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二醇 > 正文

用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酯多元醇是固体还是液体状态

俊逸的心锁
发嗲的睫毛
2023-01-27 20:52:41

用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酯多元醇是固体还是液体状态

最佳答案
粗暴的河马
爱撒娇的黑裤
2025-07-09 23:20:23

用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酯多元醇是固体还是液体状态

聚酯的制备采用间歇法,多元醇与二元酸或酸酐在140~...6-已二醇或乙二醇制得的聚酯二醇为蜡状固体,得到的...由带侧基的二醇制得的聚酯如PMA和PPA常温呈液态

最新回答
感动的绿草
美丽的自行车
2025-07-09 23:20:23

多元醇的物性取决於二元醇,1.3BG 与 1.4BG的OH位置不同结晶性就不同

应该很难完全取代, 目前1.4BG单价处於不合理状况,一般二者价格是相当的

其实也可能使用1.3BG开发出来更佳用途之多元醇

炙热的板凳
怕孤独的柠檬
2025-07-09 23:20:23
1、增塑剂 (tk'aiz_l=

1.1概况 4&r K]v$s5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用助剂中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品种,其产量约占塑料助剂的60%,主要用于软质聚氯乙烯制品,消耗量约占其总量的85%,还用于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树脂、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酰胺等。增塑剂的作用是使聚合物软化、增加柔韧性,并降低熔体温度,便于成型加工的一种助剂,它通常是一种不易挥发的高沸点液体有机化合物,少数是低熔点固体。增塑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间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癸二酸酯类、磷酸酯类、硬脂酸酯类、月桂酸酯类、柠檬酸酯类、油酸酯类、偏苯三酸酯类、环氧类衍生物、磺酸类衍生物、马来酸酯类、富马酸酯类、衣康酸酯类、多元醇衍生物、含氯增塑剂、聚合型增塑剂等。 xMLp#

2007年的产能为250万吨/年,产量为115万吨,消费量达150万吨,进口41万吨,出口仅2.3万吨。进口量较2006年同期减少4.6%,其中DOP270760.7吨,较2006年同期减少0.3%;DBP进口110.179吨,较2006年同期减少88.9%;DINP及DIDP进口94623.56吨,较去年增加了24.7%。由此可见,除DINP、DIDP外,增塑剂的产、销和消费量全面下滑[9,10]。 iv>uk]/w

目前我国增塑剂市场消费结构大致为:革制品占17.5%,泡沫制品占9%,薄膜制品占35%,鞋类占18%,电线电缆占7.5%,其它制品占13%。 `>/bACi-

20万吨/年装置以上的企业有3家,10万—20万吨/年装置的企业有4家,5--10万吨/年装置的企业有6家,1--5万吨/年装置的企业有10家,今后几年,一些规模较少、设备、工艺落后的企业还会转产或倒闭,产能更加集中,但增长的幅度会逐渐变小,估计到2010年,随着PVC树脂的供过于求,增塑剂的消费量也会下降,最高的产能约为260万吨/年。2008年产能和消费量增长幅度开始减小,产量则以5%-10%的速度增长。RoHS、WEEE双指令的影响下,增塑剂工业的产品结构已开始发生变化,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产量已由2003年的4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24万吨/年,DINP由5万吨提高到14万吨/年,柠檬酸酯类和偏苯三酯类的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我们应重点发展柠檬酸酯类、植物油基、聚合物型、环己烷二酯系列增塑剂和离子液体等无毒环保型增塑剂。 8p(~iNu9%i

1.2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 K#('#ya

(1)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像脱缰的野马,涨幅高达50%,拉动下游化工原料价格的攀升,挤压了增塑剂下游产品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原材料丁、辛醇价格高于DOP价格,使行业步履维艰。 NH=3'gJ3

(2)欧盟出台限制邻苯类增塑剂在包装、医疗、玩具等制品中的使用以及环保法案的实施,造成我国塑料制品出口受限,出口量大幅度降低,影响了市场对DOP等邻苯类增塑剂的需求量。 ,Ina!@gW*

(3)我国出台降低出口退税政策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严重打击了下游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SI-eH

(4)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但挤占了增塑剂的市场消费量,而且极大的扰乱了市场秩序。 E,d}g>'5p

(5)增塑剂进口量和在华外资企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一半,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 1^ju JF`

(6)国家出台节能减排政策,加大了环保治理力度,加之能源涨价,运力紧张,以及国家对化学危险品的生产、运输整顿,均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定的负面影响。 do:so[c.~

(7)行业内部缺乏沟通与合作,抢购材料、打压价格,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 $0k|

上述原因造成市场需求降低,生产能力大量闲置,行业效益低下。增塑剂行业受制两头,一方面原料供应紧张,,而另一方面产品销售困难,行业生产厂家开开停停,行业开工率不足50%,使成本大幅度上升,可以说2007年是增塑剂行业感到压力最大的一年[10]。 U}?<O

