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分析一氯乙酸标准方法
您好,请问您要分析什么产品中的一氯乙酸呢?目前国家标准尚未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是有两个行业标准作了这方面规定,分别是:
商检标准:SN/T 3870-2014 出口饮料和酒中一氯乙酸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烟草标准:YC/T 422-2011 烟用添加剂中一氯乙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前言4 1 范围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 3 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6.1 3.1 原理6.2 3.2 仪器6.3 3.3 试剂6.4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6.5 3.5 分析步骤6.6 3.6 计算6.7 3.7 说明 1 拼音
GBZ/T 160.65—2004 gōng zuò chǎng suǒ kōng qì yǒu dú wù zhì cè dìng lǔ dài zhī fáng zú zhǐ lèi huà hé wù
2 英文参考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halogenated aliphatic ester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ICS 13.100C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halogenated aliphatic ester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3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脂肪族酯类[包括氯乙酸甲酯(Methyl chloroacetate)和氯乙酸乙酯(Ethyl chloroacetate)]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生文和梁禄。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
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6 3 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1 3.1 原理空气中的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6.2 3.2 仪器3.2.1 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3.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3.2.3 溶剂解吸瓶,5ml。
3.2.4 微量注射器,10μl。
3.2.5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2m×3mm,FFAP:6201红色担体10:100
柱温:110℃;
汽化室温度:170℃;
检测室温度:170℃;
载气(氮气)流量:25ml/min。
6.3 3.3 试剂3.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色谱峰。
3.3.2 FFAP,色谱固定液。
3.3.3 6201红色担体,60~80目。
3.3.4 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约5ml二硫化碳,准确称量后,加入数滴氯乙酸甲酯或氯乙酸乙酯(色谱纯),再准确称量;加二硫化碳至刻度;由2次称量之差计算出浓度,为标准贮备液。置冰箱保存。临用前,用二硫化碳稀释成100.0μg/ml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6.4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3.4.3 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向上,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3.4.4 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d。
6.5 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1min,解吸30min。解吸液供测定。若解吸液中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结果时乘以稀释倍数。
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0、5.0、10.0和20.0μg/ml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μl,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氯乙酸甲酯或氯乙酸乙酯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解吸液,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浓度(μg/ml)。
6.6 3.6 计算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式中:
Vo——标准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温度,℃;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氯乙酸甲酯或氯乙酸乙酯的浓度:
式中:
C——空气中氯乙酸甲酯或氯乙酸乙酯的浓度,mg/m3;
c1,c2——测得前后段活性炭解吸液中氯乙酸甲酯或氯乙酸乙酯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
v——解吸液的总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
6.7 3.7 说明3.7.1 本法的检出限:氯乙酸甲酯为2.8μg/ml,氯乙酸乙酯为1.9μg/ml最低检出浓度:氯乙酸甲酯为0.9mg/m3,氯乙酸乙酯为0.6mg/m3(以采集3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氯乙酸甲酯为2.8~20μg/ml,氯乙酸乙酯为1.9~20μg/ml。相对标准偏差:氯乙酸甲酯为3.1%~7.3%,氯乙酸乙酯为2.6%~3.3%。
3.7.2 本法的采样效率>99%。100mg活性炭的穿透容量:氯乙酸甲酯>6.8mg,氯乙酸乙酯>24.1mg。平均解吸效率:氯乙酸甲酯为97.3%,氯乙酸乙酯为97.0%。每批硅胶管应测定解吸效率。
