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离硫酸钠中的氯化钠,实验步骤是什么
通过蒸发,析出一部分氯化钠固体,然后过滤后再将滤液冷冻,将析出10水硫酸钠结晶.过滤后再重复交替进行,直到分离达目的为止.如果含有的硫酸钠很多,你就可以先冷冻析出10水硫酸钠,冷过滤后再将滤液加热蒸发析出氯化钠,.,这里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的性质,而硫酸钠在0度以上的常温或更高的温度时溶解度很大,但在低温下易生成溶解度很小的10水硫酸钠
根据溶解度不同来分离.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0℃ 4.5g 10℃ 9.6g 20℃ 19.5g 25℃ 27.9g 30℃ 40.8g 40℃ 48.4g 50℃ 46.7g 60℃ 45.3g 70℃ 44.1g 80℃ 43.7g 90℃ 42.9g 100℃ 42.3g 适当改变温度使其中一种析出晶体来就达到目的了
+SO42-
==BaSO4↓,所以说,本质是Ba2+与SO4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BaSO4沉淀
2、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3、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4、称取滤渣的质量,这就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5、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
6、根据硫酸钠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
7、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反应化学方程式: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离子方程式:
so4
2-
+
ba
2+
→
baso4↓
解释:硫酸钠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氯离子和钡离子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加入稀硝酸是为了排除其它沉淀的干扰。
1、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变化,因此可以将混合物加入一定水,加热使硫酸钠全部溶解后,过滤,除去不溶的氯化钠。
2、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并加热,使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氯化氢其他溢出,可以补加适量的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硫酸,使生成硫酸钠和水。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这样就除去了混合物中的氯化镁和硫酸钠,过滤。
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这样就除去了混合物中的氯化钙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钡,过滤。
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就除去了过量的碳酸钠,将溶液蒸发干,就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剩余的盐酸也在蒸发过程中被挥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