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秘事:一颗直径500米的小行星终将撞击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有很多关于世界末日的电影或故事,其中一些故事是关于地球将遭遇某种危机或者其他一些世界末日的东西,今天咱就说说小行星撞地球
没有什么比小行星的威胁更大了,一个足够大,移动速度足够快的小行星,其撞击地球的威力是不可想象的,地球的一切都将终结,正如我们所知,每个人都听说过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想像一下,一颗山体大小的小行星正以每小时约46.4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驰而来,它转瞬即逝,就像一个火球划过天空,它比太阳大得多,也比太阳亮得多
一瞬间,小行星以超过100万亿吨的三硝基甲苯的产量撞击地球时,将会穿透地壳几公里深,凿出直径超过185公里的陨石坑,同时蒸发了数千立方英里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尘埃,完全覆盖了地球,阻挡了所有的阳光,附近的温度将瞬间升高,以至于它能在几秒钟内煮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然后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的灾难,这有可能再次发生吗?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阻止一颗小行星,它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我们所说的不是小流星而是非常大的小行星,小行星和流星的区别在于小行星是一块比流星大得多的岩石,但没有行星或月球那么大,而是一块以每小时30000公里的速度向地球移动的岩石,它不必很大就可以造成重大的破坏,考虑一下车里雅宾斯克流星的爆炸,车里雅宾斯克流星造成了7200多座建筑物的损坏,1500多人受伤,它的直径只有20米,现在想象一下,小行星是比它大得多的物体,可能是它的百万到万亿倍
有数百万颗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其中一些小行星可能有数百公里宽,而谷神星有时被称为矮行星,它有940公里宽,科学家估计,一颗小行星只有达到96公里及以上,才能彻底消灭我们星球上的所有生命,我们已经发现了90%的直径一公里或更大的小行星,但据估计,还有几万到几十万颗小行星在那里,我们看不到许多隐藏在太阳下的东西
也许有一天我们醒来有消息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正朝着我们的方向前进,这并不是它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被称为“近地天体”,这些天体确实对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威胁,事实上,科学家们并没有察觉到所有的危险,有时,只有在这些天体已经偏离并错过了行星之后,我们才能发现附近的一些太空岩石,因此,如果一颗小行星突然消失,我们很有可能知道它即将到来,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收到警告,我们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如果一颗巨大的太空岩石被发现与地球相撞,那么我们首先要尝试的方法就是使小行星偏离轨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看过电影《末日大决战》,这是关于一颗德克萨斯州大小的小行星正朝着地球前进的故事,拯救人类的想法是钻一个深孔,然后把核武器投进这个深孔,从而使巨大的岩石碎裂,但是为了炸毁一颗德克萨斯州大小的小行星,炸弹爆炸的能量必须与太阳产生的能量相,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你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武器,它也会比小行星本身更危险,但如果要硬碰硬,那么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大炮以及核武器,但我们可能不会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摧毁它,我们的想法是让它偏离轨道,我们还需要记住,我们要处理的是一个正朝着我们而来的物体,它是高速运动的小行星,我们所有的核武器可能只会把巨大的太空岩石变成一堆更小的岩石,它们可能会在大气层中燃烧,也可能所有的碎片仍朝着我们的方向移动,核爆炸的强烈辐射可能会蒸发小行星表面的一部分,使其像无数微小的物体一样将表面物质喷射到太空中
可能使小行星偏离轨道的火箭还有其他想法,利用动能使小行星偏离轨道,方法是将小行星上的一个小物体弹起改变其轨道,我们可以在小行星表面着陆一艘船只,挖掘并发射一些安装在屋顶的化学火箭,将近地天体稳步地推离轨道
当然,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可能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前提是相当简单的,宇宙中的每个物体都会施加引力,包括小行星和人造航天器,引力可能是宇宙中最弱的力量之一,但也最容易使用的,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质量,理论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驾驶一个巨大的机器人靠近小行星,并轻轻拉动将其拖走
虽然这些想法听起来不错,但结果可能是我们对小行星撞击无能为力,如果你将要通过一颗小行星死亡,那么风和冲击波将首先吸引所有人,如果一颗足够大的小行星在撞击地球之前在空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能会吹平城市
2004年12月24日,一个研究小组在885英尺直径的黑色太空岩石中发现了一块正在向我们前进的岩石,有1/25的几率在2036年撞击地球,这颗不祥的旋转岩石,很快被命名为阿波菲斯,但另一个实验室很快将一预测细化为25万分之一,威胁性要小得多,这仍然意味着阿波菲斯将经过我们和我们的卫星之间,也许肉眼就能看到
下一次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时间将是2028年10月26日,据预测,它将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点的2.5倍,它估计大约有1.6公里宽,速度为每小时4.8万公里,不过美国宇航局说它不会影响到地球,
我觉得我们这辈子是碰不上小行星撞地球这种事了,你觉得呢?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您的想法吧,感谢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苯的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苯的主要用途