从整个宏观形势和市场态势来看,2008年形势更不容乐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力,增塑剂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增塑剂市场的长期低迷,也将拖累苯酐市场。 )~ ?x

1.3行业发展的重点课题 %e}f:-N

1.3.1加快酯化催化剂研发步伐 af#x61h1

REACH法规也会考验增塑剂的质量,由于我国增塑剂的合成工艺落后,重金属含量较高,很难通得过上述指令、法规,因而将会对出口产品受到影响。应加快开发催化效率高、排污少、废水易处理的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增塑剂产品质量、改善工业生产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此,今后要采用新的酯化催化体系,例如固体超强酸、稀土固体催化剂、固载杂多酸固化催化体系或其它固体酸催化剂。 G k+4'Z:R

1.3.2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i"Ljg1M

我国增塑剂的产品结构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比例高达80%,氯化石蜡约占11%,其它增塑剂仅9%,应予以调整。由于大豆油价格和原料来源稳定,产品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一些小企业纷纷上马,但质量参差不一;我国偏苯三酸酯资源丰富,生产工艺成熟,偏苯三酸酯适用于耐高温(105℃)电缆料,有望得到较快发展,;对苯二甲酸、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己有多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但因价格因素而迟迟得不到发展,应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E %\

对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环氧大豆油、对苯二甲酯类等无毒、环保增塑剂的研究和生产,应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8H<F9lA

1.3.3开发功能性增塑剂 .W%LeIV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是一种防潮增塑剂,可使塑料表面收缩致密,起到防潮和防止增塑剂挥发的作用,该产品国内已有小规模生产,应改进工艺、扩大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癸二酸二己酯为低挥发度耐寒增塑剂,具有无毒、透明、粘度低等优点,常用于农膜、电线电缆、人造革及冷冻包装材料,目前的酯化工艺对环境污染大,产品中杂质多,影响产品质量,应改变催化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W6os/O,O,

�耐霉菌增塑剂苯甲酸酯(苯甲酸二乙二醇酯、苯甲酸二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丙二醇酯与聚氯乙烯、聚乙酸乙酯等很多合成树脂有很好的兼容性、耐油、耐抽出、耐污染性和加工性能,挥发性和迁移性小,可改善其加工性、降低熔体温度和缩短加工时间,是较理想的增塑剂,常用作高填充地板料的压延和挤出,但其耐霉菌性差。若将苯甲酸酯与二苯甲酸酯按特定比例混合,则除保留其上述性能外,还具有极好的耐霉菌性。二苯甲酸酯中半酯量(即羟值含量)越高,耐霉菌性也越好。�� Upq 1YB

1.3.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4e!oHXI

①我国高碳醇原料充足,增塑剂行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原料优势开发新品种。例如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即810酯),产品增塑效率高,耐热性、耐挥发性、耐候性、卫生性和制品透明性均优于DOP,可作为主增塑剂使用,在性能要求高的PVC制品中可替代DINP、DIDP、DOA,DOS等增塑剂; 8N|XZl1F

②我国石蜡资源丰富,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成熟,可发展高氯含量氯化石蜡和高分子长链氯化石蜡; Z<Jql

③我国乙二醇年产量已超过300万吨,副产二乙二醇等多元醇,价廉易得,应开发苯甲酸二乙二醇酯等价格低、挥发性小、低毒的增塑剂。 /Mc@$w

④国内柠檬酸原料丰富、供过于求,应该重点研究其酯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建设大型乙酰柠檬酸酯生产装置。ATBC可作乙烯基树脂和纤维素塑料的主增塑剂,它具有无毒、抗霉菌、无味、价廉等优点。以往用硫酸作反应催化剂对设备腐蚀严重,改用固体氯化物后,催化效果好,且可重复利用,从而减少了设备的腐蚀、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KL.T2

⑤环氧大豆油的原料来自农副产品,我国已掌握规模生产技术,但在环氧值、色泽等质量指标上应有所提高。 8}V*u`)

1.3.5废弃聚合物的回收利用 a Ez*")$

我国的热塑性聚酯产量在二千多万吨,每年有500多万吨回收料,因而对苯二甲酯类原料来源丰富,我们要积极利用它来制造对苯二甲酯类增塑剂。用涤纶废丝制备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DOTP是一种新型增塑剂,其挥发性、电性能皆优于DOP,耐低温、抗抽出、耐热,是PVC较理想的增塑剂,广泛用于耐高温电缆料、汽车零部件、家具和装饰材料。将涤纶废丝进行碱催化剂醇解或稀土复合催化剂醇解、蒸馏、酯化或酯交换即制得DOTP。利用植物油基生产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型增塑剂,例如天然多元醇类增塑剂、环氧化油脂类。先进催化合成环氧化大豆油的技术采用,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可得到环氧值在6.4%~6.9%之间的高环氧值产品[11]。 UySvP

