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命名是什么呀?
苯的命名规则是和甲基连接的那个c是一号位,然后硝基的分子量比氯小,所以要把硝基放在较小的二号位上,再接着数,氯在六号位上,所以是2-硝基6-氯甲苯。
苯的同系物命名的方法是将苯作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先读取代基,后读苯环。若苯环为一元烷基取代,则可直接命名为“某苯”。
苯的性质
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苯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一般规则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卤代烃·醚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醇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醛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酮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酯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胺类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脂环烃类 单脂环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 桥环烷烃 桥环烷烃中,多个环公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 给碳原子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依照环由大到小顺序编完所有的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环的个数,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数字的个数总比环数多一个;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二环[3.2.0]庚烷。 螺环烷烃 螺环烷烃中,两个环公用的一个四级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编号从小环开始,1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螺[3.5]壬烷。 多环烯、炔烃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系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 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其他环系 各种芳环系都有不同的名字,其取代物的命名方法和苯环类似。但这些环系一般都固定了编号的顺序(而不是像苯环一样只由取代基决定): 萘环系 蒽环系 等等。 杂环化合物 把杂环看作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而形成的环,称为“某杂(环的名称)”;(如:氧杂环戊烷)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原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
最简单的此类单环芳烃是苯(benzene)。其它的这类单环芳烃可以看作是苯的一元或多元烃基的取代物。苯的一元烃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命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苯作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称为××苯(例如甲苯)。另一种是将苯作为取代基,称为苯基(phenyl),它是苯分子减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可简写成ph−,苯环以外的部分作为母体,称为苯(基)××(例如苯乙烯)
苯的二元烃基取代物有三种异构体,它们是由于取代基团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命名时用邻或o(ortho)表示两个取代基处于邻位,用间或m(meta)表示两个取代基团处于中间相隔一个碳原子的两个碳上,用对或p(para)表示两个取代基团处于对角位置,邻、间、对也可用1,2−、1,3−、1,4−表示。
若苯环上有三个相同的取代基,常用“连”(英文用“vicinal”,简写“vic”)为词头,表示三个基团处在1,2,3位。用“偏”(英文用“unsymmetrical”,简写“unsym”)为词头,表示三个基团处在1,2,4位。用“均”(英文用“symmetrical”,简写“syn”)为词头,表示三个基团处在1,3,5位。
当苯环上有两个或多个取代基时,苯环上的编号应符合最低系列原则。而当应用最低系列原则无法确定那一种编号优先时,与单环烷烃的情况一样,中文命名时应让顺序规则中较小的基团位次尽可能小,英文命名时,应按英文字母顺序,让字母排在前面的基团位次尽可能小。
2.多环芳烃的命名
a.多苯代脂烃的命名
链烃分子中的氢被两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多苯代脂烃。命名时,一般是将苯基作为取代基,链烃作为母体。
b.联苯型化合物的命名
两个或多个苯环以单键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联苯型化合物。联苯类化合物的编号总是从苯环和单键的直接连接处开始,第二个苯环上的号码分别加上(’)符号,第三个苯环上的号码分别加上“’’”符号,其它依次类推。苯环上如有取代基,编号的方向应使取代基位置尽可能小,命名时以联苯为母体。
c.稠环芳烃的命名
两个或多个苯环共用两个邻位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稠环芳烃。最简单最重要的稠环芳烃是萘、蒽、菲。萘分子的1,4,5,8位是等同的位置,称为α位,2,3,6,7位也是等同的位置,称为β位。蒽分子的1,4,5,8位等同,也称为α位,2,3,6,7位等同,也称为β位,9,10位等同,称为γ位。菲有五对等同的位置,它们分别是:1,8,2,7,3,6,4,5和9,10。取代稠环芳烃的名称格式与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基本格式一致。
