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加入浓硫酸到底生成什么
苯酚加入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或苯酚二磺酸,具体根据化学反应条件的不同生成不同的产物。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是指硫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反应,得到的是磺酸化合物。磺化是放热反应,低温磺化时需要冷却,而高温磺化则需要加热保温。 芳香族化合物主要用直接磺化,即亲电取代反应。
扩展资料
苯酚类的芳烃磺化反应:
1、芳烃的磺化反应通常采用浓硫酸或含有5%-20%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磺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欲得良好产率的磺酸,必须使用过量的磺化剂或者不断移去生成的水。
2、对于较难磺化的芳烃可采用三氟化硼,锰盐,汞盐,矾盐做催化剂。由于磺化反应是一可逆反应,磺酸基位置随反应。
3、磺化反应的可逆性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将磺酸基先临时占据芳环某特定位置,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再在稀硫酸中加热,以移去磺酸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百度百科-磺化反应
发烟硝酸
硝酸
硝化酸混合物 硝化混合酸
废硝酸
废硝化混合酸
硝酸羟胺
发烟硫酸 焦硫酸
硫酸
含铬硫酸
废硫酸
淤渣硫酸
三氧化硫[抑制了的] 硫酸酐
亚硫酸
亚硝基硫酸 亚硝酰硫酸
盐酸 氢氯酸
硝基盐酸 王水
氟化氢(无水)
氢氟酸 氟化氢溶液
氢溴酸 溴化氢溶液
溴化氢乙酸溶液 溴化氢醋酸溶液
氢碘酸 碘化氢溶液
溴酸
溴 溴素
溴水[含溴≥3.5%]
高氯酸[含酸≤50%] 过氯酸
氯磺酸
氟磺酸
氟硅酸 硅氟酸
氟硼酸
氟磷酸[无水]
二氟磷酸[无水] 二氟(代)磷酸
六氟合磷氢酸[无水] 六氟(代)磷酸
硒酸
铬酸溶液
一氯化硫
二氯化硫
四氯化硫
氧氯化硫 硫酰氯二氯硫酰磺酰氯
氯化二硫酰 二硫酰氯焦硫酰氯
氯化亚砜 亚硫酰(二)氯二氯氧化硫
氧氯化铬 氯化铬酰二氯氧化铬铬酰氯
氧氯化硒 氯化亚硒酰二氯氧化硒
氧氯化磷 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
三氯化磷
五氯化磷
四氯化硅 氯化硅
四氯化碲
三氯化铝[无水]
三氯化锑
五氯化锑
四氯化锗 氯化锗
四氯化铅
三氯化钛混合物
四氯化钛
四氯化钒
四氯化锡[无水] 氯化锡
一氯化碘
氧溴化磷 溴化磷酰磷酰溴三溴氧(化)磷
三溴化磷
五溴化磷
三溴化铝[无水] 溴化铝
三溴化硼
二水合三氟化硼 三氟化硼水合物
五氟化锑
硫酸铅[含游离酸>3%]
五氧化(二)磷 磷酸酐
硫代磷酰氯 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
灭火器药剂[腐蚀性液体]
电池液[酸性的]
甲酸
三氟乙酸 三氟醋酸
三氟乙酸酐 三氟醋酸酐
三氟化硼乙酸酐 三氟化硼醋(酸)酐
乙基硫酸 酸式硫酸乙酯
二苯胺硫酸溶液
苯酚二磺酸硫酸溶液
苯酚磺酸
邻硝基苯磺酸
间硝基苯磺酸
对硝基苯磺酸
烷基、芳基或甲苯磺酸[含游离硫酸>5%]
溴(化)乙酰 乙酰溴
溴(化)丙酰 丙酰溴
溴乙酰溴 溴化溴乙酰
1-溴丙酰溴 溴化-1-溴丙酰
2-溴丙酰溴 溴化-2-溴丙酰
碘(化)乙酰 乙酰碘
戊酰氯
异戊酰氯
己酰氯 氯化己酰
乙二酰氯 氯化乙二酰草酰氯
丙二酰氯 缩苹果酰氯
丁二酰氯 氯化丁二酰琥珀酰氯
癸二酰氯 氯化癸二酰
丁烯二酰氯[反式] 富马酰氯
三甲基乙酰氯 三甲基氯乙酰新戊酰氯
氯乙酰氯 氯化氯乙酰
二氯乙酰氯
三氯乙酰氯
二甲氨基甲酰氯
呋喃甲酰氯 氯化呋喃甲酰
苯甲酰氯 氯化苯甲酰
2,4-二氯苯甲酰氯 2,4-二氯(代)氯化苯甲酰
甲氧基苯甲酰氯 茴香酰氯
2,6-二甲氧基苯甲酰氯
邻苯二甲酰氯 二氯化(邻)苯二甲酰
间苯二甲酰氯 二氯化(间)苯二甲酰
对苯二甲酰氯
苯磺酰氯 氯化苯磺酰
甲(基)磺酰氯 氯化硫酰甲烷
苯(基)氧氯化膦 苯磷酰二氯
1-萘氧(基)二氯化膦
苯硫代二氯化膦 苯硫代磷酰二氯硫代二氯(化)膦苯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一级有机氯硅烷化合物,如:
丙基三氯硅烷
丁基三氯硅烷
戊基三氯硅烷
己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壬基三氯硅烷
十二烷基三氯硅烷
