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啤酒中的乙醛对人体的伤害是什么

能干的钢笔
激昂的猫咪
2023-01-27 20:27:58

啤酒中的乙醛对人体的伤害是什么?

最佳答案
开心的豌豆
靓丽的哑铃
2025-07-11 07:08:36

啤酒是经酵母发酵麦汁产生的低酒精含的饮料,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它的风味、泡沫及色泽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三大重要因素,其中又以风味的影响尤为突出。

啤酒

啤酒的风味是啤酒所含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啤酒中含有1000多种成分,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对啤酒风味起重要影响的成分的浓度是很低的。现在研究表明,对啤酒风味影响较大的成分超过339种,但它们所占的比例不到0.1%。啤酒中的羰基化合物大约有80种,另有文献报道啤酒中大约有50种醛类和54种酮类。其中只有很少几种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能接近其风味阈值,多数醛类其风味阈值低于相应醇的2~3倍。啤酒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啤酒的老化程度。鉴于检测手段的缺乏,到目前为止还很难对啤酒中所有的羰基化合物进行分析,因此,人们采用间接的方法来表征啤酒的老化程度,例如用TBA值。乙醛是啤酒羰基化合物中结构较为简单而含量最高的一种羰基化合物,其用顶空技术可以测量。

乙醛是羰基化合物中的一种,对乙醛的控制也会对其他羰基化合物产生类似的影响。乙醛是啤酒羰基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其对啤酒的风味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啤酒中乙醛含量偏高时,将会对啤酒的风味产生不利的影响。乙醛是啤酒生青味、烂苹果味的主要来源,啤酒中乙醛的含量超过50毫克/升时,有无法下咽感超过25毫克/升时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感超过10毫克/升时有不成熟的口感,成熟的优质啤酒的乙醛含量一般在3~8毫克/升以内。

乙醛为微毒物质。刺激作用比甲醛弱,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比甲醛强。对人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刺激皮肤和黏膜。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麻醉作用,并出现头痛、嗜睡、神志不清、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等。低浓度蒸气可引起眼、鼻、上呼吸道的刺激以及支气管炎、皮肤过敏、皮炎等。误服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麻醉、呼吸衰竭等。慢性中毒还出现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吸烟有害健康

抽烟、酗酒和空气污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科学家发现,这三大杀手有可能用的是同一把刀。

生活中你肯定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喝酒,一喝就脸红,如果强灌,很快就会醉倒在地,甚至呕吐不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成乙醛,乙醛又会转变成乙酸。这个过程需要“醛脱氢酶”来催化。人体内有19种ALDH,其中,活性最强,承担了大部分工作。有将近1/2的东亚人体内的有缺陷,不能迅速把乙醛转变为无害的乙酸。于是,这些人只要一喝酒,体内的乙醛含量就迅速升高,甚至能高达正常值的20倍之多。乙醛能加速心跳频率,扩张血管,于是饮酒者的脸就红了。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更容易喝醉呢?难道说,乙醇并不是让人醉酒的主要原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维克多·普里迪就发现,乙醛是一种效力强大的肌肉毒素,其毒性是乙醇的30倍。后续的研究发现,乙醛能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形成“蛋白质加合物”。这种结合非常稳定,严重影响了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很多人误以为酒精危害最大的器官是大脑和肝脏,这是不准确的。”普里迪说,“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酗酒者肌肉造成的伤害才是最常见的,其发生频率是肝硬化的5倍。”

更可怕的是,“蛋白质加合物”会改变蛋白质的外表结构,使得免疫系统误以为这是入侵的敌人而加以攻击。大约有70%的“酒精肝”患者体内能找到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对“蛋白质加合物”的持续攻击会让这些患者常年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这种状态已被证实是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和癌症的诱因。

