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碳酸氢铵与醋酸是什么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

优秀的月饼
忐忑的眼睛
2023-01-27 19:40:46

碳酸氢铵与醋酸是什么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

最佳答案
听话的泥猴桃
英俊的故事
2025-07-13 00:16:12

碳酸氢铵和醋酸反应是吸热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原因是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所以在过程中需要进行吸热。

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CH3COOH=CH3COONH4+H2O+CO2

最新回答
结实的西牛
风中的乌龟
2025-07-13 00:16:12

祝你好运!!加油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碳酸钡和稀硝酸:BaCO3+2HNO3=Ba(NO3)2+CO2↑+H2O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

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

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4、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5、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迅速的飞鸟
留胡子的硬币
2025-07-13 00:16:12
一样.

都是 2 CH3COOH + + CO32- = 2 CH3COO- + H2O + CO2↑

NH4+ 不能与酸反应,醋酸铵也不是弱电解质,NH4+约掉了!

细腻的网络
背后的豆芽
2025-07-13 00:16:12
一、非金属单质

(F2、Cl2、 O2、S、N2、P、C、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冷暗处 爆炸)

F2 +Xe(过量)=XeF2(产物为白色)

2F2(过量)+Xe=XeF4(产物为白色)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F2 +2NaX=2NaX+Cl2(熔融,不能是溶液)

Cl2 +H2 =2HCl (光照或点燃)

3Cl2 +2P 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 2NaCl

3Cl2 +2Fe 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 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 Fe3O4

O2+K KO2

S+H2 H2S

2S+C CS2

S+Fe FeS

S+2Cu Cu2S

3S+2Al Al2S3

S+Zn ZnS

N2+3H2 2NH3

N2+3Mg Mg3N2

N2+6Na=2Na3N

P4+6H2 4PH3

(2)、还原性

S+O2 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放电)

4P+5O2 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 2CO

C+O2(足量) CO2

C+CO2 2CO

C+H2O 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 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2 SiCl4

(SiCl4+2H2 Si(纯)+4HCl)

Si(粉)+O2 SiO2

Si+C 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 2Na2S+Na2SO3+3H2O

*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 CaC2+CO↑

3C+SiO2 SiC+2CO↑

二、金属单质

(Na、Mg、Al、Fe)

(1)、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 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 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熔融)=MgCl2+2Rb

2Mg+CO2 2MgO+C

2Mg+SiO2 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 2AlCl3

4Al+3O2 2Al2O3(钝化)

*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 2Al2O3+3Mn

2Al+Cr2O3 Al2O3+2Cr

2Al+Fe2O3 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 Al2(SO4)3+3SO2↑+6H2O

(Al、Fe、C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 FeI2

Fe+S FeS

3Fe+4H2O(g) 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三、非金属氢化物

(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4HCl(g)+O2 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 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 2N2+6H2O

4NH3+5O2 4NO+6H2O

4NH3+6NO 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不反应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白烟)

NH3+HNO3=NH4NO3(白烟)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侯氏制碱法)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I H2+I2

2H2O 2H2↑+O2↑

2H2O2=2H2O+O2↑

H2S H2+S

四、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 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H2O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CO+H2O 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 4NO2+H2S=4NO+SO3+H2O

2Mg + CO2 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 SiO2+2H2 Si+2H2O

* SiO2+2Mg 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冷)=2HPO3

P2O5+3H2O(热)=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 (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

(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 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 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 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熔融态的MgCl2和Al2O3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 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浓) 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1)、氧化性

* 4HClO3+3H2S=3H2SO4+4HCl

* HClO3+HI=HIO3+HCl

*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 CO2 ↑ +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浓)、 HNO3(浓)+Fe(Al) 室温或冷的条件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 SO2+Br2+2H2O

H2SO4(浓)+2HI 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 CO2↑+4NO2↑+2H2O

* 6HNO3(浓)+S=H2SO4+6NO2↑+2H2O

*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 +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 NaHSO4+HCl↑

H2SO4(浓) +2NaCl Na2SO4+2HCl

H2SO4(浓)+NaNO3 NaHSO4+HNO3↑(微热)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4NO2↑+O2↑+2H2O(见光或受热分解)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NaOH+NH4Cl 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 MgO+H2O

2Al(OH)3 Al2O3+3H2O

2Fe(OH)3 Fe2O3+3H2O

Cu(OH)2 CuO+H2O

八、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2 2CuO+4NO2↑+O2↑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NaHCO3 Na2CO3+H2O+CO2↑

