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输乙二醇
乙二醇是无色粘稠液体,沸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易燃,所以基本上只要低温、密闭(缺氧)下运输就行了,运输难度不大,只要注意导热、密闭防泄漏就可以了,还有乙二醇有毒,尽量不要接触。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装运乙二醇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扩展资料:
乙二醇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二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500 mL四颈瓶中,加入104 g氢氧化钾、2g水,控制温度为40℃,快速搅拌,并从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入20 g乙二醇,反应1~2 h,过滤,二氯甲烷洗涤两次。当温度不太高时,乙二醇与氢氧化钾的反应速度较慢。为了获得尽量多的乙二醇二钾,氢氧化钾的用量也要求过量,一般是乙二醇的5~7倍。
1、氯乙醇法,以氯乙醇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水解而得,该反应在100℃下进行。
2、环氧乙烷水合法,环氧乙烷水合法有直接水合法和催化水合法,水合过程在常压下进行也可在加压下进行。
3、目前有气相催化水合法 以氧化银为催化剂,氧化铝为载体,在150~240℃反应,生成乙二醇。
4、乙烯直接水合法 乙烯在催化剂存在下在乙酸溶液中氧化生成单乙酸酯或二乙酸酯,进一步水解均得乙二醇。
5、环氧乙烷与水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水合反应,反应液经碱中和、蒸发、精馏即得成品。
6、甲醛法。
7、以工业品乙二醇为原料,经减压蒸馏,于1333Pa下,收集中间馏分即可。
8、将乙二醇真空蒸馏,所得主要馏分用无水硫酸钠进行较长时间干燥,然后用一支好的分馏柱重新真空蒸馏。
扩展资料:
乙二醇的毒理环境: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二醇
乙二醇型;浓度配比为:55%——液45%——水、沸点:107℃;冰点:-40℃.
根据所需预防的温度,可以配入1~3倍的水,通常当水按1:1的比例混合使用时,将使冷却液的冰点降至-36.7℃.乙二醇—水型的防冻液的最大使用浓度为75%,切记不可超过此浓度.
水分子之间是通过氢键的缔合而成为分子簇的,具有较高的冰点,在冬季若单以水为冷却液,低于0℃就会结冰而无法流动,启动时非但起不到循环冷却的作用,而且由于水变成冰晶是一个体积增大的过程,通常同样质量的水在变成冰时提及要增大9%~10%.产生的膨胀力会胀裂散热器及管路等部件,在含有乙二醇的防冻液中,由于乙二醇的存在,起始冰点就远比水低,当达到冰点时析出的冰晶成浆状,而且这些冰晶中的乙二醇的含量较低,显然大部分的乙二醇仍然留在了未凝固的液相之中,其结果是使得仍未结晶的溶液的冰点更低,正是由于乙二醇的这个特性,所以含有乙二醇的防冻液使用的实际温度比测定的冰点还可以再降一些.当然在超过最低点(-69℃,乙二醇的浓度68%)后冰点会有所上升,所以,以为增加乙二醇的浓度以求更低的冰点的做法,到最后是徒劳无效的.
2003年世界乙二醇产能为1540万吨/年,产量为1416万吨,生产能力与2002年持平,产量比2002年增加120万吨,增长9.2%。
2003年就世界乙二醇的消费结构来说,
约80%的MEG用于生产聚酯,12%用于生产防冻液,其他用途占8%(包括航行器和机场跑道的除冰液、热传送剂和溶剂等等)。
目前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中东地区,2003年分别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26%、31.07%和17.91%;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2003年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60.1%、21.7%和10.9%。
预计2008年,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及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045万吨/年和1840万吨。今后中东及亚洲地区是乙二醇发展迅速的两个地区,2008年中东地区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超过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基地,但其产品仍主要用于出口,国内消费增长速度较慢。
2003年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为114.5万吨,产量96.9万吨,消费乙二醇约346万吨,其中进口约251.6万吨,比上年增加17.2%。我国乙二醇大部分用于生产聚酯,超过总量的96%,其次是用于生产防冻液,约占2.3%。
预计2010年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年,2004-2010年间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9.6%,2010年当量需求约为610万吨,
2015年当量需求将达到7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