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拉伸强度和拉力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一般指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2、拉力:形变随力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异,使物体延伸的力。
二、表征不同
1、拉伸强度: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2、拉力:在弹性限度以内,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扩展资料:
拉伸强度的计算: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
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力
(1) 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以σ 1 (MPa = 1N / mm 2 ) 表示,按下式计算:
F ——最大负荷、断裂负荷、屈服负荷, N
b ——试样宽度, mm
d 一一试样厚度, mm
(2) 断裂伸长率ε 1 ( % )按下式计算:
式中 G 0 —试样原始标线间距离, mm
G —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 mm
(3) 弹性模量以 E 1 (N / mm 2 ) 表示。为了计算弹性模量,通常要作出应力—应变曲线,再从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按下式计算弹性模量 E 1 :
式中 σ——应力, (N / mm 2 )
ε——应变, mm / mm
(4) 实验数据的处理。
σ 1 取三位有效数字 ( 薄膜取二位 ) ,ε 1 、 E 1 ,取二位有效数字,起码三个有效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实验结果。
计算公式: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mm)。
测试设备为: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
拉伸强度的计算: 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
参考,百度百科
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拉伸强度越大,弹性模量越大,正比关系,证毕。
(3)应用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二、概论剪切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代号σc,指外力与材料轴线垂直,并对材料呈剪切作用时的强度极限。以平方毫米为单位,在这个面积里所受到的单位压力称为剪切强度。千牛顿除单位面积,kN/mm&sup2。
剪切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不锈钢复合板的剪切强度是指两种金属的复 不锈钢复合板合界面承受剪切力的能力。国家标准(GB/T8165-2008)规定,不锈钢复合板剪切强度为210MPa。在生产实践中,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的剪切强度可以达到345MPa。剪切强度的大小表示不锈钢复合板的覆层和基层结合的牢固程度。而结合越牢固,不锈钢复合板的工艺性能越优异。因此剪切强度是不锈钢复合板最重要的技术指标。除了剪切强度以外,不锈钢复合板其他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性能,内外弯试验等。
三、在胶粘剂上的应用剪切强度表示粘接型胶黏剂在受切线方向的应力时单位面积上的最大断裂负荷。根据受力方式可分为拉伸剪切强度、压缩剪切强度、扭转剪切强度、弯曲剪切强度等几种,其中拉伸剪切强度最常用。拉伸剪切强度测定试片一般为125cm×20cm×2ram,采用单面搭接,搭接面长约15ram。测定时试片经过表面处理后,将胶黏剂均匀涂在试片上,然后将两片试片叠合,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固化,两片试片叠合后宽度方向的错位不超过0.5mm。试片在拉伸试验机上以lOmm/min的恒定拉伸速度施加负荷,直到试片胶层破坏为止。记下试验机刻度盘上的破坏负荷,并按下式计算剪切强度(W):W=P/F=P/ab式中,P为破坏负荷,NF为搭接面积,cm2a为搭接面长,cmb为搭接面宽,cm。测试片不少于五对,搭接面积应根据每对试片破坏后实际测量的数值进行计算,精确到0.01cm2。在较高、较低温度下长期工作的胶黏剂应测不同温度下的强度。
一般校核齿轮强度,主要是校核其弯曲强度,就是一个齿的。
关于齿面,用塑料的,只能是看看材料本身的硬度,耐磨性等。
如果你担心齿轮结构有问题,用公式算就不方便了。用软件帮助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