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为什么碳酸钠可以用来去除油脂

心灵美的龙猫
搞怪的向日葵
2023-01-27 20:19:59

为什么碳酸钠可以用来去除油脂?而乙酸乙酯在碳酸钠中不水解?

最佳答案
虚拟的红牛
干净的心情
2025-07-11 10:30:58

碳酸钠可以用来去除油脂的原理是:碳酸钠和油脂中的一些成分反应生成了有去污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碳酸钠是碱性的。当油脂中含有羧酸(比如动物油脂往往会含有硬脂酸(C17H35COOH)时,羧酸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

R-COOH + CO32- = R-COO- + HCO3-

生成的羧酸的阴离子(R-COO-),一头是非极性的链烃基R,一头是带电荷的-COO-,

使得这样的分子一头是亲水的,一头是亲脂的。在水中,这些“双亲”分子遇到油脂时,亲脂一端会靠近油脂,而亲水的一端会伸到水溶液里,这样形成一个球形,把油脂包裹起来,起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得油脂可以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于水相中(否则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

此时对要洗涤的物件加以适当的擦洗动作,油脂就离开物件表面。再换清水漂净,就达到洗涤的目的了。

乙酸乙酯在强碱(如NaOH)水溶液或醇溶液中,加热(往往>80°C)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乙酸乙酯在碳酸钠中也不是完全不能水解。但因为(1)碳酸钠的碱性还是明显弱于NaOH (2)洗涤的过程一般水温都在20°C~50°C(太高了烫手),所以反应速率是很低的,对于短时间(洗涤过程一般在几分钟到1小时)内来说,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是可以忽略的。

最新回答
执着的小丸子
如意的乌龟
2025-07-11 10:30:58

抛开剂量谈溶解是没有意义的。

碳酸钠这样的碱性物质可以使酯键发生水解(皂化)。大约1mol碳酸钠可以使1mol酯键水解。如果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不大的话,也是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水解后的产物——醇和脂肪酸钠是可以溶于水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速率问题。油脂的皂化一般在加热条件下(比如90°C)进行,以加快其速率。乙酸乙酯的沸点只有77°C,所以加热时温度也不能升得那么高——否则都挥发掉了,和碱不在同一个相中,也就很难反应了

鲤鱼电话
无聊的芒果
2025-07-11 10:30:58
酯类是酸和醇组成的化合物,碱性物质能还原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醇,如热的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油脂反应(碳酸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脂肪酸钠和甘油,碳酸钠与乙酸乙酯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

现实的刺猬
魁梧的棒棒糖
2025-07-11 10:30:58
不反应的。

制备乙酸乙酯的时,收集的方法就是在碳酸钠溶液上方除去乙醇、乙酸,从而收集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碳酸钠所提供的碱性还不足以使乙酸乙酯水解

第一个是吸收乙醇和乙酸,利用碳酸钠能与乙醇和乙酸反应的原理去除挥发出来的部分乙醇和乙酸;第二个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便于分离出来。

霸气的草莓
生动的枫叶
2025-07-11 10:30:58
会反应。因为乙酸乙酯会有可逆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而碳酸钠会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使可逆反应持续向生成乙酸方向的方向移动,最好使反应完全。所以是会反应的,最后生成乙醇 ,醋酸钠,二氧化碳。

开朗的鞋子
愤怒的电话
2025-07-11 10:30:58
关于溶液分层的原因

是因为溶液互不相溶,并且密度不同.

乙酸乙酯是有机溶液,所以无机的溶液(多为水溶液),在密度差别不是太小的情况下,都会发生溶液分层现象.

美满的母鸡
美好的耳机
2025-07-11 10:30:58

一方面,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反应还可以与乙醇互溶;另一方面,乙酸乙酯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便于分层分液。

因为乙酸乙酯在一定的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定值、水中加入了碳酸钠溶解度降低了、但这已经不是水中的溶解度了,而是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了。

中和未反应的乙酸

溶解未反应的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拓展资料

注意事项加热反应的混合液时有可能产生爆沸,而逸出的乙醇和乙酸又易溶于水,如果把导管口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可能产生倒吸作用,把碳酸钠溶液吸入到反应混合液中,从而使反应失败。简单说就是防止倒吸使试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