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你所在的岗位存在什么危险因素

眼睛大的柚子
纯真的热狗
2023-01-27 20:35:14

你所在的岗位存在什么危险因素?会造成什么职业病?如何进行防护?

最佳答案
超级的帆布鞋
正直的御姐
2025-07-10 19:39:11

最佳答案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2)生产性粉尘,如炼油生产过程中,有石油焦粉尘,使用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金属粉尘、水泥粉尘等,此外,还有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比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生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④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最新回答
激昂的帅哥
忧伤的绿茶
2025-07-10 19:39:11

1 、 棉纺工业的职业危害

用棉花纺纱、织布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开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整经、上浆、穿综筘、织布。开棉、混棉、清棉、梳棉有棉尘产生,吸入棉尘可引起棉尘病。多个工序有噪声产生,织布车间噪声最大,可损害听力,纺织车间在夏季如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于屋顶和墙壁,也能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可出现中暑。纺织厂中视力紧张的工作很多,如果采光照明不合要求,可引起视力紧张的工作很多,如果采光照明不合要求,可引起视力疲劳和近视。此外,纺织工人来回走动和站立作业多,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易生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毛纺织工业生产过程基本同棉纺织工业,但原毛中可能含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必须注意消毒。

2、制革工业的职业危害

制革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过程。准备阶段常用醋酸苯汞、五氯酚、对硝基酚等。鞣革广泛采用铬化合物(重铬酸盐、铬矾、碱式硫酸铬)鞣制,可有铬粉尘飞扬。在处理皮革过程中,如浸灰要接触生石灰、硫化纳、氢氧化纳,脱灰、浸酸接触硫酸、盐酸,均可引起化学灼伤。准备和鞣制工作环境潮湿,劳动强度也大,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痛。多个工序与水和碱溶液接触,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原料皮如消毒不严,可带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3、服装加工业的职业危害

服装加工主要有裁剪、缝纫和熨烫三个工序,多采用流水作业。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机器愈密、噪声愈强,易造成职业性耳聋。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如照明不足,可影响视力。

4、印染工业的职业危害

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湿及染料中的毒物。烧毛气温高。煮炼、漂白、干燥、染印等过程相对温度可达80%以上,夏季室温可达40OC。用次氯酸钠漂白及最后酸洗都有氯气产生。染色中使用强酸、强碱可引起酸碱灼伤和酸雾刺激,在调配和使用苯胺染料时,可接触苯胺液体或蒸气。在不溶性偶氮染料重氮化过程中,有氮氧化物逸出。此外苯胺类染料和荧光增白剂可能有致癌作用。

5、一般砖瓦生产的职业危害

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71.6%,其次含有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小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6、耐火砖生产的职业危害

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粉尘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矽肺发病率亦高。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7、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

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砖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砂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长期吸入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溶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涛工均会受高温、强热辐射影响。熔炼和浇涛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用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作型芯粘结剂时,可产生甲醛和氨。蜡型铸造也能产生大量的氨。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铸造热。造型机、捣固机、喷砂机、落砂机、风动工具和砂轮,可产生噪声、振动。

8、锻造作业的职业危害

锻造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热辐射。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OC,危害较大。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条件较好,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锻炉也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但在通风良好的车间,浓度一般不高。使用各种锻锤时,都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9、热处理作业的职业危害

热处理的职业危害是高温,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都是热源。用高频加热时,有高频电磁场产生。使用氰浴槽时可逸出氰化物蒸气。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逸出苯、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蒸气。

10、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需借助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钍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11、水泥生产的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

1.2-2.6%。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OC)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

12、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成型原料为聚氯乙烯粒子,要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增塑剂中毒性较大的有磷酸三邻甲苯酯及苯二甲酸酯类。硬脂酸盐类(如硬脂酸钡、锌、钙、镉)和无机铅盐(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磷酸铅)是常用的稳定剂,在配料、捏和过程中有上述有毒粉尘飞扬。吹塑和注塑成形时,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有热解的烟气产生,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也有致敏作用,有些人接触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聚氯乙烯粒子中有时可残留少量氯乙烯单体,加工时逸出。

13、蓄电池生产的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烧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入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14、电镀作业的职业危害

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并可引起牙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引起灼伤。铬电镀时镀槽周围空气中铬酸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镀镍时接触硫酸镍也可引起皮炎和湿疹。采用碱性铬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15、印刷工业的职业危害

