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丁酯在什么情况下转成正丁醇?
晚上好,乙酸丁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都可以在适当的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重新生成乙酸和丁醇,效率最高是乙酸正丁酯。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对于乙酸丁酯水解获得丁醇目前常用。
中文名称: 醋酸丁酯 英文名称: n-Butyl acetate 中文别名: 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醋酸正丁酯 CAS RN.: 123-86-4 EINECS号: 204-658-1 分 子 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危险品标志: 风险术语: 安全术语: 物化性质: 性状 具有愉快水果香味的无色易燃液体。 沸点 126℃ 凝固点 -77.9℃ 相对密度 0.8825 折射率 1.3951 闪点 33℃ 溶解性 与醇、酮、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与低级同系物相比,较难溶于水。 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相对密度(20℃/4℃)0.8825,凝固点-73.5℃,沸点126.11 ℃,闪点(开口)33℃,燃点421℃,折射率1. 3941,比热容(20 ℃)1. 91KJ/(kg·K),粘度(20℃)0.734mPas,溶解度参数δ=8.5。溶于醇、酮、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vol)。低毒、有麻醉和刺激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或0.015%)。 用途: 用于火棉胶、硝化纤维、清漆、人造革、医药、塑料及香料工业中.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松香、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氯化橡胶、杜仲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乙酸正丁酯的水解实验原理:平衡的移动原理。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蒸出乙酸正丁酯降低生成物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
因为乙酸正丁酯不溶于水,且它的密度比水低,所以在用乙酸与丁醇进行酯化反应时,为了及时除去生成的水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应该安装一个分水器。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除去生成的水,及时进行分馏。
制备方法
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上,中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上口装上回流冷凝管,三口瓶一侧口装上200℃温度计。在三口瓶中加入冰乙酸29mL,正丁醇51.3mL。催化剂(浓硫酸)5.5mL及沸石少许。仪器装好后,通入冷却水,加热回流反应。在回流反应过程中,在分水器中不断有水滴生成,要不断分出生成的水,以免流回反应器影响反应的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酸正丁酯
晚上好,乙酸丁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乙酸和正丁醇,液碱如果是指高浓度的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水溶液请尽量避免与这些酯类溶剂接触。高温熔融状态下有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醋酸丁脂(乙酸丁酯)是无色有果香气味的液体。乙酸丁酯微溶于水,能与醇、醚等一般有机溶剂混溶。乙酸丁酯与低级同系物相比,乙酸丁酯难溶于水,也较难水解。但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丁醇。
醋酸丁酯是涂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等挥发性溶剂。其挥发度高到足以从涂膜中迅速挥发,低到能阻止缩孔、泛白和无序流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