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是什么,聚乙烯是什么,聚氧乙烯又是什么,如何区分它们
聚氯乙烯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对热比较耐受。透明度胜于聚乙烯,手感粘。这种材料的结构如下:[
―CH2
―CHCl―
]n
碳原子为锯齿形排列,所有原子均以σ键相连。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聚乙烯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
聚乙烯(PE)塑料一种,我们常常提的方便袋就是聚乙烯(PE).聚乙烯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而成的。聚乙烯是通过乙烯(CH2=CH2
)的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
简写:nCH2=CH2→—[CH2—CH2]—
聚氧乙烯
分子式为
H(OCH2CH2)n
OH,外观为白色—微黄色粉末
离子性
非离子
pH
7.0—7.5(1:20水溶液)
软化温度
65—67℃
脆化温度
—50℃;用与造纸分散剂、絮凝剂、医·农药、化妆品、涂料印刷、制陶、玻璃、照片、荧光灯管等。
塑料不是聚乙烯。
塑料并不是一种单一成分,它是由许多材料配制而成的。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此外,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高分子化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
塑料助剂又叫塑料添加剂,是聚合物(合成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时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为改善树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些化合物。
例如,为了降低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使制品柔软而添加的增塑剂;又如为了制备质量轻、抗振、隔热、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添加发泡剂;有些塑料的热分解温度与成型加工温度非常接近,不加入热稳定剂就无法成型。因而,塑料助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不久前,巴西桑坦德银行宣布,计划在2020年成为巴西第一家无塑料银行。“无塑料银行计划”将首先从抵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开始,如一次性塑料杯和塑料瓶等,逐步实现全面无塑料环境。从巴西到全球各地,人类与塑料的“战争”愈演愈烈。
人类无节制地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让地球深受塑料垃圾之害。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800万吨塑料制品被丢弃到海洋中,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可能将超过鱼类。
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数十万海洋动物的死亡,还以微塑料、塑料碎片等形式出现在食物链中,进入饮水中和餐桌上,影响人类健康。
仅仅有100多年历史的塑料,刚诞生时的形象远没有这么骇人。它不仅挽救过濒危动物的生命,还将台球等贵族运动带入大众视野。早期的台球是用象牙制作,一根象牙仅能制造5颗台球,随着台球运动风靡西欧,大象一度面临灭顶之灾。
1869年,美国发明家海厄特发明出“赛璐珞”塑料,成功代替象牙制作出塑料台球。恰逢工业文明兴起,造价低廉的赛璐珞顺势引发了新一轮的“材料革命”,通过取代难以取得或制造成本昂贵的材料,使得许多物品大众化。例如,赛璐珞牙刷取代了骨制握柄,让大众开始用得起牙刷。
但久而久之,塑料可以“用后即丢”的便利性,反而使其使用变得失控。1955年,美国《生活》周刊在一篇题为《用完就丢的生活》的报道中写道,人类进入了一种肆意丢弃的黄金时代,当清洗变成浪费时间时,扔掉一次性用品毫无疑问是现代生活的胜利。
附图背景里,充斥着丢弃在空中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一家美国人在“塑料垃圾”下欢快地手舞足蹈。“妈妈不再需要清洗盘子,她可以从家务中解脱出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和丈夫。”当时塑料制品的广告甚至还伴有妇女解放的色彩。
长期的“塑料狂欢”之后,严重的污染令人类对塑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英国《卫报》将塑料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许多国家、企业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为了解决塑料带来的环境灾难,人们尝试探索离开塑料生活的可能,许多国家开始从“限塑”走向“禁塑”。
最近,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法案,规定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欧盟国家使用10类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具、气球、薯片包装袋及糖纸、香烟过滤嘴等。塑料3D循环打印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面世,让人们看到了赢得抗击塑料污染之战的希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塑料带来的解脱与负担
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透水率低,对有机蒸汽透过率则较大。聚乙烯的透明度随结晶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结晶度下,透明度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
扩展资料
聚乙烯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耐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胺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各种化学物质腐蚀,但硝酸和硫酸对聚乙烯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聚乙烯容易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炭黑对聚乙烯有优异的光屏蔽作用。受辐射后可发生交联、断链、形成不饱和基团等反映。
工业上低密度聚乙烯主要采用高压(110~200MPa)、高温(150~300℃)自由基聚合。其他则用低压配位聚合,有时同一套装置可生产密度0.87~0.96g/cm3的聚乙烯产品,称全密度聚乙烯工艺技术。
聚乙烯可加工制成薄膜、电线电缆护套、管材、各种中空制品、注塑制品、纤维等。广泛用于农业、包装、电子电气、机械、汽车、日用杂品等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乙烯
CH2=CH2
)的加成聚合而成的。
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它的聚合方式。在中等压力(15-30大气压)有机化合物催化条件下进行Ziegler-Natta聚合而成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这种条件下聚合的聚乙烯分子是线性的,且分子链很长,分子量高达几十万。如果是在高压力(100-300MPa),高温(190–210C),过氧化物催化条件下自由基聚合,生产出的则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它是支化结构的。
聚合压力大小:高压、中压、低压;
聚合实施方法:
淤浆法、溶液法
、气相法
;
产品密度大小: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线性低密度;
产品分子量:低分子量、普通分子量、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特性:
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
聚乙烯的种类
(1)
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
(2)
LLDP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3)
MDPE:中密度聚乙烯、双峰树脂
(4)
HDPE:高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
(5)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改性聚乙烯:CPE、交联聚乙烯(PEX)
(7)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塑料)、EVA、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其它烯烃(如辛烯POE、环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EAA、
EMAA
、EEA、EMA、EMMA、EMAH)
分子量达到3,000,000-6,000,000的线性聚乙烯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强度非常高,可以用来做防弹衣。
主要方法:
液相法(又分为溶液法和淤浆法)和气相法(物料在反应器中的相态类型)。我国主要采用齐格勒催化剂的淤浆法。
条件与过程描述:纯度99%以上的乙烯在催化剂四氯化钛和一氯二乙基铝存在下,在压力0.1-0.5MPa和温度65-75℃的汽油中聚合得到HDPE的淤浆。经醇解破坏残余的催化剂、中和、水洗,并回收汽油和未聚合的乙烯,经干燥、造粒得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