Ca(HCO3)2 CaCO3+H2O+CO2↑

CaCO3 CaO+CO2↑ MgCO3 MgO+CO2↑

九、其他方程式

1、 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2H2O

2、Al4C3 + 12H2O = 4Al(OH)3↓ + 3CH4↑

(碳化物 氮化物的水解)

3、3K2MnO4 + 2CO2 = 2KMnO4 + MnO2↓+ 2K2CO3

4、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2AgCl=2Ag + Cl2↑(见光或受热)

5、2Br2 + 3Na2CO3 + H2O = 2NaHCO3

+ 2NaBrO + 2NaBr + CO2↑

Br2 + NaHCO3 = NaBr + HBrO + CO2↑

6、2FeCl3 + SO2 + 2H2O = 2FeCl2 + H2SO4 + 2HCl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7、Ca(H2PO4)2 + 2Ca(OH)2 = Ca3(PO4)2↓ + 4H2O

8、4KO2 + 2CO2 = 2K2CO3 + 3O2

9、SOCl2 + H2O = 2HCl + SO2↑

10、HIO + HCl = ICl + H2O

HIO + NaOH = NaIO + H2O

11、NH2Cl + H2O = NH3 + HClO

12、Cu2(OH)2CO3 + 4CH3COOH =

2(CH3COO)2Cu + CO2↑+ 3H2O

(CH3COO)2Cu + Fe = Cu + (CH3COO)2Fe

13、6NO + 4NH3 5N2 + 6H2O

14、3BrF3 + 5H2O = 9HF + HBrO3 + O2↑+ Br2

15、As2O3 + 6Zn + 12HCl = 2AsH3 ↑ + 6ZnCl2 + 3H2O

16、3As2S3 + 28HNO3 + 4H2O = 6H3AsO4 + 9H2SO4 + 28NO↑

17、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2NaHSO3 Na2SO3 + SO2↑ + H2O

18、P2O5 + 2NaOH = 2NaPO3 + H2O

P2O5 + 6NaOH = 2Na3PO3 + 3H2O

19、3Na2S + As2S5 = 2Na3AsS4

Na2S + SnS2 = Na2SnS3

20、(CN)2 + 2H2S →

21、(SCN)2 + 2NaOH = NaSCN + NaSCNO + H2O

22、HCl + KOH = KCl + H2O

2HI + PbO = PbI2 + H2O

23、P4(固) + 5O2(气) = P4O10(固) + 4Q kJ

24、S(固) + O2(气) = SO2(气) + 296 kJ

25、2H2(气) + O2(气) = 2H2O(液) + 511.9 kJ

26、C2H6O(液) + 3O2(气) = 2CO2 + 3H2O(液) + 2Q

27、4Al(固) + 3O2(气) = 2Al2O3(固) + 3349.3 kJ

28、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

29、2S2― + SO32― +6H+ = 3S↓ + 3H2O

30、SiO32― + 2NH4+ = H2SiO3↓ + 2NH3

31、3H2O2 + 2CrO2― + 2OH― = 2CrO42― + 4H2O

32、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 AlO2― + 2H2O

33、Fe2O3 + 6H+ +2I― = 2Fe2+ + I2 + 3H2O

34、Al3+ + 3HCO3― = Al(OH)3 ↓+ 3CO2↑

35、2H+ + [Ag(NH3)2]+ = Ag+ + 2NH4+

36、HS― + OH― = S2― + H2O

37、AsO43― + 2I― + 2H+ = AsO33― + I2 + H2O

38、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39、2I― + Cl2 = 2Cl― + I2

I2 + SO2 + 2H2O = SO42― + 2I― + 4H+

SO42― + Ba2+ = BaSO4↓

40、2I― + 2ClO― + 4H+ = I2 + Cl2↑ + 2H2O

I2 + SO32― + H2O = SO42― + 2H+ + 2I―

41、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42、2MnO4― + 5H2O2 + 6H+ = 2Mn2+ + 8H2O + 5O2↑

43、3S2― + 16BrO3― + 24OH― =

15SO42― + 16Br― + 12H2O

44、3Ca2+ + 6H2PO4― + 12OH― =

Ca3(PO4)2 ↓ + 12H2O + 4PO43―

45、4H+ + NO3― + 3Fe2+ = 3Fe3+ + NO↑ + 2H2O

Fe3+ + SCN― = [Fe(SCN)]2+

46、2Na + 2H2O = 2Na+ + 2OH― + H2↑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47、S2O32― + 2H+ = S↓ + SO2 + H2O

