶液即可。
(据说不能买,不是因为它是危险品,其本身不危险,
而是它是易制毒化学品。需要禁毒大队的备案)
我有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最简单的:
原料:明矾,食盐(一般苏果等超市都有卖)
明矾,食盐混合溶于水,直到任一组分都不能溶于水
溶液中含K+,Al3+,SO42-,Na+,Cl-
加热溶液,收集所得气体,
由于Al3+水解,HCl为挥发性气体,发生反应:
Al3+ +3H2O +Cl- =Al(OH)3 +HCl
将收集所得气体溶于少量水即可。。。。。。。
楼下说得不准确,
条件是蒸干
ALCl3蒸干后得到是氧化铝
HCl自然全部挥发出来啦!!!
当然KAl(SO4)2和NaCl都要求100℃饱和混合溶液
以求高的浓度
溶于微量水即可(水主要是冷凝所得,把试管放入冷水)
化学方程式忘配平了
Al3+ +3H2O +3Cl- =Al(OH)3 +3HCl
(收集的HCl气体源于这里)
4Al(OH)3====2Al2O3+3H2O
直接电解氯化钠就行了???电解很麻烦的!!!
两个电极气体都要收集,还要把H2在Cl2燃烧
家里条件达不到!!!
直接电解氯化钠就行了???电解很麻烦的!!!
两个电极气体都要收集,还要把H2在Cl2燃烧
家里条件达不到!
A、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用,不可用于量取液体,故错误;
B、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以用于取20ml稀盐酸,故正确;
C、普通漏斗适用于向细口容器中增加液体,不可用于量取液体,故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不可用于量取液体,故错误;
故选B.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有三种方法:二氧化氯法、重水水解法、氯化钠与浓硫酸供热法。三种方法具体如下:
1、盐酸主要由氯化氢溶于水来制备。而氯化氢可以通过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作用来制备。反应方程式为:
2、用重水水解氯化物(如三氯化磷、二氯亚砜等)或酰氯,可以得到含有氘的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3、用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起反应,不加热或稍微加热,分别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然后在500℃到600℃的条件下,继续起反应而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
扩展资料
除了实验室制法,氯化氢在工业上有以下制法(电解法):
1、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
2、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
3、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氢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measuring cylinder or graduated glass) 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2.专用仪器:
(1).台秤(或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或量杯)、容量瓶、移液管、胶头滴管 、表面皿。
2.固体药品:
2.液体药品:
3.操作步骤:
1.计算: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
4.转移: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到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到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之刻度线。
4.影响配制溶液:
1.称量时引起误差。
2.未将烧杯洗涤,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3.转移时不小心溅出溶液,导致浓度偏低。
5.安全注意:
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
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NaCl + H2SO4(浓)微热= NaHSO4 + HCl↑
2NaCl + H2SO4(浓)加热= Na2SO4 + HCl↑
利用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