十六烷基三氯硅烷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氯苯基三氯硅烷
苯基三氯硅烷 苯代三氯硅烷
烯丙基三氯硅烷[稳定了的]
环己基三氯硅烷
环己烯基三氯硅烷
二乙基二氯硅烷 二氯二乙基硅烷
苯基二氯硅烷 二氯苯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乙基苯基二氯硅烷
二苯(基)二氯硅烷
二苄基二氯硅烷
三苯基氯硅烷
氯甲基三甲基硅烷 三甲基氯甲硅烷
3-甲基-2-戊烯-4-炔醇
正磷酸 磷酸
亚磷酸
三氧化(二)磷 亚磷(酸)酐
次磷酸
多聚磷酸 四磷酸
氨基磺酸
氯铂酸
硫酸羟胺 硫酸胲
硫酸氢钾 酸式硫酸钾
硫酸氢钠 酸式硫酸钠
硫酸氢钠溶液 酸式硫酸钠溶液
硫酸氢铵 酸式硫酸铵
亚硫酸氢盐及其溶液,如:
亚硫酸氢铵 酸式亚硫酸铵
亚硫酸氢钙 酸式亚硫酸钙
亚硫酸氢钾 酸式亚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 酸式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锌 酸式亚硫酸锌
亚硫酸氢镁 酸式亚硫酸镁
2-氨基噻唑硫酸盐
2-氨基噻唑盐酸盐
三氯化铝溶液 氯化铝溶液
三氯化铁 氯化铁
三氯化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
三氯化钼
五氯化钼
五氯化铌
五氯化钽
四氯化锆
三氯化钛溶液
三氯化钒
四氯化锡五水合物
三氯化碘
三溴化合铝溶液 溴化铝溶液
三溴化锑
四溴化锡
一溴化碘
三溴化碘
三碘化锑
四碘化锡
除锈磷化液,如:
B205型-除锈磷化处理剂
蓄电池[注有酸液]
乙酸[含量>80%] 醋酸冰醋酸
乙酸溶液[含量>10%~80%] 醋酸溶液
乙酸酐 醋酸酐
氯乙酸 氯醋酸
氯乙酸酐 氯醋酸酐
二氯乙酸 二氯醋酸
三氯乙酸 三氯醋酸
溴乙酸 溴醋酸
三溴乙酸 三溴醋酸
碘乙酸 碘醋酸
三碘乙酸 三碘醋酸
巯基乙酸 氢硫基乙酸硫代乙醇酸
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 乙酸三氟化硼
丙酸
丙(酸)酐
2-氯丙酸 2-氯代丙酸
3-氯丙酸 3-氯代丙酸
三氟化硼丙酸络合物
丙烯酸[抑制了的]
甲基丙烯酸[抑制了的] 异丁烯酸
丙炔酸
丁酸
丁酸酐
己酸
2-丁烯酸 巴豆酸
丁烯二酸酐[顺式] 马来(酸)酐失水苹果酸酐
二氯醛基丙烯酸 粘氯酸糠氯酸二氯代丁烯醛酸
甲(基)磺酸
1,3-苯二磺酸溶液
烷基、芳基或甲苯磺酸[含游离硫酸≤5%]
2-氯(代)乙基膦酸 乙烯利一试灵
硝酸甲胺
邻苯二甲酸酐 苯酐酞酐
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含马来酐>0.05%] 四氢酞酐
辛酰氯
十二(烷)酰氯 月桂酰氯
十四(烷)酰氯 肉豆蔻酰氯
十六(烷)酰氯 棕榈酰氯
十八(烷)酰氯 硬脂酰氯
己二酰(二)氯
苯乙酰氯
2-氯苯甲酰氯 邻氯苯甲酰氯氯化邻氯苯甲酰
4-氯苯甲酰氯 对氯苯甲酰氯氯化对氯苯甲酰
2-溴苯甲酰氯 邻溴苯甲酰氯
4-溴苯甲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氯化对溴代苯甲酰
2-硝基苯甲酰氯 邻硝基苯甲酰氯
3-硝基苯甲酰氯 间硝基苯甲酰氯
2-硝基苯磺酰氯 邻硝基苯磺酰氯
3-硝基苯磺酰氯 间硝基苯磺酰氯
4-硝基苯磺酰氯 对硝基苯磺酰氯
苯甲氧基磺酰氯
氰尿酰氯 三聚氰(酰)氯三聚氯化氯
3-硝基苯甲酰溴 间硝基苯甲酰溴
异丙基磷酸 酸式磷酸异丙酯
丁基磷酸 酸式磷酸丁酯
二戊基磷酸 酸式磷酸(二)戊酯
二异辛基磷酸 酸式磷酸二异辛酯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氢氧化钠溶液 液碱
氢氧化钾 苛性钾
氢氧化钾溶液
氢氧化锂
氢氧化锂溶液
氢氧化铷
氢氧化铷溶液
氢氧化铯
氢氧化铯溶液
氧化钠
氧化钾
铝酸钠溶液
多硫化铵溶液
硫化铵溶液
硫化钠[含结晶水≥30%]
硫化钾[含结晶水≥30%]
硫化钡
硫氢化钠[含结晶水≥25%] 氢硫化钠
硫氢化钙
电池液[碱性的]
烷基醇钠类,如:
乙醇钠 乙氧基钠
丁醇钠 丁氧基钠
异戊醇钠 异戊氧基钠
己醇钠
四甲基氢氧化铵
四乙基氢氧化铵
四丁基氢氧化铵
水合肼[含肼≤64%] 水合联氨
肼水溶液[含肼≤64%]
环己胺 六氢苯胺氨基环己烷
N,N-二甲基环己胺 二甲氨基环己烷
苄基二甲胺 N,N-二甲基苄胺
N,N-二乙基乙(撑)二胺
二亚乙基三胺 二乙(撑)三胺
三亚乙基四胺 二缩三乙二胺三乙(撑)四胺
二(正)丁胺
1,2-乙二胺 1,2-二氨基乙烷乙(撑)二胺
铜乙二胺溶液
1,2-丙二胺 1,2-二氨基丙烷
1,3-丙二胺 1,3-二氨基丙烷
1,6-己二胺 1,6-二氨基己烷己(撑)二胺
聚乙烯聚胺 多乙烯多胺多乙撑多胺
