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乙醇对皮肤有害吗?
在化妆品里,苯氧乙醇是用来作为的抗菌剂防腐剂以及作为香水的定香剂。一般多跟其他防腐剂配合使用。国内含有苯氧乙醇的化妆品主要有,护肤品,沐浴露,香水,面霜,唇膏儿童日用品,湿巾,滴眼露,隐形眼护理液等。
现在好多化妆品有苯氧乙醇,防腐剂基本都用苯氧乙醇,要不面膜会滋生细菌的,含量0.5到1就是正常的 。尽量选择大品牌会安全些。
产品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显示,苯氧乙醇是有害的,如果吞食,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它可以引起生殖损害。而在化妆品中的浓度一般为0.5%至1%。经过几种动物研究表明,中等浓度下是有毒的,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日本在化妆品中的规定了它的使用浓度限制。 在欧洲,欧洲联盟把它列为具有刺激性一类产品,并做了有各种研究(比如在兔子皮肤上),试验证明了低剂量的反应。 EPA(环境保护局)的数据表显示试验会造成染色体变化和基因突变。以及睾丸萎缩,并且留在白鼠体内干扰繁殖。
扩展资料
苯氧乙醇是一种经常用于护肤产品的有机化合物,可由乙二醇及苯酚醚化而成,常见于护肤霜和防晒霜。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有抗菌功效(一般与季铵盐一起使用),经常在生物性缓冲溶液里被用作有剧毒的叠氮化钠的替代品,因为2-苯氧乙醇的毒性较低,而且在化学上对铜及铅并不活跃。在化妆品、护肤品、疫苗及药品中通常发挥着防腐剂的功用。
理化性质
苯氧乙醇,为药品名,英文名称为:Phenoxyethanol,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等,分子式为:C8H10O2, 苯氧乙醇属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略溶于水,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苯氧基乙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定使用浓度最高为1%。,溶液剂为0.1%-2%(其中加乙醇10%)。
制备方法
苯氧乙醇,可由苯酚钠与氯乙醇混合化学反应而成。
应用领域
苯氧乙醇,在香水里可作固定剂用,可作驱虫剂,外用消毒剂、醋酸纤维素的溶剂、染料、油墨、树脂、防腐剂以及其他医药用途。此外,亦在水产养殖业里用来作为鱼类的麻醉剂。也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多种美国疫苗的成分之一。 在日本,当苯氧乙醇在化妆品的使用量受到监控。
药理作用
苯氧乙醇,作为药品为外科用药;消毒防腐药-醇类。本品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其他革兰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作用较弱。可用其2%的溶液或乳剂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表面创伤,灼伤和脓疡。
毒性分析
苯氧乙醇现时作为防腐剂标准的化合物,一般都不会释放甲醛,而现时普遍认为甲醛有害于人体。相对于这些会释放甲醛的化合物,苯氧乙醇的确是一个更优秀的替代品。
苯氧乙醇毒理学数据:LD50(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000mg/kg,小鼠经口:4000mg/kg。属于轻度毒性(数据来源于《化妆品防腐剂的现状与发展》2007版)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在安全剂量内使用不会对皮肤造成明显伤害,但如果过量使用或本身属于过敏体质人群使用,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低含量的苯氧乙醇在彩妆类、护肤品类的产品中能起到防腐的作用,因此在防晒霜、面霜、身体乳、洗发液、香水中都有添加。且相对于其他防腐剂来说,苯氧乙醇性质相对安全,所以很多孕妇、婴幼儿等产品中也会把苯氧乙醇作为防腐剂来使用。但一定要挑选正规厂家生产,苯氧乙醇含量没有超标的产品。
除此以外,苯氧乙醇还具有抗菌的功效,是一种常用的外科用药,能用作溶液辅助治疗皮肤创伤、烫伤、烧伤等。所以一般情况下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含有苯氧乙醇的产品,是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的。
但是也需要注意,若使用产品中含有过量的苯氧乙醇或是面部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泛红、发烫、起小水疱、脱屑等表现,只要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要立即停止使用,并用大量清水洗净,然后及时就医,遵医嘱应用药物缓解症状。
因此,为了避免皮肤发生严重的过敏情况,在使用前要取少量产品涂抹于耳后,做皮肤过敏试验,无不适感再开始使用。
下午好,乙二醇单苄醚也叫做乙二醇苯醚或者苯氧乙醇,在化妆品配方中一般作为一种抑菌成分少量添加并有温和玫瑰香气,通常情况下对人体皮肤没有直接危害。乙二醇苯醚的两种同分异构体也可以作为溶剂型油墨涂料的成膜助剂使用。
苯氧乙醇是酒精吗
苯氧乙醇是酒精吗,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主要是苯酚钠与氯乙醇经过化学反应而成.它是化妆品中比较常见的防腐剂,下面我分享一些有关苯氧乙醇是酒精吗以及苯氧乙醇的用途对人体是否有害。
苯氧乙醇是酒精吗1
苯氧乙醇是化妆品中比较常见的防腐剂,是属于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其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或者苯氧基乙醇等,苯氧乙醇是属于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黏性液体,微香味涩,苯氧乙醇不仅可以溶于水,还可以和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苯氧乙醇不是酒精,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主要是苯酚钠与氯乙醇经过化学反应而成。苯氧乙醇作为外科用药,其药理作用和其发挥的功效主要有:
1、它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以及阳性细菌作用较弱,可用其2%的溶液或者乳剂来治疗绿脓杆菌所感染的表面创伤,灼伤以及脓疡。
2、现时作为防腐剂标准的`化合物,一般都会释放甲醛,而现时普遍认为甲醛有害于人体,但与这些会释放甲醛的化合物相比较,苯氧乙醇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替代品。
苯氧乙醇是酒精吗2苯氧乙醇是什么?