印刷方法可分为凸印、平印和凹印。其基本生产过程包括熔铅、铸字、排版、打纸型、浇版、修版、镀铜或镀铬、装机印刷、装订等。熔铅、浇版、铸字都有铅烟产生,可引起铅中毒。印刷油墨多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作稀释剂,或用来洗刷版面、胶辊,其蒸气可污染车间空气。轮印机有噪声产生。

平印和凹印在晒版、腐蚀过程中,使用苯酚、甲醛、间甲酚、冰醋酸、氧氯化磷、氨水、苯甲醛、醋酸乙酯、氯化亚矾等多种化学物,有一定刺激腐蚀作用。

16、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冷傲的手套
悦耳的万宝路
2025-07-10 19:39:11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酮洛芬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3.1.2 汉语拼音3.1.3 英文名 3.2 结构式3.3 分子式与分子量3.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3.5 性状 3.5.1 熔点 3.6 鉴别3.7 检查 3.7.1 甲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3.7.2 有关物质3.7.3 干燥失重3.7.4 炽灼残渣3.7.5 重金属 3.8 含量测定3.9 类别3.10 贮藏3.11 制剂3.12 版本 4 酮洛芬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4.2 英文名称4.3 优布芬的别名4.4 分类4.5 剂型4.6 酮洛芬的药理作用4.7 酮洛芬的药代动力学4.8 酮洛芬的适应证4.9 酮洛芬的禁忌证4.10 注意事项4.11 酮洛芬的不良反应4.12 酮洛芬的用法用量4.13 优布芬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4.14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酮洛芬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酮洛芬 已经自动替换为 优布芬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yōu bù fēn

2 英文参考

Ketoprofen

3 优布芬药典标准3.1 品名3.1.1 中文名

优布芬

3.1.2 汉语拼音

Tongluofen

3.1.3 英文名

Ketoprofen

3.2 结构式

3.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16H14O3    254.29

3.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α甲基3苯甲酰基苯乙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16H14O3不得少于98.5%。

3.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

本品在甲醇中极易溶,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3.5.1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93~96℃。

3.6 鉴别

(1)取本品约50mg,加乙醇1ml使溶解,加二硝基苯肼试液1ml,摇匀,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517图)一致。

3.7 检查3.7.1 甲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0.30g,加甲醇2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10ml加水10ml制成的对照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3.7.2 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丙酮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丙酮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丙酮稀释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2)。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醚-甲酸(70:30: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1)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深于对照溶液(2)主斑点的杂质斑点,不得多于3个。

3.7.3 干燥失重

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3.7.4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3.7.5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5ml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43mg的C16H14O3。

3.9 类别

消炎镇痛药。

3.10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3.11 制剂

(1)优布芬肠溶胶囊  (2)优布芬搽剂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优布芬说明书4.1 药品名称

优布芬

4.2 英文名称

Ketoprofen ,Profenide, Capisten, Orudis, SR200, RP19583, PROFENID

4.3 优布芬的别名

酮基布洛芬;凯托洛芬;去痛炎;奥鲁地;苯酮苯丙酸;间苯氢化阿托酸;洛恩;欧露维;普菲尼德;苏扶伦;酮基布洛芬;酮洛芬;优洛芬;酪洛芬;Alrheumat;Alrheumum;Capisten;Ketonal;Ketoprofenum

4.4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解热镇痛药 >其他

4.5 剂型

1.丸剂:50mg;

2.胶囊:50mg;

3.胃溶胶囊:50mg;

4.肠溶片剂:每片50mg;

5.缓释片剂:每片75mg;

6.控释胶囊:200mg;

7.注射剂(钠盐):50mg(2ml);

8.贴剂(基多托):30mg;

9.凝胶:2.5%,50g,60g,3%,10g。

4.6 优布芬的药理作用

优布芬为芳香基丙酸衍生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适应证与布洛芬基本相同,但其作用比布洛芬强,不良反应亦较多。除抑制环氧酶外,优布芬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酶及减少缓激肽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损伤部位的痛觉。优布芬用于痛经,主要是通过抑制缓激肽而达到抑制子宫收缩和镇痛的疗效。优布芬尚有一定的中枢性镇痛作用。其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4倍,比阿司匹林强100倍,消炎镇痛作用比布洛芬强。且不良反应更小,毒性低。其消炎作用大于镇痛或解热作用,对炎症风湿病尤为有效。

