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是否可以不加?为什么
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三价铁离子水解强烈,加盐酸降低水解使溶液稳定。防止氯化铁水解变质。加入H+,抑制水解。防止Fe3+水解。加酸后H+浓度变大平衡逆向偏移(即向左)保证溶液中Fe3+浓度,否则都变成Fe(OH)3沉淀了就不能叫溶液了啊。而反应液中不能加H2SO4是因为不能引入杂质。
盐酸(hydrochloricacid)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盐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的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
测定的溶液中为什么要加入盐酸,醋酸钠和醋酸
加醋酸-醋酸钠是为了制造一个弱酸性环境,使铁离子保持离子状态,一般称这个为缓冲剂,其pH值一般在4~6之间,超过6就不好了; 醋酸钠,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123℃时失去结晶水。
盐酸加入醋酸钠中会有醋酸生成,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醋酸钠。如果要标定醋酸溶液,建议用标准溶液硝酸铅。
硼砂的碱性强,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恰好可行;醋酸钠碱性太弱,未能恰好反应之时甲基橙就已经变色,用酚酞作指示剂误差就更大。
不能通过人眼观察指示剂的方式确定终点,由于人眼观察指示剂变色需要在一滴内溶液有0.2-0.3的pH变化,计算可知需要c×K大于10^(-8)。K为酸或碱的解离常数,c为浓度。醋酸钠为弱碱,pKb大于9,这就需要c大于10mol/L,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滴定或电导滴定,这些仪器的灵敏度比人眼大多了。
1、盐酸加入醋酸钠中会有醋酸生成,构成了缓冲溶液。
2、不能通过人眼观察指示剂的方式确定终点,由于人眼观察指示剂变色需要在一滴内溶液有0.2-0.3的pH变化,计算可知需要c×K大于10^(-8)。K为酸或碱的解离常数,c为浓度。醋酸钠为弱碱,pKb大于9,这就需要c大于10mol/L,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滴定或电导滴定,这些仪器的灵敏度比人眼大多了。
若含有碳酸根离子,也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可以加入agno3检验有cl离子存在.因为hno3具有氧化性和酸性,可以先与其他杂质阴离子反应驱除诸如co32-和so32-和亚磷酸根等,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阴离子干扰。还有就是沉淀具有包裹作用,特别是ag3po4
.且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硝酸。
加入Hcl使甲基红溶液主要以HMR的形式存在,而加入NaAc使甲基红溶液主要以MR-的形式存在,加入HAC是使之存在酸性环境,测不同PH下的酸离解平衡常数做准备。
盐酸
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浓盐酸(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盐酸
粗盐中加入稀盐酸并使呈微酸性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碳酸根和氢氧根,过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时会挥发出去,不会引进新杂质。
将滤纸折叠后用玻璃棒蘸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扩展资料:
溶解的时候粗盐固体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
过滤的时候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
蒸发的时候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粗盐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