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和乙酸铅反应方程式
乙酸铅也就是醋酸铅,无水醋酸铅是[(CH3COO)2Pb]。
另外,也有三水醋酸铅[(CH₃COO)2Pb·3H2O]和十水合醋酸铅[(CH3COO)2Pb·10H2O]
乙酸铅是重金属盐,所以会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改变或者遭到破坏,也就是
发生了变性,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很少见。
A
试题分析:鸡蛋清是蛋白质,醋酸铅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溶液变性,A正确;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
6
H
10
O
5
)
n
,但二者中n的数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叫皂化反应,C错误;油脂是大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2)在鸡蛋清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鸡蛋清-不可-(填“可”或“不可”)溶于硫酸钠溶液
(3)在鸡蛋清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现象
(4)在鸡蛋清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黄色沉淀-的现象
(5)给鸡蛋清溶液加热,可看到-白色沉淀-的现象.
(2)是盐析
(3,4,5)是变性
乙酸铅在中性条件下易水解,为了抑制其水解,需将乙酸铅的溶液控制为酸性,这样,当乙酸铅过量时,蛋白质溶液酸性增大,pH值减小,此时蛋白质成为阳离子,不能和铅离子结合,也就不会产生蛋白质-铅的沉淀,而且,已经产生的蛋白质-铅沉淀,也会因为溶液pH值的减小而溶解。
B.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醋酸铅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错误;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与乙醇不反应但混溶,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乙酸呈红色,乙醇无现象,故C正确;
D.糖类中的单糖、双糖和脂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2、鸡蛋清逐渐析出,但加水蛋清仍溶解
3、凝结成固体
4、生成白色沉淀、加水不能溶解
5、产生黄色沉淀,加水无法溶解
6、烧焦羽毛的气味
2为盐析现象,主要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性,是物理变化,可逆,用来提纯蛋白质的
3.4.5为蛋白质变性,化学变化。不可逆,用于消毒杀菌作用
5.6用来检验蛋白质
鸡蛋清和饱和硫酸钠的现象
:浑浊,因为盐析的作用
鸡蛋清加热:凝结成固体,蛋白质的变性
鸡蛋清加入少量酸铅溶液:生成沉淀,重金属使得蛋白质变性
鸡蛋清加几滴浓硝酸
微热
现象:产生黄色沉淀,这是硝酸与蛋白质的黄蛋白反应
灼珐乏粹何诔蛊达坍惮开烧
现象为: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