正常人血液中的乙醛含量很低,甚至很难被检测到,属于典型的“隐形杀手”。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的乙醇会迅速在肝脏内被“乙醇脱氢酶”转化成乙醛,然后被降解成乙酸,只有不到1%的乙醛会逃出肝脏,进入血液循环。但是,肝脏处理乙醇的速度是有限的,正常人每小时可以处理7克乙醇,酒量大的人这个数字可以上升到10克以上。一瓶“小二”(二两二锅头酒)的酒精含量大约是50克,正常人需要花费7小时才能处理完。也就是说,在这7小时中,饮酒者体内的所有器官都要处在乙醛的包围中。虽然绝对量不大,但累计的效果却很可观,很多喝过头的人第二天起床后仍然会感觉昏昏沉沉,英语中有个词叫做Hangover,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以前人们认为这是细胞脱水,或者酒精的作用,后来发现这个说法不正确。研究发现,造成Hangover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乙醛。

别小看乙醛的危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乙醛的害处远不止上述这些。一项研究表明,缺损者(喝酒爱红脸的人)如果继续酗酒,他们得上消化道癌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0倍。乳腺癌也有可能与乙醛有关。据统计,有大约5%的乳腺癌病因来自酗酒。“细胞是不会遗忘的。”从事这项研究的德国海德堡大学科学家海尔穆特·赛兹说,“乙醛造成的影响会在20~25年后成为肿瘤的诱因。”赛兹相信,西方国家酒精消费量的逐年增加是肝癌、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酒精绝不是乙醛的惟一来源。乙醛带有水果般的香味,经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事实上,很多果酒中就加了乙醛,尤其是一种苹果烧酒,乙醛含量很高。有人做过统计,喜欢喝苹果烧酒的人患食管和口腔癌症的概率是葡萄酒爱好者的2倍,虽然他们喝下去的酒精是相同的。

最新回答
细心的吐司
彪壮的大门
2025-07-11 07:08:36

1、喝酒之酒精伤肝

酒中含有酒精,其成分主要是乙醇。因为乙醇90%在肝脏代谢,所以乙醇会对肝脏产生影响。在肝脏的处理下,乙醇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乙醇代谢的大概过程是乙醇→乙醛→乙酸。

乙醛活性很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质结合物,这个东西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所以喝酒伤肝,直接对肝脏产生损害的还是乙醇氧化后的产物。

2、乙醇氧化导致肝脏缺氧

人体肝脏是处理乙醇的主要场所。乙醇的氧化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而肝脏的肝小叶是个相对容易缺氧的地方,而乙醇代谢过程耗氧,会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

长期大量饮酒者,肝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肝内缺氧的情况。所以喝酒伤肝,不但伤害肝脏细胞,还会导致肝脏缺氧。长期以往,对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是极其不利的。

3、喝酒会导致肝脏毒素积累

肝脏中含有一些细菌,有些是对身体有益的。这些细菌有时候会吸收肝脏的毒素。长期喝酒会导致肝脏的酸碱环境发生细微改变,最终“赶走”这些细菌。

因此肝脏以内毒素产生增加。甚至会在肝脏积累,对肝脏细胞的正常发展产生影响。所以长期喝酒会导致肝脏负荷加重,不单指的是肝脏细胞受损,也指的是肝脏的毒素积累。

/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69305d7a01b30f2442a70f2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69305d7a01b30f2442a70f2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69305d7a01b30f2442a70f20"/>

扩展资料

正确饮酒的方式:

品酒均以慢饮为好,古有“饮必小咽”的说法。饮酒不宜狂饮,因为速饮伤肺,肺为五脏华盖,伤则气短胸闷;速饮伤胃,因为胃受到酒精的强烈刺激,会造成急性胃炎;速饮伤肝,因肝脏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酒精刺激,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速饮伤肾,因为酒精到达肾后,给肾脏强烈刺激。如此一来,脏腑受到损害,尤其是在人体剧烈运动以后,全身极度疲乏,此时饮酒易导致脑溢血的发生。所以饮酒要适量、适度。