我国纯苯消费结构如下:2 7.2 5%用于合成苯乙烯,聚酰胺树脂(环己烷)约占12.6 5%,苯酚约占11.3 7%,氯化苯约占l0.98%,硝基苯约占9.8%,烷基苯约占7.8 4%,农用化学品约占5.56%,顺酐约占4.7l%,其它医药、轻工及橡胶制品业等约占9.84%。
苯乙烯是纯苯最主要的消费用途,生产能力约70~100万吨/年。环已烷是仅次于苯乙烯的纯苯消费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和尼龙66等产品,国内产能达到30~45万吨/年。苯酚是消耗纯苯较多的化工产品之一,我国苯酚的需求增长较快,预计2000—2003年,国内苯酚对纯苯的需求量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氯化苯的产量约为20万吨/年,对纯苯的需求量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硝基苯产量约为25万吨/年,预计近期内对纯苯的需求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烷基苯的产量约35万吨/年,预计近几年对纯苯的需求会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顺酐的产量增长很快,l990年顺酐产量仅为1.9 8万吨,目前产量约为7.8万吨/年,其对纯苯的年需求增长率估计将达到7%。
蜡、树脂、油的溶剂: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的中间体。86%苯用于制造苯乙烯、苯酚、坏乙烷和其他有机物。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除剂。苯可作为汽油一种成份,含量<2%。
另外,包装印刷行业目前广泛使用的油墨以苯、乙醚之类的有毒有机试剂为溶剂,油墨中有机溶剂含量一般为30%~70%,这不仅导致印刷车间内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隐患,而且这类溶剂在印刷过程中全部挥发,严重污染车间及大气环境,对印刷操作工人及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据统计,1997年,我国油墨消耗量为14.3万吨,也就是说,目前仅油墨一项,一年中向大气中释放的苯、醚、醇等有毒物质就高达5万吨以上。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俗称天那水,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常温下挥发很快。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发生急性苯中毒,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则昏迷、抽搐及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苯后可发生亚急性苯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贫血、出血、感染等。苯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归结为3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疗
临床表现为:
l、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2、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3、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和胃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4、苯的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汽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诊断:
1、诊断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1.2、急性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2、慢性中毒
3.2.1、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l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 g/dL),女性低于110g/L(1l 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3.2.2、慢性轻度中毒
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如白细胞计数持续或基本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2.3、慢性中度中毒
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符合下列之一者:
a)、白细胞计数低于4×l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l09/L(6万/mm3);
b)、白细胞计数低于3×l09/L(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l09/L(1500/mm3)。
3.2.4、慢性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之一者:
a)、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病。
4、治疗原则
4.1、急性中毒
应迅速脱离现场,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口服者给洗胃。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注意防治脑水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4.2、慢性中毒
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5、劳动能力鉴定
5.1、急性中毒
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一般休息3~7天即可工作。重度中毒的休息时间,应按病情恢复程度而定。
5.2、慢性中毒
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