1.3.6提高增塑剂的配伍性,拓宽增塑剂的应用领域 Vd)Txs0BX

开发复配产品,利用各种增塑剂的兼容性、协同性和互补性,搞好复配产品,以提高增塑效率,满足特殊功能要求;扩大增塑剂应用领域,增塑剂在橡胶、涂料、胶黏剂、防水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炸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今后要着力扩大其应用领域。 0j-Dw:Qs

1.4开发新产品 )O91%7G

(1)高分子类增塑剂除国内已有的聚酯类增塑剂外,还有聚己二酸二丁酯、聚辛二酸二丁酯、等经改性后成为高分子增塑剂;乙烯-SO2共聚物、乙烯-CO共聚物、EVA-CO共聚物等都是PVC的优良高分子类增塑剂;和PVC兼容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中不含酯基、羰基,但能和PVC发生强烈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长效高分子增塑剂,如丁腈橡胶(NBR)、氯化聚乙烯(CPE,含氯量大于48%)。 LGRGk8 _

(2)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DMEP)DMEP挥发性小,可作为纤维素树脂、乙烯基树脂、合成橡胶的增塑剂。其增塑制品光稳定性、耐久性、耐油性较好,且耐低温性、耐腐蚀性优。可用于各种胶片片基,聚氨酯胶辊、密材件和耐磨件等。 8t,|jaC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DOP在防雾性、耐高温性和耐水性方面难于适应汽车、电缆及防水建材工业的特殊要求,而DIDP与PVC、硝酸纤维素(CN)、聚苯乙烯(PS)、乙基纤维素等产品兼容性较好,与DOP相比,其加热减量小,抗老化性优,体积电阻率高,抗水、耐油性优。在同样用量下,制品硬度高、挥发性和迁移性小,电性能优良,因而世界市场已有向使用DIDP转移的发展趋势。 8uacan

(4)增塑剂810酯810酯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C8~C10正构醇混合酯或邻苯二甲酸正辛、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良的直链醇酯类新型增塑剂。810酯的LD50<65mg/kg体重(低于DOP),增塑性能与溶解度参数与DOP相当,挥发损失量小于DOP的正直链醇酯。810酯适合于耐久性、低温性的制品,作为主增塑剂用于软质PVC人造革、片材、薄膜、管材中,也用于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纤维素塑料、有机玻璃和合成橡胶等。 1I1Z9,-

(5)苯萘满丁烷(PTB)与PVC兼容性好,热稳定性高,具有优良的低温挠曲性、低挥发性,可代替DOP作主增塑剂。P吨B使用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萘和萘满为廉价原料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PTB可替代30%~80%DOP的制品性能相近。 lZ~ cB4

(6)季戊四醇二乙二醇C5~C9酸酯它兼具季戊四醇酸酯和二乙二醇C5~C9酸酯的功能,为性能独特的多元醇酯,其耐热性、耐老化性、耐抽出性、耐低温性、兼容性都很好,挥发性低,价格低。 .d >vHtyN%

(7)苯甲酸二乙二醇C5~C9酸酯其为无毒、耐寒、耐污染的增塑剂,与PVC兼容性好,增塑效果与DOP相近,挥发损失低,可作为主增塑剂使用。 `iY<6[bBw

(8)马来酸酯类马来酸二丁酯、二辛酯作为反应性增塑剂不仅可用于增塑PVC塑料制品,还可用于增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8D:>U1gLW

(9)生物降解型增塑剂利用植物油基生产的高效、无毒、可降解的环保型增塑剂,例如天然多元醇类增塑剂、环氧化油脂类,后者是由天然油脂与有机过氧酸环氧化反应而成的一类无毒、耐热、耐光稳定的优良。 XsF!_E