48、KAl(SO4)2 == K+ + Al3+ + 2SO42―

49、NaHSO4 = Na+ + HSO4―

50、NH4HS = NH4+ + HS―

51、对KCl溶液,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 + 2e = H2↑

对CuSO4溶液,阳极:4OH - 4e = 2H2O + O2↑

阴极:2Cu2+ + 4e = 2Cu

52、负极:2H2 – 4e = 4H+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53、负极:2Zn – 4e = 2Zn2+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4OH― + 4H+ = H2O

54、负极:Zn – 2e = Zn2+

正极: Ag2O + H2O + 2e = 2Ag + 2OH―

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

2NO + O2 = 2NO2

2H2O2 2H2O + O2↑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CH4(g)+2O2(g) CO2(g)+2H2O(l)

(2)取代反应

2、乙烯的 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2CO2+2H2O

(2)加成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 CH3CH3

CH2=CH2+HCl 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 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C6H6+15O2 12CO2+6H2O

(2) 取代反应

① + Br2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2 + H2O

(3) 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2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3CH2OH+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乙醛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3CH2OH CH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 (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7、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1)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

(2)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2O 各种氨基酸

1(苯与溴单质反应 见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

1. 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 、氟气(淡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高中化学之最】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 、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希望对你有用!

忧伤的板栗
拼搏的板栗
2025-07-13 00:16:12
人名反应及常见反应(全)

有机合成

2018-01-04 07:00

关注

下面对往期发布的反应进行汇总,方便小伙伴们查找,点击反应名字可以查看详细内容。此文是比较全面的总结了此号长时间以来发布的反应,但每个反应的内容都不甚详细,此公众号会持续更新中。下面的文章链接中有一些反应是非原创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公众号删除。此文的反应排序都是作者率性而为,但大体上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可以按顺序查找。

(4R,5R)二苯基-1,3二氧环戊环保护醛酮

(4R,5R)-二苯基-1,3-二氧环戊环保护醛酮虽然在有机合成中不常用到,但手性保护基团提供了一个非对映化学控制的方法,通过改变分子的化学特性实现非对映选择性合成中的产率。

[1,2]-Meisenheimer重排

叔胺的N-氧化物通过[1,2]-σ单电子重排得到O-取代羟胺的反应。

[1,2]-Wittig重排

利用烷基锂处理醚重排得到醇的反应。

[2,3]-Wittig重排

1,2-1,3-二元醇的保护Protection of 1,2-1,3-diol

一般我们会把1,2-二醇或是1,3-二醇很容易的变成五元环或是六元环的形态从而把它们保护起来。

1,3-二噻烷1,3-Dithiane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DipolarCycloaddition)

2,4-二甲氧基苄基保护胺基

Achmatowicz反应(AchmatowiczReaction)

Alder烯反应

Aldol-交叉羟醛缩合反应CrossAldol Reaction

Algar-Flynn-Oyamada氧化反应

在碱和双氧水存在下,将2’-羟基查尔酮(2’-hydroxychalcones)转化为2-芳基-3-羟基-4H-1苯并呋喃-4-酮(黄酮醇,flavonols)。

在碱性条件下邻羟基芳基酮和芳基甲酸酐反应制备黄酮和异黄酮的反应。反应机理和Kostanecki 类似。

Amadori重排反应

酸或碱催化下醛糖的N-糖苷(糖胺,glycosylamines)异构化生成1-胺基-1-脱氧酮糖的反应被称为Amadori重排反应。

Amii三氟甲基化(AmiiTrifluoromethylation)

薄荷亚砜在烷基锂或者Grignard试剂的作用下,得到手性亚砜的合成手法。

Appel反应

三苯基膦,四卤化碳 (CCl4, CBr4) 与醇在温和的条件下转化为相应结构的卤代烷烃被称为appel反应。此反应的产率一般会很高。

Arndt–Eistert同系化反应

羧酸经过重氮甲烷处理得到多一个碳的同系物的反应。

Atherton-Todd反应(Atherton-ToddReaction)