钠石灰[含氢氧化钠>4%] 碱石灰
铝酸钠[固体]
氨溶液[10%<含氨≤35%] 氨水
1-氨基乙醇 乙醛合氨
2-氨基乙醇 乙醇胺2-羟基乙胺
四亚乙基五胺 三缩四乙二胺四乙(撑)五胺
2-(2-氨基乙氧基)乙醇
2,2′-二羟基二乙胺 二乙醇胺
2,2′-二羟基二丙胺 二异丙醇胺
3-二乙氨基丙胺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三(正)丁胺
2-乙基己胺 3-(氨基甲基)庚烷
二环己胺
三甲基环己胺
3,3,5-三甲基己撑二胺 3,3,5-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
3,3′-二氨基二丙胺 二丙三胺3,3′-亚氨基二丙胺
异佛尔酮二胺 1-氨基-3-氨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烷3,3,5-三甲基-4,6-二氨基-2-烯环己酮4,6-二氨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三氟化硼甲苯胺
哌嗪 对二氮己环
N-氨基乙基哌嗪 1-哌嗪乙胺N-(2-氨基乙基)哌嗪
蓄电池[注有碱液的]
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
亚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氟化铬 三氟化铬
氟化氢铵 酸性氟化铵
氟化氢钠 酸性氟化钠
氟化氢钾 酸性氟化钾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氯甲酸烯丙(基)酯[含有稳定剂]
氯甲酸苄酯 苯甲氧基碳酰氯
硫代氯甲酸乙酯 氯硫代甲酸乙酯
二氯乙醛
二氯化膦苯 苯基二氯磷苯膦化二氯
α,α,α-三氯甲(基)苯 三氯化苄苯(基)三氯甲烷
甲醛溶液 福尔马林溶液
苯酚钠 苯氧基钠
2-甲苯硫酚 邻甲苯硫酚2-巯基甲苯
3-甲苯硫酚 间甲苯硫酚3-巯基甲苯
4-甲苯硫酚 对甲苯硫酚4-巯基甲苯
甲苯-3,4-二硫酚 3,4-二巯基甲苯
二苯甲基溴 溴二苯甲烷二苯溴甲烷
木镏油 木焦油
蒽,如:
粗蒽
精蒽
塑料沥青
次氯酸盐溶液[含有效氯>5%],如: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漂白水
次氯酸钾溶液[含有效氯>5%]
三氯氧化钒 三氯化氧钒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锌溶液
汞 水银
镓 金属镓
邻异丙基(苯)酚
间异丙基(苯)酚
对异丙基(苯)酚
辛基(苯)酚
N,N-二异丙基乙醇胺 N,N-二异丙氨基乙醇
萤蒽
苯酚带一点粉色
加入硫酸后颜色变深,为褐色或浅褐色
在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酚二磺酸一般是褐色的
硝酸
硝化酸混合物 硝化混合酸
废硝酸
废硝化混合酸
硝酸羟胺
发烟硫酸 焦硫酸
硫酸
含铬硫酸
废硫酸
淤渣硫酸
三氧化硫[抑制了的] 硫酸酐
亚硫酸
亚硝基硫酸 亚硝酰硫酸
盐酸 氢氯酸
硝基盐酸 王水
氟化氢(无水)
氢氟酸 氟化氢溶液
氢溴酸 溴化氢溶液
溴化氢乙酸溶液 溴化氢醋酸溶液
氢碘酸 碘化氢溶液
溴酸
溴 溴素
溴水[含溴≥3.5%]
高氯酸[含酸≤50%] 过氯酸
氯磺酸
氟磺酸
氟硅酸 硅氟酸
氟硼酸
氟磷酸[无水]
二氟磷酸[无水] 二氟(代)磷酸
六氟合磷氢酸[无水] 六氟(代)磷酸
硒酸
铬酸溶液
一氯化硫
二氯化硫
四氯化硫
氧氯化硫 硫酰氯二氯硫酰磺酰氯
氯化二硫酰 二硫酰氯焦硫酰氯
氯化亚砜 亚硫酰(二)氯二氯氧化硫
氧氯化铬 氯化铬酰二氯氧化铬铬酰氯
氧氯化硒 氯化亚硒酰二氯氧化硒
氧氯化磷 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
三氯化磷
五氯化磷
四氯化硅 氯化硅
四氯化碲
三氯化铝[无水]
三氯化锑
五氯化锑
四氯化锗 氯化锗
四氯化铅
三氯化钛混合物
四氯化钛
四氯化钒
四氯化锡[无水] 氯化锡
一氯化碘
氧溴化磷 溴化磷酰磷酰溴三溴氧(化)磷
三溴化磷
五溴化磷
三溴化铝[无水] 溴化铝
三溴化硼
二水合三氟化硼 三氟化硼水合物
五氟化锑
硫酸铅[含游离酸>3%]
五氧化(二)磷 磷酸酐
硫代磷酰氯 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
灭火器药剂[腐蚀性液体]
电池液[酸性的]
甲酸
三氟乙酸 三氟醋酸
三氟乙酸酐 三氟醋酸酐
三氟化硼乙酸酐 三氟化硼醋(酸)酐
乙基硫酸 酸式硫酸乙酯
二苯胺硫酸溶液
苯酚二磺酸硫酸溶液
苯酚磺酸
邻硝基苯磺酸
间硝基苯磺酸
对硝基苯磺酸
烷基、芳基或甲苯磺酸[含游离硫酸>5%]
溴(化)乙酰 乙酰溴
溴(化)丙酰 丙酰溴
溴乙酰溴 溴化溴乙酰