3. 非苯芳烃
常见的单环非苯芳烃化合物可按前面讲过的一般原则来命名。轮烯(Annulenes)是一类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环状烃类化合物。命名时将成环的碳原子数放在方括号内,括号后面写上轮烯即可。也可以不写括号,用一短线将数字和轮烯相连。[18]轮烯含有十八个碳,九个双键,所以也可以称为环十八碳九烯。
苯及其衍生物统称苯系物,即芳香族有机化合物(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简写为MACHs),为苯及衍生物的总称,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常见污染物,完全意义上的苯系物绝对数量可高达千万种以上,但一般意义上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苯乙烯、苯酚、苯胺、氯苯、硝基苯等。
看苯是母体还是取代基,例如甲苯,视为甲基取代了苯的一个氢,所以叫甲苯(取代基在前,母体在后)。同理,硝基苯视为硝基取代了苯的氢,所以叫硝基苯。而苯乙烯、苯甲酸、苯酚分别视作苯基取代了乙烯、甲酸和水中的一个氢,此时苯为取代基,则出现在前。或者你可以记住:只有硝基、亚硝基、卤素和普通烃基是视作苯环上的取代基的(部分复杂烃基视作母体),烷氧基可视作取代基,也可视作母体,其他统统都是母体。
如果你是初中或者高中学化学的话,这些都算常用名,也不多,记住就行了;如果是大学学有机化学,那么教材里关于有机物命名那一章肯定有,就像前面哥们说的那一个顺序排名,羧酸第一,硝基最后,有多个官能团的化学物,官能团在这个顺序中最靠前的作为主体,这个没什么理由,大概是人为规定
最初,有机化学的“有机”是化学概念,指的是由生命力制造的、人类无法合成的,后来人们发现用当时的无机物也可以制备出有机物(氰酸氨转化为尿素),所以化学家就把这个概念推翻了,现在指的是含碳元素的大部分物质。
有机蔬菜中的“有机”是农学概念,指的是“纯天然的”、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肥料(或其他人工合成的新物质)的,也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有机食品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之前几千年的农业产品。
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
俗名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天然物质通常具有俗名。
习惯命名法用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10以内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一、十二、十三……异构体以“正”“异”“新”等词区分。
(1)烷烃的系统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是其它有机物命名的基础,所以烷烃的命名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给烷烃命名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是:最长的碳链有几个C原子?它连接有什么支链?支链的位置在哪里?如何在名称中表示支链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烷烃的最长碳链并标识其上的支链就是烷烃命名的主要工作。烷烃命名的基本步骤就是:选主链→编碳号→写名称,具体如下:
①选主链:找准一“长”一“多”,即碳链最长,支链最多。
从分子中找出最长碳链作为主链。若有几条等长碳链,则应当选择支链最多的作为主链。
②编C号:比较一“近”一“小”,即离支链最近,支链位号之和最小。
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对主链C原子进行编号。若主链两端离支链的距离一样,则应当选择支链位置号数总和较小的编号方向。
③写名称:基名同,要合并;逗号隔,短线分;先简后繁不要争。
取代基名称相同的要合并写,不同位置之间以“,”隔开,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分开;取代基按先简后繁顺序书写。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烯烃和炔烃命名是以烷烃命名为基础,但要注意一些规则的变化:①主链是包含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而不一定是最长碳链;②编号应从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而不是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③名称要注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母名应是烯或炔。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一取代苯(取代基无支链)直接称为某某(基)苯。“基”字通常不读也不写。如甲苯、乙苯等。二取代苯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用“邻”、“间”、“对”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关系,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等和对-二甲苯;方法二,用编号法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关系,如1,2-二甲苯(邻-二甲苯)、1,3-二甲苯(间-二甲苯)和1,4-二甲苯(对-二甲苯)等。
(4)卤代烃的命名
卤代烃的命名与烯烃很相似。选择含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离卤素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卤素原子不同时先氟后氯再溴碘),相同卤素原子要合并。
(5)醇、醛、羧酸等的命名
醇、醛、羧酸等的命名与卤代烃相似,可参照卤代烃进行命名。
(6)酯的命名
酯是按照形成酯的酸和醇进行命名的,称为某酸某(醇)酯。“醇”字通常不读也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