3.7.3 样品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
更详细了解,可百度百科:佛尔哈德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906793.htm
http://q.yesky.com/group/review-17543201.html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1.实验方法:[5] 取待测样品放入的聚酯离心管中,再加入0.1 ml 的苯代三聚氰胺做内那是缔合物在阳离子的作用下分解,还是就以缔合物的形式被吸附呢! 你想三聚氰胺是强极性物质,它容易在柱子上保留不?加三氯乙酸后一个作用是让三聚氰胺带上正电,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二者形成缔合物依据疏水效应能在阳离子交换柱上有很好的保留知道吧,又没说缔合了就不能和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了。lirui8937(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xkp123 at 2010-06-21 22:27:00:
你想三聚氰胺是强极性物质,它容易在柱子上保留不?加三氯乙酸后一个作用是让三聚氰胺带上正电,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二者形成缔合物依据疏水效应能在阳离子交换柱上有很好的保留知道吧,又没说缔合了就不能和阳离子 ... 三聚氰胺不是弱碱性的吗?本身就带正电的啊!dragonk(站内联系TA)相当于强酸弱碱盐类的分析!xkp123(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lirui8937 at 2010-06-21 22:46:33:
三聚氰胺不是弱碱性的吗?本身就带正电的啊! 是弱碱性美错,但在酸性条件下N原子不是更容易结合质子吗?使带正电的能力更强。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就是检测N元素的含量,像三聚氰胺的问题,就是通过增加N的含量使“蛋白质”含量提高的。
国家标准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分解,导致氨和硫酸结合产生硫酸铵。 碱蒸馏采用无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耗计算氮含量,再乘以转化系数,即蛋白质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
精确称量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收10-20ml液体样品(约30-40mg氮当量)。将其转移至干燥的100毫升或500毫升氮气固定瓶中,加入0.2克硫酸铜,6克硫酸钾和20毫升硫酸,轻轻摇动,在瓶口放置一个小漏斗,将瓶子倾斜石棉网上有45度角,有小孔。
加热小火后,内容物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加强火力,保持瓶内液体稍微沸腾,直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然后继续加热0.5小时。取出并冷却,小心加入20毫升水,冷却,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净氮气瓶,洗净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冲洗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作为试剂进行空白试验。然而,这种方法很危险,很难在实验室中证明。大多数实验室都有一个消化器,可以一次处理16个以上的样品和一个可以自行设定温度的呼吸机。它更安全,更可操作。
2.装好定氮装置
根据附图安装氮固定装置。 在约2/3的水蒸气发生器中加入几滴甲基红指示剂和几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 添加几个玻璃珠以防止突然沸腾。 蒸汽发生瓶中的水由压力调节器加热。
3.向接收瓶内加入试剂
将10ml 2%硼酸溶液和一滴混合指示剂加入到接收瓶中,并将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将10.0ml样品消化液从小玻璃吸收到反应室中,用10ml水洗涤小烧杯以流入反应室,并拧紧小玻璃棒玻璃塞。
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中,抬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容易使玻璃塞粘在样品入口处,应先用蒸馏水清洗然后盖上,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以防止泄漏。
夹紧螺旋夹并开始蒸馏。蒸汽进入反应室,氨通过冷凝管进入接收瓶。蒸馏持续5分钟。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的下端离开液体容器,然后蒸馏1分钟,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的外端。取下接收瓶,将其置于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中,以灰色或蓝紫色为目的地。
扩展资料
除了凯氏定氮法以外,标准的测量方法还有:
分光光度法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在pH4.8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2,6-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长400nm 下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燃烧法
样品在900~1200℃下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 诸如碳,硫和盐的干扰气体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 形成的氮气流由热导检测器(TCD)检测。
参考资料: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百度百科
CAS号 127-18-4
分子式 C2Cl4;CCl2CCl2
分子量 165.82