Baeyer–Villiger氧化

过氧化物氧化醛酮得到酯的反应。

Baker-Venkataraman重排

碱催化下邻酰氧基芳基酮重排得到相应的芳基β-二酮的反应被称为Baker-Venkataraman重排

分子内关环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关环部位的轨道相互作用息息相关。Baldwin法则就是用来总结这些规律的一个法则。同时该法则可适用范围很广,包括亲核、亲电、自由基环化反应。

四氟硼酸盐的芳香重氮盐(ArN2+BF4-)热分解得到芳香氟化物的反应称为Balz-Schiemann反应

Bamberger重排

N-苯基羟胺在酸作用下重排为4-氨基苯酚的反应。

BAMFORD-STEVENS-SHAPIRO烯化反应

在碱催化下醛酮的苯磺酰基腙分解生成烯的反应称为Bamford-Stevens反应。当使用有机锂作为碱时发生的反应被叫做Shapiro反应。

Baran试剂

Baran试剂,二烷基亚磺酸锌盐,可以直接对杂环芳烃C-H键进行官能团化。现在很多Baran试剂都可以买到。

Barbier反应

在有机金属试剂存在下,羰基化合物可以迅速与其反应,这类反应被称为Barbier反应。

Bargellini反应

由酮(如丙酮)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或1,2-二氨基丙烷在氯仿和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制备取代吗啡啉酮或哌啶酮的反应。

Barluenga试剂(Barluenga’sReagent)

bis(pyridine)iodonium(I) tetrafluoroborate俗称Barluenga试剂,该试剂被用作亲电子碘化试剂,在亲电碘化反应中经常被用到。该试剂可以通过在负载于硅胶上的四氟硼酸银条件下,以碘与吡啶作为底物反应制备而成

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

由邻取代硝基苯和乙烯基格氏试剂制备7-取代吲哚的反应。该方法常用于制备7位取代的吲哚类衍生物。

重氮化合物与硫酮反应得到多取代烯烃的合成手法。

Barton-McCombie脱羟基反应

将醇转化为硫代羰基中间体,然后自由基断裂得到醇的脱羟基产物的反应。

Barton-Zard吡咯合成法(Barton-ZardPyrrole Synthesis)

通过硝基烯烃与α-异腈酸酯之间的所和反应得到吡咯环衍生物的手法。

该反应常被称为Hydrazone iodination反应。

光解亚硝酸酯得到δ-肟醇的反应。

羧酸转化为Barton酯,然后进行自由基脱羧的反应。

Batcho–Leimgruber吲哚合成反应

邻硝基甲苯类化合物和甲酰胺缩醛(如DMFDMA)缩合得到trans-β-二烷基胺基-2-硝基苯乙烯,接着还原得到吲哚类化合物的反应。

Baylis-Hillman反应

活性烯烃和醛在三级胺(如 DABCO = 1,4-Diazabicyclo[2.2.2]octane)的催化下发生的偶联反应被称为Baylis-Hillman 反应。

BBr3裂解醚反应

BBr3是一种温和、优良的醚的去甲基化试剂,并且不影响分子中的酯基和双键,在许多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常使用它。一般使用CH2Cl2, benzene, pentane作为溶剂,在-78 ℃到室温下进行。有一点需注意,当底物分子中杂原子数多时,应增加BBr3量。使用BBr3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BBr3对空气敏感,使用时会冒出大量气雾;并在加水后处理时常出现大量的络合物,此时最好使用其它的方法,否则后处理艰难并导致收率下降。BI3, BCl3的使用如同BBr3。

肟在酸催化下重排得到酰胺的反应。

Beirut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由苯并呋咱氧化物制备喹喔啉-1,4-二氧化物的反应。

Benzoin安息香缩合(安息香Condensation)

氰基催化芳香甲醛缩合得到安息香类物的反应。

Bergman芳环化反应

烯二炔类化合物在H• 供体(如1,4-环己二烯)存在下通过热或光诱导环化构建取代苯环的反应。

酚与芳香醛和伯胺作用得到 α-氨基苯甲酚类。这个反应可以视为苯酚的Mannich反应。

Biginelli反应

此反应是酸催化的三组分反应,醛,ß-酮酯和脲反应生成二氢嘧啶酮。二氢嘧啶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药中间体。

C60 与溴代丙二酸酯在碱(如氢化钠、DBU)存在下加成为单一的 6-6 闭环产物的反应。

Birch还原反应

芳香环通过碱金属(Li, Na, K)液氨溶液在醇存在下进行1,4-位还原得到非共轭的环己二烯或其他不饱和杂环的反应被称为Birch还原反应。

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反应

α-芳胺基酮和过量的芳香胺环化得到2-芳基吲哚的反应。

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 Bischler-Napieralski异喹啉合成反应

