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离30mL乙醇,醋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应该先将溶液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因为乙醇,醋酸和乙酸乙酯是互溶的。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变成乙酸钠,溶于水,乙醇也溶于水,但是在电解质溶液中,乙酸乙酯难溶,这时候可以分液,分离乙酸乙酯。不可以加水,乙酸乙酯本来就微溶于水,而且有乙醇和乙酸的存在,会增加它的溶解度。高浓度的电解质极大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
然后分馏出乙醇和水的共沸混合物,加无水硫酸铜到颜色不再变蓝,过滤后就是纯乙醇。
最后是醋酸钠、碳酸钠溶液,加入大量硫酸(不可用挥发性酸),浓缩、蒸馏得到乙酸。
先将乙醇和乙酸的溶液加入碳酸钠。乙酸和碳酸钠反应: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
H2O
由于乙酸钠的沸点较高,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醇蒸馏出来。
将剩余含有乙酸钠的溶液加入浓硫酸,发生反应:
2CH3COONa
+H2SO4(浓)=Na2SO4+2CH3COOH
然后蒸馏得到乙酸。从而将乙醇和乙酸分离。
乙醇: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或C2H5OH)或Et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酸: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₃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能力它是一种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可以向混合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在上层,用分液漏斗分离。
解析: 分离对象是三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应按分液、萃取、蒸馏方法考虑分离方案。
因三种液体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方法,考虑到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醇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乙酸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故加入饱和Na2CO3 溶液萃取剂,就可将其转化为两层上下不互溶的
液体,分离出乙酸乙酯留下的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因不能再将其分层,采用蒸馏法分出低沸点的乙醇,最后在留下的混合液
中加入浓H2SO4 ,然后再蒸馏分出乙酸。
B
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1先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分层(上层)析出,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乙酯
2利用其沸点不同将余下的溶液进行蒸馏,可蒸出乙醇
3再将余下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硫酸进行蒸馏,收集即可分离
但注意 当乙醇和水达到一定比例时 乙醇和水会一起被蒸发出来的
2>水,乙醇较多,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比如十二烷基笨磺酸钠或者碱处理的聚丙烯腈什么的),以出现丁达尔效应且散射不再增强为准,电泳或离心后(或者啥都不干放它几天),分层后出现的油层分液可得。
注意:如果2>情况下失败,可改变表面活性剂再试,因为根据油性液体的成分不同,有效的破乳剂也不一样的。
上述是不适合工业过程的,工业过程要看三者比例和油性液体成分来确定。
呃,这个倒是不上不下的情况,,不如换个思路吧;鄙人揣测如果楼主想把水-酒精-动植物油中的油分出来,倒是可以直接冷冻看看,可能油会固化可以滤出来。。要是是水-酒精-汽油什么的不仅要精馏,没准还要加共沸剂,175Kg再去寻找破乳剂不值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