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吸附苯酚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式反应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a2++2HCO3-+2OH-→CaCO3↓+CO32-+2H2O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H++H2O2→Fe2++2H2O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A、苯酚是一种具有弱酸性的有机物,故其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生成的苯酚钠是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正确; B、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钙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a2+=H2O+CaCO3↓,B错误; C、方程式未配平,反应前后的电荷不守恒,C错误; 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氧化I-为I2,其遇淀粉变蓝,D对.故选:AD.
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引言 底泥/悬浮颗粒物是水中污染物的源和汇。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很多,如挥发、扩散、化学或生物降解等,其中底泥/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归趋及生物效应有重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底泥对有机物的吸附主要包括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 苯酚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也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与其组成、结构等有关。吸附作用的强弱可用吸附系数表示。探讨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对了解苯酚在水/沉积物多介质的环境化学行为,乃至水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以两种不同组成的底泥为吸附剂,吸附水中的苯酚,测出吸附等温线后,用回归法求出底泥对苯酚的吸附常数,比较它们对苯酚的吸附能力。目录页CONTENTS PAGEP1.实验目的和 实验原理P2.仪器与试剂P3.实验步骤P4.数据处理Part1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Part 1Part 2Part 3Part 4*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 试验底泥对一系列浓度苯酚的吸附情况,计算平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底泥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本实验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即在pH 10.0 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苯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法反应,生成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其水溶液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用2 cm比色皿测量时,苯酚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 mg/L。1. 绘制两种底泥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求出吸附常数,对比它们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并进行分析。2. 了解水体中底泥的环境化学意义及其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Part2仪器与试剂Part 1Part 2Part 3Part 4*仪器 &试剂仪器(1) 恒温调速振荡器。(2) 低速离心机。(3)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4) 碘量瓶:150mL。(5) 离心管:25mL。(6) 比色管:50mL。(7) 移液管:2mL,5mL,10mL,20mL。试剂(1) 无酚水:于1L水中加入0.2 g经200活化0.5 h的活性炭粉末,充分振荡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或加氢氧化钠使水呈碱性,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红色,移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流出液备用。本实验应使用无酚水。 注:无酚水应贮备于玻璃瓶中,取用时应避免与橡胶制品(橡皮塞或乳胶管)接触。Part 1Part 2Part 3Part 4*仪器 &试剂试剂(2) (2) 淀粉溶液:称取淀粉溶液:称取1g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沸水至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沸水至100 100 mLmL,冷却,置冰箱保存。,冷却,置冰箱保存。(3) (3) 溴酸钾溴酸钾溴化钾标准参考溶液(溴化钾标准参考溶液(c c1/6KBrO31/6KBrO3 = 0. 1mol/L = 0. 1mol/L)称取)称取2.784 2.784 g g 溴酸钾溶于水中,加入溴酸钾溶于水中,加入10g10g溴化钾,使其溶解,移入溴化钾,使其溶解,移入1000 mL1000 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稀释至标线。