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未成年人喝酒

忧郁的美女
聪明的星月
2023-01-27 20:00:36

未成年人喝酒

最佳答案
大气的苗条
怕黑的火车
2025-07-12 07:42:17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最新回答
俊秀的画板
结实的大树
2025-07-12 07:42:17

“当量”已经逐步被停止使用了。教学中已经没有个内容了,已经被物质的量所取代。

0.5当量乙醇的质量一般是46×0.5=23克。

例如在与钠的反应,氧化成乙醛的反应,酯化反应中一当量乙醇的质量都是46克。

但乙醇燃烧的一当量的质量就不是46克了,如果全燃烧那么是46/6=7.67克。

当量有些复杂,这也是淘汰的原因之一。

糊涂的洋葱
大胆的鸡翅
2025-07-12 07:42:17

酒精的爆炸下限(LEL):3.5%;酒精的爆炸上限(UEL):18.0%。

只有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火焰能燃烧,但不能蔓延不会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时,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所以不爆炸也不着火。

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来表示的,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l。

扩展资料

无水酒精的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水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爆炸极限

舒服的煎饼
内向的果汁
2025-07-12 07:42:17

看白酒的执行标准我们需要把之一串字符号拆成Q、WLY、0001S。他们分别代表:

Q代表企业标准。

WLY代表企业名称的生母缩小。

0001s代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流水号。

这个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是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也可以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不管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其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酒类的卫生问题:

1、原料的卫生。

酿酒所用高粱、大米、玉米和小麦的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发酵所用纯菌种应防止退化、变异和污染。

2、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1)乙醇 是酒类的主要风味物质,进人人体后除产生热能外无其他营养价值。血液中乙醇的清除速率较慢,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血液中乙醇浓度较低时,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血中乙醇浓度过高时可引起乙醇急性中毒。

乙醇的慢性毒效应主要损害肝脏,因在乙醇氧化的过程中,肝脏的正常功能和物质代谢均让位于乙醇,所以经常过量饮酒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另有研究认为,乙醇具有致畸性,所以孕妇饮酒应慎重。

(2)甲醇 酒中甲醇来自原粮中的果胶。甲醇对机体组织细胞有直接毒害作用,眼睛视神经对其毒性尤为敏感。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胃痛和视力模糊,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低钾血症、昏迷,甚至死亡。经抢救康复者均遗留程度不同的视力障碍。

(3)甲醛 酿酒过程本身可能产生微量的甲醛。我国《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7-2005)规定啤酒中甲醛的含量应≤2.0mg/L。

(4)杂醇油 杂醇油是比乙醇碳链长的多种高级醇的统称,包括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醉醇等,其中后者含量较高,它们是原料中蛋白质和糖类分解的产物。杂醇油在体内氧化分解缓慢,可使神经系统充血,含量高的酒常造成饮用者头痛和大醉。

(5)其他有害物质 有氰化物、铅和锰、霉菌毒素、二氧化硫、微生物污染。国家对上述有害物质均规定了限量标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酒卫生

包容的水壶
酷炫的耳机
2025-07-12 07:42:17
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么,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有的产品包装上对无糖食品的宣传和介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广告法》规定:"食品,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4>有些食品儿童不宜吃

果冻,饮料,蜜饯,糖果等都是儿童非常喜爱的食品,这次测试样本中果冻的质量普遍较好,其次是饮料样本中的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但蜜饯类食品样本中普遍存在问题,添加剂使用过量,该标注的添加剂没有标注等,儿童不宜食用这类食品.

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当关注,都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日许量(ADI值).ADI值的定义为: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它是国内外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分别为5MG/KG,11MG/KG,5MG/KG,25MG/KG(单位MG/KG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这一数值对于生产加工安全放心的儿童食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糖精钠在食品中使用依然普遍

糖精钠属于非营养型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稀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后味微苦,与蔗糖相同甜度的重量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蔗糖产生热量的2%,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因为20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糖精钠含量达到5%~7.5%时,用来喂养的动物的膀胱癌发病率与糖精钠的摄入量明显相关,所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曾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钠.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实验与实际饮食中的摄入量有极大的差异,而且流行病学研究并未发现糖精钠的使用与膀胱癌的关联.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了糖精钠的使用限量,同时对其使用范围加以限制.我国有关部门也曾为关于糖精钠等高倍甜味剂的生产使用下发通知,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使用.