1-溴丙酰溴 溴化-1-溴丙酰
2-溴丙酰溴 溴化-2-溴丙酰
碘(化)乙酰 乙酰碘
戊酰氯
异戊酰氯
己酰氯 氯化己酰
乙二酰氯 氯化乙二酰草酰氯
丙二酰氯 缩苹果酰氯
丁二酰氯 氯化丁二酰琥珀酰氯
癸二酰氯 氯化癸二酰
丁烯二酰氯[反式] 富马酰氯
三甲基乙酰氯 三甲基氯乙酰新戊酰氯
氯乙酰氯 氯化氯乙酰
二氯乙酰氯
三氯乙酰氯
二甲氨基甲酰氯
呋喃甲酰氯 氯化呋喃甲酰
苯甲酰氯 氯化苯甲酰
2,4-二氯苯甲酰氯 2,4-二氯(代)氯化苯甲酰
甲氧基苯甲酰氯 茴香酰氯
2,6-二甲氧基苯甲酰氯
邻苯二甲酰氯 二氯化(邻)苯二甲酰
间苯二甲酰氯 二氯化(间)苯二甲酰
对苯二甲酰氯
苯磺酰氯 氯化苯磺酰
甲(基)磺酰氯 氯化硫酰甲烷
苯(基)氧氯化膦 苯磷酰二氯
1-萘氧(基)二氯化膦
苯硫代二氯化膦 苯硫代磷酰二氯硫代二氯(化)膦苯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一级有机氯硅烷化合物,如:
丙基三氯硅烷
丁基三氯硅烷
戊基三氯硅烷
己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壬基三氯硅烷
十二烷基三氯硅烷
十六烷基三氯硅烷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氯苯基三氯硅烷
苯基三氯硅烷 苯代三氯硅烷
烯丙基三氯硅烷[稳定了的]
环己基三氯硅烷
环己烯基三氯硅烷
二乙基二氯硅烷 二氯二乙基硅烷
苯基二氯硅烷 二氯苯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乙基苯基二氯硅烷
二苯(基)二氯硅烷
二苄基二氯硅烷
三苯基氯硅烷
氯甲基三甲基硅烷 三甲基氯甲硅烷
3-甲基-2-戊烯-4-炔醇
正磷酸 磷酸
亚磷酸
三氧化(二)磷 亚磷(酸)酐
次磷酸
多聚磷酸 四磷酸
氨基磺酸
氯铂酸
硫酸羟胺 硫酸胲
硫酸氢钾 酸式硫酸钾
硫酸氢钠 酸式硫酸钠
硫酸氢钠溶液 酸式硫酸钠溶液
硫酸氢铵 酸式硫酸铵
亚硫酸氢盐及其溶液,如:
亚硫酸氢铵 酸式亚硫酸铵
亚硫酸氢钙 酸式亚硫酸钙
亚硫酸氢钾 酸式亚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 酸式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锌 酸式亚硫酸锌
亚硫酸氢镁 酸式亚硫酸镁
2-氨基噻唑硫酸盐
2-氨基噻唑盐酸盐
三氯化铝溶液 氯化铝溶液
三氯化铁 氯化铁
三氯化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
三氯化钼
五氯化钼
五氯化铌
五氯化钽
四氯化锆
三氯化钛溶液
三氯化钒
四氯化锡五水合物
三氯化碘
三溴化合铝溶液 溴化铝溶液
三溴化锑
四溴化锡
一溴化碘
三溴化碘
三碘化锑
四碘化锡
除锈磷化液,如:
B205型-除锈磷化处理剂
蓄电池[注有酸液]
乙酸[含量>80%] 醋酸冰醋酸
乙酸溶液[含量>10%~80%] 醋酸溶液
乙酸酐 醋酸酐
氯乙酸 氯醋酸
氯乙酸酐 氯醋酸酐
二氯乙酸 二氯醋酸
三氯乙酸 三氯醋酸
溴乙酸 溴醋酸
三溴乙酸 三溴醋酸
碘乙酸 碘醋酸
三碘乙酸 三碘醋酸
巯基乙酸 氢硫基乙酸硫代乙醇酸
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 乙酸三氟化硼
丙酸
丙(酸)酐
2-氯丙酸 2-氯代丙酸
3-氯丙酸 3-氯代丙酸
三氟化硼丙酸络合物
丙烯酸[抑制了的]
甲基丙烯酸[抑制了的] 异丁烯酸
丙炔酸
丁酸
丁酸酐
己酸
2-丁烯酸 巴豆酸
丁烯二酸酐[顺式] 马来(酸)酐失水苹果酸酐
二氯醛基丙烯酸 粘氯酸糠氯酸二氯代丁烯醛酸
甲(基)磺酸
1,3-苯二磺酸溶液
烷基、芳基或甲苯磺酸[含游离硫酸≤5%]
2-氯(代)乙基膦酸 乙烯利一试灵
硝酸甲胺
邻苯二甲酸酐 苯酐酞酐
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含马来酐>0.05%] 四氢酞酐
辛酰氯
十二(烷)酰氯 月桂酰氯
十四(烷)酰氯 肉豆蔻酰氯
十六(烷)酰氯 棕榈酰氯
十八(烷)酰氯 硬脂酰氯
己二酰(二)氯
苯乙酰氯
2-氯苯甲酰氯 邻氯苯甲酰氯氯化邻氯苯甲酰
4-氯苯甲酰氯 对氯苯甲酰氯氯化对氯苯甲酰
2-溴苯甲酰氯 邻溴苯甲酰氯
4-溴苯甲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氯化对溴代苯甲酰
2-硝基苯甲酰氯 邻硝基苯甲酰氯
3-硝基苯甲酰氯 间硝基苯甲酰氯
2-硝基苯磺酰氯 邻硝基苯磺酰氯
3-硝基苯磺酰氯 间硝基苯磺酰氯
4-硝基苯磺酰氯 对硝基苯磺酰氯
苯甲氧基磺酰氯
氰尿酰氯 三聚氰(酰)氯三聚氯化氯
3-硝基苯甲酰溴 间硝基苯甲酰溴
异丙基磷酸 酸式磷酸异丙酯
丁基磷酸 酸式磷酸丁酯
二戊基磷酸 酸式磷酸(二)戊酯