苯氧乙醇(PE)是乙醇结合酚类基团后形成的乙二醇醚,液态时呈油状或粘液状。是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从修容膏到乳液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苯氧乙醇不是通过抗氧化达到防腐作用,而是通过它的抗微生物活性,它可以抑制甚至清除大剂量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微生物。它也对多种常见菌如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苯氧乙醇对皮肤有害吗?
大剂量摄入苯氧乙醇可以致死。但局部使用苯氧乙醇时,浓度尚不到1.0%,在安全范围内。
我之前已经讨论过乙醇会不会在皮肤上大量代谢为乙醛,以及其是否会被皮肤大量吸收。这两者对于苯氧乙醇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屏障完整的皮肤来说,苯氧乙醇是降解速度最快的一种乙二醇醚。如果苯氧乙醇的代谢途径和乙醇相似的的话,接下来就会形成不稳定的乙醛,然后形成苯氧基乙酸,否则的话会产生自由基。
先不要担心啊!之前我们讨论视黄醇的时候,也提到了与苯氧乙醇代谢相关的酶体系,这些转化过程发生在角质层下。所以我们得知道究竟有多少苯氧乙醇被经皮吸收了。某项研究测试了含有苯氧乙醇和其他抗微生物成分的水基封闭剂的吸收性,猪皮(渗透性与人类最接近)会吸收2%的苯氧乙醇,6小时后也只增加到1.4%,28小时候增加到11.3%。
这些研究表明,浓度小于1%时,苯氧乙醇的吸收和转化率并不高,不会生成有害剂量的代谢产物。也有研究以小于27周的新生婴儿为实验对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研究表示,“与乙醇基防腐剂相比,苯氧乙醇水溶液不会造成显著性的皮肤损伤。苯氧乙醇确实会被新生婴儿的皮肤吸收,但并不会大量形成氧化产物苯氧基乙酸”。这个结果也表明苯氧乙醇在皮肤的代谢速率是最高的,不会造成显著性损伤。如果婴儿都能搞定它,你又怕什么呢?
所以苯氧乙醇和酒精谁比较好?
虽然苯氧乙醇的代谢比乙醇快,但是局部使用的最高限制浓度却更低,只有1%,所以并不好比较。既然角质层会阻止大部分的分子吸收,这两者生成的自由基可比每天自身的氧化反应生成的自由基少多啦!而且,由于苯氧乙醇含有酚基团呈油状,挥发、干燥的速度也更慢。
苯氧乙醇对皮肤有害问题的总结
苯氧乙醇是化妆品常用的防腐剂。安全而有效,使用率仅次于苯甲酸酯。虽然我觉得对羟基苯甲酸酯也是安全的,但如果你想找没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产品,苯氧乙醇是个好选择哦!
市面上99.9%的护肤品都会加入防腐剂,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护肤品是细菌生长的良好温床,那么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都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吧!
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是什么
建立了化妆品中 11 种防腐剂 HPLC 测定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经 ZORBAX ExtendXDB-C_(18)柱分离,以甲醇-水(pH=8.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11 种防腐剂分离良好并排除了样品中杂质峰的干扰.各防腐剂在 1- 200mg/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 93.4%-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 0.81%-3.14%(n=5).检出限为 0.2-2.0mg/L.该方法可简便、快捷、准确的同时测定 11 种防腐剂.