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蒸汽压 2.11kPa/20℃;熔点 -22.2℃;沸点121.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 相对密度(水=1)1.63;相对密度(空气=1)5.8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用作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中互者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当直接接触时,四氯乙烯经皮肤或在吸入之后经肺而被吸收。人体内该化学物质的量随着接触水平和接触期间体力活动的增加而增加。它在人和动物的脂肪组织中蓄积到某一有限程度。人和动物都能使之代谢,主要以三氯乙酸形式,有时也以2,2,2-三氯乙醇的形式。所有物种,代谢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代谢程度随物种不同而异。对于人,大部分四氯乙烯以肺原样排出。经血液和呼吸对四氯乙烯的排出都很慢,但其排出量则随着接触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因此,可将该化合物在血液和呼吸中的浓度用于评估人的接触水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3005mg/kg(大鼠经口);LC5050427mg/m3 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13.6g/m3,数分钟内轻度麻醉;人吸入0.7~0.8g/m3,喉部轻度刺激和干燥感;人吸入0.5~0.54g/m3,轻度眼刺激和烧灼感,数分钟适应;人吸入0.34g/m3,可嗅到气味。
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皮:4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ul/皿/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0ul/皿。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TCL0):1000ppm(24小时,孕后1~22天用药),有胚胎毒性。小鼠吸入最低中毒(TCL0):300ppm(7小时,孕后6~15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为可疑性反应。
转归:释放到周围大气中的大部分四氯乙烯,由于阳光作用而分解,形成象氯化氢、三氯乙酸和二氧化碳之类的产物。地表水中的四氯乙烯迅速蒸发,在水中几乎不发生降解。该化合物在地下水中是稳定的,这正是作出由于工业溢漏和废物堆积造成地下水污染发生率增加这种考虑的原因。
危险特性: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顶空气相色谱法 GB/T17130-1997 水质
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WS/T156-1999 作业场所空气
吡啶-碱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8) 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0.06mg/m3(日均值)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4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1mg/L
二级:0.2mg/L
三级:0.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 地面水:0.01mg/L
废水:0.1mg/L
土壤浸出液:0.01mg/L
嗅觉阈浓度 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收修配转移回收。无法收集的可用多硫化钙或过量的硫磺处理。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理。废弃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此外,从废料中回收四氯乙烯,再循环使用。
二、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 3300mg/kg(大鼠经口);564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不易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
美国(1976)农灌水标准 0.2mg/L
GBZ/T 160.76—2004 gōng zuò chǎng suǒ kōng qì yǒu dú wù zhì cè dìng yǒu jī lín nóng yào
2 英文参考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ICS 13.100C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有机磷农药》(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
3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磷农药[包括久效磷(Monocrotophos)、甲拌磷(Phorate)、对硫磷(Parathion)、甲基对硫磷(Methylparathion)、内吸磷(Demetom)、甲基内吸磷(Methyl demeton)、马拉硫磷(Marathion)、乙酰甲胺磷(Acephate)、乐果(Rogor,Dimethoate)、氧化乐果(Omethoate)、杀螟松(Sumithion)、异稻瘟净(Kitazinp)、倍硫磷(Fenthion)、敌百虫(Trichlorfon)、敌敌畏(Dichlorvos,DDV)、乙酰甲胺磷(Acephate)和磷胺(Phosphamidon)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 16117—1995、GB/T 16118—1995、GB/T 16119—1995、GB/T 16120—1995、GB/T 16121—1995、GB/T 16122—1995、GB 11720—89附录A、GB 16188—1996 附录A、GB 16189—1996 附录A、GB 16205—1996 附录A和B、GB 16211—1996 附录A和GB 8778—88 附录A。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禄、刘黛莉、武皋绪、崔强、阮永逍和徐志洪等。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有机磷农药
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测定。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6 3 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杀螟松、异稻瘟净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1 3.1 原理空气中的有机磷农药[包括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倍硫磷、敌敌畏(DDV)、乐果、氧化乐果、杀螟松、异稻瘟净]用硅胶管或聚氨酯泡沫塑料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6.2 3.2 仪器3.2.1 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600mg/200mg硅胶(用于氧化乐果、异稻瘟净、杀螟松、久效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和倍硫磷)。