5.2.1、轻度中毒
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
5.2.2、中度中毒
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
5.2.3、重度中毒
全休。
5.3、观察对象
根据职业禁忌症,应调离苯作业岗位。
6、健康检查要求
6.1、检查健康
6.1.1、苯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体检,工作后每年定期体检一次。
6.1.2、体检项目包括内科检查,并作血液白细胞计数(有条件者作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红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
6.2、观察对象复查
6.2.1、观察对象一般每l~3月复查一次,并参加下一年定期体检。
6.2.2、实验室复查项目
a)、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并记录异常血细胞;
b)、根据需要作骨髓涂片等有关的血液实验室检查。
6.3、慢性中毒随访
6.3.1、一般每l~3月随访一次,血液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并记录异常血细胞。
6.3。2、血细胞计数持续不正常或形态出现异常时,应作骨髓涂片等有关血液实验室检查。
6.3.3、随访期限:即使血象恢复,一般不短于10年。
7、职业禁忌症
a)、就业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
b)、各种血液病;
c)、严重的全身皮肤病;
d)、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苯的化学结构十分稳定,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易降解,对土壤、水体和大气能够造成持久而严重污染,其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呼吁全球所有生产、应用和运输的相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国际公约,以及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应用和储运的行业规范,不断改进工艺,在各个环节上减少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分别量取10 mL和30 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2分) 使反应充分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有其他副产物生成(2分) (2)分液漏斗(1分) 检查是否漏液(1分) (3)温度过高,导致HNO 3 大量挥发(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分液(1分) abc(2分) (5)70%(3分) |
试题分析: (1)分别量取10 mL和30 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如果将浓硝酸加到浓硫酸中可能发生液体飞溅的情况。搅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有其他副产物生成。 (2)分液漏斗; 检查是否漏液 (3)温度过高,导致HNO 3 大量挥发(或其他合理答案) (4)因为分离得到的是无机和有机两种液体,而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不相溶的,因此方法是分液;分离子两种一硝基化合物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使用到所提供仪器中的分别是: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 (5)产率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实际产量除以理论产量;根椐方程式,一摩尔的甲苯可以得到一摩尔的对硝基甲苯与一摩尔的邻硝基甲苯。换成质量的话应该是:92g的甲苯可以得到137g的对硝基苯和137g的邻硝基苯。那么13g的甲苯就能得到的一硝基苯的质量就是: ,所以一硝基苯的产量就应该这样来进行计算: |
在100ml装有搅拌磁子的三颈瓶中,加入3g对硝基甲苯,9g重铬酸钠粉末及20ml水,装置冷凝管及滴液漏斗。在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12.5ml浓硫酸。放热反应开始后,温度很快上升,反应混合物的颜色逐渐变深变黑。必要时可用冷水冷却,以免温度过高使对硝基甲苯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壁上。加完硫酸后,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加热,搅拌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
反应过程中,冷凝管可能有白色针状的对硝基甲苯析出,这时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
第 1 页
待反应物冷却后,在搅拌下加入40ml冰水,立即有沉淀析出。抽滤,用25ml水分两次洗涤,粗制对硝基苯甲酸为黄黑色固体。将固体放入盛有15ml 5%硫酸的烧杯中,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以溶解未反应的铬盐,冷却后抽滤,将所得的沉淀溶于25ml 25ml 5%氢氧化钠溶液,在50℃温热后抽滤,滤液中加0.5g活性炭煮沸后趁热过滤。冷却后在充分搅拌下将滤液慢慢倒入盛有3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量。产物已足够纯净,如需进一步提纯,可用乙醇-水重结晶,产品 为浅黄色的针状结晶,熔点241~242℃,产量约2g.
第 2 页
纯粹对硝基苯甲酸的熔点为242℃
本实验需4~5h
染料中间体主要有苯系中间体、甲苯系中间体、萘系中间体和蒽醌系中间体四大类,另外,还有一些杂环中间体。生产中间体常用的反应过程主要有硝化、磺化、卤化、还原、胺化、水解、氧化、缩合等。合成一个结构较复杂的中间体,常要经过许多个单元过程,有时可采用不同的基本原料和不同的合成路线。例如对硝基苯胺的生产,最初用苯硝化、还原得苯胺,再乙酰化、硝化、水解的合成路线,此法生产流程长、成本高。现已改用苯氯化、硝化、分离得对硝基氯苯,再高压氨解的合成路线。用于制造染料、农药或医药的专用中间体,通常结构复杂,常和最终产品配套生产,产量较小,生产多采用间歇操作。用途广泛的一些中间体,如硝基苯、苯胺、氯苯、苯酚等,通常在综合性的大型化工厂中生产,产量大,生产采用连续操作。