二异辛基磷酸 酸式磷酸二异辛酯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氢氧化钠溶液 液碱
氢氧化钾 苛性钾
氢氧化钾溶液
氢氧化锂
氢氧化锂溶液
氢氧化铷
氢氧化铷溶液
氢氧化铯
氢氧化铯溶液
氧化钠
氧化钾
铝酸钠溶液
多硫化铵溶液
硫化铵溶液
硫化钠[含结晶水≥30%]
硫化钾[含结晶水≥30%]
硫化钡
硫氢化钠[含结晶水≥25%] 氢硫化钠
硫氢化钙
电池液[碱性的]
烷基醇钠类,如:
乙醇钠 乙氧基钠
丁醇钠 丁氧基钠
异戊醇钠 异戊氧基钠
己醇钠
四甲基氢氧化铵
四乙基氢氧化铵
四丁基氢氧化铵
水合肼[含肼≤64%] 水合联氨
肼水溶液[含肼≤64%]
环己胺 六氢苯胺氨基环己烷
N,N-二甲基环己胺 二甲氨基环己烷
苄基二甲胺 N,N-二甲基苄胺
N,N-二乙基乙(撑)二胺
二亚乙基三胺 二乙(撑)三胺
三亚乙基四胺 二缩三乙二胺三乙(撑)四胺
二(正)丁胺
1,2-乙二胺 1,2-二氨基乙烷乙(撑)二胺
铜乙二胺溶液
1,2-丙二胺 1,2-二氨基丙烷
1,3-丙二胺 1,3-二氨基丙烷
1,6-己二胺 1,6-二氨基己烷己(撑)二胺
聚乙烯聚胺 多乙烯多胺多乙撑多胺
钠石灰[含氢氧化钠>4%] 碱石灰
铝酸钠[固体]
氨溶液[10%<含氨≤35%] 氨水
1-氨基乙醇 乙醛合氨
2-氨基乙醇 乙醇胺2-羟基乙胺
四亚乙基五胺 三缩四乙二胺四乙(撑)五胺
2-(2-氨基乙氧基)乙醇
2,2′-二羟基二乙胺 二乙醇胺
2,2′-二羟基二丙胺 二异丙醇胺
3-二乙氨基丙胺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三(正)丁胺
2-乙基己胺 3-(氨基甲基)庚烷
二环己胺
三甲基环己胺
3,3,5-三甲基己撑二胺 3,3,5-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
3,3′-二氨基二丙胺 二丙三胺3,3′-亚氨基二丙胺
异佛尔酮二胺 1-氨基-3-氨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烷3,3,5-三甲基-4,6-二氨基-2-烯环己酮4,6-二氨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三氟化硼甲苯胺
哌嗪 对二氮己环
N-氨基乙基哌嗪 1-哌嗪乙胺N-(2-氨基乙基)哌嗪
蓄电池[注有碱液的]
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
亚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氟化铬 三氟化铬
氟化氢铵 酸性氟化铵
氟化氢钠 酸性氟化钠
氟化氢钾 酸性氟化钾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氯甲酸烯丙(基)酯[含有稳定剂]
氯甲酸苄酯 苯甲氧基碳酰氯
硫代氯甲酸乙酯 氯硫代甲酸乙酯
二氯乙醛
二氯化膦苯 苯基二氯磷苯膦化二氯
α,α,α-三氯甲(基)苯 三氯化苄苯(基)三氯甲烷
甲醛溶液 福尔马林溶液
苯酚钠 苯氧基钠
2-甲苯硫酚 邻甲苯硫酚2-巯基甲苯
3-甲苯硫酚 间甲苯硫酚3-巯基甲苯
4-甲苯硫酚 对甲苯硫酚4-巯基甲苯
甲苯-3,4-二硫酚 3,4-二巯基甲苯
二苯甲基溴 溴二苯甲烷二苯溴甲烷
木镏油 木焦油
蒽,如:
粗蒽
精蒽
塑料沥青
次氯酸盐溶液[含有效氯>5%],如: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漂白水
次氯酸钾溶液[含有效氯>5%]
三氯氧化钒 三氯化氧钒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锌溶液
汞 水银
镓 金属镓
邻异丙基(苯)酚
间异丙基(苯)酚
对异丙基(苯)酚
辛基(苯)酚
N,N-二异丙基乙醇胺 N,N-二异丙氨基乙醇
萤蒽
工业上用这一步反应,然后用苯酚二磺酸和浓硝酸反应,生成苦味酸。
主要是苯酚不能直接硝化,所以一般用这个反应先磺化再硝化来制备多硝基苯酚。
应当写作1-烯丙基-4-溴-2-氯苯
意思是一个苯环,在1号位是烯丙基,4号位是溴,2号位是氯
确定了1号位后顺着写就是23456号位,结构式的图就是下面的
我们常见的那种
叫做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结构式是要写出所有的原子的,结构简式可以有所省略
关于带苯环,肯定有一个是数字1,确定了1以后顺次编号,第几个就是几号。然后看对应编号后面写的是什么取代基就写上去。比如这个1-烯丙基-4-溴-2-氯苯,表示1号后面上烯丙基,4号后面上溴,2号上面上氯
高考的话也许会出这种给命名写结构的,但如果是给出结构要求命名,则最多是苯环上2取代,不会出现3取代。