(4) (4) 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c c1/6KIO31/6KIO3 =0.0125 mol/L =0.0125 mol/L)称取预先在)称取预先在180180烘烘干的碘酸钾干的碘酸钾0.4458 g0.4458 g溶于水中,移入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Part 1Part 2Part 3Part 4*仪器 &试剂试剂(5) (5)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cNa2 2S S2 2O O3 30.0125 mol/L0.0125 mol/L):称取):称取3.1 g3.1 g硫代硫酸钠溶于煮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 g0.2 g碳酸钠,释释至碳酸钠,释释至1000 mL ,1000 mL ,临用前,用碘酸钾标定。临用前,用碘酸钾标定。标定方法:取标定方法:取10.0 mL10.0 mL碘酸钾溶液置于碘酸钾溶液置于250 mL250 mL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100mL100mL,加,加1g1g碘化碘化钾,再加钾,再加5mL 15mL 1:5 5硫酸,加塞,轻轻摇匀。置暗处放置硫酸,加塞,轻轻摇匀。置暗处放置5 min5 min,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至淡黄色,加1 mL1 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mol/L):):3450125.02322VVcOHOSNa式中:式中: V V3 3 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量,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量,mL mL ; V V4 4 移取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量,移取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量,mL mL ; 0.01250.0125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浓度,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浓度,mol/Lmol/L。Part 1Part 2Part 3Part 4*仪器 &试剂试剂(6) (6) 苯酚标准储备液:称取苯酚标准储备液:称取2 2.00 g.00 g无色苯酚溶于水中,移入无色苯酚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浓度为标线(浓度为2g/L2g/L)。在冰箱内保存,至少稳定)。在冰箱内保存,至少稳定1 1个月。个月。 标定方法:吸取标定方法:吸取10.00 ml10.00 ml,苯酚储备液于,苯酚储备液于250 mL250 mL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100mL100mL,加,加10.0 mL 0.1 mol/L10.0 mL 0.1 mol/L溴酸钾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立即加入溴化钾溶液,立即加入5 mL5 mL,盐酸,盖好瓶塞,轻轻摇匀,盐酸,盖好瓶塞,轻轻摇匀,在暗处放置在暗处放置10 min10 min。加入。加入1 g1 g碘化钾,盖好瓶塞,再轻轻摇匀,在暗处放置碘化钾,盖好瓶塞,再轻轻摇匀,在暗处放置5 min5 min。用。用0.0125 mol/L0.0125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同时以水代替苯酚储备液作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刚好褪去,记录用量。同时以水代替苯酚储备液作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量。苯酚储备液的浓度由下式计算:液滴定用量。苯酚储备液的浓度由下式计算:VcVV68.1521苯酚式中:式中:苯酚苯酚苯酚储备液的浓度苯酚储备液的浓度mg/mLmg/mL; V V1 1 空白试验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量,空白试验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量,mLmLV V2 2 滴定苯酚储备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量,滴定苯酚储备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量,mLmLV V 取用苯酚储备液体积,取用苯酚储备液体积,mLmLc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mol/L; 15.6815.681/61/6苯酚摩尔质量,苯酚摩尔质量,g/molg/mol。Part 1Part 2Part 3Part 4*仪器 &试剂试剂(7) 苯酚标准中间液(使用时当天配制):取适量苯酚储备液,用水稀释,苯酚标准中间液(使用时当天配制):取适量苯酚储备液,用水稀释,配制成配制成10g/mL苯酚中间液。苯酚中间液。(8)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H约为约为10):称取):称取20 g氯化铵溶于氯化铵溶于100 mL氨水中,加塞,氨水中,加塞,置冰箱中保存。置冰箱中保存。(9) 2%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称取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称取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2g溶于溶于水,稀释至水,稀释至100 mL,置于冰箱中保存。可使用,置于冰箱中保存。可使用1周。周。(10) 8%铁氰化钾溶液:称取铁氰化钾溶液:称取8g铁氰化钾铁氰化钾K3Fe(CN)6溶于水,稀释至溶于水,稀释至100 mL。置于冰箱内可保存。置于冰箱内可保存1周。周。Part3实验步骤Part 1Part 2Part 3Part 4*标准曲线的绘制&吸附实验1在9支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1.00、3.00、5.00、7.00、10.00、12.00、15.00、18.00 ml浓度为10g /mL的苯酚标准液,并用水稀释至刻度。2加0.5 mL缓冲溶液,混匀。此时pH为10.0 0.2,加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1.0mL,混匀。3再加1.0 mL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放置10 min,立即在510nm波长处,以蒸馏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测量吸光度,记录数据,经空白校正后,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 g /mL )的标准曲线。