3.2.2 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在长60mm,内径10mm的玻璃管内,装两段聚氨酯泡沫塑料圆柱,其间间隔2mm。聚氨酯泡沫塑料圆柱高20mm,直径12mm。使用前,先用洗净剂洗净,用甲醇浸泡过夜,再用蒸馏水洗净,用滤纸吸干后,于60~80℃烘干,装入玻璃管内待用。置密闭的容器内保存和运输(用于敌敌畏、对硫磷和甲拌磷)。
3.2.3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
3.2.4 溶剂解吸瓶,5ml。
3.2.5 微量注射器,10μl。
3.2.6 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526nm磷滤光片。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1:1.5m×3mm,SE30:QF1:Chromosorb WAW DMCS3:2:100
色谱柱2:2m×3mm,EGA:Chromosorb WAW DMCS5:100
色谱柱3:2m×3mm,OV17:Chromosorb WAW DMCS2:100
色谱柱4:0.8m×3mm,OV210:Gas chrom Q2:100。
6.3 3.3 试剂试剂均为优级纯。
3.3.1 无水甲醇。
3.3.2 丙酮。
3.3.3 丙酮苯混合液,200ml丙酮与100ml苯混合。
表1 色谱参考条件
3.3.4 EGA(己二酸乙二醇聚酯)、OV17、OV210、SE30和QF1,均为色谱固定液。
3.3.5 Chromosorb WAW DMCS和Gas chrom Q,均为色谱担体,60~80目。
3.3.6 标准溶液:
3.3.6.1 对硫磷、敌敌畏或甲拌磷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少量无水甲醇后,准确称量,加入1滴对硫磷、甲拌磷或敌敌畏(色谱纯),准确称量,再加无水甲醇至刻度,由2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无水甲醇稀释成1.0μg/ml对硫磷或甲拌磷标准溶液,10.0μg/ml敌敌畏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3.3.6.2 乐果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少量丙酮苯混合液后,准确称量,加入1滴乐果(色谱纯),准确称量,再加丙酮苯混合液至刻度,由2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丙酮苯混合液稀释成1.0μg/ml乐果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3.3.6.3 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异稻瘟净、氧化乐果、久效磷或倍硫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100g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异稻瘟净、氧化乐果、久效磷或倍硫磷(色谱纯),溶于丙酮,定量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0mg/ml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丙酮稀释成1.0μg/ml甲基对硫磷和亚胺硫磷标准溶液,10.0μg/ml杀螟松、异稻瘟净、氧化乐果、久效磷或倍硫磷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6.4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3.4.1 短时间采样
3.4.1.1 硅胶管采样(用于乐果、氧化乐果、杀螟松、甲基对硫磷、亚胺硫磷、久效磷、异稻瘟净和倍硫磷等):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1.2 聚氨酯泡沫塑料管采样(用于敌敌畏、对硫磷和甲拌磷等):在采样点,打开聚氨酯泡沫塑料管,以1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或聚氨酯泡沫塑料管两端,分别以50ml/min或200ml/min流量采集1~4h空气样品。
3.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或聚氨酯泡沫塑料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向上,尽量接近呼吸带,分别以50ml/min或200ml/min流量采集1~4h空气样品。
3.4.4 样品空白:将硅胶管或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硅胶管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置4℃冰箱内可保存7d。
6.5 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
3.5.1.1 硅胶管:将采过样的前后段硅胶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加入2.0ml丙酮(用于氧化乐果、杀螟松、甲基对硫磷、亚胺硫磷、久效磷、异稻瘟净、倍硫磷等)或2.0ml丙酮苯混合液(用于乐果),封闭后,振摇1min,解吸30min。解吸液供测定。若解吸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丙酮或丙酮苯混合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3.5.1.2 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将采过样的两段聚氨酯泡沫塑料分别放入溶剂解吸瓶中,加入2.0ml无水甲醇,用玻璃棒将聚氨酯泡沫塑料按入无水甲醇中,解吸30min。解吸液供测定。若解吸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无水甲醇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相应的解吸液稀释标准溶液成表2所列浓度的标准系列。
表2 标准溶液系列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μl,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相应的待测物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相应的待测物的浓度(μg/ml)。
3.6计算
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式中:
Vo——标准采样体积,L;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温度,℃;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
式中:
C——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mg/m3;
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待测物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
2——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D——解吸效率,%。
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
6.6 3.7 说明3.7.1 本法的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相对标准偏差、解吸效率和样品保存时间见表3。
表3 本法的性能指标
注:×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
3.7.2 穿透容量:久效磷为6.23μg,氧化乐果>2mg,倍硫磷>0.113mg。每批硅胶管应测定其解吸效率。
3.7.3 本法可采用相应的毛细管色谱柱。
7 4 敌百虫的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7.1 4.1 原理空气中的敌百虫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经堿性水解生成的二氯乙醛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蓝色苯腙,于5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7.2 4.2 仪器4.2.1 多孔玻板吸收管。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4.2.3 具塞比色管,10ml。
4.2.4 恒温水浴锅。
4.2.5分光光度计。
7.3 4.3 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3.1 吸收液:水。
4.3.2 氢氧化钠溶液A,160g/L。
4.3.3 氢氧化钠溶液B,48g/L。
4.3.4 乙醇溶液,95%。
4.3.5 2,4二硝基苯肼溶液,1g/L,用4moL/L盐酸溶液配制。
4.3.6 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100g敌百虫(色谱纯),用水溶解,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0.10mg/ml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水稀释成2.0μg/ml敌百虫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7.4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4.4.1 样品采集:在采样点,用串联两只各装有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25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4.4.2 样品空白:将装有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的进出气口,直立放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应在24h内测定完。
7.5 4.5 分析步骤4.5.1 样品处理:用采过样的吸收液洗涤吸收管的进气管内壁3次,前后管内的吸收液分别倒入具塞比色管中;取出5.0ml于另一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若样品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吸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8只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0.25、0.50、1.00、2.00、3.00、4.00和5.00ml敌百虫标准溶液,加吸收液至5.0ml,配成0.0、0.50、1.0、2.0、4.0、6.0、8.0和10.0μg敌百虫标准系列。摇匀后,各管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B,摇匀,放置10min;加入0.6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充分摇匀,放入37℃恒温水浴中准确反应60min,取出,加入0.6ml氢氧化钠溶液A,摇匀,加入乙醇溶液至10ml,摇匀。于580nm波长下测定各标准系列的吸光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吸光度均值对敌百虫含量(μg)绘制标准曲线。
4.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吸收液,测得的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敌百虫的含量(μg)。
7.6 4.6 计算4.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6.2按式(3)计算空气中敌百虫的浓度:
式中:
C——空气中敌百虫的浓度,mg/m3;
m1,m2——测得前后管样品中敌百虫的含量(减去样品空白),μg;
Vo——标准采样体积,L。
4.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
7.7 4.7 说明4.7.1 本法的检出限为0.0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3mg/m3(以采集3.7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05~10μg/ml。
4.7.2 本法应在15℃以上操作。
8 5 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或马拉硫磷的酶化学法8.1 5.1 原理空气中的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或马拉硫磷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有机磷农药抑制胆堿酯酶,影响乙酰胆堿的水解,由测定乙酰胆堿的量,进行有机磷农药的定量测定。
8.2 5.2 仪器5. 2.1 多孔玻板吸收管。
5.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3 L/min。
5.2.3 具塞比色管,10ml,25ml。
5.2.4 恒温水浴锅,37℃±0.5℃。