常见的防腐剂
1、咪唑烷基脲类
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的你没听错,他是释放甲醛~~~~,早期应用在很多洗护用品中。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甲醛分类为致癌物质1A和细胞诱变物质2类。
欧盟及我国法规现状
从法规上看,欧盟和我国法规都规定咪唑烷基脲的最大允许用量是0.6%、双咪唑烷基脲的最大用量0.5%。 美国化妆品成分审核【CIR】和欧洲化妆品和非食品消费者科学委员会,表示甲醛释放体超过法规允许使用限量是会有毒、致癌、致畸的。
2、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简称IPBC,IPBC是一款传统的含碘防腐剂,此成分浓度高于0.1%时易堵塞毛孔,导致粉刺,浓度高于0.5%时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性,此外,此成分吸入后会引起神经毒性、肝脏毒性等,应避免使用在雾化产品中吸入后积累会产生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等。 欧盟及我国法规现状
3、尼泊金酯类
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又名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盐类和酯类,在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在1924年就开始被作为防腐剂使用了。
抑制真菌的功效较好,通常与抑制细菌的防腐剂复配使用,如苯氧乙醇类的。
研究报道化妆品中过量使用对羟基苯甲酸酯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还有研究报道尼泊金酯会在人体内累积,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在大量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有大量尼泊金酯的残留。
4、异噻唑啉酮类
异噻唑啉酮类是广杀菌剂简称MIT,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大小通杀,价格低廉,添加量低,容易配伍。
MIT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敏感,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证实引起过敏的几率高,对于敏感脆弱的肌肤,尽量避免使用含有MIT的产品。皮肤本身就已经脆弱、敏感,过敏的几率会成倍增加。眼部和唇部肌肤比较娇嫩,容易敏感。因此,如果眼部和唇部产品中含有这个防腐剂,要慎重使用,能不使用最好。
5、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苯氧乙醇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
在化妆品中的浓度一般为0.5%至1%。苯氧乙醇在中等浓度下是有毒的,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EPA(环境保护局)的数据表显示,苯氧乙醇会造成染色体变化和基因突变,以及睾丸萎缩,并且留在体内干扰生殖系统。
含有苯氧乙醇的日用品主要有:护肤品、沐浴露、香水、面霜、唇膏、儿童日用品、湿巾、滴眼露、隐形眼护理液等。
苯氧乙醇长期使用会刺激肌肤,使毛孔粗大,皮肤老化角质!
防腐剂的分子非常小,这也意味着,他不会在护肤品涂抹的时候失效,而是被肌肤吸收,长时间使用含有大量防腐剂的产品对肌肤存有潜在的危害。
防腐剂具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过量或不恰当的防腐剂会令表皮细胞发育不成熟,结构松散,以致表皮层变薄,易受外界刺激,防御力下降
会损伤细胞DNA,令皮肤渐渐失去弹性,容易产生松弛、细纹而受防腐剂损害的皮肤细胞则会不断缺陷繁殖,令肤质越来越差。
但往往人们很难察觉到防腐剂的危害。因为即使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的护肤品,皮肤问题也不是立马就出现的。一些人若使用内含防腐剂及有害化学成分的护肤品,皮肤会即时变得敏感、泛红和瘙痒。但大部分人的皮肤并不会产生即时敏感,反而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化学成分慢慢累积、渗透,才对皮肤造成伤害,故一般人并不察觉自己所用的护肤品有问题。
但事实上,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微量防腐剂,在日积月累使用下,会令皮肤细胞加速老化及变得脆弱。
长期使用会累积形成慢性皮肤病,此外,一种产品中所加入的防腐剂虽然只属微量,但要知道,大家每日所使用的护肤品固然不会只得一种。
因此,在购买护肤产品前尽量选择不添加防腐剂的商品。
到底有不含防腐剂的吗,答案肯定是有的,要想真正实现零防腐剂,产品在质地、配方及外包装必须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固态剂型产品,采用胶囊式独立包装,真空包装,或者干粉制剂,还有就是安瓶包装。
其实防腐剂是一把双刃剑,能干的过细菌,但毕竟是很刺激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难免对人体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造成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甚至蜕皮等情况。如果是敏感肌的小伙们就要慎重选择护肤品。
建立了化妆品中 11 种防腐剂 HPLC 测定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经 ZORBAX ExtendXDB-C_(18)柱分离,以甲醇-水(pH=8.0)为流动..
市面上99.9%的护肤品都会加入防腐剂,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护肤品是细菌生长的良好温床,那么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都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吧!
