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苦是什么东西???
【别名】 硫苦泻盐 ,硫酸镁
【外文名】Magnesium Sulfate
【适应症】 1.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 2.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 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用量用法】 1.导泻:每次口服5~20g,一般为清晨空腹服,同时饮100~400ml水,也可用水溶解后服用。 2.利胆:每次2~5g,1日3次,饭前或两餐间服。也可服用33%溶液,每次10ml。 3.抗惊厥、降血压等:肌注25%溶液,每次4~10ml;或将25%溶液1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或5%浓度后静滴;治心绞痛可将10%溶液1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1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每日1次,连用10日。
【注意事项】 1.导泻时,如服用大量浓度过高的溶液,可能自组织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 2.由于静脉注射较为危险,应由有经验医师掌握使用,注射需缓慢,并注意病人的呼吸与血压。如有中毒现象(如呼吸肌麻痹等),可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注,以进行解救。 3.肠道出血病人、急腹症病人及孕妇、经期妇女禁用本品导泻。 4.中枢抑制药(如苯巴比妥)中毒病人排除毒物不宜使用本品导泻,以防加重中枢抑制。
七水硫酸镁(分子式MgSO4·7H2O)又名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 为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无臭,凉并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甘油,在67.5℃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受热分解,70﹑80℃是失去四分子的结晶水。约200℃失去所有的结晶水成无水物。在空气(干燥)中易风化为粉状,加热时逐渐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因为不容易溶解,比无水硫酸镁更容易称量,便于在工业中进行的定量控制。主要用于肥料﹑制革﹑印染﹑催化剂﹑造纸﹑塑料﹑瓷器﹑颜料﹑火柴﹑炸药和防火材料的制造。可用于印染细薄的棉布﹑丝,作为棉丝的加重剂和木棉制品的填料;医药上用作泻盐。
七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又名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 化学式为MgSO4·7H2O),为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无臭,凉并微苦。受热分解,逐渐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硫酸镁。硫酸镁在农业中被用于一种肥料,因为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镁的农作物,例如西红柿,马铃薯,玫瑰等。硫酸镁比起其他肥料的优点是溶解度较高。硫酸镁也被用作浴盐。
农用硫酸钾外观多呈淡黄色,硫酸钾的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物理性状良好,施用方便,是很好的水溶性钾肥,也是制作无氯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主要原料。
泻盐:即七水硫酸镁,又名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 为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无臭,凉并微苦。
泻盐起源于赛马(Epsom),煮沸当地矿泉水的时候生成。此后就从海水中获取。近代,泻盐是从诸如泻利盐(Epsomite)之类的矿物质中提取的。
属斜方晶系,为四角粒状或菱形晶体,无色、透明,集合体为白色、玫瑰色或绿色玻璃光泽。形状有纤维状、针状、粒状或粉末。无臭、味苦。
扩展资料:
泻盐的用途:
1、作食品强化剂。我国规定可用于乳制品,使用量为3~7g/kg;在饮液及乳饮料中使用量为1.4~2.8g/kg;在矿物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2、工业上多用作制革、炸药、造纸、瓷器、肥料,以及医疗上口服泻药等,矿物质水添加剂。
3、农业中被用于一种肥料,因为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镁的农作物,例如西红柿,马铃薯,玫瑰等。硫酸镁比起其他肥料的优点是溶解度较高。硫酸镁也被用作浴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泻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