乙醇制氨试液 取无水乙醇,加浓氨溶液使每100ml中含NH3 9~11g,即得。 本液应置橡皮塞瓶中保存。
乙醇制硝酸银试液 取硝酸银4g,加水10ml溶解后,加乙醇使成100ml,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 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一氯化碘试液 取碘化钾0.14g与碘酸钾90mg,加水125ml使溶解,再加盐酸125ml,即得。本液应置玻璃瓶内,密闭,在凉处保存。
N-乙酰-L-酪氨酸乙酯试液 取N-乙酰-L-酪氨酸乙酯24.0mg,加乙醇0.2ml使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取0.067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8.9ml与0.067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1.6ml,混合,pH值为7.0)2ml,加指示液(取等量的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与 0.05%亚甲蓝的乙醇溶液,混匀)1ml,用水稀释至10ml,即得。
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乙醇9.0ml与盐酸2.3ml使溶解,再加乙醇至100ml,即得。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试液 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1g,加水100ml溶解 后,滤过,即得。
二硝基苯试液 取间二硝基苯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取3,5-二硝基苯甲酸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二硝基苯肼试液 取2,4-二硝基苯肼1.5g,加硫酸溶液(1→2)20ml,溶解后,加水使成100ml,滤过,即得。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 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25g,加氯仿适量与三乙胺1.8ml,加氯仿至100ml,搅拌使溶解,放置过夜,用脱脂棉滤过,即得。本液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塞,置阴凉处保存。
二苯胺试液 取二苯胺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二氨基萘试液 取2,3-二氨基萘0.1g与盐酸羟胺0.5g,加0.1mol/L盐酸溶液100ml,必要时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即得。本液应临用新配,避光保存。
稀二硝基苯肼试液 取2,4-二硝基苯肼0.15g,加含硫酸0.15ml的无醛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二氯化汞试液 取二氯化汞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二氯靛酚钠试液 取2,6-二氯靛酚钠0.1g,加水100ml溶解后,滤过,即得。
丁二酮肟试液 取丁二酮肟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三硝基苯酚试液 本液为三硝基苯酚的饱和水溶液。
三硝基苯酚锂试液 取碳酸锂0.25g与三硝基苯酚0.5g,加沸水80ml使溶解,放冷,加水使成100ml,即得。 三氯化铁试液 取三氯化铁9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三氯醋酸试液 取三氯醋酸6g,加氯仿25ml溶解后,加30%过氧化氢溶液0.5ml,摇匀,即得。
五氧化二钒试液 取五氧化二钒适量,加磷酸激烈振摇2小时后得其饱和溶液,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取滤液1份加水3份,混匀,即得。
水合氯醛试液 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