护肤品里的防腐剂11种是什么
建立了化妆品中 11 种防腐剂 HPLC 测定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经 ZORBAX ExtendXDB-C_(18)柱分离,以甲醇-水(pH=8.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11 种防腐剂分离良好并排除了样品中杂质峰的干扰.各防腐剂在 1- 200mg/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 93.4%-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 0.81%-3.14%(n=5).检出限为 0.2-2.0mg/L.该方法可简便、快捷、准确的同时测定 11 种防腐剂.
常见的防腐剂
1、咪唑烷基脲类
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的你没听错,他是释放甲醛~~~~,早期应用在很多洗护用品中。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甲醛分类为致癌物质1A和细胞诱变物质2类。
欧盟及我国法规现状
从法规上看,欧盟和我国法规都规定咪唑烷基脲的最大允许用量是0.6%、双咪唑烷基脲的最大用量0.5%。 美国化妆品成分审核【CIR】和欧洲化妆品和非食品消费者科学委员会,表示甲醛释放体超过法规允许使用限量是会有毒、致癌、致畸的。
2、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简称IPBC,IPBC是一款传统的含碘防腐剂,此成分浓度高于0.1%时易堵塞毛孔,导致粉刺,浓度高于0.5%时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性,此外,此成分吸入后会引起神经毒性、肝脏毒性等,应避免使用在雾化产品中吸入后积累会产生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等。 欧盟及我国法规现状
3、尼泊金酯类
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又名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盐类和酯类,在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在1924年就开始被作为防腐剂使用了。
抑制真菌的功效较好,通常与抑制细菌的防腐剂复配使用,如苯氧乙醇类的。
研究报道化妆品中过量使用对羟基苯甲酸酯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还有研究报道尼泊金酯会在人体内累积,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在大量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有大量尼泊金酯的残留。
4、异噻唑啉酮类
异噻唑啉酮类是广杀菌剂简称MIT,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大小通杀,价格低廉,添加量低,容易配伍。
MIT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敏感,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证实引起过敏的几率高,对于敏感脆弱的肌肤,尽量避免使用含有MIT的产品。皮肤本身就已经脆弱、敏感,过敏的几率会成倍增加。眼部和唇部肌肤比较娇嫩,容易敏感。因此,如果眼部和唇部产品中含有这个防腐剂,要慎重使用,能不使用最好。
5、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苯氧乙醇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
在化妆品中的浓度一般为0.5%至1%。苯氧乙醇在中等浓度下是有毒的,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EPA(环境保护局)的数据表显示,苯氧乙醇会造成染色体变化和基因突变,以及睾丸萎缩,并且留在体内干扰生殖系统。
含有苯氧乙醇的日用品主要有:护肤品、沐浴露、香水、面霜、唇膏、儿童日用品、湿巾、滴眼露、隐形眼护理液等。
苯氧乙醇长期使用会刺激肌肤,使毛孔粗大,皮肤老化角质!
防腐剂的分子非常小,这也意味着,他不会在护肤品涂抹的时候失效,而是被肌肤吸收,长时间使用含有大量防腐剂的产品对肌肤存有潜在的危害。
防腐剂具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过量或不恰当的防腐剂会令表皮细胞发育不成熟,结构松散,以致表皮层变薄,易受外界刺激,防御力下降
会损伤细胞DNA,令皮肤渐渐失去弹性,容易产生松弛、细纹而受防腐剂损害的皮肤细胞则会不断缺陷繁殖,令肤质越来越差。
但往往人们很难察觉到防腐剂的危害。因为即使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的护肤品,皮肤问题也不是立马就出现的。一些人若使用内含防腐剂及有害化学成分的护肤品,皮肤会即时变得敏感、泛红和瘙痒。但大部分人的皮肤并不会产生即时敏感,反而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化学成分慢慢累积、渗透,才对皮肤造成伤害,故一般人并不察觉自己所用的护肤品有问题。
但事实上,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微量防腐剂,在日积月累使用下,会令皮肤细胞加速老化及变得脆弱。
长期使用会累积形成慢性皮肤病,此外,一种产品中所加入的防腐剂虽然只属微量,但要知道,大家每日所使用的护肤品固然不会只得一种。
因此,在购买护肤产品前尽量选择不添加防腐剂的商品。
到底有不含防腐剂的吗,答案肯定是有的,要想真正实现零防腐剂,产品在质地、配方及外包装必须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固态剂型产品,采用胶囊式独立包装,真空包装,或者干粉制剂,还有就是安瓶包装。
其实防腐剂是一把双刃剑,能干的过细菌,但毕竟是很刺激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难免对人体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造成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甚至蜕皮等情况。如果是敏感肌的小伙们就要慎重选择护肤品。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很多关于防腐剂的谣言,防腐剂会过敏、烂脸、甚至致癌的消息时常引入我们的眼帘。然而真的这样吗?防腐剂真的这么可怕?哪些是温和防腐剂?温和防腐剂真的更好吗?宣传不含防腐剂的产品如实没加一点防腐剂?哪些是真正的无防腐?如何分辨?