5.2.5 秒表。
5.2.6 分光光度计。
8.3 5.3 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5.3.1 吸收液:甲醇溶液(5%)。
5.3.2 缓冲液(pH7.2):溶解16.72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和2.72g磷酸二氢钾(KH2PO4)于1L水中。
5.3.3 氯化乙酰胆堿溶液:称取0.1000g氯化乙酰胆堿,溶于100ml缓冲液中,保存于4℃冰箱内。
5.3.4 堿性羟胺溶液:临用前,将139g/L盐酸羟胺溶液与140g/L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5.3.5 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100ml(4mol/L)盐酸溶液中。
5.3.6 三氯化铁溶液,100g/L:将10g三氯化铁加到0.84ml盐酸(ρ201.18g/ml)及少量水中,微热使溶解,然后加水至100ml。
5.3.7 胆堿酯酶溶液:以健康马血清为酶源,用缓冲液稀释成酶活力为70%~80%,保存于4℃冰箱内。酶活力测定方法:取3ml健康马血清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缓冲液稀释至刻度。以此马血清溶液按表4配制酶活力标准管。
表4 酶活力标准管
各管加入1ml水,置于37℃恒温水浴中预热10min,向各管加入1.0ml氯化乙酰胆堿溶液,每隔1min加一管。准确地在37℃恒温水浴中反应30min,不时振摇,30min末,按顺序从水浴中取出,准时加入2ml堿性羟胺溶液,每隔1min加一管,强烈振摇4min;再向各管加入1ml三氯乙酸溶液,摇匀后,加入1ml三氯化铁溶液,摇匀,过滤;滤液在52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以水作参比。用式(4)计算水解百分数:
式中:
S——氯化乙酰胆堿被酶水解百分数,%;
A——零管的吸光度;
X——各管的吸光度。
取水解百分数为70%~80%的马血清作标准,根据马血清含量(25ml中含纯马血清毫升数)来配制胆堿酯酶溶液。
5.3.8 溴水:将0.4ml饱和溴水用水稀释至100ml。
5.3.9 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100g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或马拉硫磷,用甲醇溶解,定量转移至
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0.10mg/ml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2.0μg/ml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8.4 5.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5.4.1 样品采集:在采样点,用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L/min流量采集2bmin(用于磷铵)、以1L/mln流量采集15min(用于其他有机磷农药)空气样品。
5.4.2 样品空白:将装有5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的进出气口,直立放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应在24h内测定完。
8.5 5.5 分析步骤5.5.1 样品处理:用采过样的吸收液洗涤吸收管的进气管内壁3次,然后将吸收液倒入10ml具塞比色管中,取出1.0ml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若样品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吸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5.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只25ml具塞比色管,按表5制备标准系列。
表5 有机磷农药的标准系列
测定马拉硫磷时,各管应加入1.0ml溴水。
B管加入1ml缓冲液。摇匀后,各管(包括B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预热10min;然后,除B管外,其余各管加入1ml胆堿酯酶溶液,每隔1min加一管;在37℃恒温水浴中准确反应30min,再依次每隔1min,加入1.0ml氯化乙酰胆堿溶液,再反应30min,不时振摇;然后,依次每隔1min加入2ml堿性羟胺溶液,依次从水浴中取出H,强烈振摇4min,再加入1ml三氯乙酸溶液,摇匀,各加入1ml三氯化铁溶液,摇匀后过滤,滤液于52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以水作空白参比液。将所得吸光度按式(5)计算出胆堿酯酶被有机磷农药抑制的百分数(或称百分抑制率)。
式中:
B,C——B管和C管的吸光度;X——样品管的吸光度。
用有机磷农药的含量(μg)对相应的胆堿酯酶百分抑制率(%)绘制标准曲线。
5.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吸收液,测得的百分抑制率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有机磷农药的含量(μg)。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8.6 5.6 计算5.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5.6.2按式(6)计算空气中有机磷农药的浓度:
式中:
C——空气中有机磷农药的浓度,mg/m3;
m——测得所取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减去样品空白),μg;
Vo——标准采样体积,L。
5.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
8.7 5.7 说明5.7.1 本法的检出限:磷胺为0.1μg/ml,内吸磷为0.075μg/ml,甲基内吸磷为0.2μg/ml,马拉硫磷为0.1μg/ml最低检出浓度:磷胺为0.02mg/m3(以采集25L空气样品计),内吸磷为0.025mg/m3,甲基内吸磷为0.07mg/m3,马拉硫磷为0.03mg/m3(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磷胺为0.1~2μg/ml,内吸磷为0.075~2μg/ml,甲基内吸磷为0.2~2μg/ml,马拉硫磷为0.1~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5%~8.5%。
5.7.2 每批马血清须测定酶的活力;在冰箱内保存时间超过一个月,也必须重新测定酶活力。
5.7.3 内吸磷标准贮备液在冰箱内保存期不能超过3d。各种标准溶液必须当日稀释,当日使用;否则,会因水解而降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