4.7 优布芬的药代动力学

优布芬口服自胃肠道吸收,可广泛分布全身组织,尤以骨、关节腔等为高。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亦可进入乳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形式自尿中排泄。给药后24h自尿中排泄率约为30%~90%。健康成年人单次口服优布芬片剂100mg,tmax2.25h,Cmax10.5μg/ml,t1/23.0h,CL每分钟89.3ml;患者口服50mg,tmax1.6h,Cmax2.58mg/L,t1/21.82h,CL每小时4.84L。健康成年人单次口服优布芬胶囊25mg,t1/22.73h,CL每小时6.26L;患者口服50mg,tmax1.1h,Cmax2.31mg/L,t1/22.63h。肌内注射或直肠给药吸收良好。皮肤局部应用仅吸收少量。

4.8 优布芬的适应证

1.慢性类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急性上呼吸道炎。

2.外伤及术后的镇痛、消炎。

3.带状疱疹,多形浸出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等症。用于外伤(扭伤、腱鞘炎、水肿、挫伤)及疼痛的短期治疗。

4.9 优布芬的禁忌证

1.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的患者。

2.有支气管哮喘或变态反应病史者。

3.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消化道溃疡复发史者。

4.慢性消化不良。

5.严重肾功能障碍。

6.妊娠及哺乳妇女避免使用。

4.10 注意事项

1.(1)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因用药后可致水潴留、水肿)。(2)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障碍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因用药后出血时间延长,出血倾向加重。(3)肝肾疾病。(4)使用宫内避孕器的妇女。建议避免在妊娠期用药。

2.优布芬治疗关节炎.用药几天至1周可见效,达最大疗效需连续用药2周。

3.为了减少胃肠道 *** ,可与食物或抗酸药同用(或饭后服用),应整个胶丸吞服。对急需止痛患者,可于进食前30min或进食后2h服药,但需与含镁或铝的抗酸药同用。

4.长期用药时应定期随诊。一旦出现胃肠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视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嗜睡、神情呆滞等)、血象异常及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停药并做相应处理。

5.使用栓剂可产生局部直肠 *** 。优布芬肌内注射可引起严重的局部疼痛,不宜肌内注射。

6.优布芬用于肝硬化患者时尤应慎重,因血中游离的药物(未结合药物)浓度可升高。必要时可用最小有效量,并密切监测。

7.药物过量:急性中毒后,症状大多数仅限于嗜睡、腹痛、呕吐,但应注意丙酸类衍生物过量而引起的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和胃肠道出血。紧急处理包括催吐和洗胃,口服药用炭、抗酸药或(和)利尿药,并监测患者的情况及应用其他支持疗法。

4.11 优布芬的不良反应

优布芬不良反应与布洛芬相似,但较轻,一般易耐受。常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偶见粒细胞减少、再生不良性贫血。尚有发生皮疹、水肿、肾功能损害等。少数人出现嗜睡、心悸、出汗、皮肤瘙痒等。超剂量长期应用后罕见诱发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4.12 优布芬的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50mg,每天3~4次;或开始每次100mg,每天3次,以后改为每天2次。为避免对胃肠道 *** ,应饭后或饭间整个胶丸或整片吞服。

2.外用:每天于患处涂抹2次,涂药后轻轻 *** ,以确保药物渗透进皮肤。也可应用封包。控释制剂每天仅需服1次。口服或直肠用药,每天总剂量不应超过200mg。

3.肌内注射:50mg/次。

4.13 药物相互作用

优布芬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优布芬可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应用时注意调整后者剂量。优布芬可增强降糖药的作用,联合应用调整后者的剂量。与抗高血压药合用,可降低后者的降压疗效。丙磺舒可延迟优布芬的排出,增加毒性,不宜同用。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合用,可降低优布芬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禁与上述药物合用。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联合应用,可增加对肾脏的毒性。优布芬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加其血药浓度,不宜与大剂量的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应注意观察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和毒性。与双香豆素、肝素等抗凝血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华法林与优布芬合用可增加患者的出血倾向,故两者不宜合用。氢氯噻嗪与优布芬合用可减少尿钾和氯的分泌,并且可导致肾血流减少而出现肾衰的可能。

4.14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