β-苯乙胺在三氯氧磷中回流得到二氢喹啉的反应。

α-卤代酯先和锌反应得到有机锌中间体,接着和腈反应得到β-烯胺酯或β-酮酯(两个产物和后处理的条件有关)的反应。

Blanc反应

此反应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类似,由芳烃和醛,在HCl和ZnCl2存在下反应得到氯甲基芳烃(如基于聚苯乙烯的Merrifield树脂的合成)

Blanc环化(BlancCyclization)

二羧酸在无水醋酸酐的作用下加热,进行环化的反应。

Blum–Ittah氮杂环丙烷合成反应

通过叠氮化钠将环氧化合物开环,经过三苯基膦还原叠氮醇中间体得到氮杂环丙烷的反应。

Bode多肽合成(Bode Peptide Synthesis)

α-酮酸与羟基胺混合得到肽键(酰胺)的反应。

Boekelheide反应

2-甲基吡啶氮氧化物用三氟乙酸酐或乙酸酐处理得到2-羟甲基吡啶的反应。

Boger吡啶合成反应

1,2,4-三氮唑和亲二烯体(如烯胺)通过杂原子D-A加成脱去N2得到吡啶的反应。

Borch还原胺化反应

胺和羰基化合物缩合得到亚胺,然后通过还原剂(常用的有NaCNBH3,NaBH(OAc)3 等)还原生成相应的胺的反应。

Borsche–Drechsel环化反应

由环己酮苯腙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四氢咔唑的反应。反应机理同Fisher吲哚合成反应。

Boulton–Katritzky重排

加热条件下五元杂环重排和与其相连的三原子链重新生成新的五元环的反应。

Bouveault醛合成反应

烷基或芳基卤代烃通过金属(M = Li,Mg, Na, and K)化与DMF加成,得到相应的醛的反应。

Boyer-Schmidt-Aube重排(Boyer-Schmidt-Aube Rearrangement)

叠氮与羰基化合物在路易斯酸的存在家发生重排,最终形成相同碳数酰胺的反应。

利用过硫酸钾氧化苯胺在邻位引入酚羟基的反应。

Bradsher反应

分子内的Bradsher环化反应是指在酸催化下邻酰基二芳基甲烷进行芳香环化脱氢生成蒽的反应。

Bredereck恶唑合成法(BredereckOxazole Synthesis)

α-卤代酮与甲酰胺(或脲)合成恶唑的手法。用硫代酰胺代替甲酰胺,可以得到噻唑类产物。

Bredereck试剂

tert-Butoxy-bis(dimethylamino)methane通常被叫做Bredereck试剂、该试剂用于羰基的α-烯次甲基胺基化反应。

Brook重排反应

该反应是1958年加拿大的化学家Brook发现报道的。α-硅基氧负离子通过生成一个五配位硅中间体重排得到α-硅氧基碳负离子的反应称为[1,2]-Brook重排,或[1,2]-硅基迁移。后来发现此类硅迁移反应普遍存在,因此[1,n]-硅基由碳原子迁移到氧原子的反应统称为Brook重排。

Brown硼氢化氧化反应

硼烷对烯烃进行协同顺式加成得到有机硼加成产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得到醇的反应。

由羰基化合物、氰化钾(KCN)和碳酸铵[(NH4)2CO3]或者氰醇和碳酸铵制备乙内酰脲的反应被称为Bucherer–Bergs反应。此反应属于多组分反应(MCR)。

Bucherer反应

利用亚硫酸铵将β-萘酚转化为β-萘胺的反应。

Büchner扩环反应

苯环在铑催化剂催化下和重氮乙酸酯反应得到环庚-2,4,6-三烯甲酸酯的反应

Buchwald_Hartwig反应

Buchwald–Hartwig芳胺化反应是非常常用的由芳基卤代物或芳基磺酸酯制备芳胺的反应。

Burgess试剂

Burgess试剂,即N-(三乙基铵磺酰)氨基甲酸甲酯,是一个氨基甲酸酯类的内盐,用作有机化学中的脱水剂。

Burke硼酸试剂

硼保护的卤代硼酸类Burke硼酸试剂在迭代交叉偶联反应中用很广的应用。

Burton三氟甲基化(BurtonTrifluoromethylation)