个人要选择适合自身的酒类饮用,不可暴饮、乱饮。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6/0407/c21471-28256697.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喝酒伤肝怎么个“伤”法一天喝多少最健康">人民网-喝酒伤肝怎么个“伤”法一天喝多少最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1215/c14739-2970884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怎么喝酒?饮酒还需慢斟浅酌">人民网-怎么喝酒?饮酒还需慢斟浅酌

无奈的橘子
隐形的毛豆
2025-07-11 07:08:3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制造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等,具体用途有以下几种:

1、25%-50%的乙醇可用于物理退热,有降温的作用。

2、40%-50%的酒精可以用来给长期卧床的人擦身体。

3、70%-75%的乙醇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脱碘、屏幕清洁等。

4、95%的乙醇可以作为燃料,例如用于酒精灯、酒精炉等。

5、乙醇发酵后可以用来酿酒,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

6、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7、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作为染料、涂料、洗涤剂、消毒剂等产品的添加剂。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酒精的作用非常多,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美好的汽车
欣喜的香菇
2025-07-11 07:08:36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酒中的乙醇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乙醇的化学反应:

(1)乙醇的金属反应: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2)乙醇与氢卤酸反应。通常用溴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乙醇的氧化反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工业制乙醇,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乙醇氧化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惟一工业方法。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蜜糖做原料必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醇。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让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

第一步是与醋酸汞等汞盐在水-四氢呋喃溶液中生成有机汞化合物,而后用硼氢化钠还原。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此该产业发展很快。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可用来制取醋酸、香精、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乙醇汽油的销售在美国已有几十年历史。此外,乙醇还做稀释剂、有机溶剂、涂料溶剂等几大方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消毒剂。

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如白酒为56度的酒。注意:我们喝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发酵出来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发酵酶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酒也是酿造出来的。淀粉经过麸曲的作用变成麦芽糖,再让糖液发酵,酵母菌“吃”下糖,“排泄”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种含酒精的水,通过蒸馏,使酒精浓度增大,就成了酒。

用不同品种的粮食、水果或野生植物酿造出来的酒都含有酒精,做菜的黄酒里有15%的酒精;啤酒里有4%的酒精;葡萄酒含酒精10%左右;烧酒里含酒精最多,超过60%。

烧鱼时加点酒,酒精能把鱼肉里发腥味的三甲胺揪出来,带着它一块儿变成蒸气挥发掉了,所以,烧鱼时加酒可以除腥。

纯粹的酒精并不好喝。名酒佳酿里除了酒精,还有香酯、糖、香料、矿物质等微量物质。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将在30~45分钟内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毫克/升时,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2个氢原子脱掉,使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酶分解代谢。

人喝酒后面部潮红,是因为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因为这些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脸”。

乙醇代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体内酶的含量,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与遗传有关。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氧酶和乙醛脱氧酶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态继续留在体内。我们所说的酒精的代谢应该是被完整的分解后的状态,由于很多人缺少乙醛脱氢酶,拥有乙醛脱氢酶的量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严格地说,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无法用一个准确的速度来描述的,此因人而异。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乙醇具有成瘾性及致癌性,但乙醇并不是直接导致癌症的物质,而是致癌物质普遍溶于乙醇。在中国传统医药观点上,乙醇有促进人体吸收药物的功能,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虚冷症状。药酒便是依照此原理制备出来的。

背后的帆布鞋
友好的星月
2025-07-11 07:08:36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

不安的汉堡
清爽的鲜花
2025-07-11 07:08:36

乙醇的作用: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原料

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2、消毒用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3、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4、有机原料

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汽车燃料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历史,我国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执着的乌冬面
大方的毛衣
2025-07-11 07:08:36

乙醇比较常见的用途有:

一、白酒等饮料

乙醇可以用于食用,如酒。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二、消毒

广泛用于医用消毒(体积分数为75%±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75%的酒精在常温(25℃)下,一分钟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三、汽车燃料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历史,我国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

四、食用

乙醇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所以中医用它来送服中药,以溶解中药中大部分有机成分。

扩展资料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