1、标准曲线的绘制Part 1Part 2Part 3Part 4*标准曲线的绘制&吸附实验2、吸附实验序 号 123456苯酚储备液/mL1.03.06.012.520.025.0无酚水/mL24221912.550起始浓度0/gmL180240480100016002000取上清液/mL2.001.001.001.000.500.50稀释倍数125250250250500500表一 苯酚加入浓度系列取12只干净的150 mL碘量瓶,分为A、B两组。分别在每个瓶内放入1.0g左右的沉积物样品A、B(称准到0.0001g,以下同)。然后按表一所给数量加入浓度为2g/L的苯酚储备液和无酚水,加塞密封并摇匀后,将瓶子放入振荡器中,在251.0下,以150175 r/min的转速振荡8h,静置30 min后,在低速离心机上以3000 r/min速度离心5 min,移出上清液至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然后移出数毫升(视平衡浓度而定)至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按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苯酚的浓度,并计算出苯酚的平衡浓度。Part4数据处理Part 1Part 2Part 3Part 4* 数据处理1. 计算平衡浓度(e)及吸附量(Q)。1利用平衡浓度和吸附量数据绘制苯酚在底泥上的吸附等温线。2利用三种吸附等温式拟合吸附等温线,求各自的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34SUGGESTION 式中:0起始浓度,g /mL; e平衡浓度,g /mL; 1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测量浓度,g /mL; n溶液的稀释倍数; V吸附实验中所加苯酚溶液的体积,mL ; W吸附实验所加底泥样品的量,g; Q苯酚在底泥样品上的吸附量,mg/g。数据处理 计算平衡浓度(e)及吸附量(Q):补充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在1916年langmuir利用气体分子被吸附于金属固体表面的研究,提出第一个有理论根据的吸附等温方程式,由于其方程中的参数具有一定的意义,此等温方程式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溶液的吸附系统。其方程式如下:化简得直线方程式:qr为平衡时的吸附量,Cr为平衡时的溶液浓度,qm是吸附剂饱和吸附量,K是等温吸附方程式常数。三种吸附等温式拟合吸附等温线补充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吸附理论,其方程式如下: QKC1/n化简得直线方程式:logQ=(1/n)*logC+logKK为吸附系数,n是常数,Q为平衡时的吸附量,C为平衡时的溶液浓度。三种吸附等温式拟合吸附等温线补充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方程式Jossens等人合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与Redlich和Peterson所提的等温吸附方程式相一致。此等温吸附方程式为:Q=ACr/(1+BCr)其中A、B及g为等温吸附方程式的常数,其g介于0与1之间。当g=1时,其方程式为:Q=ACr/(1+BCr),即为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三种吸附等温式拟合吸附等温线g
FeCl3+6C6H5OH → H3[Fe(C6H5O)6] +3HCl
由于生成的酚铁盐的电离度很大,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呈紫色的阴离子。 H3[Fe(C6H5O)6]==(可逆)3H+ + [ Fe(C6H5O)6]3- (紫色)
但是活性炭由于它的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对苯酚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所以并没有化学反应,混合后,显现出氯化铁的颜色,即黄色溶液,
----------------------
苯酚的水溶液中,由于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即上层苯酚呈溶液状态,以不再可吸附,故溶液呈紫色,但下层的苯酚会给吸附掉,溶液显现出氯化铁的颜色,即黄色溶液
至于如何提高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这是一直都有好多学者在研究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改性活性炭,就是改变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
改性一般分有氧化改性、还原改性和负载金属改性。
1、氧化改性
目的是提高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含氧基团的含量。如羧基、酚羟基、酯基等,同时增强了表面的极性,一方面活性炭与水的亲和力增大了,另一方面活性炭对极性有机物的亲和力也增大了。
大多数学都都是采用HNO3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当然还有用到H2O2 H2SO4、HCl、HClO3等。
2、还原改性
目的是提高活性炭表面的含氧性基团的比含量,增强活性炭的非极性。
通常用到的还原剂有H2、N2、NaOH等
不同用途的活性炭应采用不同的改性方法。不一定是改性后就一定会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大大的增强,有时却会使其变小。有学者总结说,还原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的有机物的吸附有更好的效果;氧化改性和还原改性活性炭对气态极性有机物的吸附有更好的效果。
----------------------
我也做个小广告
诚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究改性活性炭、活性炭浸渍剂(活性炭处理剂/添性炭添载剂)
1、土壤颗粒对苯酚的吸附以及土壤微生物对苯酚的降解。
2、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
分子筛能吸收多少苯酚,分子筛上的吸附率减小随温度增加,吸附率有所增加,但在常温下苯酚的吸附率也能达到9613X,分子筛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0mgΠg。
当分子筛用量是10mgΠg时,水中苯酚能去除95%,它吸附非常快。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