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实验室中会发生哪些危险

故意的绿草
明理的白羊
2023-01-27 20:38:34

实验室中会发生哪些危险?

最佳答案
调皮的时光
优秀的斑马
2025-07-10 11:10:36

1.踩到洒落到地面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2. 将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用透气的塞子塞着较好)。

3. 用硅胶精制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4. 浓硝酸沾到衣服而引起着火。

5. 将渗透浓硫酸的破布与沾有废油的破布丢弃在一起而着火。

6. 装有热的浓硫酸的熔点测定管发生破裂,浓硫酸沾到手上而烧伤。

7. 装有黄磷的瓶子,从药品架上跌落,洒出黄磷而着火。

8. 铝粉着火时,用水灭火,火势反而更猛烈。

9. 将熔融的黄磷倒入水中制成小颗粒时,烧杯倾歪了,洒出黄磷而引起着火,并烧着衣服,致使烧伤

10.将盛有经溶剂稀释的三乙基铝的瓶子,放入纸箱搬运的过程中,瓶子破裂发生泄漏而引起着火。

11.在滤纸上洗涤还原性镍催化剂,其后把滤纸丢入垃圾箱中而引起着火。

12. 在通风橱内,用氢化铝锂(LiAlH4 )进行还原反应,于放有(LiAlH4 )的烧瓶中加入乙醚时发生着火。

13.乙醚从贮瓶中渗出,由远离两米以外的燃烧器的火焰引起着火。

14.正在洗涤剩有少量乙醚的烧瓶时,突然由热水器的火焰燃着而引起着火。

15.将盛有乙醚溶液的烧瓶放入冰箱保存时,漏出乙醚蒸气,由箱内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着火爆炸,箱门被炸飞(乙醚之类物质要放入有防爆装置的冰箱内保存)。

16.焚烧二硫化碳废液时,在点火的瞬间,产生爆炸性的火焰飞散而烧伤(焚烧这类物质时,应在开阔的地方,于远处投入燃着的木片进行点火)

17.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18.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19.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20.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21.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22.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23.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24.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25.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硝基化合物存在)。

26.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27.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

28.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2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30.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31.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有少量漏气。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32.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并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损害。

33.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答案来自

最新回答
碧蓝的小馒头
霸气的蜻蜓
2025-07-10 11:10:36

甲苯(2.3%)在空气中用火(点火能量小于2.5mJ)点燃不会着火,因为浓度不够,达不到可燃数值要求。

燃烧的三要素是:助燃物、可燃物、着火源。三者结合是燃烧的基本条件,预防火灾就是要避免三者结合,而灭火的原理则是破坏三者的结合。但三要素同时存在,是否能燃烧,还要看数值上的要求,当达不到一些基本数值要求,也不能燃烧,所以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对于已经进行着燃烧,若消除三要素中的一个条件或者其数量有足够的减少,燃烧便会终止,这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虚幻的火龙果
坚定的高跟鞋
2025-07-10 11:10:36
√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阴断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阴断甲苯的蔓延扩散;如甲洒在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谨慎的发夹
老迟到的帅哥
2025-07-10 11:10:36
甲苯的危害主要是:高度易燃,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预防方法: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负责的小懒猪
丰富的路人
2025-07-10 11:10:36
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866。凝固点-95℃。沸点110.6℃。折光率 1.4967。闪点(闭杯)

4.4℃。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7.0%(体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