该反应是用于在芳香环上导入三氟甲基。

高贵的铃铛
安详的砖头
2025-07-13 00:16:12
主要成分:HCl 含量: 工业级 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pH:

熔点(℃): -114.8(纯)

沸点(℃): 108.6(20%)

相对密度(水=1): 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6

饱和蒸气压(kPa): 30.66(21℃)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强酸性,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 + NaOH = NaCl + H2O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K2CO3 + 2HCl = 2KCl+ CO2↑ + H2O

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Fe+ 2HCl =FeCl2+ H2↑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MgO+2HCl=MgCl2+H2O

实验室常用盐酸于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Na2CO3因为反应速率过快)

能用来制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硫酸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 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 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4.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6.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硝酸;硝镪水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结构或分子式】

HNO3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3.01

【密度】1.5027(25℃)

【熔点(℃)】-42

【沸点(℃)】86

【性状】

无色发烟液体。一般商品带有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具有刺激性。

【溶解情况】

溶于水。

【用途】

是强氧化剂,能使铁钝化而不致继续被腐蚀。可供制氮肥、王水、硝酸盐、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硝基苯、梯恩梯、苦味酸等。

【制备或来源】

工业上一般采用氮氧化法制得。实验室可由硫酸作用于硝酸钠制得。

工业上一般采用蒸馏提纯,在与纯水配制任何比例(一般为65%左右)的市售产品.

【其他】

溅于皮肤能引起烧伤,并染成黄色斑点。一般带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不稳定,遇光或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浓硝酸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与许多金属能剧烈反应。浓硝酸和有机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烧。腐蚀性很强,能灼伤皮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与蛋白质接触,即生成一种鲜明的黄蛋白酸黄色物质。硝酸是无机化学工业中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类的通性。

【包装及贮运】

铁路槽车装载50吨,其中铅槽车用以输送98%浓硝酸,稀硝酸应用不锈钢或玻璃钢增强塑料槽车或储罐输送或储存。少量采用耐酸陶瓷坛或玻璃瓶包装,每坛净重33~40kg。浓硝酸采用耐酸泥封口,稀硝酸采用石膏封口。每坛装入衬有细煤渣或细矿渣等物的坚固木箱中,以便运输。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因铝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起了钝化作用,而且经济,所以铝是硝酸理想的容器.

个体防护

禁止皮肤直接接触,作业操作时应带耐酸碱手套,口罩,以及其他劳保用品.皮肤接触应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01%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

(1)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没有H2产生;因为它氧化能力极强,会先将金属氧化,自身还原为NO、NO2,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成盐。

(2)与Cu,Ag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3)活泼金属与稀硝酸反应时可将稀硝酸还原为N2O N2 NH3等;

(4)常温下,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

补充:浓硝酸与浓盐酸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比例混合可产生能溶解铂和金的强酸------王水

化学式NaOH

式量40.01。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沸点1390℃。钠(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1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第Ⅰ主族)第3周期,属于碱金属族(该族元素均呈强碱性,氢(H)元素除外)。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1(1s2,2s2,2p6,3s1),最外层3s1电子为其价电子,Na元素很容易失去3s1电子而形成正一价的钠离子(Na+),故呈强金属性。Na元素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呈球状,游于水面,有“丝丝”的响声,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氢气。固体NaOH中OH以O-H共价键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或使PH试纸变蓝等。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氢氧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制金属钠、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烧碱。工业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209-93;工业用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1199-89;化纤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11212-89;食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5175-85。

在工业上,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烧碱,或叫火碱、苛性钠。这是因为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它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由于其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与酸烧伤相比,碱烧伤更不容易愈合)。用0.02%溶液滴入兔眼,可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小鼠腹腔内LD50: 40 mg/kg,兔经口LDLo: 500 mg/kg。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绞痛、粘膜糜烂、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有时发生声哑、吞咽困难、休克、消化道穿孔,后期可发生胃肠道狭窄。由于强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予以注意。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 类碱性腐蚀品;《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2-83)》作了专门规定。

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的合成材料制作。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应涂以中性和疏水软膏于皮肤上。接触片状或粒状烧碱时,工作场所应有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中国MAC 0.5毫克/米3(以NaOH计),美国ACGIH TLVC 2毫克/米3。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碱液触及皮肤,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如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