本次测试的103个样本中,有57个样本含有糖精钠,占受检样本量的55.3%,其中19个样本的糖精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其余38个样本中的糖精钠国家尚未批准使用.

通过本次对一百余种食品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试,我们发现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特向广大消费者提示:

1.蜜饯类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剂,普遍使用防腐剂,而且多数没有在标签中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添加剂,问题较多,质量不稳定.消费者应适量,适度食用蜜饯食品,尤其是话梅,陈皮类蜜饯,其甜味剂含量较高.特别是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饯类食品.

2.在我国,果汁(味)饮料国家规定其防腐剂的限量高于含气的碳酸饮料,这样可能会导致果汁(味)饮料中防腐剂的含量比碳酸饮料要高,儿童饮用果汁(味)饮料要适量.

3.对于无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其标签中的内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传的疗效功能,因为食品不是药品,这种宣传本身就是违法宣传.

4.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应谨慎选择,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超范围,超限量,这样的食品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儿的原因之一.

5.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以保证所选食品的安全性,保证自身健康.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如果说随意丢弃,那就肯定的了.食品添加剂是作用于于食品配料的,改善加工工艺的.滥用,不按国家规定使用,就会危及人的生命.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的.

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1 甜味剂、防腐剂:

大多存在于: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

危害:有可能致癌。

2 色素:

大多存在于: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

危害:长期食入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

3 过氧化苯甲酰

大多存在于:面粉。

危害: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还会产生苯甲酸,苯甲酸需在肝脏中进行分解,过量食用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食品添加剂 是要 加进食品中去的··你又不吃,只是做加工,怎么会 有伤害呢? 难道你工作的时候 这些添加剂 粉末到处飞吗?

我觉得应该不会对你有什么伤害,毕竟 你只是做配料····

通过以下材料的收集和判断,我认为过氧化苯甲酰不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添加剂,它对人体是有较大危害。 专家介绍,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导致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成份丧失。过氧化苯甲酰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内进行分解。长期过量食用后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极易加重肝脏负担,引发多种疾病;短期过量食用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神经衰弱等中毒现象。

另外,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可使人中毒,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附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

过氧化苯甲酰

分子量:

242.22

外观:

白色结晶体或粉末

熔点:

107℃

溶解性:

微溶于水,稍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和苯。

化学性质:

是一种强氧化剂, 极不稳定,易燃烧。当撞击、受热、摩擦时能爆炸。加入硫酸时发生燃烧。

过氧化苯甲酰是危险品,属于一级有机氧化剂,危险编号为22004

为了安全起见,过氧化苯甲酰工业品中常常含有25-30%的水分。

用途:

合成树脂的引发剂。面粉、油脂、蜡的漂白剂,化妆品助剂,橡胶硫化剂。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52045

CAS号 94-36-0

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苯甲酰

英文名称 benzoyl peroxide;benzoyl superoxide

别名 过氧化苯甲酰

分子式 C14H10O4;(C6H5CO)2O2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炷,微有苦杏仁气味

分子量 242.23 沸 点 分解(爆炸)

熔点 103℃(分解)溶解性 微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二硫化碳等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3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2(有机过氧化物) 主要用途 用作塑料催化剂,油脂的精制,蜡的脱色,医药的制造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及致敏作用。进入眼内可造成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 LD50771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干燥状态下非常易燃,遇热、摩擦、震动或杂质污染均能引起爆炸性分解。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与强酸、强碱、硫化物、还原剂、聚和用助催化剂和促进剂如二甲基苯胺、胺、胺类或金属环烷酸盐接触会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过滤器收集后,用乙醚洗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NIOSH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材料混合吸收。大量泄漏:用水润湿,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末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

from

无论什么食品添加剂,接触过多或过量都对人体有害。硫酸盐一般会呈弱酸性,接触时间长了,可能会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如果不注意或没有及时清洗,会有溃烂的现象。

只要远离,多清洗,必要时候用一些外敷的药物,会很快好转的。

愤怒的哑铃
笑点低的溪流
2025-07-12 07:42:17
酒精,单位一般为毫升。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 H O 三种原子构成(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羰键(碳氧键)和羟键(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相对分子量: 46.07

冷傲的纸鹤
尊敬的黄豆
2025-07-12 07:42:17
关于大家想要了解的“乙醇汽油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有影响吗”相关内容介绍有下面:

没有影响。乙醇汽车属于可再生能源,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当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在我国完全适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们使用的乙醇汽油,是由90%的汽油和10%的变性乙醇调和而成。乙醇的低热值是汽油的61%。但是乙醇的当量比可燃混合气热值是汽油混合气的98%。

乙醇的低热值虽然低,但是1份空气能烧掉相当于汽油质量1.6倍的乙醇,所以混合气的热值与汽油相当。由于乙醇是含氧燃料,可以使汽油燃烧的更充分,降低了HC和CO的排放。在选择乙醇汽油的时候,一定要把汽车油箱清洁一遍,切勿两种汽油混合使用。

魁梧的含羞草
要减肥的芒果
2025-07-12 07:42:17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生产不同、特点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E85乙醇汽油

E85乙醇汽油(即85%乙醇和15%汽油的混合燃料),属于第二代生物乙醇。

2、乙醇汽油

是指在不含MTBE含氧添加剂的专用汽油组分油(由炼油厂或石油化工厂生产的用于调合车用乙醇汽油的调合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目前暂定为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车用乙醇汽油定点调配中心按国标GB18351-2004的质量要求,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

二、生产不同

1、E85乙醇汽油

第二代生物乙醇又被称为纤维素乙醇,是利用麦秆、草、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的纤维素生产而成的,它摆脱了第一代生物乙醇原料过度依赖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弊端。

2、乙醇汽油

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有合成法(即乙烯水合法)和生物法两种。近年来受原油资源问题及乙烯价格上涨的制约,合成法被生物法取代。生物法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木屑、树枝和植物秸杆等农产品或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酶解糖化发酵制造乙醇。

三、特点不同

1、E85乙醇汽油

E85不仅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性、动力系统兼容性更好的特点,且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此外,就汽车燃料的生产来看,E85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最低。

2、乙醇汽油

(1)、乙醇的低热值相当于汽油的60.9%,相当于柴油的62.8%,但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其热效率并不比汽油和柴油低。

(2)、乙醇的辛烷值比较高,是良好的汽油机代用燃料,也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良好添加剂,但其十六烷值很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难度较大。

(3)、乙醇的沸点比汽油低,有助于燃油-空气混合气的形成,但缺少高挥发性成分,对起动不利。乙醇的蒸气压比汽油低,会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蒸发排放。

(4)、乙醇的汽化潜热大,有助于改善N0×排放,乙醇的着火界限宽,能够在较稀的混合气状态下燃烧,所以适合稀混合气燃烧模式的发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85乙醇汽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汽油

害羞的小伙
聪慧的水蜜桃
2025-07-12 07:42:17

1千克乙醇,相当于0.001千克COD。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式量是46,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醇液体密度是789kg/m3,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3,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乙醇)。能与三氯甲烷、二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氢氧化钠,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

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把金属钠放入乙醇,可以得到乙醇钠,并放出氢气,这是一个置换反应(乙醇能电离出氢离子和乙醇根离子,但电离程度比水还要弱,是属于非电解质)。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反应中乙醇去氢,羟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碳氧双键,氧化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

乙醇还能被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

乙醇还可以和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乙烷。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落后的乌龟
笑点低的钢笔
2025-07-12 07:42:17
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

取3支试管,编号.依顺序加入试剂:

试管一:5%卵清蛋白溶液、95%乙醇、pH4.7缓冲溶液各1mL

试管二:5%卵清蛋白溶液、95%乙醇、0.1mol/L的NaOH溶液各1mL

试管三:5%卵清蛋白溶液、95%乙醇、0.1mol/L的HCl溶液各1mL

振摇混匀后,观察各管有何变化.放置片刻,向各管内加水8毫

升,然后在第2、3号管中各加一滴甲基红.再分别用0.1当量/升醋酸溶液及0.1当星/升碳酸钠溶液中和之.观察各管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生成.每管再加0.1当量/升盐酸溶液数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解释各管发生的全部现象.

首先,只有高浓度乙醇长时间作用才会使蛋白质变性,低浓度的乙醇会使蛋白质的亲水结构(氢键)破坏而沉淀析出,类似于盐析.其次,变性的蛋白质是不会再溶于稀酸或稀碱了,应为变性即意味着结构的永久改变.你的试验中乙醇的最终浓度是95%*1ml/3ml=32%,而且最后蛋白会再溶解.因此,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蛋白质变性.

后来继续加盐酸是为了使pH值偏离等电点,增大蛋白质的溶解度,进而使蛋白质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