水杨酸铁试液 (1) 取硫酸铁铵0.1g,加稀硫酸2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 (2) 取水杨酸钠1.1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3) 取醋酸钠13.6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4) 取上述硫酸铁铵溶液1ml,水杨酸钠溶液0.5ml,醋酸钠溶液0.8ml与稀醋酸0.2ml,临用前混合,加水使成5ml,摇匀,即得。
甘油醋酸试液 取甘油、50%醋酸与水各1份,混合,即得。 甲醛试液 可取用“甲醛溶液”。 甲醛硫酸试液 取硫酸1ml,滴加甲醛试液1滴,摇匀,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125g,加无氮硫酸65ml与水35ml的冷混合液溶解后,加三氯化铁试液0.05ml,摇匀,即得。 本液配制后7日即不适用。
对甲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试液 取对甲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98.5mg,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5ml使溶解,加指示液(取等量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与0.05%亚甲蓝的乙醇溶液,混匀)0.25ml,用水稀释至25ml。
对氨基苯磺酸-α-萘胺试液 取无水对氨基苯磺酸0.5g,加醋酸150ml溶解后,另取盐酸-α-萘胺0.1g,加醋酸150ml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即得。 本液久置显粉红色,用时可加锌粉脱色。
对羟基联苯试液 取对羟基联苯1.5g,加5%氢氧化钠溶液10ml与水少量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本液贮存于棕色瓶中,可保存数月。
亚铁氰化钾试液 取亚铁氰化钾1g,加水1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亚硫酸氢钠试液 取亚硫酸氢钠10g,加水使溶解成3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亚硫酸钠试液 取无水亚硫酸钠20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 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g,加水使溶解成2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亚硝基铁氰化钠乙醛试液 取1%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ml,加乙醛1ml,混匀,即得。 亚硝酸钠试液 取亚硝酸钠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亚硝酸钴钠试液 取亚硝酸钴钠10g,加水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血红蛋白试验 取牛血红蛋白1g,加盐酸溶液(取1mol/L盐酸溶液65ml,加水至1000ml)使溶解成100ml,即得。本液置冰箱中保存,2日内使用。
过氧化氢试液 取浓过氧化氢溶液(30%),加水稀释成3%的溶液,即得。
次氯酸钠试液 取含氯石灰20g,缓缓加水100ml,研磨成均匀的混悬液后,加14%碳酸钠溶液100ml,随加随搅拌,用湿滤纸滤过,分取滤液5ml,加碳酸钠试液数滴,如显浑浊,再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使石灰完全沉淀,滤过,即得。含NaClO应不少于4%。 本液应置棕色瓶内,在暗处保存。
次溴酸钠试液 取氢氧化钠20g,加水75ml溶解后,加溴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异烟肼试液 取异烟肼0.25g,加盐酸0.31ml,加甲醇或无水乙醇使溶解成500ml,即得。
多硫化铵试液 取硫化铵试液,加硫黄使饱和,即得。
邻苯二醛试液 取邻苯二醛1.0g,加甲醇5ml与0.4mol/L硼酸溶液(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4)95ml,振摇使邻苯二醛溶解,加硫乙醇酸2ml,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4。