固体氢氧化钠可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包装容器要完整、密封,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防潮防雨。如发现包装容器发生锈蚀、破裂、孔洞、溶化淌水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包装或及早发货使用,容器破损可用锡焊修补。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不得与易燃物和酸类共贮混运。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但消防人员应注意水中溶入烧碱后的腐蚀性。

固体氢氧化钠的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水银法 苛化法隔膜法

优等品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氢氧化钠 ≥ 99.599.599.0 97.097.0 96.0 96.0 96. 0 95.0

碳酸钠≤ 0.40 0.45 0.90 1.5 1.72.5 1.3 1.4 1.6

氯化钠≤ 0.06 0.08 0.15 1.1 1.21.4 2.7 2.8 3.2

三氧化二铁≤ 0.0030.004 0.0050.0080.01 0.010.008 0.01 0.02

钙镁总含量(以Ca

计) ≤ 0.01 0.020.03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二氧化硅≤ 0.020.03 0.04 0.50 0.550.60 ---- ---- -----

汞≤ 0.0005 0.0005 0.0015 ---- ---- ----- ----- ----- -----

化学实验室保存固体氢氧化钠时要注意把试剂瓶口封严,以防止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潮解或与二氧化碳反应。烧碱可通过电解食盐溶液,或通过碳酸钠与石灰乳反应获得。

CAS No.: 1310-73-2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浓度太大,对皮肤有很大伤害

酸与碱中和的产物,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构成。

盐的化学性质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2Fe2O3+6HCl====2FeCl3+3H2O

2、酸+盐→新酸+新盐

例:CaCO3+2HCl====CaCl2+H2O+CO2↑

3、酸+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盐+氢气

例:Fe+2HCl====FeCl2+H2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Ca(OH)2+CO2====CaCO3↓+H2O

2、碱+盐→新碱+新盐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三、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例:NaOH+HCl====NaCl+H2O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新盐+原盐中的金属

例:Fe+CuSO4====Cu+FeSO4

2、盐+盐→两种新盐

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化学中盐分为三类

正盐:单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酸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碱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专一的发卡
优雅的雪碧
2025-07-13 00:16:12
酸性HF>HAC>碳酸,所以NH4AC中性,NH4F酸性,(NH4)2

CO3碱性

;【醋酸铵在溶液中分解成醋酸根离子和氨根离子。碳酸铵呈碱性是强碱弱酸盐,中和后呈碱性。同理NH4F是强酸弱碱盐,中和呈酸性。这2种盐各是2种酸碱中和得到。其实用PH试纸可以很容易得到结果】。

端庄的金针菇
秀丽的宝贝
2025-07-13 00:16:12
高一化学化学1反应方程式汇总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2 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2O+O2=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2NaOH+ H2 ↑ 离子方程式: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离子方程式:2Na2O2 + 2H2O = 4Na++4OH -+O2↑

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离子方程式:CO32- + H+ = HCO3-

NaHCO3+HCl=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HCO3-+H+ = H2O +CO2↑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HCO3-+ OH - = H2O + CO32-

8、氯气的性质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加水之后,可由绿色溶液(浓)或蓝色溶液(稀)

Cu + Cl2CuCl2

Cl2 +2FeCl2 =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Cl2+SO2 +2H2O=H2SO4 +2HCl

2Na + Cl22NaCl

9、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 3Cl2 3FeCl3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

H2 + Cl2 2HClH2+F2=2HF

11、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 、Cl -、ClO -、OH-、Cl2、HClO、H2O)

Cl2 + H2O =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Cl2 + H2O = H+ + Cl - + HClO

12、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 + O2↑

1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及漂白粉的失效2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 2H2O

离子方程式:2Ca(OH)2 +2Cl2 =2Ca2++2ClO-+2Cl -+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离子方程式:Ca2++2ClO- + CO2 + H2O =CaCO3↓+ 2HClO

2HClO 2HCl + O2↑

1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MnO2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MnO2 +4H++2Cl- Mn2++Cl2↑+2H2O

15、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Cl2 + 2NaBr = Br2 + 2NaCl 离子方程式:Cl2 + 2Br- = Br2 + 2Cl-

16、铁与硫加热反应 Fe + S FeS

铁与氧气加热反应 3Fe+2O2 Fe3O4

铁在氯气中加热反应 2Fe+3Cl2 2FeCl3

17、铜与浓硫酸反应:

Cu+2H2SO4 (浓) CuSO4 +2H2O+SO2 ↑

18、碳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 2H2O+CO2↑+2SO2↑

19、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 + 2C Si + 2CO↑

20、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离子方程式:SiO2 + 2OH - = SiO32- + H2O

21、氮气和氢气反应(工业合成氨)

N2 + 3H2 2NH3

22、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

N2 + O2 2NO 2NO + O2 2NO2

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2 + H2O 2HNO3 + NO 离子方程式:3NO2 + H2O 2H++ 2NO3-+NO

23、HNO3与Fe的反应Al、Fe遇浓HNO3、浓硫酸钝化(常温)

Fe与浓HNO3加热 Fe+6HNO3 Fe(NO3)3+3NO2↑+3H2O

Fe与稀HNO3反应 Fe+4HNO3=Fe(NO3)3+NO↑+2H2O

Fe过量 3Fe+8HNO3=3Fe(NO3)2+2NO↑+4H2O

24、NO2 、O2 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

4NO2 + O2 + 2H2O = 4 HNO3

25、NO 、O2 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

4NO + 3O2 + 2H2O = 4 HNO3

26. 氨的催化氧化

4NH3 +5O24NO + 6H2O

27.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NH3 ↑+ H2O↑ + CO2↑

28.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

HCl + NH3 = NH4Cl

29. 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

(NH4)2SO4 +2NaOH 2NH3↑+Na2SO4 +2H2O

离子方程式:NH4+ + OH - NH3 ↑+ H2O

30. 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加热)

NH4NO3 + NaOH = NH3•H2O + NaNO3离子方程式:NH4+ + OH- = NH3•H2O

31. 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 2Al2O3

32.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离子方程式:2Al + 6H+ = 2Al3+ +3H2↑

3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

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34. 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 + Fe2O3 2Fe + Al2O3

35.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 + CO2 2MgO + C

36.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 + 2NaOH 2NaAlO2 +H2O 离子方程式:Al2O3 + 2OH - = 2AlO2- + H2O

37.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 + 3 NH3•H2O = Al(OH)3↓+ 3NH4+

38. 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离子方程式:Al(OH)3 + 3H+ = Al3+ + 3H2O

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 + NaOH NaAlO2 +2 H2O离子方程式:Al(OH)3 + OH- = AlO2- +2 H2O

39.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

3Fe + 4H2O(g) Fe3O4 + 4H2

40. 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离子方程式:Fe + 2H+ = Fe2+ + H2↑

41.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离子方程式:Fe2O3 + 6H+ = 2Fe3+ + 3H2O

42. 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离子方程式:Fe3+ + 3OH - = Fe(OH)3 ↓

43.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

44.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 Cl2 = 2FeCl3 离子方程式:2 Fe2+ + Cl2 = 2 Fe3+ + 2Cl-

45.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 离子方程式:2Fe3+ + Fe = 3Fe2+

46. 用KSCN检验的存在离子方程式

Fe3++3SCN-= Fe (SCN)3

眯眯眼的白昼
痴情的豆芽
2025-07-13 00:16:12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现象:铜丝变黑。

6、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9、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 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5、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注意: 碱性氧化物+水→碱

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 ==== Ba(OH)2

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应: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8、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 3O2 ↑

20、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2、加热氧化汞:2HgO 2Hg + O2↑

23、锻烧石灰石:CaCO3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2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三、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28、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9、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30、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6-31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33、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2-33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6、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38、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39、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34、镁和氧化铜反应:Mg+CuO Cu+MgO

3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 2Fe+3H2O

37、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四、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4、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五、其它反应: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 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 +Ca(OH)2 ==CaSO3+ H20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 +Ca(OH)2 ==CaSO4+ H20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CO高温Fe+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高温3Fe+4CO2

13、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

14、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 == 6CO2 + 6H2O

识记类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2009-6-1 21:49 回复

复杂的心情
从容的秀发
2025-07-13 00:16:12
CaCl2+(NH4)2CO3→CaCO3↓+2NH4Cl

BaCl2+(NH4)2CO3→BaCO3↓+2NH4Cl

CaCO3+2HAc→Ca(Ac)2+H2O+CO2↑

BaCO3+2HAc→Ba(Ac)2+H2O+CO2↑

Ca(Ac)2+K2CrO4→CaCrO4(微溶)+2KAc

Ba(Ac)2+K2CrO4→BaCrO4↓+2K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