1、羟基异噻唑啉酮:通称为MIT,是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中较为常用的,他是一种有效农药杀菌剂,耐高温之水溶性防腐剂,针对抑止微生物菌种的生长发育有不错的功效,可以抑止病菌、细菌、黄曲霉菌的生长发育,在护肤品中较大容许浓度为0.01%。但过量运用会让肌肤造成过敏症状,比较严重的会导致肿胀、长水泡、肌肤开裂等,长期性应用带有MIT的补水面膜会造成刺激性皮炎,脸部起斑丘疹和疱疹,发生未知肿胀,乃至产生机构萎缩。
2、尼泊金酯:一般包装设计通称羟苯X酯,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英语名叫paraben,尼泊金酯的危害一般为会造成过敏性皮炎,据科学研究报道尼泊金酯在人体内累积,会提升女士患乳癌和子宫颈癌的风险性。
一般包装设计通称羟苯X酯,例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英语名叫paraben,尼泊金酯的危害一般为会造成过敏性皮炎,据科学研究报道尼泊金酯在人体内累积,会提升女士患乳癌和子宫颈癌的风险性。非常容易导致过敏,加快皮肤衰老,会加速色素沉淀,使肌肤加快暗黄,让肌肤老化,尼泊金酯类为内分泌失调影响化学物质,会干扰人体内常规的雄性激素代谢,使雌性激素水准上升,减少人体内的男性精子水准,损害DNA。
3、室内甲醛:普遍的甲醛释放量类防腐剂如尿素溶液醛、双咪唑烷基脲、重氮咪唑烷基脲、苯甲地那铵等。有一些商品并不会立即标明出有机化学分名,反而是简单的称呼,杰马、杰马BP等,适用膏霜、保湿乳液、秀发调养、香波及湿纸巾等商品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也叫IPBC,此成分浓度高过0.1%的时候容易造成脸上毛孔堵塞,造成闭口粉刺造成,浓度高过0.5%时对肌肤有略微的刺激,除此之外此成分吸进后会造成神经系统毒性、肝部毒性等,因此应尽量减少应用在做雾化商品中。
4、苯氧乙醇:也叫苯甲基乙酸乙酯,是护肤品中多见的防腐剂,在护肤品中的浓度一般为0.5%—1%,但苯氧乙醇在轻中度浓度下是有害的,会对脑部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在补水面膜中放量超出0.3%时,会出现发烫、疼痛感。带有苯氧乙醇的日用具许多,主要是护肤产品、沐浴露、淡香水、保湿霜、口红、少年儿童日用具、湿纸巾、滴眼露,隐形眼镜洗护液等。平常中不知不觉就有可能会触及到,因此我们在应用的全过程中药材尽量减少,挑选相对性可靠的护肤产品应用。
1.成分不同:
①乙醇(Ethanol)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②苯氧乙醇是一种经常用于护肤产品的有机化合物,可由乙二醇及苯醇醚化而成,常见于护肤霜和防晒霜。
2.物理性质不同:
①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
②苯氧乙醇属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
功效不同:
①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乙醇有促进人体吸收药物的功能,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虚冷症状。
②苯氧乙醇作为一种防腐剂,能够有效令相当剂量的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等微生物与酵母灭活。
扩展资料:
苯氧乙醇和乙醇:
苯氧乙醇的代谢比乙醇快,但是局部使用的最高限制浓度却更低,只有1%,所以并不好比较。既然角质层会阻止大部分的分子吸收,这两者生成的自由基可比每天自身的氧化反应生成的自由基少很多,而且,由于苯氧乙醇含有酚基团呈油状,挥发、干燥的速度也更慢。
苯氧乙醇是安全的防腐剂。不过对国内消费者来说,高浓度使用下,特别是面膜类产品中,可能会导致刺痛感或是辣辣的感觉。不过这不算过敏。
不同标准的原料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各项指标比较好,比如游离苯酚含量够低的有助于减轻高含量苯氧乙醇的辣辣的感觉。其实大家也不用多虑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乙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氧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