含碘酒石酸铜试液 取硫酸铜7.5g、酒石酸钾钠25g、无水碳酸钠25g、碳酸氢钠20g与碘化钾5g,依次溶于800ml水中;另取碘酸钾0.535g,加水适量溶解后,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再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间苯二酚试液 取间苯二酚1g,加盐酸使溶解成100ml,即得。 间苯三酚试液 取间苯三酚0.5g,加乙醇使溶解成25ml,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苯酚二磺酸试液 取新蒸馏的苯酚3g,加硫酸20ml,置水浴上加热6小时,趁其尚未凝固时倾入玻璃塞瓶内,即得。用时可置水浴上微热使融化。
茚三酮试液 取茚三酮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占}吨氢醇甲醇试液 可取用85%{占}吨氢醇的甲醇溶液。 钒酸铵试液 取钒酸铵0.2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变色酸试液 取变色酸钠50mg,加硫酸与水的冷混合液(9:4)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茜素氟蓝试液 取茜素氟蓝0.19g,加氢氧化钠溶液(1.2→100)12.5ml,加水800ml与醋酸钠结晶0.25g,用稀盐酸调节pH值约为5.4,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茜素锆试液 取硝酸锆5mg,加水5ml与盐酸1ml;另取茜素磺酸钠1mg,加水5ml,将两液混合,即得。
草酸试液 取草酸6.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草酸铵试液 取草酸铵3.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苯酚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主要生成对羟基苯磺酸和少量邻羟基苯磺酸,如果温度高于200摄氏度会生成4-羟基-1,3苯二磺酸。与稀硫酸和硫酸盐一般不反应。反应式表示如下:
我认为不太可能,有机反应一般都是催化剂加热条件。
先说苯酚和甲醇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可以和苯酚反应。
如: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
【原理】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过量时生成线型热塑性树脂;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过量时生成体型热固性树脂。
【说明】 (1)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要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慢。要使生成的树脂冷却后呈固体,必须加热半小时以上。 (2)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是逐渐生成体型树脂的。开始生成的液态物是可溶于酒精、丙酮和碱性水溶液的树脂,叫做甲阶树脂
接着说苯酚和醇,既然有酚羟基,那就表示可以酯化(高考不要求!!!)
我记得是不是人教课本苯酚和乙醇的反应在课后习题出现过,在乙酸酐做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实现?
或者说单纯的烷基化反应,在硫酸催化剂条件下,苯酚先于浓硫酸磺化生成酚二磺酸,酚二磺酸再与乙醇酯化生成酚二磺酸二乙酯
再说甲醇和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能缩聚或者醛醛之间歧化,肯定可以反应的。
100°也不行吧?有机反应是持续加热,不单单是一个温度。弱酸弱碱更无从谈起啊
苯酚与浓硫酸的反应是可逆的,且正逆反应都易进行(相较于苯)。高浓度硫酸促进正反应,而大量的水促进逆反应。
原因主要是中间体碳正离子向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很接近,离去H和离去SO3都很容易发生。
就单纯的将苯酚与浓硫酸混合,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苯酚被氧化生成苯醌等产物,颜色也变成橙至深红色。如果加热的反应更加复杂,除了上述生成物外,热浓硫酸的脱水吸水性使得苯酚分子间也会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二苯醚之类的,还有就是生成一些酚酯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