结实的蜻蜓
愉快的汉堡
2025-07-09 23:20:23

多元醇,即分子中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羟基的醇类。其通式为CnH2n+2-x(OH)x(x≥3)。多元醇一般溶于水,大多数多元醇都具有沸点高,对极性物质溶解能力强,毒性和挥发性小等特性的黏性液体或结晶状固体。其沸点、黏度、相对密度和熔点等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基本介绍中文名 :多元醇 外文名 :polyhydric alcohols 性质 :沸点高等 用途 :产醇酸树脂、清漆、聚酯树脂等 分子式通式 :CnH2n+2-x(OH)x(x≥3) 基本信息,用途,类型,性质,性质一,性质二,套用, 基本信息 用途 季戊四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木糖醇、山梨醇等多元醇可用于生产醇酸树脂、清漆、聚酯树脂、炸药等工业品及作合成干性油、胶黏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中间体。 类型 多元醇通常为季戊四醇、乙二醇(EG)1,2一丙二醇(11.,2- PG)、1,4_丁l二.醇(BDO>、1,67己:二:醇(.HD)、新戊二醇 (NPG)、二缩二乙二醇’(EG·)、一缩二丙二醇(I)P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甘油等。 结构对称性的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的聚氨酯胶黏剂有明显的结晶性,为得到的聚氨酯树脂为非结晶性,常采用1,2-丙二醇与乙二醇混合使用。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可改进胶黏剂的柔韧性, 二丙二醇也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柔韧性和耐蚀性。新戊二醇.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性质 主要是邻二醇的性质 性质一 可被高碘酸氧化 性质二 酸性条件下的 频那醇重排 套用 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性能也各不相同。 ①采用结构规整的多元醇所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强的结晶性和较高的粘接强度; ②带有侧链甲基的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亮度; ③用聚醚型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低的玻璃化温度、较好的柔韧性和耐水性能等。 选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分子结构的多元醇可合成不同使用性能的聚氨酯胶粘剂。 詹中贤主要研究了聚酯多元醇及聚醚多元醇对聚氨酯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不同类型及不同分子结构的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一些研究人员也利用电晕放电等方法来制备和改善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务实的御姐
还单身的黑米
2025-07-09 23:20:23
refnew(站内联系TA)乙二醇还原能力有限,但可以作为高沸点溶剂,控温一般用回流温度amian196266(站内联系TA)奇了怪,这么高温度回流,肼不会挥发干净吗?wwwbbb569(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amian196266 at 2010-06-07 16:49:04:

奇了怪,这么高温度回流,肼不会挥发干净吗? 我也有这个疑问?slowstar(站内联系TA)肼还原得很快的,扔进去,钴基本上就变黑了。slowstar(站内联系TA)S.S. Kalyan Kamal et al.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74 (2009) 214–218slowstar(站内联系TA)你查polyol process,很多这方面的文献,可惜我不是专门做这个的。xiao7(站内联系TA)不是很清楚,

多元醇本身就可以还原,可以不用肼。

另外,确实不一定沸腾,但回流法貌似还原很慢,需要长时间回流。

你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就ok了。

奋斗的画笔
感动的金毛
2025-07-09 23:20:23
现市场上国标防冻液主要选用乙二醇为原材料,乙二醇又分:涤纶级、工业级;

其中工业级乙二醇价格便宜、杂质多、颜色为淡黄色、有异味;

涤纶级乙二醇即为:浓度为99.9%的乙二醇,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无任何杂质,价格也相对较高。

粗暴的小兔子
阔达的羊
2025-07-09 23:20:23
扩链作用。

乙二醇是和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预混合反应制聚氨酯的。乙二醇主要起扩链作用。

醇类溶剂对于有机物具有渗透作用,渗入底层影响附着,影响大了聚氨酯漆面就开裂。

活泼的钢笔
无私的彩虹
2025-07-09 23:20:23
连原料都没有写全怎么写方程式,你做的是水性聚氨酯,这个是实际配方,方程比较多,出去链引发和链增长和链终止链转移等主要方程以外,还有很多副反应,其中乙二醇和甘油是一样的作为多元醇,不过甘油官能度高可以交联,主要反应就是氰与羟的反应

激动的画笔
洁净的火车
2025-07-09 23:20:23

近10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之态势。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65.69万吨,2000年达到195.7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4.40%。进入21世纪以来,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2002年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由于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乙二醇生产能力的增加,近两年,我国有多套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随着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内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4.0%,另外约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 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在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近期我国将有多套乙二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如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拟于2007年底建成一套18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拟于2007年底将现有的乙二醇生产能力扩建到20万吨/年,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拟于2008年新建一套10万吨/年生产装置,四川乙烯拟于2009年新建一套36万吨/年生产装置,镇海炼化拟于2009年新建一套65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天津乙烯拟于2009年新建一套42万吨/年乙二醇装置,长春天裕生物工程公司拟建一套1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安徽丰原宿州生化公司拟以玉米、木薯等淀粉质为原料建一套1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预计到2008年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68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420万吨,但与需求量相比仍有很大的缺口,即使装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也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要大量的进口,因此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有关企业除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乙二醇生产装置进行挖潜改造,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外;单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新建几套生产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妄图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是不现实的;发展多源头原料、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才是增强我国乙二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时刻谨记我国多煤少油少气的资源结构,大力发展煤化工、生物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意义也在于此。同时加大乙二醇在非聚酯领域的应用开发力度,逐渐改变产品用途单一局面,以化解未来的市场风险,促进我国的乙二醇行业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