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次氯酸的杀毒原理?
次氯酸化学式是HClO,由于其中Cl原子是+1价,不稳定,容易被还原为-1价,在阳光下就可以自然分解:
2HClO = 2HCl(盐酸)+O2(氧气).
容易被还原的物质即具有强氧化性。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如过氧化钠、二氧化硫等)的物质都可以用作消毒剂。这类物质容易氧化有机物,使细菌、病毒的结构被破坏,达到杀菌的目的。
做个实验就知道:把手泡在氯水里,一会儿就烂了。化学实验室里不允许用手接触金属钠、过氧化钠和苯酚,都是一样的道理。
84消毒液: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漂白水(bleach)”。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和快速的杀菌作用,价格又便宜,其实真的很值得推荐做家庭日常消毒。因为非常的便宜,但是气味极大!没有稀释使用的话容易导致中毒。目前主要的品牌是蓝月亮大绿瓶。不适合房间消毒,适合比较大面积的开放式走廊通道,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家庭养宠物的不要使用。
使用注意:
封闭空间不要使用:汽车内
家庭养宠物的不要使用,容易中毒。
次氯酸钠如与尿液直接接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不建议冲洗厕所。
滴露、奥秘,威露士消毒液
这些产品常用于衣物消毒,比较贵,主要成分是 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 ,气味好很多,对人体安全,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可以有效灭活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分支杆菌和一些病毒有一定效果。有文献[7]用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 MHV,冠状病毒的代表种)来模拟SARS病毒,0.12%的PCMX可以在30秒内将病毒滴度降低到原先的千分之一。但是:PCMX会导致猫的中毒!!!而且猫会疯狂去舔,比84后果严重,家里有猫,谨慎隔离使用。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卤化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作为防腐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不同的消毒液适用的范围不一样,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从经济实惠好用的角度出发:
1.室内,选择苯酚类消毒液,可用于皮肤、家居等消毒,基本满足所有室内需求。
2.室外,选择次氯酸类消毒液(84消毒液),经济实惠,适合大面积消毒,缺点有刺激性气味,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避免沾染有色织物。
一、种类
最有效的消毒药有10%苯及苯酚、去污剂、次氯酸、碱及戊二醛。
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
简述几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
1.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也叫火碱,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消毒药,常用浓度为2%-3%。因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不建议在猪舍内部使用,适合用于消毒池或者猪舍外的环境消毒。
猪场入口处的消毒池应为进出车辆车轮的两个周长以上,以确保车轮能全部得到消毒,宽度应与入口大门等宽,深度为浸入车轮轮胎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最小不得小于15厘米。猪场大门处最好设置喷雾消毒装置,对车身、车底进行细致、彻底的消毒。消毒池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可以适当增加到5%-8%,以加强消毒效果。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要穿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避免被灼伤。
小型养殖场,如果没有配备消毒池,可将火碱直接铺在大门外,宽度与门口等宽,长度约为进出车辆车轮的两个周长以上,厚度约为5厘米,也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2.漂白粉
漂白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有一定的氯臭味。其消毒作用与其有效氯含量有关,因此在使用储存的漂白粉前,需要先测定其有效氯含量。一般来说,有效氯含量低于16%时,不宜用于消毒。
漂白粉可用于养殖场内的路面和粪污消毒。用于砖地或水泥路面消毒时,可将漂白粉均匀地撒在地面上,再用喷水壶进行洒水;泥地可用10%-20%的漂白粉混悬乳,将泥土与混悬乳混合处理;用于粪污消毒时,可按照漂白粉与粪污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漂白粉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宜用作金属物品的消毒。
3. 苯酚
为白色或淡红色的洁晶块,有特殊的臭味,易溶于乙醇、甘油等有机溶剂中,主要用于环境的消毒。其消毒能力受环境中有机物的影响很小,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防控非洲猪瘟的消毒药品。
4.戊二醛
戊二醛消毒具有广谱、强效、速效、低毒等特点。因其价格较贵且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所以常用来对器械消毒,其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
二、疫点内饲养圈舍清理、清洗和消毒。
1、对圈舍内外消毒后再行清理和清洗
2、清理污物、粪便、饲料等
3、对地面和各种用具等彻底冲洗,洗刷圈舍、车辆,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
5、对饲养圈舍、场地、车辆等采用消毒液喷洒的方式消毒
6、饲养圏舍的饲料、垫料等作发酵或焚烧处理
7、粪便等污物作化学处理后深埋、堆积密封或焚烧处理
三、交通工具清洗消霉
1、出入疫点、疫区的交通要道设立临时性消毒点,对出入人员、输工具及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2、疫区内所有可能被污染的运载工具应严格消毒,车辆内、外及所有角落和缝隙都要用消 毒剂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不留死角
3、车辆上的物品也要做好消毒
4、从车辆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和粪便要作无害化处理
四、生猪交易市场消毒清洗
1、用消毒剂喷洒所有区域
2、饲料和粪便等要化学处理后深埋、发酵或焚烧
五、生猪屠宰,加工,储藏等场所清洗消毒
1、所有带毒生猪及其产品都要化学处理后深埋或焚烧
2、圈舍、过道和舍外区域用消毒剂喷洒消毒后清洗
3、所有设备、桌子、冰箱、地板、墙壁等用消毒剂喷洒消毒后冲洗干净
4、所有衣服用消毒剂浸泡后清洗干净,其他物品都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消毒
5、以上所产生的污水要经过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六、消毒频率
疫点消毒1天3-5次,连续7天,之后1天一次,疫区内疫点以外的区域每天消毒1次,持续消毒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